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疲劳听说过么?小提琴的木材也存在这个问题。 小提琴音板按功能划分会有静止带、弹性带和振动带区域。静止带就如一个支撑带,振动带沿着静止带做机械摆动,交界处我把它叫做弹性带,就如扬声器的那个弹性橡胶边或纸边,不同的频段会有不同的弹性带分布,实际上小提琴与扬声器不同,弹性带有时候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是一个渐变过渡带。而振动带就像扇子,扇动空气发声。 然后木材是一种局部构造复杂的材料,新琴木质中间残留刚性很强的细胞壁和一些矿物质结晶体但是很脆弱,在不断的振动作用下这些弹性带的细胞壁将发声断裂破损,留下的是具有弹性的木质纤维和其他不在断裂的有弹性的细胞壁,不会再进一步分崩离析了。 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我想过去也可能是一条有趣的曲线,开头非常陡峭,然后逐渐变得平缓,如果一定要给这个过程划分分界线的话,细胞壁和残留物结晶体断裂规模最大的时间段就叫“开音期”,可能就是各位经验老到的大佬们说的“一个月”。 然后是一段较长的过渡期,这个期间微观断裂残留物的堆积重组还会构成临时的力学支撑结构,就如房子倒了,有时候还能留出三角空间,所以地震的时候底下还能有活人,但是这样的房子显然内部很不稳定,这就是“越拉越好期”而这个过程还存在不定因素。 直到后面全倒塌了,就进入稳定期,即所谓“老琴期”。然而“老琴期”还会进入“疲软期”、“衰老期”,如果不动手术几乎无法被人接受,所以几乎没有古琴不被开盖过的,哈,可能我说错了。 插图由『克雷蒙纳提琴制作坊』(大连)友情提供,与本文观点无关。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2: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