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圖解 "運弓的幾何物理\" 描述 - 供成年初學者參考</P> <P>有些琴友發問,說學了半個一個月后,運弓到某個地方弓子會抖. 怎么辦? 有人教你要放松,怎么放松? 另外,網上也有些說法,例如在我剛初登入這個論壇時,經常可以看到 "不要壓弓","不要抬弓" 這樣的字句. 那實在是太片面的,對初學者來說是無所适從的. 最近還有說運弓要大臂用力,要把大臂的重力放下去到弓子上. 對不對呢? 看看這幾個圖解能不能答到.</P> <P>注意事項 : 以下所述並不包括運弓中的特殊弓法等等.</P> <P> 弓子的重心是在整條弓子的中心,而且因為弓子不是均勻物体,弓根處重得多,所以還要偏向弓根處很多. 以下貼子里的計算都沒把 "不是均勻物体" 這一特點算進去,</P> <P> 所有圖示,都是在G弦,弓子處於水平時計算的. 當拉其他弦時,就要再用重力對琴弦的分力來計算. 甚至在E弦,有的人弓子已是直上直下的了. 重力對琴弦的分力作用力等於零了.</P> <P> 圖中具体長度CM值都是在我的弓子上粗略量度出來,且畫在圖上也畫不準,比例不標準. </P> <P> 主要是通過這些粗略的精確計算,用力學來說明一些問題.</P> <P>這裡提供二個相關的資料:</P> <P>一. 在我發表的貼子 "關於弓子在琴馬前滑前滑后的問題" 地址如下:</P> <P>https://www.chinavioli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603</P> <P>里面有一個小實驗,相信大家都做過了. (因為這祇是一個"發現", 所以很少爭議,) 這個實驗祇能在上半弓段做,為什么呢? 因為在下半弓段,弓子會向琴弦的左邊倒下去. 在弓中部拉動弓子時,可以觀察到琴弦能正常發音. ( 這也是卡.弗萊什講過的 ).</P> <P>二. 以下一段話,抄自 ftp/小提琴書籍/小提琴演奏藝術 第一卷 第一分冊 一般技巧部分.pdf (卡爾.弗萊什著) 接著要談一下弓子的重量分布問題. 分布是极不平均的. 可作如下試驗: 手指輕松地持弓放在弦上, 不使弓受到任何方面的壓力, 听其自然, 則可發現弓根放在弦上時弓子太重, 重到妨礙了弦的震動程度;而弓尖放在弦上時弓子又太輕, 輕到不足使弦震動的程度. 祇有用中弓放在弦上時, 弓子本身的重量才能產生音響. 因此在弓尖時應對弓加壓力, 而在弓根時則應稍微抬弓. 在弓尖時的壓力是食指壓弓產生的. 在弓根抬弓時用小指. 配合食指壓弓的是下臂的向內扭轉, 而配合小指抬弓的則是下臂向外轉動.</P> <P>我搬這段話過來,並不是說這段話是 卡爾.弗萊什 說的,所以就是正確的. 也沒有拿他的名字拿來壓人的意思. 祇是因為這段話很實在的,是可以証實的,是完全符合牛頓力學的. 現在整個世界還是在傳統力學之下. 當然有些人已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代,或者用上特異功能啦,意念力啦等等的,則另當別論. (或者僅憑感覺拉琴的也不算.)</P> <P>也就是說弓子的自重,約60克,就能達到運弓所需要的正常弓壓. 所以我就依這 60克 為準來做計算.</P> <P>我畫了五幅圖,順圖逐一講解.</P> <P>(一) 圖名 : 雙弦決定運弓平面的示意圖 運弓要保持在一個平面上,主角是右手大拇指.因為右手持弓,唯一向上的力是大拇指. 所以大拇指必須走在一個平面上才能保持運弓的一個平面. 例如 ,拉雙弦時,弓毛要在二根琴弦的二個弓弦接觸點所連接起來的直線上移動. 那末,大拇指也必須在同這條直線平行的一條直線上移動. (如圖) 其余四指在整個 "移動" 過程中, 都是,或者說,可以是變動的. 例如在弓根處,食指可以離開弓杆. 在弓尖,小指可以離開弓杆. 等等. </P> <P>唯有大拇指是最堅定的,不可以離開弓子,也不可以離開那 "一條直線" 的軌跡. </P> <P>網上有一種說法,說要把大臂的重力放到弓子上. 怎麼放? 