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我练习发音的方法


2016-3-7 17:23 | 作者: 半透明的SKY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1:用中等的速度在DA两弦拉双音空弦,尽量体会弓子本身的重量,保持弓毛接触琴弦的密度,右手不要过快或着过慢,只是保持右臂的力量传到弓子上,让“弓子自己走" 2:在一段不长的弓断里反复多次,知道听到琴的共鸣 3 ...

  1:用中等的速度在DA两弦拉双音空弦,尽量体会弓子本身的重量,保持弓毛接触琴弦的密度,右手不要过快或着过慢,只是保持右臂的力量传到弓子上,让“弓子自己走"


  2:在一段不长的弓断里反复多次,知道听到琴的共鸣


  3:在上面两条掌握较好时民主见向弓子的两头扩展,还是慢速度。空弦,最后变成长弓民谣注意听共鸣的声音,并且记住这个声音


  4:在换弓时保持弓的重量,力求声音一致


  5:在声音松的情况下进一步发展右手对弓子的主动作用,不是压弓子。尽量让右手的肩肘腕关节保持弹性运弓时加上弓子的弹性,即可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innersss 2007-1-27 10:53
<P>我第一个来啊</P>
<P></P>
<P>声音不均匀的话~和弓子本身的毛有关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10:54:37编辑过]

引用 默默的无穷动 2007-1-27 14:08
<P>记下来跟我学生说</P>
引用 七色彩虹 2007-1-27 18:09
我好久没拉了,现在重练,左手还行,右手,基本废。。。颤抖啊。。。
引用 半透明的SKY 2007-1-27 18:21
大家都不支持,我自己顶!呜呜呜~~~~
引用 火狐狸 2007-1-27 19:11
很好啊,不错,我再抱你上一层
引用 douya 2007-1-27 22:50
引用 jacob19730224 2007-1-31 09:22
最好教师师范的声音就要好,小孩一听就知道了,否则很容易把刮玻璃的声音当正点滴
引用 心琴飞飞 2007-1-31 09:49
<P>怎么没人送花?俺只能献一朵,多了不让献!以后多发学习性东东,俺喜欢!</P><P></P><P>----------------------------------------------------------------------------------------------------------------------------------------------------------------------       好曲意深细细品,心中有琴音在飞!   </P>
引用 稻子麦子 2007-2-1 17:06
<P>学习中。我的老师也一直也强调声音,可我总是做不好。</P>
引用 半透明的SKY 2007-2-1 18:44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小女子也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多多建议,大家一起进步,呵呵
引用 52AK47 2007-2-1 19:59
我是在乐曲中时刻注意发音。空弦的发音比按指的要简单啊。
引用 蓝天的自由 2007-2-5 10:23
我的亲身体验,可以尝试用中提琴练发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5 10:23:55编辑过]

