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挪威式小提琴,佩有精美的雕刻琴头,镶嵌指板,面板绘图,下面装有四根共鸣弦,音质浑厚圆润,具有相当的欣赏与收藏价值。国外售价每把三至五千美元,国内尚属少见。最特殊的是那四根共鸣弦,类似钢琴的设计,没有止音装置,演奏时会产生一种常人无法拒绝的绝美音色,叫人倾倒甚至如醉如痴。 外貌华丽的就一定不是好东西吗?——从另类小提琴所联想到的 从世界艺术史资料中,看到另类小提琴——挪威式小提琴的照片,由于它的造型特殊,外貌华丽功能奇特,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与制作工艺成为传世珍品,于是感到由衷的心上与好奇,拿来和网上的朋友们分享。对待同一事物,由于审美视角和心理态势不同,当然会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有褒贬,甚至争执不下的现象发生。一位名人讲到:“论辩使人聪明”,就是说人类在对某一问题的争论,会相互启迪,相互校正,最后真理越辩越明,让大家的认识归于统一。这无疑是好现象。 中国小提琴论坛是广大小提琴爱好者的美丽家园,聚集了一大批对此饶有兴致者,其中不乏名人、专家、教授、学者,可以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在众多的专业论坛中,小提琴论坛办得有声有色,活泼兴旺。因为,它是一个老少咸宜的所在,既有音乐知识的普及,又有艺术理论的探讨;既有演奏技艺的切磋,又有疑难困惑的交流;既有欢欣喜悦的共享,又有烦恼遗憾的分担。凡是不枉来此论坛的朋友,都会不虚此行,在这里收获许多。我作为初来乍到的网友之一,深有同感。所以我也想不揣简陋和浅薄,冒昧说几句自己的看法,如有得罪朋友的地方希望海涵并指教一二。 小提琴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拉弦乐器,本身具有三大价值,既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所谓使用价值,是说小提琴能够演奏出声音,这声音愈洪亮,愈优美,愈纯正,愈动人实用价值愈高;所谓艺术价值,是说小提琴不但可以用来使用,还可以用来观瞻鉴赏,这样式愈美观,愈优雅,愈精巧艺术价值愈高;所谓收藏价值,是说小提琴作为实用品和艺术品,经过千锤百炼的娴熟演奏和大庭广众的一致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考验,长期使用精心保养的小提琴不仅不会贬值,而且会大幅度升值。世界上那几把价值几千万美元的古老提琴,都是饱经岁月沧桑与人生磨砺而考验出来的传世珍品。衣服是新的好,乐器是旧的好。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特别是木材资源的日益短缺匮乏,只要是材料、做工、音质上乘的小提琴,买到手之后几乎无一贬值。 涉及小提琴的话题很多,选料的经验知识,制作的科学依据,演奏的技艺原理,保养的方法窍门等等,我想谈谈关于小提琴的美学问题。因为小提琴不仅是实用品,而且是艺术品。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用来追求和体现音乐美的小提琴,离不开美的话题。小提琴的材料是美的,做工是美的,音色是美的,那么小提琴的样式造型色彩配置包括装饰工艺不都应该是美的吗?有人看见一把华彩艳丽精雕细刻的小提琴动不动就发出“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微词,是否有些轻率呢?请问你连实物看都没看过,声音听过都没听过,更不用说亲手使用过了,就贸然加以贬损则显得为时尚早。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物体与心灵的统一。外表华丽而实质不符的东西是不好的,华丽外表与内在本质的和谐统一的东西难道不好吗?换言之,华丽的东西不一定就不是好东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可以反感甚至拒绝一切,唯独不能拒绝美!小提琴就是美的化身,就是美的凝聚,就是美的体现,演绎了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上对美的一种追求。美的东西总是感性的,直接被人的感官所接收。美的东西总是形式的,借助某种形式因素所展现。譬如说一个人心灵很美,却无从考察,只有他以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时,去做善事、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等等,才能被人认可。形式的因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等。