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器到底应该用首调还是固定调?有的说用固定调好,有的说对于弦乐器来说应该用首调,而和声乐器如钢琴应该用固定调。就我个人体会,固定调在识谱时方便些,而首调在记忆谱上好像更有优势,另外在音准上也更好把握些。用固定调的麻烦是我们听一首曲子时,往往在脑海中是首调的概念,而用固定调来演奏会很别扭,另外,如果我们用小提琴来拉简谱的歌曲时,首调更有优势。好像专业人士也是见仁见智,有一个说法是拉到高级水平,不管是首调还是固定调都成了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了。
我现在正教女儿初学小提琴,那么在脑海中到底是首调还是固定调好呢?迫切需要高手解答。
学习小提琴,必须从固定调学起,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把音名、唱名、在谱上的位置、在琴上的位置这些对应关系固定下来,便于快速反应。
作为专业搞小提琴的人来说,只会五线谱和固定唱名法就够了,因为他们几乎不接触简谱。但是,作为业余小提琴手,应该把五线谱、简谱、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都会、甚至都熟悉才好,因为在业余音乐活动中,会大量地接触到简谱和首调。
问题怎么那么废……
还用问 肯定用固定调啦!!要拉一首降A调或E大调的曲 如果读首调 哼 看读不死他
根本原因应该是 小提琴并不是钢琴或吉他一样 有固定的12平均键位(品位) 小提琴的律制限定了不能唱首调
更严重地说 如果用首调唱谱拉琴 会直接导致音不准
忘记说了 以后我们的曲子程度深了 需要转调 哈 那唱首调的看他怎么搞
以下是引用zjw在2005-8-6 10:49:00的发言: 本人已是61岁了,业余拉了近40年小提琴(声明一下,本人不是专业提琴手,只是十分爱好提琴),谈点自已的看法: 1、儿童教学肯定要用固定调。2、你的孩子想进入音乐学院的也肯定要学固定调。
3、若是成年人学小提琴,建议用首调。理由很简单,成年人要成为专业小提琴手,概率几乎是零的。当然极少数人除外。
4、若由拉二胡进而学习小提琴的建议用首调。
5、喜欢民乐的肯定要学会首调。
6、非学院的,也要以首调为主,想作为教师的除外。
首调和固定都要学习的对象应是:
1、 专业人员如音乐学院拉琴的,或想靠音乐吃饭的。
2、想做教师和辅导人员的。
3、有充足练琴时间的人。
事实上,以上的两种情况不过是个学习阶段的先后问题。
我认为作为一个专业提琴手,应该会固定调和首调。识谙除了五线谙外还要会简谙。如果你走进音乐院校或专业演奏团体,不会固定调,肯定行不通。反过来当你走进基层单位,不会首调和简谙,笑你的人肯定也不少。如节日,单位有一个节目,用的都是简谙,你若不会,那你就靠边站吧。基层的小提琴老师,经常会碰到家长拿着一简谙曲子叫你拉一下,或唱一下,这时你不可能用固定调唱给他听,若你不会,他也会怀疑你不怎么样。
有关固定调和首调,网上报导很多,说历史上已争论了数百年了。以下括号内是网上一报导原文:
“...我国曾有一度在视唱教学中认为固定调比首调高级,其实不然。用好了,用得纯熟,都一样。现在欧洲的教学中更多的倒是首调,从很多指挥排练时、或者一些大师来中国讲学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用首调比较多。其好处是调性感比较明确,乐感也比较好。但并不是说唱固定调的人乐感就不好。”
本人认为固定调和首调两者都会才行。事实上,对于刻苦学小提琴者来说,学会固定调和首调所花的时间仅是小提琴众多的技巧中的冰山一角。如你一天能花一个小时学习固定调和首调,一年内再笨的人也会学会。然而一般人学习小提琴,十年的刻苦也专不到哪儿去,本人深有体会。
以上观点供参考。
说得很好!两者是相通的,也不是水火不相溶,都应当掌握。入门来说,都是业余者,让孩子们拉一些没有旋律概念的东西,不如不拉。不会首调不行。
但有致于进入专业领域的人,不会固定调不行。
多谢李一王老师对本人观点的肯定。李老师发表的众多的文章,对初学者有不少启示,你肯定是一位有经验的基层教师,我这个老人也经常看你的文章。 我也偶尔带几个学员,无论从中外教材、简谙和五线谙、固定调和首调、西方曲和民乐曲...对基层教师要求太多了,本人多次想不带学员了,所有的家长都想子女一夜成材,太吃力了。
李老师正在编相关教材吧,希望能编出适合广大基层学员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的教材来,到时我肯定买一本。
拉小提琴都是学固定调,我还没听说过学首调的呢!
以下是引用音乐大师在2005-8-13 14:08:00的发言:拉小提琴都是学固定调,我还没听说过学首调的呢!
"学院派"教出来的,
我认为作为一个专业提琴手,应该会固定调和首调。识谙除了五线谙外还要会简谙。如果你走进音乐院校或专业演奏团体,不会固定调,肯定行不通。反过来当你走进基层单位,不会首调和简谙,笑你的人肯定也不少。如节日,单位有一个节目,用的都是简谙,你若不会,那你就靠边站吧。基层的小提琴老师,经常会碰到家长拿着一简谙曲子叫你拉一下,或唱一下,这时你不可能用固定调唱给他听,若你不会,他也会怀疑你不怎么样。
极力赞同!!