引用 这个杀手不太冷 2007-2-5 19:47
谢谢老师呵呵
引用 zhsovi 2007-2-5 19:53
<P>楼主说的这些问题看似轻松,其实很尖锐,很重要,作为学生很难自己去这样找答案,来摸索的,我就凑个热闹再来说下自己的可能偏颇的见解。</P><P>对于发音的练习,几乎是小提琴学习上最容易走火的一个项目了,我觉得是这样的。</P><P>先说点废话:琴弓是直的,运弓的轨迹是直的,只有在保证轨迹直的情况下,才能有好的声音。但我们的手臂是什么样的呢?从肩到腕,就三个主要关节,他们最自然最舒服的动作是“划圆”,就像是个圆规臂,而我们就要靠这些东西来握住这根杆子,让它在上万次的上下运动中都保持直线,这想起来是个很残酷的事,是跟人类天生机能过不去的事。</P><P>所以练发音,不只是练声音,练耳朵,而最最基本的是:练直线!就是让右手这几个关节抛弃它天生那个圆,让它们相互配合中下意识的,几乎是雷打不动地走直线。</P><P>
在这个直线练习中,也就是发音练习中,我最在意的东西就是:机能!就像音准一样,要想拉准,首先也是机能。</P><P>上面说的,运弓就是走这个我们手臂并不擅长的直线,所以,在这个运动中就会动用到很多平时的“附属”肌肉,我们要是想靠这些小肌肉来完成这伟大的沉重的直线任务,是肯定不可靠的。</P><P>机能训练,其实就是练这些小肌肉们,所以初学时再有乐感再有毅力,也不可能拉好听,就是这个道理,这些肌肉不练扎实,练直线走起来都别扭,更别说手感了。</P><P>综上所述,要想有好的发音,必须苦练全弓,这个项目可能要伴随10年,或更久,它会越练越有意思的!</P><P>怎么练呢~如果是初学,那就得花相当长的时间练空弦!多走一个来回,多得一份收获,练得越多,绝对掌握运弓越快。很多要去打比赛的小娃娃,被残酷地逼着每天拉4000弓,没办法,这样他们的发音才有成人的味道,后事而有穿透力,很明显的。但业余学琴大可不必如此,但要相信,这是可重要的东西,一天什么都不拉,就拉全弓,那都是很有益的。</P><P>如果是学有一定程度,就不必苦磨空弦了,要把全弓充分运用在音阶上,各种音阶都要用饱满,毫无漏风的全弓来练习,不在乎速度,在乎声音质量和平均,我</P><P>对学生要求是:弓根到弓尖不能有丝毫音量变化,音阶从头到尾也不能有丝毫音量变化,也就是整个弓子每个部位发音就要平均平等平衡。这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旋律流畅度,发音连贯性等很多很直观的效果。很多人拉曲子怪怪的,如果不是音准节奏的问题,那一般都是习惯了“香蕉弓”的问题,也就是一头一尾轻中间重,这种很不雅的发音是非常诡异的。</P><P>如果是程度比较高了,发音练习仍然是重点,因为要求不一样了。这类朋友一般都是有演奏任务或能有很强能力的人了,这时讲究的不再是仅仅技术完美和发音完美了。</P><P>这时讲究的,是“现场感染力”这是成为音乐家的一个门槛和身份证,这种现场感染力的练习包括了很多左手揉弦,音准的微调和节奏的个性,也更包括发音。</P><P>这时右手的追求我喜欢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活”和“通”,这来个字在我们这里一般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也就是说:我觉得某人很活的话,就代表这个人的情商比较高,懂事,幽默,有乐趣,机警。说这个人很通,就是很多事情在他面前显得很容易,很多不相干的是在他做来都很有联系,很自然。</P><P>这都是比较难形容的东西,但用来形容右手,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的右手活了,通了,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直线运动了,而是包含了很多极其细微的变化的复杂运动,这些细微的调整会使声音声音充满活力,充满空气感,这种发音可能浑厚之极也可能弱得透不过气。</P><P>也就是右手最发音的控制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幅度到了这把琴的极限,对琴的性能了如指掌。</P><P>这说起来悬乎,但绝对可以练的,怎么练呢?前提是必须彻底解决机能,技术问题,在练习曲子的时候,尽量,尽量用更长的弓,不要吝啬弓长,我是说在台下练习的时候是这样,吝啬的只是力量,口诀跟汽车发动机的的宣传一样:用最少的油换来最大的动力,弓子是用最少的力气换来最好的发音。</P><P>绝对不要老想风格,表现,之类的东西,在练琴的时候被这些东西困惑,或为这些东西去过瘾,是大忌!练琴和演出,是两个概念!</P><P>不管程度有多深,练琴必须平和从容,特别是右手,不管多难的曲子,必须能保证练习的时候每一弓都自然地起自然地会,绝对不要有急停急刹的现象!!</P><P>在中高级阶段,过瘾,放荡,不理性的练琴太普遍了,时间不多,总喜欢爽一把,而后果就是:右手永远都紧张,冲动,这样的右手怎么能活呢?!</P><P>所以不管怎样,弓子必须温和,从头到尾都要用自身重量和手臂自身重量演奏,特别是换弓,一定不能硬碰硬,必须动用所有关节,让他们软。练习每个曲子都争取用全弓,轻松自如的全弓,特别是旋律和双音和弦,即使是很快速的地方,换弓都要尽量节约用力成本,仔细听声音,而不是看动作。</P><P>很多人拉琴很野,很响,很酷,但那样的右手是随时处在报废边缘的,很容易过早失去机能。好的换弓是动作干净,轻巧,不经意的,所以看起来不眩,但声音很感人。</P><P>如果这种自然健康的全弓习惯能坚持一年左右,就想在医院静养一年一样,右手基本就能活过来了,如果这期间又不能自拔地去过瘾,去破坏,就又要花更多时间来挽救了。</P><P>活的右手是非常听话和有自我创造力的,有时自己的一点小小感情,会被它活灵活现地扩大到琴上,这种惊喜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无论多简单的曲子,无论多破的琴,都能找到一个最美的发音点,这样,真正就拥有了一个有现场感染力,有活力的右手了。</P>
引用 melo 2007-2-5 20:11
感人.
引用 东南飞 2007-2-5 22:12
<P>受益匪浅!</P>
引用 ccccjjy 2007-2-6 05:06
<B>以下是引用<I>zhsovi</I>在2007-2-5 19:53:00的发言:</B>

