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五度是十二个半音的源泉、五度相生律的源泉、纯律的源泉。若将它收缩一点,不那么纯、即每秒钟约一个拍音,便是十二平均律的源泉。要想知道Do、Re、Mi、Fa、Sol、La、 Xi的音高标准是如何产生的,就得了解Fa、Do、Sol、Re、La、Mi、Xi这个五度相间的排列,并往高和低两个方向延伸而产生升的Fa、Do、Sol、Re、La、Mi、Xi或降的Xi、Mi、La、Re、Sol、Do、Fa的规律。要想知道纯律的大、小三和弦及双音与琶音是怎样产生的,就得了解加在每一个五度之间的大、小三度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及规律。下面图中画的两条线我称之为‘五度线’。 看图:
上面这两条‘五度线’表明:五度相生律这条线的间隔比十二平均律大。举例:G与升F,升F偏高,G偏低;再比如B偏高,C偏低;E偏高,F偏低;A高,降B低等等。也就有了五度相生律半音偏小;导音要向主音靠;半音的倾向性;降的要多降一点,升的要多升一点;升F不是降G;B不是降C;或者降B不是升A等等提示性说法。这是五度相生律的经典观点。请注意:这是演奏歌唱性旋律单音时所用的音准概念。而纯律这个和声听觉就是要建立在每一个五度相生律的纯五度基础上,再加进大、小三度造成‘原位’大、小三和弦。用和声听觉来局部判断它的音准,并且从整体上看造就了新一轮的‘偏低的’或‘偏高的’也就是‘漂移’的五度相生律(小字母之间的纯五度关系)。称之为三度生五度(偏低或偏高的纯律五度)。注意:‘纯律五度’这个词应该用在这儿。 按照钢琴调律法则,学调律的人先要学将五度调纯,再学调得不那么纯,也就是小一点,约一秒钟一个拍音。并且告诉学习者如果调纯了就会调成五度相生律。八度将回不到起始点,而会高出半个音的约四分之一音多一点或低出半个音的约四分之一音多一点。也有全音的九分之一的说法,(见狄氏音差Didymic)。比如F向右连续五度相生十二次至升E时,按理说升E就是F,但它比F高。又比如B向左连续五度相生十二次至降C时,按理说降C就是B,但它比B低。如果按某个调调成纯律则无法转调,原因是会产生偏低或偏高的纯律五度。 但钢琴是固定音高乐器,小提琴是可移动音高乐器。他们从小就受到了三种听觉训练,一种单音的旋律的五度相生律、一种双音的和声的在四、五度及三、六度之间漂移的纯律,当然还有钢琴的十二平均律。总的来说就是如何用听觉来混合使用这三种律制。手指和听觉可以在一定的观念中转换,即调来调去,并最后形成一种下意识。在一首复杂的乐曲当中如何转调、如何借助空弦、如何避让空弦、如何跟随其它乐器或其它声部,这是他们在最初的十几年里特别要学习的内容,当然,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口传心授来掌握的(不做理论分析,只说高低)。 下面所要介绍的谱例就是其中的一种。专业拉琴的人都知道,用久了的琴弦如发生五度不准的现象就必须要换弦。无论如何五度的手指横移是左手换弦的基础,手指横移不好造成按的纯五度不准就同弦没对准是一样的糟糕。 谱例: 此谱例与‘五度线’相对应由左至右、从降到升,其中部分小节标有英文字母是为方便区分与对照。每小节中的二分音符是纯五度关系(‘五度线’中用大字母表示)。四分音符表示加在纯五度之间的大、小三度(‘五度线’中用小字母表示),(称之为五度生三度)并与纯五度构成大、小三和弦。部分小节第一个音是双音,或三度、或六度,是带有空弦的纯律标准音高。为每小节的第二个音提供了标准,尽管记谱音不一致,在音高上它们是一个音。 另H小节和G小节各加有一组四度双音(带括弧的),它是另一个音高的纯律标准,因一指与空弦搭配会发生六度低四度高的现象,所以两种标准都要练(单就空弦一指四度双音产生的一指标准来说实际上应属五度相生律的音高)。 拿A小节和A小节相对照会发现虽然记谱不一样,但音高是完全一样的。其它如D小节与D小节、H小节与H小节等等也是同样,只有纯律可以这样用,因为借助了空弦,这几乎是纯律音准的全部奥妙所在,包括和弦、双音和琶音。还是那句话(纯律升降号可以相互借用)。 ‘五度线’所表示的是五度相生律转换纯律的实际情况。即五度生大三度,低。大三度再转五度,也低,低于五度相生律。五度生小三度,高。小三度再转五度,也高,高于五度相生律。纯律要研究的就是在两条空弦之间的纯五度基础上双音大、小三度的高低,以及它们的转位大、小六度的高低,及在之后发生的四、五度漂移。 用几句口诀和谱例表示如下: 五度相生生纯律,两律转换有规律。 耳听和谐为标准,四个手指须伶俐。 笔者认为:想使用十二平均律的人只要找到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音高位置,在两者取中就可以了。或跟着钢琴走。但跟学钢琴调律一样,你得听得出来。有人认为,和乐队或和钢琴一起演奏的时候,这一切又都变得模糊了起来。我认为模糊不得,该使用什么律就使用什么律。乐队的好坏主要表现在使用律制音准的观念是否统一,也就是指挥们常说的音准脏不脏,各声部融合度好不好。试想三种律制在同一乐段同时使用会是什么效果。另外,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巴赫、帕格尼尼、依扎伊等人的无伴奏作品和各个协奏曲里面的华彩乐段时,还是得仔细研究这些律制的使用。现在的电子定音器都是十二平均律的,专业的演奏者只能使用其中一个A,这也是一个证明。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1:3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