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圖解"運弓的幾何物理"描述:供成年初學者參考


2016-3-9 19:10 | 作者: wcying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P圖解 運弓的幾何物理\ 描述 - 供成年初學者參考/P P有些琴友發問,說學了半個一個月后,運弓到某個地方弓子會抖. 怎么辦?有人教你要放松,怎么放松? 另外,網上也有些說法,例如在我剛初登入這個論壇時,經常可以看到 不 ...
<P>圖解 "運弓的幾何物理\" 描述 - 供成年初學者參考</P>
<P>有些琴友發問,說學了半個一個月后,運弓到某個地方弓子會抖. 怎么辦?  有人教你要放松,怎么放松? 另外,網上也有些說法,例如在我剛初登入這個論壇時,經常可以看到 "不要壓弓","不要抬弓" 這樣的字句. 那實在是太片面的,對初學者來說是無所适從的. 最近還有說運弓要大臂用力,要把大臂的重力放下去到弓子上. 對不對呢? 看看這幾個圖解能不能答到.</P>
<P>注意事項 :
    以下所述並不包括運弓中的特殊弓法等等.</P>
<P>    弓子的重心是在整條弓子的中心,而且因為弓子不是均勻物体,弓根處重得多,所以還要偏向弓根處很多.
           
    以下貼子里的計算都沒把 "不是均勻物体" 這一特點算進去,</P>
<P>    所有圖示,都是在G弦,弓子處於水平時計算的. 當拉其他弦時,就要再用重力對琴弦的分力來計算. 甚至在E弦,有的人弓子已是直上直下的了. 重力對琴弦的分力作用力等於零了.</P>
<P>    圖中具体長度CM值都是在我的弓子上粗略量度出來,且畫在圖上也畫不準,比例不標準.  </P>
<P>    主要是通過這些粗略的精確計算,用力學來說明一些問題.</P>
<P>這裡提供二個相關的資料:</P>
<P>一.   
在我發表的貼子 "關於弓子在琴馬前滑前滑后的問題" 地址如下:</P>
<P>https://www.chinavioli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603</P>
<P>里面有一個小實驗,相信大家都做過了. (因為這祇是一個"發現", 所以很少爭議,) 這個實驗祇能在上半弓段做,為什么呢? 因為在下半弓段,弓子會向琴弦的左邊倒下去.  在弓中部拉動弓子時,可以觀察到琴弦能正常發音. ( 這也是卡.弗萊什講過的 ).</P>
<P>二.
以下一段話,抄自 ftp/小提琴書籍/小提琴演奏藝術  第一卷 第一分冊  一般技巧部分.pdf (卡爾.弗萊什著)
   接著要談一下弓子的重量分布問題. 分布是极不平均的. 可作如下試驗: 手指輕松地持弓放在弦上, 不使弓受到任何方面的壓力, 听其自然, 則可發現弓根放在弦上時弓子太重,  重到妨礙了弦的震動程度;而弓尖放在弦上時弓子又太輕, 輕到不足使弦震動的程度. 祇有用中弓放在弦上時, 弓子本身的重量才能產生音響. 因此在弓尖時應對弓加壓力, 而在弓根時則應稍微抬弓. 在弓尖時的壓力是食指壓弓產生的. 在弓根抬弓時用小指. 配合食指壓弓的是下臂的向內扭轉, 而配合小指抬弓的則是下臂向外轉動.</P>
<P>抄自 ftp/小提琴書籍/小提琴演奏藝術  第一卷 第一分冊  一般技巧部分.pdf (卡爾.弗萊什著)
</P>
<P>我搬這段話過來,並不是說這段話是 卡爾.弗萊什 說的,所以就是正確的. 也沒有拿他的名字拿來壓人的意思. 祇是因為這段話很實在的,是可以証實的,是完全符合牛頓力學的. 現在整個世界還是在傳統力學之下.
當然有些人已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代,或者用上特異功能啦,意念力啦等等的,則另當別論. (或者僅憑感覺拉琴的也不算.)</P>
<P>也就是說弓子的自重,約60克,就能達到運弓所需要的正常弓壓. 所以我就依這 60克 為準來做計算.</P>
<P>我畫了五幅圖,順圖逐一講解.</P>
<P>(一)         圖名 : 雙弦決定運弓平面的示意圖2008-11/20081113152628607.jpg
運弓要保持在一個平面上,主角是右手大拇指.因為右手持弓,唯一向上的力是大拇指. 所以大拇指必須走在一個平面上才能保持運弓的一個平面.
