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活宝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1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潜水了半年多了,第一次发帖。。。希望和琴童家长,老师们,多多交流。。。 学琴笔记 2007-10-15 | 开始写学琴笔记 活宝开始学琴了。我也和她一起开始了漫漫征途。据说写学琴日记对学习很有帮助,我决定开始记日记(周记)。为什么要学小提琴?也说不来具体的缘由。我小时 候没有条件学,现在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机会。周围的孩子学钢琴的的居多,我觉得学什么都可以,琴的种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学习音乐 不是为了让她成为专家,而是一种素质培养,小提琴相比钢琴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携性。如果作为一种爱好,它可以时时陪伴在你的身边。 第一节课: 老师很和蔼,关键是对付小孩子很有一套。用的教材是铃木的。今天教的内容是持弓的方法(拇指与中指第三节做园框),夹琴的方法(琴身与双肩约呈45度。如果小孩觉得累,家长可以帮助扶琴)。弓在琴弦上的运动有两个比喻:摇扇和荡秋千。作业是回家做动作拉空弦。 这 是老师讲的内容。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怎么都不对。回家上网查了查相关资料,发现这个持弓和夹琴的方式也不是绝对的。人的生理尺寸不同,对琴有不同的 姿势去适应。关键的原则是,弓走直,右手放松没有多余的力,后者是前者的条件,琴夹紧,解放左手可以自由按弦。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弓走直 好像很难。以右肩为轴心,右臂和右手持弓运动显然弓会在弦上左右滑。要弓不滑,就必须始终垂直于弦,也就是平行于琴马。那怎么做的到?试想一开始摆好弓之 后,给它一个沿弓方向的力,它就按正确的方向运动起来,那如何控制右手和右臂不要给它左右方向的力ne ?据我观察和资料表明,这是个模糊概念,需要无数次的练习才能掌握,说是说不清楚的。完全靠肌肉记忆。。。。当然,这是我这外行胡扯的。拉的时候对着镜子 练习比较好,可以看见弓方向是否正确。 第二节课 在家里练了几天空弦,活宝的兴趣渐渐减退了。姿势变得随意起来,有时候靠着拉,站着拉的时候,为了不至于太枯燥,她发明了一边扭动PP一边拉的方法(我想起了陈美)。按照教材的要求,拉空弦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得优美的音色。但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还是杀鸡的声音。 这 节课的主要内容还是纠正姿势。握弓的手小指放在弓尾,靠它来感觉弓的方向,食指不要给弓用力,手腕可以左右动,不要上下翻动。手腕与手背呈水平状。练习拉 1,2,3,4 弦的空弦,靠耳朵来分辨弦,而不是靠眼睛。拉的时候不要碰到旁边的弦。如果总是碰到,可以让她练习拉双音。 某日去图书城买了本霍曼教程,这本教程比铃木的起步要浅显。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这本书短小精悍,写的很有意思。 第三节课 这节课之前的家庭练习都是枯燥的杀鸡,到了这节课老师让看着谱子拉,结果傻眼了,谱子都不认识,活宝以前学的乐理知识都还给老师了,这节课讲了E 弦A弦的几个指位。按弦的方法是,下一个指头按下,前一个指头才抬起。手指要象钉子订住琴弦。 吸取上次的教训,回家主动预习谱子,勉强把小星星拉了一遍。谱子的字太小,这样会不会把小孩字的眼睛搞近视了?据说有家长把谱子都放大一倍给小孩看。这倒是个办法。 我让老师给买的琴到了,虽然是最普通的练习琴,但是因为是新的,还是让我和活宝爱不释手。而且琴的声音太大了,把活宝的小琴声音都盖住了。以后家里就有两个杀鸡的了。