极力赞同!!
极力赞同!!
极力赞同!!
小提琴怎么能用首调教???
以下是引用dou0328在2004-6-13 20:11:00的发言:到底应该用首调还是固定调?好像专业人士也是见仁见智。。。
这样说的是哪个。。。专业。。。人士?
以下是引用李一王在2004-9-22 15:17:00的发言: 以我教琴的经念看,入门应用首调唱法,入门后视情况(接受程度)适当练习固定调,儿童特别是少儿应用首调,初高中以后才要求会固定调,我国音乐教育就是这么要求的,总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吧???
小提琴入门先要学习的是各种指位,各指位必须用固定调,才会走上路,跟首调哪有关系?
以下是引用德彪西式的华彩在2005-8-7 1:34:00的发言:问题怎么那么废……
还用问 肯定用固定调啦!!要拉一首降A调或E大调的曲 如果读首调 哼 看读不死他
根本原因应该是 小提琴并不是钢琴或吉他一样 有固定的12平均键位(品位) 小提琴的律制限定了不能唱首调
更严重地说 如果用首调唱谱拉琴 会直接导致音不准
忘记说了 以后我们的曲子程度深了 需要转调 哈 那唱首调的看他怎么搞
同意!
以下是引用zjw在2005-8-13 9:49:00的发言: 我也偶尔带几个学员,无论从中外教材、简谙和五线谙、固定调和首调、西方曲和民乐曲...对基层教师要求太多了,本人多次想不带学员了,所有的家长都想子女一夜成材,太吃力了。
这位老人家,家长要是强迫您教简谱,就和他说清楚小提琴不是民乐器就行了,想玩玩的话可以,要是孩子天赋不错,想走音乐道路,还非得学简谱,就劝退他吧!
以下是引用ltq0533在2005-8-6 10:58:00的发言:学习小提琴,必须从固定调学起,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把音名、唱名、在谱上的位置、在琴上的位置这些对应关系固定下来,便于快速反应。
作为专业搞小提琴的人来说,只会五线谱和固定唱名法就够了,因为他们几乎不接触简谱。但是,作为业余小提琴手,应该把五线谱、简谱、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都会、甚至都熟悉才好,因为在业余音乐活动中,会大量地接触到简谱和首调。
支持!
以下是引用hommp在2005-8-13 17:37:00的发言: ?小提琴入门先要学习的是各种指位,各指位必须用固定调,才会走上路,跟首调哪有关系?
大家可能理解错误了吧!指法一定是固定c调,我们这里说的是旋律的唱法.当然是首调容易,和音准没有任何关系.
和声和复杂练习曲是难唱的,但入门曲的“可唱率”接近100%,对学琴兴趣相当有益!
初学当然要唱,最著名的小猫咪咪,就是拉C大调的mi反复,歌词就是咪咪咪咪,这是固定调。
还有一个著名的初学曲“拉拉拉拉,小提琴”,就是学拉A弦空弦,歌词是拉拉拉拉,小提琴。这也是在强调固定调。
以下是引用hommp在2005-8-13 17:30:00的发言:小提琴怎么能用首调教???
呵呵,这个我可略知一二,
大概是因为我国较早的音乐教育简谱占了压倒性优势,非正规的小提琴教学、学习的确有用简谱的,象那种什么“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演出队里比较常见(更早的要请教我的长辈了)。
但是,到了70年代,即便是业余演出队(俺搞过),稍讲究一点的,分声部的,比如单管制的队伍,只要不是搞大齐奏,也是用线谱的。
不说别的,那个麻烦,不利于提高水平(复杂一点的谱子如何拉?呵呵)
我是见过不少这类拉琴的人的,我不会,反正和二胡的15弦,26弦....差不多。基本上,大家(非专业的)都会视用简谱拉琴的为低水平,事实也是这样,因为“来路”不正,老师就是野路子,能好得了?。:) :) :)
好象只是考虑和声的分析时,首调较为方便一点,我好象也见过有人主张适当的了解,但在乐器演奏方面的使用绝对不是什么见仁见智。
这是铃木一进门的“名曲”了,教小孩子的时候,是按首调唱 do do do do 呢,还是按固定调唱 la la la la 呢?如果按首调教,那么在同一本教材的后面,进度到了亨德尔的A大调奏鸣曲的时候又怎样教呢,是把A唱做 do 还是唱做 la ?总不能说,“你刚学的时候是按首调,现在你该用固定调了……”——不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什么争论的必要。
小提琴业余教学是否非用固定调C调唱法?很多人学琴10年竟然不会拉几首通俗歌曲,这是只会固定C调的结果----------我认为从应用的角度看,只会固定C调唱法是不可行的。绝大多数人业余学琴不过是为了以后参加业余娱乐,不会首调就只能哭了。但从专业角度看,不会固定唱法,更是不可行的。
因此本人认为从首调唱法开始学再转到继续掌握固定C调,或从固定C调学起转到掌握首调唱法,达到两者都能掌握,都是有必要的,也是行得通的。不会产生很大的麻烦。
但有一点是要强调,不论用什么调唱,固定C调的位置和按法是必须牢记的,正常人学会这点并不是很难。
以下是引用ltq0533在2005-8-13 21:31:00的发言:
![]()
这是铃木一进门的“名曲”了,教小孩子的时候,是按首调唱 do do do do 呢,还是按固定调唱 la la la la 呢?如果按首调教,那么在同一本教材的后面,进度到了亨德尔的A大调奏鸣曲的时候又怎样教呢,是把A唱做 do 还是唱做 la ?总不能说,“你刚学的时候是按首调,现在你该用固定调了……”——不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什么争论的必要。
晕! 搞了半天是(有人要在)在五线谱上用首调(唱法)?
