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痕跡換弓法"的一點想法. 在 卡.弗萊什 的文章里,講到換弓的問題時,意思是說手臂很重.要快速換弓轉向時,由於手臂重,質量大.慣性力就很大.所以不能很輕巧地轉向,會產生停頓.所以要在將換弓前提前把手臂停止運動,由手指及手腕來繼續拉一小段后再換弓.起到緩衝作用.從物理上說這是很有道理的. 但我從實踐中始終感覺不到有手臂的慣性在阻礙換弓.那末,這個"手指及手腕"的動作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經過思考后,發覺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 首先要留意一個事實是,在運弓過程中,手指及手腕並不是死板板的固定著不變動的.手指及手腕的位置在上弓及下弓時,是不相同的.實際上手腕的位置是應該領先一點.也就是在上弓時手腕應該是在偏左的位置.而在下弓時手腕應該是在偏右的位置. 有琴友提出過把運弓當成刷漆.刷漆的時候,刷子的毛總是要拖在后面的,就是"順毛".把握弓的手指看成刷子的毛,也應該是"順毛".這樣才是最自然,放松的.(特殊弓法不在此討論).如果手指不是順的,而是固定在中間不動的,看起來就是僵直的了.如果反相的(即倒毛),那更是不可思議的了. 其實人的很多自然的動作都是符合這個規律.最普通的拍皮球的動作,也是手腕領先帶動手去拍球.一直在做波浪形的動作,不會有人手臂,手腕,手,固定成像一把水平放置的尺一樣,筆直的上下運動來拍球的. 在運弓時,如果到要換弓的地方立即要換向(在中弓部位也一樣),而又要保持上述的"順毛".那就先要做"毛"的轉向動作.要把手腕從一邊轉向另一邊,(手指轉向相反的一邊).手腕大約要走二公分才能完成這"轉順毛".而在這時,弓子就是處於停頓狀態的,聲音就斷了,不連貫了. 如果不做"轉順毛"的動作,夾硬以"倒毛"運弓,手勢就是僵直的,談不上放松了. 所以,又要"順毛"達到"自然,放松".又要聲音不停頓.就要用上 卡.弗萊什 講到的,在拉到要換弓的地方前,預留約一公分.這"約一公分"讓手指去拉完(手臂不動).等拉完了,實際上"轉順毛"的動作也已做好了.就可以達到既自然放松,又迅速換向的要求. 以上講了一大堆.可能講了等沒講. 我也學了這個"無痕跡"動作,但仍不知道是否做到了"無痕跡",看著電子校音器,在換弓時那聲音波紋一定會跳動一下.祇是跳得少一點而已.至於"手臂的慣性"實在感覺不到. 所以想到這個"解釋". 希望這個新解釋對想掌握"無痕跡換弓法"的琴友能有點邦助. |
<B>以下是引用<I>frankyu</I>在2007-3-6 17:10:00的发言:</B>
<P>请问一般学多久 要求掌握 無痕跡換弓法 啊?</P>
<P>我学完了初学小提琴100天 刚开始拉沃尔法特练习曲, 是否要求做到? 我用了 无痕迹 弓法 结果都不会拉曲子了。</P>
<P>怎么办啊,是否停下练习曲专门练好这个弓法再开始练 沃尔法特练习曲呢?</P>
<B>以下是引用<I>夜王</I>在2009-3-1 11:29:00的发言:</B>
哈哈 真的有聽沒有懂 先留著....以後慢慢領悟
<B>以下是引用<I>zh_e_mail</I>在2009-3-3 8:12:00的发言:</B>
LZ 给出的无痕迹换弓讲的很好,很细。我也听说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在换弓时瞬间,弓速不能放慢,而是要加快。也就是在上下弓交替瞬间,手要做出很快的变化动作,听起来才无痕迹。而按习惯放慢反而效果不好。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5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