活宝称:杀鸡家庭。 第四节课前的家庭练习 对谱子拉。对着那些蝌蚪很陌生,认的最熟的是米和拉。终于花了两晚上把小星星和轻舟荡漾拉下来了。我先磕磕巴巴地拉一遍,然后再教活宝。她比我学的快,看几遍就能拉下来了,虽然也是断断续续的。左手托着把,按弦不自如。姿势不对,难道是琴大了?她的手臂短了? 下次还是让她自己拉了来教我吧,现在仿佛是她在陪我练而不是我在陪她练。 第四节课:10,20 今天老师问这个拉了没?那个拉了么?原来不用布置作业,是要我们自觉去拉?活宝迫不及待的说这个我会!吱吱嘎嘎拉出来,既不连贯,音也不干净,但是这也算一个质变了:毕竟可以拉曲子了。老师夸奖了她,也许只是哄着她有兴趣吧。 手把手的教了遍 风之歌,很久很久以前。纠正了一些姿势。还是那些,这里不再罗索。休息的时候,我拉了一遍,老师也夸了我,惭愧。主要是夸我有活力,状态和10多岁学琴的小孩一样。啧啧。我就当好话听吧。 左 手除了拇指和食指关节,其余部分不要挨着琴颈,会影响手指按弦。右手除了拇指,中指,小指,其余指头不要用力,我始终没找到感觉,怎么用这三个指头平衡? 老师说,我运弓的位置是错的,要在弓得上半段,大臂保持不动。以后练到下弓时,则要以肩为轴动了。这个和我看到的理论不同,以后再说。还有诸多的问题,比 如弓子总是走不直,老师似乎并不强调这些了,今天没学到多少,回家练吧。 第五节课 10,27 这之前《告诉罗的阿姨》已经拉过了。老师又手把手教一遍。许多小知识是在靠教的过程中自己总结: 1, 弓没走直,建议在琴上固定一根铅笔,限制弓的运动范围。2,注意右手握弓姿势,我研究了一下,原来弓在手掌上不是横过手掌的,而是向拇指方向倾斜的。3, 要看谱拉,不要看着手指。用耳朵去判断音准。的确,解放了眼睛,就可以自由看谱,而且注意力集中到了耳朵上,有利于拉出动听的声音。4,要读谱,不要养成 故意背谱的习惯。不要把曲子听熟了再拉,这样会永远不识谱(看来书上说的是不对的?) 再练的时候,没看弦。发现左手按弦要紧,右手运弓要放松,声音就果然好听多了。 看到一篇文,对看谱拉琴讲得很透彻。转如下: 我自己觉得,不管初学,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必须永远养成看谱,识谱的良好习惯,在拿到一个新曲子的时候,应该首先通过自己的乐理知识来分析,观察这个谱子,节奏,音高,变化音,这些写在纸上的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眼睛来印在大脑里,然后反映在琴上。 通过看谱来联系新曲子的习惯可以说是受益终身的,这可以培养严谨,忠实原作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这拍子究竟是怎么个打法,这一串音究竟怎么长的,这个能力非常重要。 严谨,不是模仿来的,是自己心理根本上明白和通透,也就是说,你想把这个节奏拉准,不是听别人的听熟了就能拉准的,而是必须明白清楚他们的长相是什么排列是什么,从心里彻底的明白,这才能有严谨。 到以后识谱熟练了,就进入视谱阶段,这时,就能开始尝试视谱演奏了。 所 谓视谱演奏不光是看着谱子能大概把音拉下来,而是通过极其敏锐的反应,经验和“胆量”在一到两遍的时候完整地,有音乐性的演奏出来。这中能力在排演重奏和 乐队的时候就相当有用了,重奏曲目极多,几个人在一起是没有时间那样无止境地练习的,必须讲效率。乐队更是这样,好的乐团其实演出的曲目可能就排三次,甚 至有的直接在台上视谱演奏了,这些都是很宝贵的能力。 即使在独奏曲目中这种让人振奋的能力也是很有价值的,如果现在可以拉10级,你就找几个6级左右的曲子,认真地视几遍[谱,就能很规范地拉给朋友亲戚听,这是多有趣的事情,可以极大的扩张曲目量。 要少走弯路,就是要知道以后的路,以后这个琴该怎么用。 很 多小孩由于受到家长功利心的影响,就玩儿命考级,一个学期也就那一套曲子,有些老师也为了让孩子早见成效,就从头到尾使劲让孩子听录音,来模仿,来跟着 拉,更有冒险家叫孩子买个复读机回去反复听,像学流行歌一样听熟唱熟,对谱子几乎视而不见,或者只是仅供参考~最后考到了10级,也上了高中,就再也没有 兴趣了。叫他拉个什么听听也实在忘了,拿谱子来也是半个小时不见动静。 