就是为了学会琴后方便拉“歌”?
呵呵,晕了,无话可说。
以下是引用zjw在2005-8-14 9:41:00的发言: 看来这儿学术争论很正常,希望继续争论下去,这有利于自已和我的学员的见识(他们也在争论呢)。不过大家都心平气和讨论更好。 不知道大家看过这遍文章没有,地址是: http://if2xm1vu4.anyp.cn/040408085451281/articles/0405140825361872477.aspx?sv=1 我是看过文章中这段话才坚持不能因为小提琴是西洋乐器而放弃首调的。这段话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屉,人们对推广应用五线谱的重要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及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凡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五线谱,条件不足的学校应创造条件采用五线谱”进行音乐教学;“五线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并要求学生“能用首调唱名法视唱高,低音谱表上的乐曲’。”
一般唱唱歌与学器乐还是有所不同的,不过用线谱而不用固定调,那又何苦用它呢?那不是折腾?
只是为了拉歌,又何苦学琴呢?唱歌不是更好,我想这更能抒发自已的情感的。 :)
换个角度,在固定调的基础上,如果只是拉歌(几乎旋律都很简单),也很简单呀。即使是简谱,只要记住几个升降号,对数字做个加(减)法不就得了?
作为器乐教师,能很好地唱固定调的能力(不只是简单的调性、调式下)应该是必需的(以我所知,情况并非如此)。
我认为没有固定调的观念,根本就拉不好琴! 对拉琴的人来说,即使要用首调,也应在此前提下用,而这个其实并不困难,只不过大家不愿意罢了。
首调唱法是唱法,我不知道它与按法有何关系,按法你只管照C调就可以了,
首调适合初学者的心理特点,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可能不体会其中的原因,小提琴是无固定音位的乐器,它不象键盘一样能很快地把音高概念强加于人,对初学者来说,特别是低年龄的儿童,真的不适合让他们唱“单、飞、杀”,很多人会纷纷败下陈来的。这样学的结果是,很多小朋友学了两三年,尽管很用功,但音准也只有几个无升降的音勉强听得过去一点。很多人每天练的,竟然都不是自己心中的喜欢音乐,作为业余琴童,这是何苦呢?
前头有人说得好:小朋友们学琴总不能象训练特工一样吧,这样练失去的相信比得到的更多。
学琴既然要求要有个循序惭进的过程,我们说应当有理由肯定,通过这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掌握,先掌握基本的东西,我这里就是指-----------------首调唱法,在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再从严要求,多学另一种更高级的技能。达到两种都能掌握,比较全乎规律。事实证明这是很容易做到的,没有什么麻烦。
我们相信,学院的方法都是固定调唱法,有的人甚至很轻视首调。这是另一回事,因为学院的教法说到底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法,功利目的很严重的学法,也可以说很残忍的学法--------------不是为了出名,没有人自己愿意练8-9小时,有谁愿意让自己10岁左右的孩子爱这个苦?
音乐学院里全部要求固定唱法,这和首调入门不冲突,因为进入的都是已经达到高要求了的学生,强制要求固定调成为必然。但是音乐学院的某些学法带到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很可怕,有的方法步骤效仿起来甚至显得是十分荒唐。
我不是有意要攻击音院,只是两种方法作对比。他们研究的是“专业”,有些方法不能照学,也就是不见得很科学。
以下是引用李一王在2005-8-14 14:07:00的发言:音乐学院的某些学法带到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很可怕,有的方法步骤效仿起来甚至显得是十分荒唐。
我不是有意要攻击音院,只是两种方法作对比。他们研究的是“专业”,有些方法不能照学,也就是不见得很科学。
无言
学院强调固定调,是对的,但并不见得首调唱法是业余,只要他不是从头到尾用首调--------------
学院强调的主要原因是乐队演奏要求,作曲要求,分析作品要求,练耳要求等等很多---------
但是初学者------“幼儿水平”--让他写作,让他分析-------不现实。
什么人,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我只知道这是基本常识。
以下是引用李一王在2005-8-14 14:34:00的发言:学院强调固定调,是对的,但并不见得首调唱法是业余,只要他不是从头到尾用首调--------------
学院强调的主要原因是乐队演奏要求,作曲要求,分析作品要求,练耳要求等等很多---------
但是初学者------“幼儿水平”--让他写作,让他分析-------不现实。
拉琴(学琴、教琴)用首调就是业余的,因为很简单,专业的都用固定调(或首先、主要),......
而对作品分析却有所不同,就我所知道的一点点,好象是首调有较多的优点。
楼上说的第一句是个道理,合乎科学性,就相当于说:“只会汉语拼音就是小学水平,初中以上都不用学拼音了”一样----------
这与本人主张的可以“先用首调入门再转而进入首调和固定C调两种都能掌握,”或“先用固定C调入门再转进入到两种调都能掌握”
这种教法总比“拉琴10年没听说过首调”好得多-------------这合乎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对于个别人想学成专业者,或担心首调成为以后掌握音乐的“绊脚石”的人,可以在基本掌握以后尽快进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就是再加强固定C。
VIOIN老师曾说过,民乐专业的学生听音能力差于西乐专业,原因是首调唱得(用得)太多了,是很有这个可能,但我认为这不能把原因全归于首调,只能说这和民乐专业生练耳训练不足有关,和首调关系不大,我们不是发现很多歌唱专业的学生天天唱首调,听首能力同样也很高吗?听音能力,除了天生,还有通过训练,与首调的影响并没有这么大。
民乐的不足,就一棒打!西乐的优势,就一踊地跟!两者都不可取!
