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教初学者怎么解决弓抖问题(暂时解决方法)


2016-3-11 10:42 | 作者: 杉山润子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注:此方法不宜长期使用 最近呢~看见很多初学者提出拉下弓的时候弓在弦上抖的很厉害的问题,所以把我老师教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在自己的学琴日记里也提过(我日记写得太长了,没人会注意那么短一句话)老师的方法 ...

注:此方法不宜长期使用

最近呢~看见很多初学者提出拉下弓的时候弓在弦上抖的很厉害的问题,所以把我老师教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在自己的学琴日记里也提过(我日记写得太长了,没人会注意那么短一句话)老师的方法很好,也很有道理很科学。

引入正题:首先从弓的结构讲起

2007-7/20077311943782.jpg

如图,弓杆不是直的(除非你故意把它绷直),就是由于这个特殊结构造成它会容易抖,就会有个空间上的问题,再加上弓毛只有一个接触点(只拉一根弦,拉双音时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抖的),造成运弓运到中间必定会抖。

用力是没用的,你只是用力把它压在上面,还出杂音,总之拉出的声音不太正常(只是很轻微的),弓速一快你就无法控制。

解决方法:手臂过中间往上抬(抬得不要太猛,那不然就拉到左边弦上去了)!弓走月亮形状。也就是说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运弓,是有一个小小的弧度的。

要多练,(尤其是空弦,有可能你不用此方法,拉空弦也不会抖,可这是最基本的)一开始很容易触到左边弦的,但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尤其当你学到顿弓时更容易抖(弓速快了),而用此方法时虽然不会抖,但会容易触到旁边的弦,所以更要多练,尽可能保持弓的稳

——————————————————————————————————

wcying:問題的實質,是小指沒把壓力釋放出來.但如果你老師對你說小指的問題,對你說"小指要放松",可能你做不到.有的時候,有的人越留意某部位,某部位就越緊張.所以,不如採取"顧左右而其他",先即時解決不抖了再說.

運弓中的力學是客觀存在的.明白的人,可以直接運用.不明白的人,通過較長的實踐,也會運用.

现在暂时解決不抖了,就使你有時間"實踐",就自覺地運用其中的力學了.

這里再舉個例:人人都會走路.但"走路里的力學"不是人人知道.學過力學,才會知道走路其實包括一連串非常复雜的力學在內.而且知道了,也不能在走路時先去想這些東西.因為這樣一來可能一步也行不出去.

從力學觀點看,由弓根拉,至中弓要抖,是因為你不知道力的運用,力的分佈,在弓根,弓中是完全不同的.沒作相應調整,就抖了.

反過來,過了這一關,也有人從弓中到弓根有不妥了.會控制不了,抖,出噪音等.因為熟悉了在弓中的用力,而忘了到弓根要作相應的調整.怕變成"抬弓".

其實運弓時的力是不斷地變化的.不斷地由小指加壓到食指加壓再轉到小指壓.就像人走路是不斷地向前傾,制造了不平衡,再去保持平衡.

這些都要變得自然才好,不能老是去留意手指用力的變化.(對控制力差的人來說,可能越留意,越緊張)

但如果忘了,違反了力學,就要跌倒了.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一块松香 2007-7-31 21:05
<P>恩,谢谢了,你的学琴日记里那一段以前我就看到了,不过掌握不好,所以我现在用了个偷懒的方法,就是下弓时用小拇指压着点,慢慢减力.快到中弓的时候完全放松.也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把弓稍微抬起来一点点,这样就不会抖了,不知道是不是个坏习惯.</P>
<P>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就是左手按弦的力老师是说是由拇指承担的.可是我怎么主要是用食指指根承担啊,拇指的力和按弦的力不在一个平面上啊?怎么能平衡呢?要是主要由食指指根承担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换把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1 21:06:48编辑过]

引用 wcying 2007-8-1 12:28
<B>以下是引用<I>一块松香</I>在2007-7-31 21:05:00的发言:</B>

<P>恩,谢谢了,你的学琴日记里那一段以前我就看到了,不过掌握不好,所以我现在用了个偷懒的方法,就是下弓时用小拇指压着点,慢慢减力.快到中弓的时候完全放松.也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把弓稍微抬起来一点点,这样就不会抖了,不知道是不是个坏习惯.</P>

