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浅谈如何更好理解音乐作品表达音乐——由《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 ...


2016-3-11 11:01 | 作者: zhangzhuang_005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摘要:在音乐的演奏中,音乐的表达的恰当与否成为衡量听众感官享受程度的尺度。音乐一致再被无数的演奏者诠释,但是良好的音乐理解与表达决定了听众对音乐作品的实际心理需求和作曲家的实际意图。因此本文通过列举一 ...
摘要:在音乐的演奏中,音乐的表达的恰当与否成为衡量听众感官享受程度的尺度。音乐一致再被无数的演奏者诠释,但是良好的音乐理解与表达决定了听众对音乐作品的实际心理需求和作曲家的实际意图。因此本文通过列举一些“音乐元素”,根据作者多年总结的演奏经验来阐述如何通过“音乐元素”来理性分析理解作品来表达音乐。
关键词: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理解 音乐表达 音乐演奏
一、 音乐理解与表达的基本要求
音乐理解如同理解一篇文章,首先需明确他的体裁,如书信、散文、诗歌、小说等等。在音乐上就是协奏曲、交响乐、奏鸣曲、小品等等。同时准确理解音乐的前提要了解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作曲流派、人生经历等,会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很大帮助。表达音乐似乎可以脱离音乐理解,但是脱离音乐理解的音乐表达,如同一杯纯净水,虽能解渴,但不如茶水来的浓厚韵味。基础的音乐表达对音准、节奏、时值、力度变化都有严格的要求;优秀的音乐表达一定建立在对音乐作品的恰当理解之上。
二、走向
    乐句的走向能明显的反映出作曲的意图。
 1.jpg
                    图1
图1是小提琴独奏声部开始部分,前五小节没有太大的走向变化,只是在其倒数第二小节中有变动了下节奏型,后面直接从re到la一个五度上去到了五级往后有提高到高音re与开始的主音形成了八度关系,是一个较大向上走向,紧接着一个短时值的二级mi抻了一下后又下降到五级上。整体是一个“平上下”的走向。作者在这里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话说了三次还没有讲出来,第三次的时候本可以继续把话说明白的,却被一个最高音mi硬憋了回去。整体为了下面的乐曲发展做了个感情铺垫,因此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要想说话一样,第一句平平,第二句着重三连音,第三句要把高音mi及其前面的re抻住,让人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最后才再松下。
想要说的是,乐句的走向通常表现的是作者的情绪浮动以及事情的一种发展态势,要注意研究乐句的走向,才能更加理解作曲家的内心思想表达出更加感染人的音乐。