目前这个领域国内专家们没有时间讨论,或者说我们国家的研讨会已经成了一个特色,与众多会议上的“一言堂”倒是有点类似,几位主人在说话,容不得另一种声音存在,谁也不想“天真地”去提这些看上去很“弱智”的问题,这就成了教法单一,强化推广。长期如此,到头来只能失去更多,要走更多的曲折之路-------------------我不知国外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我只能想出目前国内大约存在着这么一些不足。
对不起,我不想得罪诸位“小提琴只能学C调”的维护者。我只是在以我的所做所想与大家讨论,好的说说,不好的也说说。
以下是引用李一王在2005-8-14 21:52:00的发言:楼上说的第一句是个道理,合乎科学性,就相当于说:“只会汉语拼音就是小学水平,初中以上都不用学拼音了”一样----------
这与本人主张的可以“先用首调入门再转而进入首调和固定C调两种都能掌握,”或“先用固定C调入门再转进入到两种调都能掌握”
这种教法总比“拉琴10年没听说过首调”好得多-------------这合乎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对于个别人想学成专业者,或担心首调成为以后掌握音乐的“绊脚石”的人,可以在基本掌握以后尽快进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就是再加强固定C。
VIOIN老师曾说过,民乐专业的学生听音能力差于西乐专业,原因是首调唱得(用得)太多了,是很有这个可能,但我认为这不能把原因全归于首调,只能说这和民乐专业生练耳训练不足有关,和首调关系不大,我们不是发现很多歌唱专业的学生天天唱首调,听首能力同样也很高吗?听音能力,除了天生,还有通过训练,与首调的影响并没有这么大。
民乐的不足,就一棒打!西乐的优势,就一踊地跟!两者都不可取!
目前这个领域国内专家们没有时间讨论,或者说我们国家的研讨会已经成了一个特色,与众多会议上的“一言堂”倒是有点类似,几位主人在说话,容不得另一种声音存在,谁也不想“天真地”去提这些看上去很“弱智”的问题,这就成了教法单一,强化推广。长期如此,到头来只能失去更多,要走更多的曲折之路-------------------我不知国外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我只能想出目前国内大约存在着这么一些不足。
对不起,我不想得罪诸位“小提琴只能学C调”的维护者。我只是在以我的所做所想与大家讨论,好的说说,不好的也说说。
"楼上说的第一句是个道理,合乎科学性,就相当于说:“只会汉语拼音就是小学水平,初中以上都不用学拼音了”一样----------", 这句话本身就逻辑有误。
说学琴一开始用首调(当然是指非C(大?)调时)的做法是业余的,根据是专业教学均采用(包括教小孩子)固定调。这不单是从逻辑上来说的。它是有具体的内容的,只是没把它说出来。
小提琴演奏作为一种技术,其数百年发展所积累的经验、精华,是集中表现在专业学习、教学中的。专业教学的目的当然是要以最佳的效率、效果为目标,可这个被你说成是“急功近利”;看来三年稀里糊涂过十级的教琴倒是“为艺术为音乐了,: ) 。当然,不排除有业余家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面,但如果其目标是“业余”的(即达到“业余”水平的最佳途径、教学法),那就没什么意义了,至少没有可比性。
不往唱歌这上面讲,在线谱上唱首调,对学琴而言,变来变去的1无疑对技术发展是不利的,容易造成混乱,当转调频繁时更是无法想象,我想这是为什么受过专业训练的提琴教师均采用固定调的根本原因。当然可以讲二种都学就没问题了,但1:时间;2:混乱。效率可想而知(当然,在拉“歌”这方面有优势,但这是以牺牲部分本应有的在技术上的进步、发展为代价的)。
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专业提琴教师(对所有年令学琴者)教首调的,所以,从一般所见及经验判断,按首调教琴的,往往是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固定调能力”。
说学琴一开始用首调(当然是指非C(大?)调时)的做法是业余的,根据是专业教学均采用(包括教小孩子)固定调。这不单是从逻辑上来说的。它是有具体的内容的,只是没把它说出来。
你所知道的专业老师应当是指音乐学院的老师对吧?它们教的是些什么人不用说我们知道,一类是专业生;另一类是少数业余中的尖子生,这些人用固定调条件已经成熟。 但是许多业余生起步还很低,只能固定C调唱法这个方法来说,而且加以推广,就是不符合初级教育的规律,方法还应当多样化--------首调也可以选择。我们不否认部分业余老师固定C唱法训练不足,然而这与“能否用首调唱法唱”又是另一个话题。 教过3-7岁的普通孩子的多数业余老师-(也就是基本相当于中小学老师的水平的)都会发现,绝大多数普通的孩子、甚至包括不少的成年人,很多就连1-----1的1一个八度内的音都不会唱,甚至唱了一个两个月都还不会,还在变调。对大多数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要学小提琴,作为老师你该不会全赶走(但是专业老师是真的是不会教他们的,是要赶走他们的,他们只想教一些条件好的孩子,让他们进行专业的固定C调的学法)了吧?也该不会教他们“单、发、杀”固定调吧?不从接近唱歌的首调开始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是我在前面几个贴里说专业的某些方法用来强加在业余人身上这种方法有时并不可取,业余教学还应当能允许从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起步。 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什么要求从首调学起?我想不用多说?首调对众多普通人自有它可行之处,业余学琴,也可以说在做音乐普及的事---------这和专业的学法一开始就强调固定C调并没有多大矛盾,只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学习的结构层次不同。方法也应当不能苟求一样。 我没反驳过固定C的优点,只是想说对多数业余人来说太难,可以让他们先读一下“学前班”,练练首调唱法,练得好了以后再加强固定C调,这种学法未尝不可。