小提琴则完整地吸收了形式美的所有因素,借鉴了建筑美、造型美、工艺美、色彩美、声音美诸因素,并且迎合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才有生动婉转的琴头,浑圆细腰的音箱,优雅流畅的 f 孔,面板均匀细密的年轮,背板亚赛虎皮的花纹,配件细腻光洁的打磨,加之亮丽缤纷、色彩纷呈的油漆,特别是演奏时所发出的那种抒情叙事、如歌如吟的金属颗粒震动,足以叫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还有独具匠心的小提琴制作大师,在有限的空间内雕以栩栩如生的图案(龙凤呈祥、飞天起舞、牡丹花卉、名人巨擘),饰以形态各异的器物令人爱不释手。这些难道都不是美吗?当然,审美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断强化实用功能价值的同时,随之增添一下小提琴的艺术审美价值,二者并不矛盾,只能相得益彰。有些过分单纯强调实用价值却排斥其他所有价值的人,不能不说显得狭隘与偏颇。吃饭是为了维持生命肉体存活,那么人类为什么不整天茹毛饮血却要追求美食美器呢?穿衣是为了护身御寒遮羞,那么为什么人类要追求衣服的新潮款式时尚造型呢?可以说,每个人的文化教养、个性品格、审美习惯不同,应当允许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你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某一类型的美,却强硬地要求别人和你一样,动不动无端排斥、指责与贬低他人对适合自己爱好的选择,这是不可理喻的。 小提琴作为一种从事音乐艺术活动的实用工具,又是一种从事艺术品制作活动的艺术结晶。一把既能满足得心应手音乐演奏需要,又能满足赏心悦目审美鉴赏需要的精品小提琴,理所当然是线条美、形状美、色彩美、声音美、结构美、装饰美、工艺美的化身。同时,它又是小提琴制作大师智慧美、技术美、构思美、情感美、人格美的物化。小提琴的上乘之作,制作大师(而不是手艺工匠)花在上面的心思、汗水与劳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满足其音准、音量、音质、音色标准的同时,还要尽量满足其造型设计与外观鉴赏的多方面需求。相比之下有时后者甚至更要千挑万选、左右权衡、精雕细刻、耗时费力。有人说琴是拿来用的,只要声音好就行,那么众多买琴的人为什么要对琴的外观样式、油漆颜色、附件搭配乃至制作工艺细致与否百般挑剔?我们都知道,背板的花纹对声音没有绝对关系,为什么对此津津乐道的人大有人在?油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木材氧化变质,充其量是用来保护琴体的,为什么人们对油漆的颜色(金黄、酒红还是亚光)莫衷一是、争论不休?其中道理皆源于此。作为艺术品的小提琴,不光是用来拉的,也是用来听的,用来看的,用来品评鉴赏的,用来触摸爱抚乃至馈赠亲朋、珍藏传世的。就像衣服,不光是用来穿的,也是用来看的,用来装饰美化自己的,用来体现自己的文明素质修养、进行社交礼仪活动的。即使那些口口声声强调只要声音不顾其余的朋友,买来一把声音尚可却粗制滥造、能够用来演奏而丑陋畸形、肮脏杂乱的小提琴,心里面肯定不会心安理得的。 |
<B>以下是引用<I>zyw8000</I>在2008-10-23 16:49:00的发言:</B>
<P>恕偶愚昧。谨向楼主与“YALUN”老师请教:</P>
<P>这挪威小提上四根共鸣弦是如何配合发声的?</P>
<P>还望两位老师不吝赐教,使偶得以增长见识。多谢!</P>[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B>以下是引用<I>一夫</I>在2008-10-23 20:32:00的发言:</B>
这不叫小提琴,配的共鸣弦也不一定是四根。
<B>以下是引用<I>huim</I>在2008-10-24 19:19:00的发言:</B>
这不是曼陀玲吗
<B>以下是引用<I>lulu_1127</I>在2008-10-29 4:14:00的发言:</B>
螺旋形的琴頭,是華麗,優美的f字孔,是華麗,因為這些華麗,而顯得賞心悅目。應該說,在聲音優雅的前提下,盡量美化我們的琴,才不會本末倒置,除非把他當成純欣賞的藝術品。。。
<B>以下是引用<I>zyw8000</I>在2008-10-27 15:23:00的发言:</B>
吗
<P>
<P>这个“挪威式”小提琴与“曼陀玲”好象不一样。
<P> 一是外表形态不一样。这个“挪威式”完全是小提琴的外形,还有两条F孔。而曼陀玲的身体多是水滴形的,音孔在面板当中。两者的琴头倒是十分想象,都有八个弦钮。但曼陀玲弦钮的旋把是往后面的,象吉它。
<P> 二是演奏方式不一样。这个“挪威式”从琴马的样子看,应该与其他小提琴一样是用弓拉奏的。而曼陀玲却是弹奏的。指板上有与吉它一样有一格格的音品,马是低平的。
<P>不知偶之说法是否能得到“huim”琴友的认可?若有错误还请指正。多谢!
<P> </P>[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5:3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