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倒落音柱的重新安装


2016-3-17 11:22 | 作者: skbao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工具: 窄薄的雕刻刀或长钢针、薄型镊子、棉纱线、硬纸片。 安装步骤: ①将提琴安装上肩托,防止磨坏背板。右音孔朝自己。将提琴的第一弦、第二弦降低一个半到两个音。 ②将倒落的音柱摇到右音孔处,用刀或针刺着将 ...

工具:

窄薄的雕刻刀或长钢针、薄型镊子、棉纱线、硬纸片。

安装步骤:

①将提琴安装上肩托,防止磨坏背板。右音孔朝自己。将提琴的第一弦、第二弦降低一个半到两个音。

②将倒落的音柱摇到右音孔处,用刀或针刺着将一头挪到音孔口,用镊子夹出。如音柱有必要更换,可根据对安装音柱处面板和背板的距离和倾斜度的目测,将音柱磨成不同的长度、端面不同斜度。

③在音柱斜倒的一面(即完成后应朝右音孔的一面)用铅笔涂上个标记。让标记面对自己,在音柱左侧系上棉纱线。打两个结,使第一个结后的长头朝右音孔,那么第二个结后的长头就朝左音孔了。这样在拉动棉纱线时,音柱就会很服从,不会乱转、乱翘了。

④把长的一头棉纱线,从右音孔放入,吹向左音孔,用镊子嵌出。把音柱从右音孔放入。如音柱粗,必须从音孔头上的圆洞中才能放入。

⑤把两头的棉纱线上下定在音孔缺口向琴肚大约7、8毫米的位置。左右操纵音柱两侧的棉纱线,把音柱的上端调节到应在的位置,让音柱的下端朝向左音孔,因棉纱线的拉力,下端是翘着的。

⑥用雕刻刀轻轻将下端顶向右音孔。

⑦用随意划有刻度的硬纸片量左音孔内沿到低音梁的距离,再用硬纸片量右音孔内沿到音柱上端的距离,操纵棉纱线使后者等于前者,以达到左右平衡之目的。

⑧从左音孔用雕刻刀或钢针将音柱下端用力顶向右音孔,使音柱垂直。

⑨从右音孔用雕刻刀或钢针的尖锋在离背板5毫米处左右拨动音柱,如音柱不转动,就可以了。再从左音孔、右音孔和指板方向的圆洞等处观看音柱是否安装得当。

⑩将琴弦暂时上调一个音,等一、两天后再恢复到标准音高。再等几天后调节音柱在提琴纵向的位置。

具体可参考本专栏我的贴子《小提琴音柱与提琴音色之摸索》。

2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dw1945 2008-8-2 18:06
<P>好贴!顶!</P><P>  另外请问大多数琴在A、E弦七把位后能听出本底噪声、象音响没备的静噪,我分析可能是弓的马尾产生?不知老师有何看法?大多数认为新琴都噪,过几年就会好转,这样的说法有理吗?</P>
引用 skbao 2008-8-2 18:09
我是初学小提琴的“小学生”,这些我可搞不明白。听听老师们怎么说吧。
引用 wdw1945 2008-8-2 18:18
你太客气了!你是研究员水平!我初来这里,要向你和这里的众高手请教和学习!
引用 skbao 2008-8-2 19:21
确实是真话,不是客气。虽然我也曾考虑过,除弓毛的摩擦外,琴马与琴弦或琴板间存在的或小或大,却不可能一丝不存在的间隙,也可能是提琴在高把位高音区产生丝丝本底噪声的原因。
引用 skbao 2008-8-2 19:25
这种丝丝本底噪声在低音区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被低音区较强的振动掩盖了而已。
引用 wdw1945 2008-8-2 20:26
分析得有理就是我解决不了,不知上万元级的新琴有没有这种本底噪声?上千元的弓不知有否好点?
引用 skbao 2008-8-3 08:40
那也只是相对而言小些罢了,就连李传韵在展示音乐会上演奏的几把意大利名琴在超高音区也能明显听到丝丝的本底噪声,是琴是弓,还是运弓偏差,那就不清楚啦。
引用 wdw1945 2008-8-3 09:41
谢谢指教!
引用 月与海 2015-7-20 11:38
<p><font size="4"></font>&nbsp;</p>
<p><font size="4">&nbsp;&nbsp;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调整音柱用16厘米的弯止血钳配合打活扣的长线比较方便。个人经验供参考。</font></p>
引用 天马健行 2015-7-20 11:55
这个办法好,
引用 skbao 2015-7-23 19:07
弯嘴止血钳用过,但因不是外科手术医生,用不好,把音孔边缘倒给搅得一塌糊涂。试过多种,还是棉纱线和长钢针最好。

查看全部评论(11)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08:3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