本人观点:教学方法多样化,思想思路多样化----------
以下是引用李一王在2005-8-15 9:15:00的发言:你所知道的专业老师应当是指音乐学院的老师对吧?它们教的是些什么人不用说我们知道,一类是专业生;另一类是少数业余中的尖子生,这些人用固定调条件已经成就。 但是许多业余生起步还很低,只能固定C调唱法这个方法来说,而且加以推广,就是不符合初级教育的规律,方法还应当多样化--------首调也可以选择。我们不否认部分业余老师固定C唱法训练不足,然而这与“能否用首调唱法唱”又是另一个话题。 教过3-7岁的普通孩子的多数业余老师-(也就是基本相当于中小学老师的水平的)都会发现,绝大多数普通的孩子、甚至包括不少的成年人,很多就连1-----1的1一个八度内的音都不会唱,甚至唱了一个两个月都还不会,还在变调。对大多数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要学小提琴,作为老师你该不会全赶走(但是专业老师是真的是不会教他们的,是要赶走他们的,他们只想教一些条件好的孩子,让他们进行专业的固定C调的学法)了吧?也该不会教他们“单、发、杀”固定调吧?不从接近唱歌的首调开始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是我在前面几个贴里说专业的某些方法用来强加在业余人身上这种方法有时并不可取,业余教学还应当能允许从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起步。 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什么要求从首调学起?我想不用多说?首调对众多普通人自有它可行之处,业余学琴,也可以说在做音乐普及的事---------这和专业的学法一开始就强调固定C调并没有多大矛盾,只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学习的结构层次不同。方法也应当不能苟求一样。 我没反驳过固定C的优点,只是想说对多数业余人来说太难,可以让他们先读一下“学前班”,练练首调唱法,练得好了以后再加强固定C调,这种学法未尝不可。
本人观点:教学方法多样化,思想思路多样化----------
“专业教师”确切的讲,是受过专业训练(未心要进院校,但有好的老师)的教师。
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我是不知道有很多采用你所说的这各方法的老师,除了误人子弟的老师除外,也许各地的情况不同吧? : )
拉琴作为一种技艺,它本身就是一种并非能够轻而易举就掌握的东西,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而且对近乎一张白纸的孩子,固定调也不比首调难很多,而在克服了早期的这个困难后,往后则是一马平川。我倒是觉得现在不合格的教师太多,关于首调的那些说法,我更原将其看作是掩饰自已不足的托词,这只是个人观点,因为我无法想象,一位合格的(良好掌握固定调的)提琴教师会去教首调(在我的经验范围内,用首调拉琴的则全是没有受到正规、系统训练的人)。
没错,首调对拉“歌”有方便之处,但它绝对阻碍琴童技术上的发展,所以我也愿意部分接受你的观点,那么结论如下:
家长:我就是想让孩子能拉个歌什么的;
建议:可以找按首调教学的老师;
家长:什么是首调啊???
家长:我希望孩子能拉得好一点;
建议:千万别找按首调教的教师;
家长:为什么?
回答:其本上这样的教法会阻碍技术的发展,这样的教师不符合较高水平的教学要求。
以下是引用李一王在2005-8-15 10:24:00的发言: 对不起打断一下,你说指的是“只教首调的老师”,和我们讨论的“首调唱法入门的老师”是有差别的。
我想我并没有理解错误,因为既然一个学生要学会用首调拉歌子(你前面所说的,我的理解,给一份简谱或记住一段旋律)然后在琴上可以拉各个调,这可就不是简单的入门了,因为这完全是另一个“系统”;“首调入门”的说法,以我的经验、认识,我认为在这里不过是一种“后门”,一个台阶罢了。而一般的音乐教育中的线谱首调唱法,除去容易一些,大概是可以更好地培养调性、调式的意识。
下面的话也许和本话题无关,但要说给业余小提琴老师们:
小提琴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孩子只能跟从您这个私人老师,这一点谁都难以干涉。再因为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所以作为私人老师的您,可以有很大的“权力”自行其是,并把自己的做法宣称为科学。
如果您是开放的,是不断学习研究、真正理解小提琴这件乐器的,并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孩子该是多么幸运!
如果您的能力只能传播一种冠冕堂皇的“个人感受”,思而不学甚至“把业余作为可以业余的理由”,那么孩子的未来是不可靠的!对孩子来说学琴变成一种错误选择,他们在童年就是不走运的!
