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俄罗斯派的右手握弓照片


2016-3-7 10:46 | 作者: hommp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2005-10/2005101982632701.jpg 2005-10/2005101982640264.jpg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bob 2005-10-19 10:56
<P>看不出名堂,</P>
<P>据说俄派持弓食指触弓在第一关节处,比派在近第二节。</P>
引用 ChARsoN 2005-10-19 20:18
<P>不知道手指公是如何的?</P>
引用 月白风清 2005-10-20 12:53
<P>也很优雅啊!!</P>
引用 crusic 2005-10-20 13:05
<P>为什么每个摄影都是选择这个角度?</P>
引用 鱼儿 2005-10-20 13:16
<B>以下是引用<I>crusic</I>在2005-10-20 13:05:00的发言:</B>

<P>为什么每个摄影都是选择这个角度?</P>

<P>因为那个角度的话,只有拉琴的人自己拍才拍得到,别人拍又显得不太礼貌。</P>
引用 小人物 2005-10-31 19:10
其实这些姿势都是无所谓的,关键是要拉的人觉得舒服,只要不是别扭的姿势,都是可以的.
引用 wqq 2005-10-31 21:54
对.支持楼上的.
引用 唐雪见 2005-10-31 22:04
引用 leohart 2005-11-2 00:11
<P>看米而斯坦和海菲斯的就好</P>
引用 flame21 2005-11-2 07:09
<P>感觉有点发软?</P><P>我一直用早期铃木的持弓方法</P>
引用 meilixinqing 2005-11-3 18:12
<P>只要拉出来的声音好听,自己拉起来也不觉得吃力,这样就可以了吧。各个门派的技术特点都是可以融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奏出美的音乐来让人来感受</P>
引用 stradivari 2005-11-4 17:22
除了手腕, 我不覺得有任何分別.
引用 349814913 2005-11-4 20:42
<B>以下是引用<I>flame21</I>在2005-11-2 7:09:00的发言:</B>

<P>感觉有点发软?</P>
<P>我一直用早期铃木的持弓方法</P>


俄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松
引用 wcwchao 2011-6-6 14:38
<p>我一直用早期<a href=s.asp?t=10646 title=注释>铃木</a>俄派的持弓方法</p>
引用 Nomos 2011-6-6 14:45
右手事关发力,事关对<a title="注释" href="s.asp?t=10149">音乐</a>(<a title="注释" href="s.asp?t=49">音色</a>)的追求。 手头正好几有张抓图,先贴上来: <br/> <br/> <br/> <br/><br/><br/>类似大卫这样的持弓从帕尔曼到文革洛夫一抓一大把,不想多举例了。

引用 Nomos 2011-6-6 15:18
还有:

<br/> <br/> <br/>

引用 Nomos 2011-6-6 15:21
有人说现在流派区分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呵呵……

引用 Nomos 2011-6-6 15:50
除了<a href="s.asp?t=49" title="注释">音色</a>,手型姿势是一定有审美取向的。最自然就是最美的。

这个手型我只能说很难看!

<br/>

引用 zy117 2020-1-20 11:16
搞错了吧··?俄式才是食指位置深,法式是食指位置浅

查看全部评论(19)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1:0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