例如 ,拉雙弦時,弓毛要在二根琴弦的二個弓弦接觸點所連接起來的直線上移動. 那末,大拇指也必須在同這條直線平行的一條直線上移動. (如圖)    其余四指在整個 "移動" 過程中, 都是,或者說,可以是變動的. 例如在弓根處,食指可以離開弓杆. 在弓尖,小指可以離開弓杆. 等等. </P>
<P>唯有大拇指是最堅定的,不可以離開弓子,也不可以離開那 "一條直線" 的軌跡. </P>
<P>網上有一種說法,說要把大臂的重力放到弓子上. 怎麼放? 大拇指要能夠穩定地移動在那條固定的位置線上, 最好,最容易,最輕松的,不就是由肩,大臂,小臂,手來支持的嗎?</P>
<P>(二)        圖名 : 懸空持平弓子重力示意圖2008-11/2008111315272421.jpg
因為有琴友初學,覺得小指很吃力,問小指到底要用多少力.
在圖中,因為大拇指是唯一向上的,所以依大拇指為向上支點.弓子重心在左邊,如果右邊沒有向下的力去平衡,則弓子就要向左邊掉下去的.為什么祇畫小指來平衡呢,因為小指離大拇指最遠.可以用最小的力來起最大的平衡作用.能相對比較穩定地發揮作用.按圖中數據,小指要用的力是 :
60 X 20 / 5 = 240 克. 這是小指在運弓中需要用力的最大极限值了. 因為弓子形狀不均勻,所以實際上大約200克也可以了.而且在正式運弓中需力會比這更小.而大拇指所承受的力是 60 + 240 = 300 克
有一定水平的人,已可以試試祇用二個手指來平衡這弓子了. (初學者可以加上中指,使得穩定一點.但中指不要用力,)
則小指抵在弓根上,會感受到有一股力在抬高小指. 如果小指任由這股力抬高,則弓尖就向下掉了.
但小指向下用力壓,弓尖就可以升平,甚至升高了. 初學者可以多做做這個動作,來体驗小指是怎樣來感受弓子的重力,並作相應調正以達到預期效果.
平時所說的放松,不要把弓子捏死.怎么做到? 就是這樣做. 大拇指不動,手臂,手腕,都不動.弓子擱在大拇指上.僅僅由小指出力.
(同樣,想要体驗食指怎樣出力,可以把弓子掉頭拿,弓尖放到右面去,就由食指及大拇指來控制了)</P>
<P>這個圖形,這個槓桿力的解說,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對了, 同我在"勾琴"的貼子里說的差不多. 琴的重心在肩外,肩是主要支撐點,琴的重心由在肩膀后面的腮,壓在腮托上來平衡.使琴不掉下去.
大家會說,你這個 wcying , 搞出來的都是像蹺蹺板一樣不穩定的東西!  的確是這樣的.
如果說,有人對"勾琴"不忿氣,偏要把琴夾死,倒還是可以拉琴的.
那末, 這個持弓就沒得商量余地,是必須像"蹺蹺板"一樣.你硬要把弓子捏死,它會立即給你看顏色.  噢,應該說是給你听聲色.</P>
<P>(三)        圖名 : 琴弦在弓尖時的重力示意圖2008-11/20081113152757216.jpg
圖中,弓弦點離弓子重心約 40cm . 重心離大拇指約 20cm. 所以弓子自重作用在弦上的力是  60克x20cm / (40cm+20cm) = 20克. (甚至更小).  
要想弦上有正常的60克壓力,就要靠食指來加壓.
圖上,食指離大拇指 5cm.  所以它需出力  ( 60克x60cm - 60克x20cm ) / 5cm =  480克.
這時,小指應該完全不用.
有的琴友說在拉弓尖段時會抖. 我的建議是把小指完全離開弓子試一下. 因為我認為這可能是這位琴友忘了在弓尖段小指要完全不用力. 所以要離開,來確定小指沒用力.  
那末,為什么沒 規定 弓尖段小指一定要離開呢? 因為祇要不用力,小指很自然地撘在弓子上,是放松的. 而要硬性地抬離弓子,反而是緊張的. 除非有人天然蹺小指.</P>
<P>我建議的方法有可能解決弓尖不抖.但為什么在弓尖段小指用力會抖呢?解釋不了.
不過最近有琴友提供了一個秘訣. "拉空氣" . 這個秘訣到底好不好? 有沒有副作用尚未知.但到是可以解釋到 "抖" 的問題.
我在試這個 "秘訣" , 到弓尖段時,弓子會不由自主地,每移動幾公分就上下跳動一下.   
不知其他試過 "秘訣" 的琴友是不是這樣呢?</P>
<P>順便也算一下, "把大臂重力放下來" 會怎么樣. 先手持弓持平,讓弓尖在琴弦上空. 保持這個樣子,慢慢放下大臂. 當弓尖擱到琴弦上,如果大臂繼續放下,而沒有其他相應措施,則弓子根本不能保持水平了. 會向右傾斜.