因为,孩子没有选择自己今后是否走音乐职业生涯的能力,也几乎不会有鉴别小提琴老师的能力。这个问题当前社会暂无力解决,只能靠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家长不会只盼着孩子学琴就会拉歌的!更多的只是对老师您的“观点”奉若神明,予以全部的听信与执行!
但是,能说话不证明你有了权力,可以决定孩子从学琴之初,就只能业余!家长和社会都没有授予你这个资格!
所以说,还是不要对孩子能“拉歌”津津乐道吧,不要让一些类似的误导论调在小提琴界的未来继续“肆意蔓延”了,尤其是小提琴名师的科学教学方法已经普遍共享的今天!!!
最后说给家长们: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要看和谁走在一起!如果您有一天发现老师并不能领您孩子走上正路,就下决心赶快离开他吧!毋宁不要再学,也不要再浪费下去!
李一王老师,看了你的帖子,没教过首调学唱。
我想固定调才适合小提琴,从乐器本身的特点、乐器的起源以及小提琴乐曲的创作特点,以及小提琴本身的音准和以后的复杂调式要求看都是这样。
固定调在初学时也不难唱,而且对谱子的识别以及指位的记忆很方便,从事小提琴教育的名师绝大多数都在使用它,您教学时也可以试一下。
以下是引用hommp在2005-8-15 11:32:00的发言:从事小提琴教育的名师绝大多数都在使用它,
绝大多数?还有极少数不使用固定的吗?大概是“无一例外的”吧?
我学琴一直用的是固定调。对小提琴用首调完全没有概念,谁能解释一下小提琴用首调是怎么用啊?是把五线谱的音换成首调的唱名再变换把位?确实用固定调拉“歌”有些很麻烦啊……比如光良《童话》后面的变奏很麻烦啊……
这是两种唱法入门在我同一时间内教都,针对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条件教,我并不是在信口雌黄,
也许只用固定C调入门,不用首调学起来和专业更同步,更直接---------------但是另一个事实是,用首调唱法入门更适合众多的业余人-----------我在前头不是说过吗?大师教的是些具备了相当条件的人(专业生和经过优选后的人,这些人已经不是初学的普通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来实践一下教普通孩子和普通业余人的机会,他们把学院的方法理论强制推广于社会,更有可能的是迎合了社会上的追崇心理,而得到大行其道。
如果不信,我随时把一些普通孩子放到某某大师面前让他教,看他对他的理论是点头还是摇头?我看是后者。
很多的小提琴大师级人物讲学时提到首调的用处,为什么呢?难道固定C专业毕业生是白学了吗? 多数事实可以证明,首调唱法在任何音乐都是很有益处,为什么不能用?
我们知道学琴的过程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花半年一年的时间学一下首调唱法,真的也不允许?我一直在说,只要学琴不是一直在用首调,而是仅用于入门。
多掌握一种这个学科相当有用的东西,理由很简单,大有好处。
相对于学琴十年以上没唱过首调的人,更实在,更科学。
我学琴一直用的是固定调。对小提琴用首调完全没有概念,谁能解释一下小提琴用首调是怎么用啊?
找一个拉二胡的朋友学一个星期的二胡就知道了,简单
以下是引用hommp在2005-8-15 10:59:00的发言:下面的话也许和本话题无关,但要说给业余小提琴老师们:
小提琴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孩子只能跟从您这个私人老师,这一点谁都难以干涉。再因为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所以作为私人老师的您,可以有很大的“权力”自行其是,并把自己的做法宣称为科学。
如果您是开放的,是不断学习研究、真正理解小提琴这件乐器的,并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孩子该是多么幸运!
如果您的能力只能传播一种冠冕堂皇的“个人感受”,思而不学甚至“把业余作为可以业余的理由”,那么孩子的未来是不可靠的!对孩子来说学琴变成一种错误选择,他们在童年就是不走运的!
因为,孩子没有选择自己今后是否走音乐职业生涯的能力,也几乎不会有鉴别小提琴老师的能力。这个问题当前社会暂无力解决,只能靠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家长不会只盼着孩子学琴就会拉歌的!更多的只是对老师您的“观点”奉若神明,予以全部的听信与执行!
但是,能说话不证明你有了权力,可以决定孩子从学琴之初,就只能业余!家长和社会都没有授予你这个资格!
所以说,还是不要对孩子能“拉歌”津津乐道吧,不要让一些类似的误导论调在小提琴界的未来继续“肆意蔓延”了,尤其是小提琴名师的科学教学方法已经普遍共享的今天!!!
最后说给家长们: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要看和谁走在一起!如果您有一天发现老师并不能领您孩子走上正路,就下决心赶快离开他吧!毋宁不要再学,也不要再浪费下去!
说得太好啦!用首调教小提学生前所未闻。不过有些业余老师也许是学两根弦出身,其后转学四根弦的。大家要理解一下哦……哈哈。不过这种学生今后可能要郁闷了。
好了没时间了,对这个问题我说过多了,也得罪了不少人,
我这里所说的“首调唱法也可以入门”,希望大家不要把它理解成“只教首调唱法”加以批驳!
更不要理解成本人“反对固定C调唱法”,进一步理解成本人“反对专业学习用固定C调唱法”!
这个讨论本来只涉及基本入门方法的问题,本人从头到尾都没反对过用固定C调唱法入门,而是想讨论一下首调唱法入门再转固定C调的可能性,
看来认为没有可能的人占多数,因为专业老师这么教,大师也这么教.