这简直是个残忍的,不人道的经历,这些孩子从小剥夺了这么多玩耍的时间,家长花费这么多精力,最后也就换来与音乐,与艺术的擦间而过,真是太痛苦了(他们自己当然不会觉得)要是把这些时间拿来学德语,学计算机,那多有用啊! 就是能拉协奏曲,能拉帕格尼尼又能代表什么,那些都是不扎实,没有严格基础的东西,没有质量可言。 识谱练琴对初学是很难的,特别是小孩,见效不快,很多家长抱怨怎么开始上那么多课了,连响声都没怎么听到。 但 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比拿个几级证书有用多了,一个孩子学到了规范严谨的识谱能力,等于真正学到了小提琴,这把琴真正有用了,他如果永远停留在6级水平, 但也是一种幸福,他可以看到能拉的,就能拉,敢拉,看到想拉的也敢拉,这就是一种自学能力了,即使以后工作了,在其他行业了,这个琴也是个很有用的东西, 它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来发出好听的音乐。 第六节课 11,3 今天的主要成果是学习了顿弓和第四指的用法。第四指开始用起 来很吃力,原因是1,2,3指没有打开,只靠第四指拉开的距离当然有限。左手不要有多余的部分接触琴颈,会影响手指的运动。顿弓,老师的比喻很有趣,是做 个乒乓球,弓子用一下里然后顺势再拉,活宝很紧张,我看见她往下一顿,浑身一晃,老师说,你这是做了个足球,不是乒乓球!然后还是音的长短问题,因为平时 唱的就没注意长短,拉起来更不注意,老师说:一定要看谱,不能跟着感觉来,还是上篇写的那个问题:不严谨。 拉的是无穷动和小快板。 自从我说了发出好听的声音的几个要点:弓要轻,走直,走平,左手要按紧,注意姿势后,活宝拉的好听多了!看来是个聪明孩子。 老 师给买了个练弓器,夹在琴上,管住了活宝到处乱晃的弓子。今天看到我门前面的一个上课的小朋友,据说已经练了一年了,我门听他拉了一阵,居然听不出调调。 而且很象拉二胡。他的第一个老师不是我们这个老师,我想他那个老师一定是个拉二胡的。后来我问活宝,你觉得那小哥哥拉的怎么样?她很肯定地说:不好! 我觉得我还是很喜欢拉琴的,而且拉的不错。杀鸡的声音在我这里几乎没有过。现在活宝的声音也不再是杀鸡了,我们都觉得很愉快:这是一项挺有意思的学习,希望能坚持下去。 第七节课 11,10 今天学的新内容是第三弦。A大调无穷动成了D大调无穷动。就是把弦换一下,手法是一样的。当然这是我这个懒人的学法。 学 了一个多月了。我已进入了疲乏期,不知活宝如何。她还算乖,虽然贪玩,但是让她练,她再不情愿也还是勉为其难的练。姿势不标准,音不美,节奏忽快忽慢,但 是拉的还算“正确”。她这样坐不住的性格,能这样已经不容易了!相比之下,我笨的多,要拉很多遍才行,又一次她玩了半天回来,看见我还在孜孜不倦地拉,惊 讶地问:你怎么不停地拉阿。。。其实站在她的立场上也可以理解,她认为拉对了就是了,难道不是么? 活宝喜欢疯闹,上课的时候差点把老师的宝贝琴压了,我们都吓出身冷汗,万把块钱的琴阿,虽然老师安慰说:只是号称万把块。但我知道以他这样一辈子拉琴的人,有一把这么贵的琴是毫不稀奇的。所以,阿弥陀佛,活宝阿,求你不要给我闯祸了!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节课 今天老师擅自调整了时间,害我们等了一堂课。 学琴好像还是要靠自己去练,查资料,去琢磨,老师只是起点播的作用,光指望他那45分钟是不行的。可惜我们都是不太自觉的人,练的太少。 可可爸爸地拉了一道小快板,活宝挨了不少地批评,看谱拉琴地功夫还是不行啊。今天没学到啥,就这样手把手教一遍我也会教啊。 至于我,我这周没时间练,所以只好瞎拉一个给老师听,被指出左手手指倒了,不对,如果夹琴夹得正确,手指就不用用力托琴,手指就不会倒了。 是活宝练琴,不是我练,但是她每每顶撞我:你怎么不练?我现在真是骑虎难下啊。 还有她那把旧琴,真是欧亚着扎难为听,恨不得砸了算了,真不如当时就买新的。她对拉琴似乎没有太大的热情,怎样才能让她多些兴趣和耐心多练几遍呢? 2007-11-25 | 学琴笔记 第九节课 第九节课 想到每次上课都要等,今天就晚了一刻钟去,结果老师早就等着了,前面那个学生今天请假了。后面那个学生也不来了,今天老师的课上得十分悠闲,洋洋洒洒一个多小时。 