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400多年的历史到今天,人们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小提琴人才培养模式,从刚会走路到演奏大师,无数人迈着艰辛的步履尝试并开拓着。然而,针对成人学琴的培养模式至今仍得不到系统化的研究,诚然,对于这种非主流派的路子,不可能吸引更多的专业眼球,不过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成人琴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师门下开始出现这个群体的身影。作为其中一员,希望结合老师的和自己的经验,能就此抛砖引玉,谈一些的看法,尤其7、8点常常被人忽视。 所谓成人学琴,指的是16岁以上才开始接触小提琴的人 1、成人当然可以学琴,只是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的用级别来衡量,而是真正从质量上来评价。作为成人,由于筋骨、肌肉、身体构造已经成型,很难再有个质的改变,所以比不了琴童。因此在评价上,可以比琴童的要求少许低些,比较符合现实。其实小提琴发明初期成人学琴也很多,只是从实践中发现从琴童长成的成人的确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从娃娃抓起的方案早已确定。所以说啦,除非你是天才,别再做专业梦拉,能和业余的高手比一比就已经很牛B了。 2、成人初学也需要严格标准的基本功训练,虽不及琴童扎实,这一点仍然是影响进一步学习的难度以及决定能走多远的重要指标。推荐一对一教学,至于多媒体教学作为参考更合适。 3、练习曲的掌握上有些区别于琴童,初学的成人只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练习曲并且能做到发音稳定,适当协调,放松,音准基本能够辨别,便可视为过关。当然要想选择的合理,最好是有老师指点,少走些弯路。乐曲的选择也要适当,既然是成人学琴,肯定处于自愿,无须依靠太多小乐曲来培养兴趣,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而折磨自己,必要的成就感对学琴也有很大的帮助。 4、怎样的放松才算基本达到要求呢?可以这样参考:如果你走半小时路不不出汗,那么同样时间的琴最好也能保持基本不出汗,则对成人来讲,放松足已。 5、大部分有些音乐基础(参考:中小学音乐课认真听的人所应有的水平,五音不全者不建议学)的成人能识简谱,部分能识五线谱,但大多都是基于首调概念的识谱,对于此问题论坛里曾有不小的争论。我的观点,无论你的首调习惯如何的根深蒂固,都需要建立最基本的固定调概念,非常有助于学琴(相反其实也近似成立,只需把“需要”改成“可以”),其实它们的关系就如左眼和右眼,多一只总比少一只好。所谓基本的固定调概念,就是要求熟悉你学习进度里所要求到的各把位上的各音音位音高以及对应五线谱上的位置,即使你在演奏过程中完全按首调来听,用首调来找音,最起码看到某个单音你能条件反射的在琴弦上找出。 也许有些琴友觉得不可思议,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只要不处理无调性音乐,这种混合识谱法以及演奏法足以对包括专业曲子在内的任何乐曲应付自如,并且有极强的背谱能力。当然成人如果能完全掌握固定调更佳,因为这种情况你肯定也能有首调的听觉,除非你以前学过基于固定调的其他乐器。 6、成人学琴虽说有些步骤相比琴童来说会跳过,然而切忌盲目拔高自不量力,这样只会有四种结果:1:从此扼杀潜力 2:倒回去重新练 3:不堪忍受失望而放弃 4:折磨他人 7、练到一定的水平,比如会拉些6级水平的曲子了,可能发现自己无论是音准、音质都远不及有童子功的人,整个身体相比也不协调,不够放松的话,不用奇怪,更别不服气。你的手指再怎么锻炼也不可能和从小经过充分锻炼的琴童手指比灵活,比力度,比伸张,还有你左手小臂与手腕,无论从骨骼还是肌肉都已发育成熟,不可能再变得完全适应小提琴的持琴的姿势,相比之下,稍许紧张也是正常的,还有你的右手、锁骨,道理类似。也许你会被卡在某个地方觉得“不可能用人手办得到”,其实就是成人手指的伸张柔和度不够,缺的就是童子功罢了。对于音准,即使你的技术再好,可能处理最简单的一把位乐句时“偶尔”出现音准失误,这种“偶尔”的机率也远比有童子功的人高,道理相似,你的手肘、手臂、手腕、手指的稳定性与其相比差远了。 8、成人学琴,同样的水平可能花的时间大不相同,有人能2、3年就玩10级,也有人十多年都拉不出像样的调子来,都属正常现象,其涉及到的因素太多:练琴时间、方法、天赋、老师教学理念……有个误区,认为5年考6级的成人一定比2年考6级的成人学得有质量,这可不能一概而论,学得有质量与否取决于态度而不是单纯的时间堆积。一般成人而言,只要能比较合理的完成标准就行,计较太多反而无异,至于合理的标准,有经验的老师自有分寸。 9、成人的琴龄不会太长,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值得参考的价值的情况下,我做个大胆的预测:有童子功的琴友在60岁以后技术会大幅度下滑,力不从心;而成人学琴,假设10年时间达到可能的最高峰,也就是26~30左右,而在50岁以后就可能出现技术大幅度下滑,那么足够享受的时间大概有20年左右,在此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你嫌20年不够的话,呵呵;) 10、成人学琴能有质量的坚持学下来的人不多,需要付出比琴童更多的努力,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只为一时热情很难坚持太久。 |
</P><P>我对这段很感兴趣,不知道你这段话根据在哪里。</P><P>
<B>以下是引用<I>神秘园</I>在2007-3-19 0:30:00的发言:</B>
<P>></P>
<P> 根据嘛,还是经验,我见过的一些习琴的老人,他们也是后来长大后学的琴,50岁以后就很难胜任稍有技术含量的乐曲了。有童子功的人则不同,诚然我所说的60岁也因人而异了,到底什么样的技术含量才算高呢?很难界定,这里只是想表达个提前老化与保持的思想</P>
</P><P>呵呵呵呵练了童子功的会越练越神奇的,当其把神奇化为经典的时候就可以教授童子了。这样变化就会更加的精妙就象智能计算机一样的哦。</P><P>
</P>
<P>成人学拉小提琴,重在自乐,不必在乎什么级。就像爱因斯坦的教师对他说的话:“只要你在拉琴时感到快乐就足够了。”</P>
<P>
</P>
<P>写的不错,不过我见过很多从小就学琴的人拉的曲子很有技术含量,但缺乏的是音乐最重要的东西——情感……</P>
<P>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12:3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