<P>楼主说的这些问题看似轻松,其实很尖锐,很重要,作为学生很难自己去这样找答案,来摸索的,我就凑个热闹再来说下自己的可能偏颇的见解。</P>


<P>高见~!~!~!~!~!~</P>
引用 GZBY303 2007-2-6 16:52
GOOD
引用 ml1881 2007-2-6 17:11
<B>以下是引用<I>zhsovi</I>在2007-2-5 19:53:00的发言:</B>

<P>楼主说的这些问题看似轻松,其实很尖锐,很重要,作为学生很难自己去这样找答案,来摸索的,我就凑个热闹再来说下自己的可能偏颇的见解。</P>
<P>对于发音的练习,几乎是小提琴学习上最容易走火的一个项目了,我觉得是这样的。</P>
<P>先说点废话:琴弓是直的,运弓的轨迹是直的,只有在保证轨迹直的情况下,才能有好的声音。但我们的手臂是什么样的呢?从肩到腕,就三个主要关节,他们最自然最舒服的动作是“划圆”,就像是个圆规臂,而我们就要靠这些东西来握住这根杆子,让它在上万次的上下运动中都保持直线,这想起来是个很残酷的事,是跟人类天生机能过不去的事。</P>
<P>所以练发音,不只是练声音,练耳朵,而最最基本的是:练直线!就是让右手这几个关节抛弃它天生那个圆,让它们相互配合中下意识的,几乎是雷打不动地走直线。</P>
<P>
在这个直线练习中,也就是发音练习中,我最在意的东西就是:机能!就像音准一样,要想拉准,首先也是机能。</P>
<P>上面说的,运弓就是走这个我们手臂并不擅长的直线,所以,在这个运动中就会动用到很多平时的“附属”肌肉,我们要是想靠这些小肌肉来完成这伟大的沉重的直线任务,是肯定不可靠的。</P>
<P>机能训练,其实就是练这些小肌肉们,所以初学时再有乐感再有毅力,也不可能拉好听,就是这个道理,这些肌肉不练扎实,练直线走起来都别扭,更别说手感了。</P>
<P>综上所述,要想有好的发音,必须苦练全弓,这个项目可能要伴随10年,或更久,它会越练越有意思的!</P>
<P>怎么练呢~如果是初学,那就得花相当长的时间练空弦!多走一个来回,多得一份收获,练得越多,绝对掌握运弓越快。很多要去打比赛的小娃娃,被残酷地逼着每天拉4000弓,没办法,这样他们的发音才有成人的味道,后事而有穿透力,很明显的。但业余学琴大可不必如此,但要相信,这是可重要的东西,一天什么都不拉,就拉全弓,那都是很有益的。</P>
<P>如果是学有一定程度,就不必苦磨空弦了,要把全弓充分运用在音阶上,各种音阶都要用饱满,毫无漏风的全弓来练习,不在乎速度,在乎声音质量和平均,我</P>
<P>对学生要求是:弓根到弓尖不能有丝毫音量变化,音阶从头到尾也不能有丝毫音量变化,也就是整个弓子每个部位发音就要平均平等平衡。这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旋律流畅度,发音连贯性等很多很直观的效果。很多人拉曲子怪怪的,如果不是音准节奏的问题,那一般都是习惯了“香蕉弓”的问题,也就是一头一尾轻中间重,这种很不雅的发音是非常诡异的。</P>
<P>如果是程度比较高了,发音练习仍然是重点,因为要求不一样了。这类朋友一般都是有演奏任务或能有很强能力的人了,这时讲究的不再是仅仅技术完美和发音完美了。</P>
<P>这时讲究的,是“现场感染力”这是成为音乐家的一个门槛和身份证,这种现场感染力的练习包括了很多左手揉弦,音准的微调和节奏的个性,也更包括发音。</P>