活宝随意的姿势遭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要求马上改正。否则不教了!但是又肯定了她所有曲子都拉得很熟,拉得也对。其实她这星期只拉了三天,我出差得那两天她琴都不摸,上次课教的小快板是上课前才恶补了几遍,活宝的小聪明我是望尘莫及啊。 这节课接着教新曲子,里面的顿弓很多,活宝很烦,她不喜欢拉顿弓,顿得不连贯,分成了两个音,老师用连顿弓做了示范,找压,松,拉一气呵成的感觉。然后讲升号,原来以前拉的曲子都是升dou,升re,如果不升,指位又要低一点。我的头都炸了,怎么这么复杂。。。。 老师说,活宝的琴难调,经常跑音,要每次练之前都调,否则耳朵会搞坏了。我是这样调的,拿她的琴随便定一根弦,然后以这根弦为准去调另三根弦,虽然整个相对音不错,但是基准就错了,看来这样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还是下个调音软件试试。 老师又在把玩他的“号称万元”的琴,我说这琴是手工琴吧?这完全是句废话,机械琴怎么会这么贵?但是老师象找到了对手样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琴的材料和制作,幸好我常泡小提琴论坛,还能做个“捧哏”。看来拉小提琴的都爱琴,这话没错,就像摄影的,先不论技术,首先对器材就无比痴迷。。 -12-13 | 学琴笔记 第十节课 第十节课(12,8):老师每次似乎都是被学生门折磨着上课,轮到我们的时候,都已经是精疲力竭的样子了。这节课还是接着上次的进度来,第一号小步舞曲,第二号小步舞曲,手把手教一遍。我看着都觉得枯燥!音乐被分成支离破碎的音符,难听,找不着北。曲子里的新内容是连弓,我不理解为什么一样的音也做连音?和不连是一个效果。我提出这个问题,老师说不同的。于是演示给我们看,连弓让音乐更丰富,但是我认为不同的音有这个效果,一样的音效果与不连一样。我觉得这主要还是为了不换弓? 升号现在只剩下升fa了,一二弦的二指都挨着一指。为什么要有半音呢?照这样说,应该还有1/4音? 最近练得少了,时间不够。总不能为了练琴牺牲休息时间吧,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正在长身体。 一个很好的练习方法,拉的时候录下来,放给她看,不用我提示,她自己就看出哪里有问题了,很直观。 在老师那买了个电子调音器。音准啊音准是个严重的问题。我的耳朵,只对音程有感觉,对绝对音高没概念。长此以往,小朋友的耳朵也会被搞坏了。
3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1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2007-12-18 | 学琴笔记 第十一节课12,15。今天主要是回课,严重地不合老师要求,因为练地实在是不够。老师还非要检查我,我对着谱子,脑子都秀逗了,实在是老了呀,不服不行啊。这个应该和敲键盘是一回事,敲的对不对,看屏幕就知道,拉琴指头对不对,耳朵一听就知道。没什么好说的,练吧。 2008-01-03 | 学琴笔记 第十二节课 12,31。第十二节课,第三号小步舞曲,快乐的农夫。 2008-01-06 | 学琴笔记:第十三节课 第十三节课:08,1,5。回课。练习曲用连弓拉练习四连弓。 老师指出小朋友的右手姿势不标准,经常变形,要注意校正。以免养成不好的习惯。 2008-01-12 | 学琴笔记:第十四课 08-01-12,第十四课 今天的新曲子是:加沃特舞曲,第二册的马加比合唱。检查以前的课程,还是练习四连音。 其实老师的要求还是很低的。只要拉的正确,基本就能过关。至于左手象八爪鱼一样东歪西扭,右手象钳子一样紧抓着竿子,老师都能忍受,一副:“不急慢慢来”的样子。 但是小朋友真是脑袋好使啊,羡慕啊,羡慕。老师问我是怎么教她认谱的,认得如此之又快又准,我懵懂地说:我没教过,都是老师你教的啊。 小朋友的琴实在太破了,老师也忍无可忍了,土法上马整了半天,最后说,明年长大了,差不多就可以换大点的琴了,这把就将就吧。 