大拇指要能夠穩定地移動在那條固定的位置線上, 最好,最容易,最輕松的,不就是由肩,大臂,小臂,手來支持的嗎?</P> <P>(二) 圖名 : 懸空持平弓子重力示意圖 因為有琴友初學,覺得小指很吃力,問小指到底要用多少力. 在圖中,因為大拇指是唯一向上的,所以依大拇指為向上支點.弓子重心在左邊,如果右邊沒有向下的力去平衡,則弓子就要向左邊掉下去的.為什么祇畫小指來平衡呢,因為小指離大拇指最遠.可以用最小的力來起最大的平衡作用.能相對比較穩定地發揮作用.按圖中數據,小指要用的力是 : 60 X 20 / 5 = 240 克. 這是小指在運弓中需要用力的最大极限值了. 因為弓子形狀不均勻,所以實際上大約200克也可以了.而且在正式運弓中需力會比這更小.而大拇指所承受的力是 60 + 240 = 300 克 有一定水平的人,已可以試試祇用二個手指來平衡這弓子了. (初學者可以加上中指,使得穩定一點.但中指不要用力,) 則小指抵在弓根上,會感受到有一股力在抬高小指. 如果小指任由這股力抬高,則弓尖就向下掉了. 但小指向下用力壓,弓尖就可以升平,甚至升高了. 初學者可以多做做這個動作,來体驗小指是怎樣來感受弓子的重力,並作相應調正以達到預期效果. 平時所說的放松,不要把弓子捏死.怎么做到? 就是這樣做. 大拇指不動,手臂,手腕,都不動.弓子擱在大拇指上.僅僅由小指出力. (同樣,想要体驗食指怎樣出力,可以把弓子掉頭拿,弓尖放到右面去,就由食指及大拇指來控制了)</P> <P>這個圖形,這個槓桿力的解說,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對了, 同我在"勾琴"的貼子里說的差不多. 琴的重心在肩外,肩是主要支撐點,琴的重心由在肩膀后面的腮,壓在腮托上來平衡.使琴不掉下去. 大家會說,你這個 wcying , 搞出來的都是像蹺蹺板一樣不穩定的東西! 的確是這樣的. 如果說,有人對"勾琴"不忿氣,偏要把琴夾死,倒還是可以拉琴的. 那末, 這個持弓就沒得商量余地,是必須像"蹺蹺板"一樣.你硬要把弓子捏死,它會立即給你看顏色. 噢,應該說是給你听聲色.</P> <P>(三) 圖名 : 琴弦在弓尖時的重力示意圖 圖中,弓弦點離弓子重心約 40cm . 重心離大拇指約 20cm. 所以弓子自重作用在弦上的力是 60克x20cm / (40cm+20cm) = 20克. (甚至更小). 要想弦上有正常的60克壓力,就要靠食指來加壓. 圖上,食指離大拇指 5cm. 所以它需出力 ( 60克x60cm - 60克x20cm ) / 5cm = 480克. 這時,小指應該完全不用. 有的琴友說在拉弓尖段時會抖. 我的建議是把小指完全離開弓子試一下. 因為我認為這可能是這位琴友忘了在弓尖段小指要完全不用力. 所以要離開,來確定小指沒用力. 那末,為什么沒 規定 弓尖段小指一定要離開呢? 因為祇要不用力,小指很自然地撘在弓子上,是放松的. 而要硬性地抬離弓子,反而是緊張的. 除非有人天然蹺小指.</P> <P>我建議的方法有可能解決弓尖不抖.但為什么在弓尖段小指用力會抖呢?解釋不了. 不過最近有琴友提供了一個秘訣. "拉空氣" . 這個秘訣到底好不好? 有沒有副作用尚未知.但到是可以解釋到 "抖" 的問題. 我在試這個 "秘訣" , 到弓尖段時,弓子會不由自主地,每移動幾公分就上下跳動一下. 不知其他試過 "秘訣" 的琴友是不是這樣呢?</P> <P>順便也算一下, "把大臂重力放下來" 會怎么樣. 先手持弓持平,讓弓尖在琴弦上空. 保持這個樣子,慢慢放下大臂. 當弓尖擱到琴弦上,如果大臂繼續放下,而沒有其他相應措施,則弓子根本不能保持水平了. 會向右傾斜. 所以必須要有相應"措施". 也就是手指發功,強制保持弓子持平. 怎么描述呢, 就是大臂,小臂,手,手指,弓,夾硬扭成一塊.寧折不彎. 由大拇指及食指死命夾著弓子, 手堅持放平,弓子也堅持同手連成一体,持平.</P> <P>(大力的人想試試的話可要特別小心喔,搞不好會把弓子都掰斷了的) </P> <P>算算看,假設大臂連全手要落到弓子上是2000克重力.當然是發功在食指上. 那末,以大拇指為支點,琴弦上要受多少力呢? 2000克 x 5 / 60 = 167克. 