好了我不是大师,也不是专业老师,我的话也许不算数,你们就当否认吧!把更多的时间方到练琴上!没有我这种教琴经历的人看我的帖子是有时是有害的。
最后结论:固定C调入门没有错,首调也可以入门,只是本人看法。
我启蒙时就学的固定调,到长大后时而用首调的方法听音准.但是我认为小提琴启蒙应该是固定调的.
关于首调和固定调的,
1:所有正规的小提琴教学均采用固定调,如果有必要,在掌握固定调的基础上可以学习首调,并不困难。(这个说法我想是没有争议的。)
2:非正规的提琴教学有用首调(或先学首调)的,优点是初学时较容易一些(因为比较容易唱),学会后拉歌子比较方便。
好的,不再谈论此贴。
以下是引用wqq在2005-8-15 23:22:00的发言:我启蒙时就学的固定调,到长大后时而用首调的方法听音准.但是我认为小提琴启蒙应该是固定调的.
赞同!!!非常!!!!!!
拜托`````
拉小提琴哪有首调的啊?```晕````
用固定调的麻烦是我们听一首曲子时,往往在脑海中是首调的概念,而用固定调来演奏会很别扭。这一点我体会很深。不知道象薛伟他们在听乐曲时(特别是中国乐曲)时,脑海中的旋律是首调还是固定调的概念。
比如《梁祝》,你的感觉是3 5 6 1 2 6 1 5 还是 7 2 3
推荐mi-fi唱名法
为什么会觉得固定唱名法不好用?主要原因是变化音不好唱准.
为什么变化音难唱准,一个重要原因是变音没有单独的唱名.
#C和bC等多个变音和C都共用一个唱名do,当然不容易唱准.三十五个乐音只用七个唱名do,re,mi,fa,sol,la,si当然容易混淆音高,容易跑调.一个班上三十五个人,只用七个名字能行吗?不行,要单独取名.
#C唱名怎么取呢?方法很多,但最有价值的方法是取do的辅音和re的元音组合成de,因为de开始口型和do相同,结束口型和re相同,就使得两组半音C#C(dode)和#CD(dere)都便于唱准,从而使变音#C也便于唱准.
试一试A的大三和弦6#13,唱为lademi就比原来唱成ladomi要好准多了.
#CD唱为dere体现了"小二度唱名元音相同"的唱名命名思想和原则,根据这个思想,C大调音阶中的两组半音EF和BC也应该唱名元音相同,可采取如下改进方案 音名 C D E F G A B C 现行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改进唱名 do re mi fi su la to do
这个唱名法称为mi-fi唱名法,主要是强调了"小二度唱名元音相同"的唱名命名思想和原则,加上所有变音唱名,它列成表格的形式为 音名 C D E F G A B 重升唱名 di ru ma fa so le ti 升音唱名 de ri mu fu sa lo te 还原唱名 do re mi fi su la to 降音唱名 da ro me fe si lu ta 重降唱名 du ra mo fo se li tu
mi-fi唱名法同样也可用于首调唱名法,只不过此时重升和重降变音的唱名根本用不上,升降变音的唱名也用得少.
但由于首调唱名法也不能完全避免出现升降变音,所以,首调唱名法采用mi-fi唱名也是有用处的,变音唱名不单独取名总是一大缺陷.
mi-fi唱名法三十五个乐音就有三十五个唱名。当然,看起来唱名非常多,好像很难记,但其中的重升和重降变音极少使用,也不会有乘法口诀那样难记,何况变音唱名是一个一个学习的,先一个升号#F,再两个升号#F#C,等等,不会觉得唱名难记。可以看出,使用mi-fi唱名法后,C大调音阶变得比以前好唱多了,因为EF(mifi)和BC(todo)这两组小二度半音由于唱名元音相同而变得容易唱准了,而其它大二度全音都不是唱名元音相同,就变得有规律,全音和半音就易于分辨了。当然,这样一改变,开始会觉得不适应,但练一练就会好,只是习惯问题。
是的,为什么一定要唱成do、re、mi、fa、sol、la、si(ti)、do呢?老师从来就是这样教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吗?为什么不试一试do、re、mi、fi、su、la、to、do呢?