<P>一块松香琴友:如果用了這方法就"不抖了". 是正確的. 那是完全符合運弓里的力學關係的.所以不是坏習慣.
但有個小地方要糾正.你說用"用小拇指压着点".應該是在弓根的時候吧? 問題是,在弓根處,小拇指本來就應該壓著的.
在中弓,用弓子的自重就能拉出正常的音來.但在弓根處,弓子的重心在弦的左邊20多公分遠的地方,沒右手拿著弓子,弓子就會從左邊掉下去.(所以在我的貼子:關於弓子在琴碼前滑來滑去.里面做的一個小實驗,就祇能在弓尖-中弓的範圍)
而右手拿弓,使弓子保持運行平面上.因為它在弦的右邊祇有10公分.那么就要有二倍於弓子重心的向下的力來保持平衡.結果,琴弦上就受到的壓力就變成3倍於弓子重力.超出正常範圍.所以小指出馬,壓著.
雖然總的向下力會更多,但都是由大拇指承擔了.最后把壓在弦上的力仍調整成弓子重力.發音才會正常.
<P>你又說:"也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把弓稍微抬起". 不很明白.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持弓寶典"的什么"杠杆".不妨把原文拿來討論一下.
<P>唉,我在這里講了很多,其實在卡.佛萊什的文章里都有的.
<P>相反,樓主提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樓主的老師一定是教學經驗丰富.所以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也相信他能使得學生不產生坏習慣.
我在這里就事論事來討論.</P>
<P>樓主說的把手臂向上提,弓走月亮形.實質上有相當一部分同一塊松香琴友說的方法是異曲同工.
初學運弓要練在一個平面上.現在為了"不抖",以放棄"平面"來解決.那不是把問題越搞越難.
那要一弓拉二弦.從弓根開始拉,由G弦換到D弦.下半弓拉G弦,上半弓拉D弦怎么辦.在G弦上,拉到近弓中,要抖了,抬高.要換弦了,再一下子放低.那這個音還能順嗎?</P>
引用 杉山润子 2007-8-1 14:39
那要一弓拉二弦.從弓根開始拉,由G弦換到D弦.下半弓拉G弦,上半弓拉D弦怎么辦.在G弦上,拉到近弓中,要抖了,抬高.要換弦了,再一下子放低.那這個音還能順嗎?


<P>当然换弦时避免了到中间抖的这个问题,也就不用这个动作了。据我观察下来,我老师拉琴(并非做示范)也使用这一动作
</P>
<P>且此动作有助于拉顿弓时上弓时用力(提前把弓调准到原始位置,在往上一推,基本上是不要用很大力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 14:40:54编辑过]

引用 wcying 2007-8-2 12:17
<B>以下是引用<I>杉山润子</I>在2007-7-31 19:20:00的发言:</B>

<P>如图,弓杆不是直的(除非你故意把它绷直),就是由于这个特殊结构造成它会容易抖,就会有个空间上的问题,再加上弓毛只有一个接触点(只拉一根弦,拉双音时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抖的),造成运弓运到中间必定会抖。</P>

<P>這個,因為在弓中,弓毛與弓杆靠得最接近,所以"造成运弓运到中间必定会抖。" 是不是也是你老師說的呢?有沒有更詳細的証明過程呀.
<P>要知道,如果是因為 "最接近" ,所以 "必定会抖" .那末,現在的弓子就不會造成這個樣子了.(以前的弓子是半月形的.)
<P>再有,"拉双音时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抖的",又是那里來的理論呢?</P>
引用 杉山润子 2007-8-2 15:42
<P>主要问题不在于它们是否靠得近,而是弓杆是否有弯曲,因为弯曲,有个空间上的问题造成运到上半弓时空间过大,造成运弓运到中间必定会抖。为了让弓杆到弦之间的空间保持一致,得把大臂向上抬以减小这个空间,使其空间距离于在中弓时保持一致。</P>
<P>以前的弓子要改成现在这样除了美观和携带方便,你觉得本来就在向下拉,再把大臂往下会舒服吗?</P>
<P>至于双音不会抖,在于弓的稳定性增强了,只要弓运得平稳,就有了两个支点,而不像拉单音时只有一个支点。就跟自行车和三轮车哪个稳定一样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 15:43:04编辑过]

