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关于小提琴的断想(之二)


2020-3-9 10:00 | 作者: 执迷不悟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关于小提琴的断想(之二) 小提琴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 小提琴是欧洲的艺术结晶,它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资产。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有排他性,也有包容性。从二胡的发展历程来看,小提琴也会逐渐成为中国 ...

  小提琴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


  小提琴是欧洲的艺术结晶,它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资产。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有排他性,也有包容性。从二胡的发展历程来看,小提琴也会逐渐成为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乐器。


  小提琴传到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如果说在中国普及的话,更是近几年的事。文革期间的洋为中用,对普及小提琴产生一个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界渐渐强调素质教育以来,对中小学生,也包括对大学生开展全面的素质教育,已逐步成为国人的共识。

  以学习乐器为重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已经席卷城乡。现在在大城市,可能因为学习的机会多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学习乐器的比例似乎还不算太高,当然绝对数肯定是稳步增长。在一些中小城市,学习乐器的热情更高,如果是一个经过专业学习过的老师,专门进行小提琴教学还是忙不过来。在教资缺乏的情况下,更多的学生还是通过大班教学来学习。


  从心里讲,虽然出现有人会误把素质教育等同学琴、或者把学琴等同于素质教育这样的误区,但是这呢多人学起来,他所产生的正面作用还是不可低估的。有些作用是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嘛。


  中国出现世界级的小提琴大师也是必然的事,更多的吕思清、薛伟式的人物将会成群结队地向我们走来。中国人在技巧的掌握上历来不比其他民族的差。中国是个世界性大国,可谓人才济济,各式人等,应有尽有。借用一句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十年只是转眼即逝的一瞬间。按照目前的“增长率”,几十年后,街头乞讨人员改换小提琴演奏来乞讨可能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乐观的后面存在着很大的隐忧。小提琴在中国的成长不可能永远依靠西方的乐曲。这里首先要打破一个思维定势,西方的乐器当然只能表现西方的乐曲。这种思维的最大漏洞是把小提琴的发展高潮当成了发展顶峰。

  小提琴表现中国的乐曲《梁祝》就是成功的一例。第一,从梁祝的创作过程来看,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和保守的思维和观念作斗争的结果。“《梁祝》诞生细细道来”一文就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令人感慨、深思。第二,真正美的东西总会放出光彩,不要担心别人会不会认可。《梁祝》在国外的认可度也在迅速提高。第三,小提琴在西方的发展也是一个被不断被认可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地球的村落化,发展的区域包括了中国而已。二胡从北方传入中原,现在在江南鼎盛,就是一个例证。

  有人在论坛上哀叹西方小提琴大师不拉《梁祝》,这要冷静地、历史地看。

  其一,《梁祝》在展现小提琴的表现力方面,还远不能和那些经典的乐曲相比。我们不能象“刺猬的儿子叫光光、黄鼠狼的儿子叫香香”那样,是自己的就什么都好。客观地说,《梁祝》在中国的小提琴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这是家有小儿初成长,还不到一米二那么高,为什么偏要挤到大人的餐桌上去吃饭呢?

  其二,《梁祝》里有一些地方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如应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不较深地了解中国戏曲的人要去理解那几句,真的是太难了,也太为难人家了。日本人西琦崇子虽然整体拉得也不错,但是君不闻那几句才真正对应了中国的一句成语——不知所云。所以对于外国人来说,《梁祝》的门槛并不低啊。


  其三,文化的交流、认同与融合是个长期的过程。现在世界各处有华人,有华人就能听到《梁祝》,日本、欧洲人也已经有不少拉《梁祝》了。据说西方许多人还是很赞赏《梁祝》的,慢慢来吧,一口吃不掉一个胖子。


  

  (未完待续,欢迎讨论)

1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ou0328 2005-11-7 06:47
未完待续,欢迎讨论
引用 shijianwu 2005-11-9 13:55
<P>好东东,快发续篇!</P>
引用 执迷不悟 2005-11-10 11:51
<B>以下是引用<I>shijianwu</I>在2005-11-9 13:55:00的发言:</B>

<P>好东东,快发续篇!</P>

<P>比较忧郁,好像大家不太愿意看。
<P>权当扒分了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4:2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