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很幸运,处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可以开发利用。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做事方法就显得苍白无益,甚至可能成为前进路上的羁绊。 </P> 看到论坛里一些关于如何“科学练琴”的讨论。我想这是一个几乎所有小提琴爱好者都不时问自己或向别人讨教的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对此,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各不相同。所以解决方案也将各有千秋。但从一些发言来看,大道理讲得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却凤毛麟角。这里我斗胆开个药方,正如题目所及:请对症服药,慎用,切切!</P> 此方要点:杜绝错误、少走弯路、严格高效、轻松愉快</B>。<p></p></P> 学习小提琴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程,有时甚至枯燥乏味。相信所有练过琴的朋友都有过“杀鸡锯木头”的经历。这就严重挫伤了学习者的练琴兴趣和主动性,导致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孩子,在家长的督导下十分被动地经受痛苦的折磨。令人沮丧的是有些人尽管非常刻苦,但始终无法摆脱“杀鸡锯木头”尴尬的境地,从而丧失信心而不得不放弃,使得一项非常美好的憧憬最终成为一场恶梦!<p></p></P> 要想练琴有所进展,必须经过“长期、正规、严格、痛苦”的磨练,这似乎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共识。<p></p></P> 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简单的事实。例如,很多学生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一首曲子拉上10遍20遍甚至更多,总会比仅拉2~3遍有所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所以要求或是迫使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反复复地练,十年磨一剑,精神实在可嘉。尽管有的学生不情愿。应该说,这种情况只有当每次都不犯错误或者出现的错误一次比一次少才为真。但殊不知,很多情况下他们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错误,可以肯定这样拉得次数越多,错误越顽固,反而越无益!想想当您面对具有很多升降号(包括临时的)以及音程节奏变化多端的曲目时的感觉。毫无疑问,这是造成练琴“长期”无进展的罪魁之一。就是说,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包括财力花在了重复犯错误和不知悔改上。然而有人根本无法控制错误的反复并且不知如何改正。更可悲的是,有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正在犯错误!象干这样毫无成就的“活”不痛苦才怪呢。<p></p></P>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我们要面对的无非是要么坚持错误,要么改正错误。一个人在练琴中永不犯错是不现实的。但明知错了坚决不改的人相信也为数不多。而绝大多数人往往不是不知为过,“刻苦勤奋”地去巩固其错,“发扬光大”;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了症结所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纠正了这里,却又错在了那里。实在令人懊恼不已。因此陷入了无休止的与错误纠缠的怪圈。如果不摆脱这种困境,在这个怪圈中试图寻找所谓“科学练琴”的方法,我认为那将是徒劳无益的。<p></p></P>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首先要对所患病症要有一个认知度,也就是清楚地认清你所奏出的每一个音符发音的正确性,再就是考虑技巧运用是否得当来完美地将其表现出来。这两句话说说容易,对于具有“天赋”的小提琴“神童”或“大师”,这可能不是难事,但对于普通爱好者则可能是一生的追求。为什么说是“一生的追求”呢?因为他们始终都没有找到走出怪圈的出口,终生被各色各样错误所困扰却“屡败屡战”。而那些“神童”或“大师”无非就是凭借能够判断错误的那么一点“天赋”,或者说认知力。摆脱错误的纠缠,冲出怪圈,致使练琴效率大大提高,才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把我们这样的“庸人”远远甩在了后面。有了坚实的基础,一些令人惊叹的演奏技巧,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p></p></P> 有人说,即使没有天赋,能力也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一点不错,只要有恒心,铁杵都能磨成针。那只是一种精神。与我们讨论科学方法是两回事。应该承认,即便是那么一点点“天赋”,确实不是所有人都与生具来的。即便有的人很幸运,但没有被很好地开发而被埋没了。但这决不是说我们就没有机会冲出怪圈,去追赶成功者。我认为,“索回”或者是“挖掘”本该属于我们的那么一点点“天赋”,弥补我们与成功者的差异,尽快摆脱错误冲出怪圈,就是我们要找的科学方法。<p></p></P>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指导我们迈向成功呢?看来唯有正规严格训练才是唯一出路。(朋友们会认为,此话等于没说。这只是方针,而不是方法! 且慢,容我慢慢解释。因为我的思路都是紧扣前面提及的“共识”,如果的确是共识的话。我认为只有对共识有新思维,才能有所悟。前面论及了“长期”与“痛苦”之成因,这里再来谈谈“正规”与“严格”。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长期、和痛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修正,而严格与正规却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与投机取巧无异,最终害人害己。在此大政方针下谈及科学的训练方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对此,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找有名的大师授课。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不过不可避免地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越是大师,越没有更多的时间陪您练琴,所以练琴中所犯的错误未必比别人少。唯一幸运的是每次回课时会得到大师更加苛刻要求,如果大师负责任的话。否则您的境地并不比其他人好哪去。如果遇到名不副实的“大师”,那您就不仅仅是不走运了。<p></p></P> 有没有办法摒弃上述诸多弊端,使学习小提琴在不失严格要求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一项轻松愉快的训练,同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果显著呢?我的回答是:有。不过在此事先声明,本人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深知练琴中的错误是困扰学习者的头号敌人。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较为科学的训练方法。此法对克服练琴中在音准、节奏、速度、力度表现等方面出现的错误特别有效,真正达到省时省力见效快的效果。按照此法练琴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具有一定水准的朋友都将受益匪浅。<p></p></P> 人们通常说,“严师出高徒”,而不是“高师出高徒”,如果跟从一个永不犯错的”大师“一起练琴,必然会大大降低犯错误的几率。同时,练琴的趣味和信心必将大增。因此可以肯定,有效地避免错误,以致成为习惯而不犯错误。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正确的了。道理就这么简单!</P> <p></p></P> 其实说起来,方法非常简单,我认为:简单就是好!如果您有兴趣,请到本论坛 《乐谱共享-Sheet Music》栏目,(https://www.chinavioli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864)访问“电子格式谱-《苗岭的早晨》”,在我对二楼朋友的回帖中寻找“处方”答案。当您阅读了该文”道破天机的题外话”后,一切便知。由于我已经在那里论及。在此不赘述。请鉴谅。<p></p></P> 如果依然云里雾里,不妨实践一下,《开塞第一课》已经开课。请到https://www.chinavioli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962:“有愿意按此法训练的,今天开始操练《开塞第一课》” 用药后,谈谈您的感觉。(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用药“是指按照我的建议,动手实践一把。否则,光说不练,不会有什么感觉的。再次提醒,对此”药“过敏者,慎用。)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4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