<P>这时右手的追求我喜欢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活”和“通”,这来个字在我们这里一般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也就是说:我觉得某人很活的话,就代表这个人的情商比较高,懂事,幽默,有乐趣,机警。说这个人很通,就是很多事情在他面前显得很容易,很多不相干的是在他做来都很有联系,很自然。</P>
<P>这都是比较难形容的东西,但用来形容右手,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的右手活了,通了,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直线运动了,而是包含了很多极其细微的变化的复杂运动,这些细微的调整会使声音声音充满活力,充满空气感,这种发音可能浑厚之极也可能弱得透不过气。</P>
<P>也就是右手最发音的控制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幅度到了这把琴的极限,对琴的性能了如指掌。</P>
<P>这说起来悬乎,但绝对可以练的,怎么练呢?前提是必须彻底解决机能,技术问题,在练习曲子的时候,尽量,尽量用更长的弓,不要吝啬弓长,我是说在台下练习的时候是这样,吝啬的只是力量,口诀跟汽车发动机的的宣传一样:用最少的油换来最大的动力,弓子是用最少的力气换来最好的发音。</P>
<P>绝对不要老想风格,表现,之类的东西,在练琴的时候被这些东西困惑,或为这些东西去过瘾,是大忌!练琴和演出,是两个概念!</P>
<P>不管程度有多深,练琴必须平和从容,特别是右手,不管多难的曲子,必须能保证练习的时候每一弓都自然地起自然地会,绝对不要有急停急刹的现象!!</P>
<P>在中高级阶段,过瘾,放荡,不理性的练琴太普遍了,时间不多,总喜欢爽一把,而后果就是:右手永远都紧张,冲动,这样的右手怎么能活呢?!</P>
<P>所以不管怎样,弓子必须温和,从头到尾都要用自身重量和手臂自身重量演奏,特别是换弓,一定不能硬碰硬,必须动用所有关节,让他们软。练习每个曲子都争取用全弓,轻松自如的全弓,特别是旋律和双音和弦,即使是很快速的地方,换弓都要尽量节约用力成本,仔细听声音,而不是看动作。</P>
<P>很多人拉琴很野,很响,很酷,但那样的右手是随时处在报废边缘的,很容易过早失去机能。好的换弓是动作干净,轻巧,不经意的,所以看起来不眩,但声音很感人。</P>
<P>如果这种自然健康的全弓习惯能坚持一年左右,就想在医院静养一年一样,右手基本就能活过来了,如果这期间又不能自拔地去过瘾,去破坏,就又要花更多时间来挽救了。</P>
<P>活的右手是非常听话和有自我创造力的,有时自己的一点小小感情,会被它活灵活现地扩大到琴上,这种惊喜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无论多简单的曲子,无论多破的琴,都能找到一个最美的发音点,这样,真正就拥有了一个有现场感染力,有活力的右手了。</P>

<P>讲得太漂亮了!酣畅淋漓,很喜欢你的风格</P>

查看全部评论(43)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4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