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x411L7zp 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文化名城克雷莫纳出了许多制作小气琴的名匠,最早的是阿玛蒂家族,它们的技艺传给了瓜耐里家族和历史上有名的小提琴制造家斯特拉第瓦里。后者制作的小提琴工艺精湛,音质柔美,音响洪亮;传世的几百件乐器已成为稀世珍品,而“克雷莫纳”也几乎成了小提琴的代称。 科雷里、维瓦尔蒂和塔尔蒂尼都是17~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乐派的代表人物。 科雷里第一个贡献就是把前人留下来的那些杂乱无章的小提琴作品和奏法,加以汇集和整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把当时各式各样的所谓“奏鸣曲”形式,加以归纳和创新。他创作了许多小提琴奏鸣曲,这些作品是古典乐派以前的典范作品。他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集中的最后一首《福里亚舞曲》(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舞蹈歌曲为主题的变奏曲),是他的代表作。科雷里的演奏,技艺高超,风格明朗,音调响亮而圆润,声音光辉而透明。他的演奏风格打下了意大利学派的基础。他的得意门生罗卡泰里继承了老师的事业,创作了许多小提琴奏鸣曲、协奏曲等器乐作品。他是欧洲创作标题器乐曲的最早代表人物之一。 维瓦尔蒂是前期意大利学派的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人物。是一位极富创意的音乐家,他是采用乐队为小提琴协奏曲进行伴奏的首创者。《四季》协奏曲乃为家喻户晓的乐曲,其为维瓦尔蒂众多类别协奏曲中之一首,他以活力十足的节奏感,参合亮丽抒情之旋律,使其作品有无可抗拒的魅力。巴赫始终认为他的作品是对自己的一项“启示”,而加以复写与重新编曲的手法来学习维瓦尔蒂的意大利风格之作曲内涵,直至他发展出一种混合现代的意大利乐风与德式对位法之新产物。 塔尔蒂尼是18世纪欧洲最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一般多认为塔尔蒂尼乃属于较古典型式的小提琴家,事实上,由于他对于其他型态的艺术有着广泛的喜爱与极高的鉴赏力,而使其作品趋向于浪漫的内涵。他改进了琴弓,把弓杆弄直并且增加了长度。他是第一个发现“合音”的人并主张利用“合音”来判断音准。他于1758年出版之《弓法艺术》中,共包含了近50种不同之弓法,在当时可算是个创举。他奠定了由三个乐章构成的早期古曲式小提琴奏鸣曲的新形式。他的代表作《魔鬼的颤音》,是18世纪小提琴创作和演奏技艺的高峰。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13:2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