還是要殺雞的. 再說食指用了2000克力,大拇指要用2180克力,光這二項也輕松不到那里去了,怎么放松?</P> <P>(四) 圖名 : 重心在弦上的重力示意圖 因為弓子重心就在琴弦上,即己有正常的力使弦震動. 所以除了大拇指是必須的,其余都成了可有可無的了. 中指要用多少力? 中指祇要能與大拇指一起,其夾力能拖動弓子走動而不打滑就可以了. 所以當然, 不用中指,也可以用食指及小指,或食指及無名指合用來代替. 四手指都放開呢? 也行,但就不能拖動弓子走了. 所以中指是最輕松的. 因為就算在其他位置(弓尖及弓根), 也不應該試圖用中指出力來改變弓子對琴弦的力度. 為什么? 因為中指與大拇指在一個點上. 一上一下的力是完全抵消. 不能起任何的槓桿作用. 就像"勾琴"中說的, 腮與鎖骨在同一個點上,用再大的力也不能達到持琴的平衡一樣.</P> <P>(五) 圖名 : 琴弦在弓根處的重力示意圖 弓子的重心在琴弦的左邊,所以右邊的大拇指不用承受任何力了.但如果弓子右邊沒有向下的力來平衡,則弓子會向左邊掉下去的. 如有手指擋著, (任何一個手指或者四個手指一起), 使弓子保持水平,琴弦上的受力情況會怎么樣呢? 為方便計算,把"擋"的力點集中到中指上,因為中指同大指是在一個點上. 所以需要的力是 60克x13 / 7=111克 . 那末琴弦上所受的力就是60+111=171克,大約三倍於正常所需的力. 大拇指沒起作用嗎?是的,這個時候大拇指並沒起什么作用. 把大拇指離開也行.但同樣沒拖動力. 這里要插一句話. 有琴友說:"要把大臂的重力放下來到弓子上". 大家想一下,大臂的重力是弓子重的幾倍呀? 大臂放下來了,那小臂,手不都放下來了嗎? 我看起碼也是弓子重量的十倍以上吧. 還能拉琴嗎? </P> <P>言歸正傳,要想使琴弦上仍然是受60克力. 就要起動大拇指起作用來減少壓力. 把大拇指作為主支持點,由小指在其右邊加大壓力. 則小指要用的力是 ( 60x20 - 60x7 ) / 5 = 156克 . 中指用力是徒勞無功的,如食指用力,則更是起反作用的. 這時大拇指承受的力是 60+156=216克. 有的琴友說拉到弓根會抖,多數是忘記了來到弓根段,食指不再要用力,而是由小指逐漸用力來減輕弓壓. 我的建議是把食指離開弓子試試.離開弓子了,就絕對肯定沒有力放在弓子上了.否則是較難証實的. 好多時候,看姿勢,同大師一樣呀.但大師有沒有用力呢?哪個手指在用力呢? 不一定看得出吧? </P> <P>小指用力, 是被動的.小指搭在弓子上,來到弓根段時,明顯感到弓根有一股向上的力.(當然其他手指也會感到,但它們的任務是要保持松弛) 而當你沒忘記小指的責任所在,小指就要出力,不讓弓子向左邊倒,不讓琴弦受到太大的力. 要用力守著心它自己的位置.</P> <P> 小結 : 大拇指最吃重,要維持弓子走的路線,要承受各種壓力來保持位置. (被動的) 食指在弓尖段出力,祇有它是主動出力,為了加大音量而增加弓壓. 小指在弓根段用力以對付弓子向上的力(被動的), 而且最大用力不超過240克. (怎么樣 "被動的" 呢? - 在固定位置上感受到有力來襲,而出力抵禦.)</P> <P> 所以食指和小指的作用是相反的.不應同時用力,而且有中間一段過渡期是都不用力. 中指(及無名指)在全程都祇要很小的力.能拖動弓子走就行.</P> <P> 所以我認為,要握弓時,可以先放好大拇指,食指,小指.最后中指及無名指順其自然放下去就行</P> <P> 怎樣体現放松? 在弓尖段,小指能夠離開,在弓根段,食指能離開. 在中弓段,食指,小指能同時離開. 由於主要是給初學者提供參考,所以寫得比較 "囉嗦" , 而且難免有錯漏,請大家原諒.</P> <P> 希望能對成人初學者有用, </P> <P>歡迎廣大琴友指正. </P> <P> </P> |
簡單而誇張的的來說,食指可能一次改變的力道大小是以公克計,而大臂一次的單位是以公斤計.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4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