所以必須要有相應"措施". 也就是手指發功,強制保持弓子持平. 怎么描述呢, 就是大臂,小臂,手,手指,弓,夾硬扭成一塊.寧折不彎. 由大拇指及食指死命夾著弓子, 手堅持放平,弓子也堅持同手連成一体,持平.</P>
<P>(大力的人想試試的話可要特別小心喔,搞不好會把弓子都掰斷了的) </P>
<P>算算看,假設大臂連全手要落到弓子上是2000克重力.當然是發功在食指上. 那末,以大拇指為支點,琴弦上要受多少力呢? 2000克 x 5 / 60 = 167克.  還是要殺雞的.
再說食指用了2000克力,大拇指要用2180克力,光這二項也輕松不到那里去了,怎么放松?</P>
<P>(四)        圖名 : 重心在弦上的重力示意圖2008-11/20081113152835728.jpg
因為弓子重心就在琴弦上,即己有正常的力使弦震動. 所以除了大拇指是必須的,其余都成了可有可無的了. 中指要用多少力? 中指祇要能與大拇指一起,其夾力能拖動弓子走動而不打滑就可以了.  所以當然, 不用中指,也可以用食指及小指,或食指及無名指合用來代替.  四手指都放開呢? 也行,但就不能拖動弓子走了.
所以中指是最輕松的. 因為就算在其他位置(弓尖及弓根), 也不應該試圖用中指出力來改變弓子對琴弦的力度. 為什么? 因為中指與大拇指在一個點上.
一上一下的力是完全抵消. 不能起任何的槓桿作用. 就像"勾琴"中說的, 腮與鎖骨在同一個點上,用再大的力也不能達到持琴的平衡一樣.</P>
<P>(五)        圖名 : 琴弦在弓根處的重力示意圖2008-11/2008111315293496.jpg
弓子的重心在琴弦的左邊,所以右邊的大拇指不用承受任何力了.但如果弓子右邊沒有向下的力來平衡,則弓子會向左邊掉下去的. 如有手指擋著, (任何一個手指或者四個手指一起), 使弓子保持水平,琴弦上的受力情況會怎么樣呢?
為方便計算,把"擋"的力點集中到中指上,因為中指同大指是在一個點上. 所以需要的力是 60克x13 / 7=111克 .
那末琴弦上所受的力就是60+111=171克,大約三倍於正常所需的力. 大拇指沒起作用嗎?是的,這個時候大拇指並沒起什么作用.  把大拇指離開也行.但同樣沒拖動力.
    這里要插一句話. 有琴友說:"要把大臂的重力放下來到弓子上". 大家想一下,大臂的重力是弓子重的幾倍呀? 大臂放下來了,那小臂,手不都放下來了嗎? 我看起碼也是弓子重量的十倍以上吧. 還能拉琴嗎? </P>
<P>言歸正傳,要想使琴弦上仍然是受60克力. 就要起動大拇指起作用來減少壓力. 把大拇指作為主支持點,由小指在其右邊加大壓力.
則小指要用的力是 ( 60x20 - 60x7 ) / 5 = 156克 .  中指用力是徒勞無功的,如食指用力,則更是起反作用的.  這時大拇指承受的力是 60+156=216克.

有的琴友說拉到弓根會抖,多數是忘記了來到弓根段,食指不再要用力,而是由小指逐漸用力來減輕弓壓.
我的建議是把食指離開弓子試試.離開弓子了,就絕對肯定沒有力放在弓子上了.否則是較難証實的.
好多時候,看姿勢,同大師一樣呀.但大師有沒有用力呢?哪個手指在用力呢? 不一定看得出吧? </P>
<P>小指用力, 是被動的.小指搭在弓子上,來到弓根段時,明顯感到弓根有一股向上的力.(當然其他手指也會感到,但它們的任務是要保持松弛) 而當你沒忘記小指的責任所在,小指就要出力,不讓弓子向左邊倒,不讓琴弦受到太大的力. 要用力守著心它自己的位置.</P>
<P>         
小結 :
    大拇指最吃重,要維持弓子走的路線,要承受各種壓力來保持位置. (被動的)
    食指在弓尖段出力,祇有它是主動出力,為了加大音量而增加弓壓.
    小指在弓根段用力以對付弓子向上的力(被動的), 而且最大用力不超過240克.  
    (怎么樣 "被動的" 呢? - 在固定位置上感受到有力來襲,而出力抵禦.)</P>
<P>    所以食指和小指的作用是相反的.不應同時用力,而且有中間一段過渡期是都不用力.
    中指(及無名指)在全程都祇要很小的力.能拖動弓子走就行.</P>
<P>
    所以我認為,要握弓時,可以先放好大拇指,食指,小指.最后中指及無名指順其自然放下去就行</P>
<P>    怎樣体現放松? 在弓尖段,小指能夠離開,在弓根段,食指能離開. 在中弓段,食指,小指能同時離開.