引用 杉山润子 2007-8-2 15:47
<P>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就是左手按弦的力老师是说是由拇指承担的.可是我怎么主要是用食指指根承担啊,拇指的力和按弦的力不在一个平面上啊?怎么能平衡呢?要是主要由食指指根承担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换把啊?
</P>

<P>如果用食指承担的话,换把我不清楚,因为还没学;但揉弦的话,食指是不可以靠着琴颈的,而大拇指的位置一定要稳</P>
引用 wcying 2007-8-2 17:27
<B>以下是引用<I>杉山润子</I>在2007-8-2 15:42:00的发言:</B>

<P>主要问题不在于它们是否靠得近,而是弓杆是否有弯曲,因为弯曲,有个空间上的问题造成运到上半弓时空间过大,造成运弓运到中间必定会抖。为了让弓杆到弦之间的空间保持一致,得把大臂向上抬以减小这个空间,使其空间距离于在中弓时保持一致。</P>
<P>以前的弓子要改成现在这样除了美观和携带方便,你觉得本来就在向下拉,再把大臂往下会舒服吗?</P>
<P>至于双音不会抖,在于弓的稳定性增强了,只要弓运得平稳,就有了两个支点,而不像拉单音时只有一个支点。就跟自行车和三轮车哪个稳定一样的</P>

<P>非常感謝樓主耐心的解釋.
<P>但我還是不能明白.為什么 "因为弯曲" 就 "有个空间上的问题" 會 "造成运到上半弓时空间过大".
<P>又為什么 "大臂向上抬" 就可以 "减小这个空间".
<P>能不能把這個 "空间" 描述得清楚一點.
<P>
<P>再有,拉雙音怎么就扯上了三輪車呢.
<P>拉單弦,二點決定一直線,容易穩定得多.
<P>三點決定一平面是穩的.但在一直線上,沒什么優勢吧.</P>
引用 杉山润子 2007-8-3 16:30
<P>那个空间问题,老师已开始讲的时候我也迷迷糊糊的,但仔细考虑一下觉得很有道理,这个空间距离再解释的细点,就是弓弦接触点到弓杆的垂直距离(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评价我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差,我已经说得很细了,饶了我吧~)</P><P>如wcying所说,就是因为这样双音才难拉,但是一旦拉稳拉平了,的确不会抖,不是吗?!</P>
引用 wcying 2007-8-4 12:03
<B>以下是引用<I>杉山润子</I>在2007-8-3 16:30:00的发言:</B>

<P>那个空间问题,老师已开始讲的时候我也迷迷糊糊的,但仔细考虑一下觉得很有道理,这个空间距离再解释的细点,就是弓弦接触点到弓杆的垂直距离(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评价我文字表达能力比较差,我已经说得很细了,饶了我吧~)</P>
<P>如wcying所说,就是因为这样双音才难拉,但是一旦拉稳拉平了,的确不会抖,不是吗?!</P>