三、和声
 2.jpg
                  图二
图二片段式是华彩中段前的几小节,每拍的第二个八分对应的两个十六的快速小七度和大六度双音,逐渐升高并逐渐扩大到大七度和大六度双音组合,加紧了声音的效果,营造了更加紧张的氛围,后面下行上行类似,之后一个减三和弦升re升si升fa在最高音上通过回旋音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内心的纠结。最终和弦仍旧停留在一个减三和弦之上,并未解决,令人感到不知所措,期待事件进一步的发展。作者利用一系列不协和和声搭配走向上的安排,营造的紧张恐怖的气氛,最终引导事件走向了未知的端点。因此这里要将不协和的七度双音做到极致不协和,大的坚强减弱,增强张力,使人通过听觉感受上的不协和刺激感受到紧张恐怖的感觉,最后两个和弦要收的快速,给人一
种强烈的未知感和期待感,从而进行到中段部分。
想要说的是,和声的音响效果由它的协和与否开放密集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要通过发现这些在乐句中间的运用变化,理解作曲家表现的乐句的心情变化,事情的发展态势等等,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
四、节奏型
     3.jpg
                                        图三
图三连上图一,是小提琴独奏声部开始的一段,其中有意思的是,作者在第六、八、十二、十三小节的最后半拍使用了两个十六分音符作为小节结尾,而且其前面通常是长时值的四分附点音符。在第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小节作者分别是两个四分,三连音中的二八以及两个三十二分音符,是逐渐加快的一个过程。从开头到这二十小节利用了这些节奏型充分在细节上反映了事态发展的一个由松到紧张的过程,从听觉感受上给人一种逐渐紧张压迫的感受。因此在演奏上要注意这些小音符,千万不能一带而过,它们是由前 面的长音符带过来引发的一个小的动机,堆积出来成为事情的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抻住前面的长音符留给他们一个及其狭小的空间爆发出来。全曲很多地方采用了这一节奏型,包括乐队声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出来。
一首音乐作品会有他的主题片段,而且也会有他独特的节奏型,两者通常会反映出作者要在曲子中表达的基本感觉,定了一个初步的基调。
五、句子
 一个音乐作品,像文章一样,由段落、句子构成,因此演奏音乐作品要清楚注意到句子的组成,否则就如同一锅粥一样,分不清抑扬顿挫。
 4.jpg
                                 图四
图四是第二乐章独奏开始部分。首先第二乐章速度缓慢,句子一定要分的明白否则就会乱成一团。这里在第二小节第一个音完有可能会误认为一句,因为这里的dol是个二分音符,较之前面的是个长音符,但是它是个二级音处在不稳定音级上,因此并不是一句。在第三小节第一个音后有一个气口,因为在二级上停留了很长时间后让人有了期待解决的感觉,因此在此这里到了五级稳定音级上让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喘息。之后重复了一次五级接着连着几个四分音符一步一步上行到了主音,这里也不是一句,因为这里既不是长时值的,而且后面马上接到了四级长音上再一次获得期待感到了五级fa解决,因此前四小节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有一个逗号。并且下面的渐强渐弱记号也提示了句子的走向,因此在句子的表达中一定要注意音乐的倾向性,使期待解决的感觉更加充分。后面到末小节fa中间的两组三连音前后跨小节连线的re是一个逗号,完整是一个大句。
     研究句子要从表情记号、音级走向、时值等几个方面去分析,结合主动演奏感受句子能够很好地划清句子,为音乐表达提供合理的框架,对音乐倾向性,音乐浓淡色彩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基础。
六、演奏法
5.jpg
                              图五
图五是第三乐章中段前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上添加了多种断奏记号和保持音记号。这里配合力度记号,作者利用这些不同演奏时值的断奏记号,在弱的地方是四分之一时值的“? ” ,渐强的地方是四分之三时值的“? ” ,在强的地方使用“—”,作者别出心裁的在各个部分安排这样的演奏法,将快速十六分音符的强弱变化做到了极致。因此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演奏法,配合力度记号演奏从而达到最好的演奏效果。
演奏法在一部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常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极具思想价值,因此要注重对演奏法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表达音乐。
七、总结
通过上文对该作品的分析,在理性与感性对音乐理解与表达做出了一定的判断和诠释,由此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对音乐细节理性分析理解的模式,当然还有模进、旋律进行、其他声部等等各种细节上要注意的东西,为演奏者在理性上理解音乐提供了范本,要做到多种元素的融会贯通,全面思考。在最后想说几句,音乐的理解与表达,与个人的乐感有较大 关系,如果具有良好的乐感,他会对音乐中的种种细节变化在演奏过程中下意识的就做出较多了。但是,如果建立在深层的作品分析和理解基础上来演奏作品便能更加强烈的理性的良好表达音乐,这样才是最耐人寻味最恰当的音乐,小提琴大师海菲茨就是最好的例子。
八、后记
    针对乐感的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天生的,后天很难再有所提高。但我认为乐感不过是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如同情商一样,加以良好的引导和处理能达到一定的效果。首先要从小建立音乐基本概念,逐渐喜爱上听音乐,听各类音乐,无论是古典还是近现代作品,流行音乐要以欣赏的态度面对,不能过于痴迷。听音乐要么到现场要么用高品质的立体声音响听。听音乐要尽量还原音乐的正常响度,如果用小音量,那么带给人的音乐冲击力是非常有限的,还要尽量避免使用耳机,一是对耳朵不好,二是无法置身于良好的音场效果当中,不能切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当自身得到了对音乐的感受后,无论性格等因素影响,对音乐的诠释能够具有感染力。乐感表达出来就是感染力。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荷锄晚归 2014-12-21 18:21
引用 zhangzhuang_005 2014-12-21 21:52
呵呵,我自己写的小论文。我是中央院大一学生。
引用 sherryxu0810 2015-12-15 20:34
楼主写得真好,学习了!
引用 xtq2016 2016-1-6 16:52
楼主,能给查尔达什和莫扎特G大调第三协奏曲如何演奏的建议吗?多谢!还有你知道在哪里能下载到这些小提琴曲的伴奏曲吗?
引用 violet1234567 2018-3-8 12:44
好贴

查看全部评论(5)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5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