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回国了,自然是很高兴的事儿。这次回国,女儿很想通过假期积攒点教琴经验,回美国后,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打点零工。 大上个星期天(6月6日),我和女儿一道去看望她的启蒙老师。李老师很高兴,老师的爱人还特地下楼买了新鲜的水果。这时候正是老师的授课时间,李老师对那个孩子说:“来,让美国的留学生给你上一节课,听听怎么样?”女儿也没客气,拿起琴开始示范,只一下,那个女孩便瞪大了眼睛,好像在问:“你的琴是多少钱的?这么好听。”女儿看出了她的心思,拿过她的琴拉了两下,对她说:“怎么样?琴自己是不会发声的。”那个孩子认真的学了起来,家长也走到了一边,可能是感到新鲜吧,很快一个小时到了,那个孩子可以说真的没上够。第二个孩子来了,课间休息,老师让女儿给两个孩子拉了一手圣桑的b小调协奏曲,两个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个女孩听了很兴奋,而第二个孩子只是说好,但面无表情。女儿再次上课,刚刚上课老师家的电话响了,那边说找女儿,女儿接起电话,对方说:“姐姐!你还什么时候能给我上课啊?”,女儿看了一眼李老师,李老师很爽快的说:“留下电话,你教吧!不但这个孩子,等几天高级别的孩子我都建议和你学!”女儿给对方留下了电话号码,再次上课女儿就皱起眉头来,这孩子一个回旋曲居然不知道转多少个调,女儿一句一句的纠正起来,一节课下来没进行几行,这孩子临走说了句:“真累啊!” 接下来的两个孩子家长态度很有意思,虽然觉得女儿教的不错,但还是说了句:“我们是业余的,能拉出调就可以了!”这次行程给了我这样的印象,琴童家长的心态是不同的,在论坛上很多人想找高水平的老师找不到,而很多人又是抱着差不多就行了的态度,孩子琴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6月15日应高中同学的邀请,女儿去给他的表弟(这孩子在重点高中,准备明年考特长生)上一节课,显然这是孩子家长对女儿进行的一次考核,女儿认真的给这孩子上了一个小时的课,家长、孩子非常满意,家长说:“我们都听出来了,琴的声音不一样了!”接着家长说了想法,他们想让女儿每天给这孩子上一次课,车接、车送,女儿没有答应,毕竟消化所学的毕竟也需要时间,后来确认每周三次。 单位有同事的孩子学小提琴,女儿没回来的时候,说:“你让你女儿教我孩子呗!”女儿回国了,对方又说:“我们就是业余玩玩,差不多就行了!” 家长朋友们,你们的态度是什么呢?我想如果家长让孩子学琴,而态度又是差不多就行了,这种心态也许是好的,但是不是就给不认真学琴开了绿灯呢?现在我真的体会到了当年前中国足球主教练米卢的话,态度决定一切。家长朋友们,你的态度是什么呢?你们有怎么样的看法呢?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6 12:2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