<P>首先要明確一點,我們在網上討論的目的是為了能使學習能更正確,少走彎路,少走錯路.
<P>況且你的文字表達能力很好,也很有耐心.所以我們還可以討論下去.而不是我不"饶"你.相信通過我們的認真的討論一定會對解決"抖"的問題有很大好處.(我一直沒能對有琴友說的"抖"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就是因為我不"抖",想抖也不抖,所以無法模擬案件,也就無法研究)
<P>你的老師關於弓子走月形的方法,解決"抖"是很有效的.但他的"空间"理論是毫無根據的.(不知道是不是存心蒙你,而你就這么容易就輕信了).
<P>你大概把初級平面幾何給忘了.弓弦接觸點,是一個點,一個點到一條直線的距離,不會因為這直線繞這個點轉而改變.
<P>姑且當你在這里更改了"距離"的定義,就當你想說的是由弓弦接觸點垂直向上到弓杆的交點的距離.把大臂向上抬,並沒有減少這個"空間",相反是增大這個空間了.(斜邊大於直角邊).而且這個改變量极小极小.因為你能變動的角度极小.
<P>所以這個"弓走月亮形"的方法,實質上能收成效的原因是同 一块松香琴友 所用的方法是有類似的原理.你那大臂向上抬,首先就不自覺的把小指在弓子上的壓力減小了.
<P>一把弓子,在弓根處水平放在琴弦上.僅保留大拇指,把其余四個手指全拿開,行不行?肯定不行啦.一定向左邊掉下去的.所以在弦的右邊一定要加力來平衡.結果總的向下的力會大大超出拉琴所需要的力.怎么辦?多余的力就由大拇指來承擔.也就是在大拇指右邊加大向下的力,越右越好.結果是小指起很大作用了.
<P>所以,你如果在弓根處能拉出很正常的音,手指一定發揮作用保持了弓子壓在弦上的一個合理的力.一般情況下是小指起了很大作用.但到中弓時,這小指還在起這作用就是多余,甚至是反作用了.
<P>琴拉得好是不一定需要很多物理,數學知識的.但運用知識使總結提高及舉一反三有莫大好處.
<P>所以,我認為,你老師的方法要盡可能少用.一方面理據錯,另一方面,違反初學者要練好弓平面的原則.是得不償失的.</P>
引用 杉山润子 2007-8-4 15:38
<P>我一开始就说明自己是初学者,不过跟你交流一下,却是对于弓抖的这个问题有所了解,也细想过老师的理论,不是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发现你讲得很有道理。而我也慢慢减少用老师的方法,因为比较容易触旁边的弦,而又怕影响到以后拉双音。但却不知不觉地不用老师的方法弓也不抖了,哪怕拉全弓拉顿弓也不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P>
引用 wcying 2007-8-5 21:58
<P></P><P>總結篇</P><P>預警篇</P>
引用 杉山润子 2007-8-5 22:00
什么意思???
引用 wcying 2007-8-6 11:10
  --> <P>總結篇</P><P>"弓走月亮形状",雖然不是最好的方法."空間"理論也是不明物体.但從你所說:"但却不知不觉地不用老师的方法弓也不抖了".說明還是有效的.</P><P>問題的實質,是小指沒把壓力釋放出來.但如果你老師對你說小指的問題,對你說"小指要放松",可能你做不到.有的時候,有的人越留意某部位,某部位就越緊張.所以,不如採取"顧左右而其他",先即時解決不抖了再說.</P><P>運弓中的力學是客觀存在的.明白的人,可以直接運用.不明白的人,通過較長的實踐,也會運用.</P><P>你老師邦你即時解決不抖了,就使你有時間"實踐",就自覺地運用其中的力學了.</P><P>這里再舉個例:人人都會走路.但"走路里的力學"不是人人知道.學過力學,才會知道走路其實包括一連串非常复雜的力學在內.而且知道了,也不能在走路時先去想這些東西.因為這樣一來可能一步也行不出去.</P><P>預警篇</P><P>從力學觀點看,由弓根拉,至中弓要抖,是因為你不知道力的運用,力的分佈,在弓根,弓中是完全不同的.沒作相應調整,就抖了.</P><P>反過來,過了這一關,也有人從弓中到弓根有不妥了.會控制不了,抖,出噪音等.因為熟悉了在弓中的用力,而忘了到弓根要作相應的調整.怕變成"抬弓".</P><P>其實運弓時的力是不斷地變化的.不斷地由小指加壓到食指加壓再轉到小指壓.就像人走路是不斷地向前傾,制造了不平衡,再去保持平衡.</P><P>這些都要變得自然才好,不能老是去留意手指用力的變化.(對控制力差的人來說,可能越留意,越緊張)</P><P>但如果忘了,違反了力學,就要跌倒了.</P>
引用 音乐之子 2007-8-6 22:48
引用 李鸽里 2015-11-21 14:45
弓子不能握得太紧,

查看全部评论(15)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5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