            
    由於主要是給初學者提供參考,所以寫得比較 "囉嗦" , 而且難免有錯漏,請大家原諒.</P>
<P>
希望能對成人初學者有用, </P>
<P>歡迎廣大琴友指正.          </P>
<P>
</P>
2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kbao 2008-11-13 16:13
谢谢老师。我已下载下来,打算好好研究研究、学习学习。相信这一定会对我的基本功练习有很大的帮助。
引用 默默的无穷动 2008-11-17 16:21
<P>很难得看到量化的这么仔细的帖子。是个好的趋势。顶。</P>
引用 马达 2008-11-18 16:33
必须热烈鼓掌
引用 wcying 2008-11-18 17:24
<P>多謝樓上三位的贊賞.</P><P>琴友skbao不知幾天里能抓到點什么有用的東西. 其實耳朵好的人是很有優勢的. 一個方法是好是坏,有用沒用,一拉就能听出來了. 不似我,听不出.不能直接反應,還要先錄下來再听. 結果是很難案件重現. 最近有一次,發覺某一段錄音聲音很好. 但無論怎樣都找不回來當時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錄到的.(因為我仍要每次錄下來后才能同那一次的錄音做比較.) . 很是氣餒.</P><P>估計,持弓的順序,先放好大拇指,食指,小指的方法對skbao 琴友的用處會大一點.</P>
引用 弓在弦上跑 2008-11-27 13:41
<P>文章有点长,转成简体了慢慢看!!谢谢 wcying......</P>
引用 初到貴境 2008-11-27 21:22
<P>真詳細, 很感動, 多謝樓主 </P>
引用 wcying 2008-11-28 11:41
<P>樓上二位琴友不用客氣.</P><P>寫得長而詳細,是為了能把道理表達清楚.</P><P>如果單看 卡.弗萊什 的那一段話,可能大多數琴友不會有很深的印象.也就無法在實踐中運用.</P><P>希望貼子內容能對你們有用.</P>
引用 玉罗刹 2008-11-30 02:47
谢谢!学习ING!
引用 Sbblue 2008-12-19 22:42
受教了,支持
引用 wcying 2008-12-20 12:24
多謝樓上二位支持.
引用 gnaixx 2008-12-21 16:18
<P>我目前拉下弓時,到了中弓的位置時,弓會抖的很厲害,參考上面的說法,我認為抖動應該是來自於,一開始從弓根往下拉時,弓根有稍微的抬弓,隨著弓一直往下拉,大臂上,"抬"的力量會漸漸的釋放,漸漸的變成由弦來支撐弓的大部分重量,一直到中弓的位置時完全釋放,接著改由食指漸漸壓弓,前面前半弓的大臂力量釋放相對於後半弓的食指力道控制是相對上比較難控制的均勻的,如果放的力量不夠均勻,就等於在弓上突然間給了一個側向力道,造成弓的抖動. 通常這樣的現象只出現在大臂力量在放的過程,收的過程不會有頓弓的側向力道,頂多收的不均只會造成音變虛了.所以只有在下弓時會出現抖動,上弓比較不會. 這是我認為的中弓抖動的原因. 也就是,食指比較容易進行力道的收放,但是大臂相對上,對這種比較精細的力道收放比較難,簡單而誇張的的來說,食指可能一次改變的力道大小是以公克計,而大臂一次的單位是以公斤計.</P>
引用 wcying 2008-12-22 14:57
<P>謝謝gnaixx琴友參與討論這個問題.並提出了一句非常形象化的描述:
簡單而誇張的的來說,食指可能一次改變的力道大小是以公克計,而大臂一次的單位是以公斤計.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所以在我的貼子里,大臂的任務應該是保持著它應有的位置,特別是保持大拇指應有的位置.</P><P>之於要使拉琴聲音均勻這樣細微的地方,如果要起用大臂來調節那也真是夠累的了.</P>
引用 Vida 2009-1-13 20:40
还好我物理不错!哈哈^ ^文章简单易懂,谢拉!
引用 wcying 2009-1-14 12:57
<B>以下是引用<I>Vida</I>在2009-1-13 20:40:00的发言:</B>
还好我物理不错!哈哈^ ^文章简单易懂,谢拉!

<P>多謝誇讚啦.</P>
引用 AG 2009-1-19 20:19
学习
引用 thorbay 2009-1-20 05:53
好东西 长见识了
引用 wcying 2009-1-20 10:16
謝謝樓上二位的贊同.
引用 leleangela 2009-2-16 15:15
引用 wcying 2009-2-16 15:45
<B>以下是引用<I>leleangela</I>在2009-2-16 15:15:00的发言:</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6 15:45:50编辑过]

查看全部评论(108)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4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