学新曲子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是新曲子里包含新的内容,比如指法等等,通过一首首的曲子,我们熟悉各种技巧,读谱的能力大大提高,学新曲子,就是一种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的过程。在接受新内容,举一反三的能力上,我发现孩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难怪,都说乐器要从小学起。 拉琴的快乐: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觉得拉琴的快乐在于无思无虑,脸贴着琴板,感受它发出的美妙声音,不去想技巧,不去看谱子,典型的滥竽充数,自我陶醉。对于小朋友,拉琴的快乐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家长或者老师的夸奖鼓励。对于美妙的旋律,复杂的情感,她没有太多的感受。拉琴的时候,她的脑子里估计总是在飞快地转动,不需要转脑子地事情,对于她,可能时最无意义最不好玩的事情了。。。 2008-01-21 | 学琴笔记第十五课 今天发现又来了个新学生,我们的课推迟到6点一刻。 因为不太清楚别的学生的情况,我很难衡量我家小朋友的进度是否正常。但是比起有些连每次练习要调弦都不知道的家长来说,我还算负责的,但是我对孩子的要求很松,没有严格地强调她练枯燥的空弦和音阶,所以跑调,动作变形,节奏不准,诸多的问题,不用老师指出我也能看出来。但是逼得太紧,我又担心她对小提琴彻底失去兴趣,这个小朋友,自尊心很强,而且耐心有限,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很难引导啊。。。 今天的新曲子:猎人合唱。很有趣的曲子,老师演示了一遍,我们听了羡慕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我们要练多久才能拉成这样呢? 学了个新符号:保持音。简单的说就是音要像棍子一样平直,不加变化,如果保持音下面加顿弓符号,那就是音之间要有停顿。老师不怎么讲乐理知识,你问他才讲,估计他认为这些是学乐器的基础,不该他来负责。只好我们自己用功了。
4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1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第16课(正月初六):很久很久以前,圆舞曲,布列舞曲。 后面两个曲子比起以前的曲子,复杂一些,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把第一句研究清楚了,后面几句都和第一句相似然后再有几个变化,到第三句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作为曲子的高潮部分。类似说话:1,这样,2,是这样,3,为什么是这样,4,原来是这样,5,啊,是这样。这样,话就讲完了。呵呵。很形象吧 。对于小孩子,对她分析一下曲子的结构,每一句的重复和变化,可以让她有个大的形态理解。 用老师的话说,小朋友的问题是:不讲究,姿势不讲究,发音不讲究,节奏也不讲究,只追求拉完就成。 至于我呢,已经跟不上她的进度了,再也不能对她说:你看看我拉的!只能说:你看看我多刻苦!记得有个老师说:我们要相信自然的力量,很难的动作无需你多说小孩子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来。的确是这样,比如连弓换弦,我就做不到像她那样没有杂音。 苦恼:学了这么久,弓子依然走不直。我的毛病更厉害:我居然养成了看着手指拉琴的习惯,据说这是严重的错误习惯:判断音准不是靠耳朵而是靠眼睛。但是习惯养成之后,不看就心里没底,手指头不敢果断地按。还好,小朋友没有这个毛病。 第17课(08,2,23):两个掷弹兵。 回课,新课是两个掷弹兵。这一课升fa也没有了,成了还原fa。还有就是降xi。 老师说现在可以进入练习曲了,下次开始练新教材,但是铃木也要接着拉,所谓新教材,就是考级教材。
5
宝珠 发表于 2008-3-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晕~~~是不是教得太快了些?
