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关于顿音符号的困惑


2021-4-1 09:36 | 作者: 一线天机 | 来自: chinaviolin.net(原文)

摘要: “·”在小提琴谱上叫“顿音符”,显然这是个弓法符号,可是这一“顿”却顿出了很多含义:自然和人工跳弓、顿弓,乃至击弓等(可能还有其它)都用它标注。“·”符号有时星星点点,有时连篇累牍,有时由连音符抱成团 ...

  “·”在小提琴谱上叫“顿音符”,显然这是个弓法符号,可是这一“顿”却顿出了很多含义:
  自然和人工跳弓、顿弓,乃至击弓等(可能还有其它)都用它标注。
  “·”符号有时星星点点,有时连篇累牍,有时由连音符抱成团,有时孤单只影,几乎每谱必有!
  那么碰到“·”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呢?

  我的想法是:
  根据音型及时值,基本可决定怎样拉法。

  可是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比如,以前我按要求,对于“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是用顿弓处理的。
  可最近从网上找到的一段很好听的范例,显然是用人工跳弓处理的,弹性很强绝非顿弓所为!
  与此同样的还有“ 戈塞克加沃特舞曲”。

  那么,演奏方法有严格规定的练习曲应该没问题了吧?!
  否!
  最近我根据林耀基视频教程练习“开塞13课”,是人工跳弓,但是偶而从网上看到另一个视频教程却是用顿弓!
  困惑由此而生,我们对于“·”的弓法符号是不是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ishuen 2010-2-11 07:56
建议灵活运用,多样练习。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1:0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