6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1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从去年10月到现在,每周一次课,每天1小时练习,刚进入铃木第二册不久,快么?
7
洋洋妈 发表于 2008-3-1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 16:43:50编辑过]
8
yysfpl 发表于 2008-3-1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一篇非常耐人寻味的学琴笔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 11:17:50编辑过]
9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2 00:54:00 | 只看该作者
惭愧:关于视奏那部分内容是转论坛里一个帖子的,我文章里写明了,楼上可能没注意看。关乎别人的版权不敢马虎。。
10
生命咏叹调 发表于 2008-3-2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万丈高楼从地起!!
11
新新新 发表于 2008-3-3 10:19: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每天在家练琴都是你调琴?新教材是什么?感觉老师有点不大对劲。(不过我也只是感觉,没恶意别见怪)
12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3 19:52:00 | 只看该作者
在家都是我调琴,(买了个电子调音器)新教材不知道是什么,老师只是说准备开始新教材了,有什么不对劲么?
13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3-4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不知道孩子多大了?

14
飞过天空已无痕 发表于 2008-3-4 15:39:00 | 只看该作者

啊,好快啊。我家小丑鱼2007年7月7日开始学琴的,上周为止上了31课了,可还在拉第一号小步舞曲,和二号小步舞曲的读谱,一直用铃木的教程。

这次才开始加入了沃尔法特练习曲 ,

15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4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鼓励,小朋友刚6岁!
16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4 17:17:00 | 只看该作者
飞过天空已无痕: 也许是快了点,我们抱着好玩的态度在学,老师可能也要求也不严格,每节课几乎都会往前把学过的曲子拉一遍,老师称这为:滚动式的学习。。。 可能老师见小朋友的先天硬件不太好吧:手指有点短。所以不是那么很有热情,我呢,只希望她拉得快乐就行!其余一切皆可慢慢来!
17
飞过天空已无痕 发表于 2008-3-4 21:25:00 | 只看该作者

心态真好,我可能太急了

18
洋洋妈 发表于 2008-3-4 21:43:00 | 只看该作者

你家孩子真好啊,更主要的是你会带孩子学琴,真羡慕你哦!真得向你学习.

19
新新新 发表于 2008-3-5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刚学半年你自己就用电子校音器调琴,我觉得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老师每节课前调好了音后就尽量保持别磕了碰了,等下次上课再老师调。电子校音器只是琴明显跑了音后你再用。也想借此听听其他家长说法。
20
 楼主|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3-5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新新新:老师每节课前都调的,但是回来练每天也要调,一个原因是她的琴太旧,容易跑音,而且没有微调纽,二是你能保证弦在老师调了后一个星期都保持正确的状态么?我觉得挺难的。电子校音器也只是个工具,我们也应该努力地练自己的耳朵,耳朵最靠得住,但是耳朵没练出来之前,还是电子校音器靠得住些。我是这样认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2:2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