其实,在历史上和mi-fi唱名法结构上相类似的还有德国的雅勒唱名法、罗马尼亚的布吉阿努唱名法等,但mi-fi唱名法对现行唱名法改动最少,较容易被接受,可用下表作一个比较: 音名 C D E F G A B C 现行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雅勒唱名 ja le mi ni ro su wa ja 布吉阿努唱名 da re mi fi go lu sa da mi-fi唱名 do re mi fi su la to do
按照mi-fi唱名法,音阶都变得容易唱准了,如D大调音阶为re、mi、fu、su、la、to、de、re,这同样有小二度半音唱名元音相同的规律,半音既好识别,又好唱准,调性音准比原来唱成re、mi、fa、fol、la、si、do、re要容易掌握多了。
小提琴教学常用一、二弦的A大调入门,用mi-fi唱名法之后,音阶就变成了la、to、de、re、mi、fu、sa、la,这既便于唱准,又便于演奏。因为全音和半音容易识别,唱名元音相同就为半音,就为手指靠拢,否则就为全音,手指分开,音位的寻找非常便捷。其它音阶都是如此。
都是爱乐人。欢迎一起讨论。
首调唱名法又称移动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的关系,就像手电筒和固定电灯的关系,很难笼统地说哪个一定好,哪个一定不好,要看是哪一种情况。
但现代生活光靠手电筒是不行的,不但家里要安装各种各样的固定电灯,街上和马路边也要装上固定路灯,尽管这会要花费不少钱。同样的道理,变化音唱名要单独命名,这尽管要我们付出唱名记忆的更多代价,但只要便于唱准还是很值得的。
很好,我会好好实践一下。多谢楼上。
要使用mi-fi唱名法,基本音(C自然大调音阶)的唱名就要改成do、re、mi、fi、su、la、to、do,其中五声音阶中的sol要改为su,然后两组半音唱名要改成mi、fi和to、do。共有三个唱名要改。
改唱名是不大愉快的事,但不改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好在mi-fi唱名法改得不多。改得太多就更不好接受,用习惯了会产生惯性作用,这也许是德国的雅勒唱名法和罗马尼亚的布吉阿努唱名法没有得到普遍运用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主要出现过三类变音唱名命名方法: 1、保留词根,添加词尾。如#C唱名取C的唱名do作为词根,再添加词尾n,即#C唱don。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唱名便于记忆,因为可以添加相同的词尾。 2、保留辅音,统一元音。如所有升号变音的唱名都统一将元音改为i,如#C唱di,#F唱fi。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也是唱名便于记忆。 3、保留辅音,组合元音。此法是取同名基本音的唱名辅音,按照变化方向,和前方小二度半音唱名的元音相组合而得出新的唱名。如#C的唱名是取do的辅音d,按照升号方向,和re的元音e相组合为de;bD的唱名是ro等。
“组合元音”的命名方法好像没有前两种方法“添加词尾”及“统一元音”那样使唱名便于记忆,但便于记忆的唱名就是好的唱名吗?其实,唱名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歌唱音高,所以“便于唱准”才是最为重要的,而“便于记忆”应该是处于第二位的,便于唱准的唱名才能称得上是好的唱名。而“组合元音”的命名方法应该比前两种方法使唱名更便于唱准,mi-fi唱名法属于此种方法之一。
以下是引用德彪西式的华彩在2005-8-7 1:34:00的发言:问题怎么那么废……
还用问 肯定用固定调啦!!要拉一首降A调或E大调的曲 如果读首调 哼 看读不死他
根本原因应该是 小提琴并不是钢琴或吉他一样 有固定的12平均键位(品位) 小提琴的律制限定了不能唱首调
更严重地说 如果用首调唱谱拉琴 会直接导致音不准
忘记说了 以后我们的曲子程度深了 需要转调 哈 那唱首调的看他怎么搞
首调好难啊.............
用单簧管吹个#C的曲子..................不死也九分无气......................
我不讨论以前的问题。
我只是回上楼的话:首调不是难,相反是太容易了。首调在拉升降号越多的曲子,它的优势更加明显。
比如5个、6个升降号的曲子。一个10岁左右,学琴一年多的学生,可以一拿到手毫不费力地从头到尾拉完,除了临时升降的地方,没有多少阻碍。
相对于固定调唱法,学习三年也还可能困难重重。因为要注意音准的地方有几十上百处。
这可能就是首调最大的优势。我教的学生有部分因为年龄已经较大就采用首调,他们在学校就是学首调的视唱,看谱已经基本掌握,学琴一年两年可以拉任何一首有任意个升降号的曲子。有部分几年考到10级,就仅采用首调。
我想,对于业余来说,也就可以了。难道非要这些“注定走不了专业”的人来经受专业的训练吗?
再次声明:这一帖只是向部分同志说明,首调确实比固定C容易学,容易唱,也容易拉,不是所说的难。至于为什么说它不是正规学法,请大家回头看各帖。
以下是引用hommp在2005-8-13 17:30:00的发言:小提琴怎么能用首调教???
师父~~我老师教的不就是首调么?我可不可以两个都学啊~~~
也来凑热闹. 发表一下观点 ; 学小提只懂固定调不懂首调是遗憾,只懂首调不懂固定调永远是业余水平.
从未接触音乐或小提的小孩,先学好固定调后再接触首调,这是我的观点.
至于成人学小提,由于成人不自觉地或多或少接触的是首调,初学时用固定调较困难,如铃木一开始就3个#,手指是容易按,听觉就难了.至于从固定转学首调难,还是从首调转学固定调难,想请有经验的前辈指教.我不知道我国前期的民乐演奏家是怎样也能学好小提的?
论坛需要有专业的大师,也少不了广大的业余小提琴爱好者,偶也以业余小提而自豪!
幸好言者无罪.
以下是引用tang在2005-9-10 1:31:00的发言:也来凑热闹. 发表一下观点 ; 学小提只懂固定调不懂首调是遗憾,只懂首调不懂固定调永远是业余水平.
从未接触音乐或小提的小孩,先学好固定调后再接触首调,这是我的观点.
至于成人学小提,由于成人不自觉地或多或少接触的是首调,初学时用固定调较困难,如铃木一开始就3个#,手指是容易按,听觉就难了.至于从固定转学首调难,还是从首调转学固定调难,想请有经验的前辈指教.我不知道我国前期的民乐演奏家是怎样也能学好小提的?
论坛需要有专业的大师,也少不了广大的业余小提琴爱好者,偶也以业余小提而自豪!
幸好言者无罪.
“我国前期的民乐演奏家是怎样也能学好小提的?”
你要听过他们的演奏可能你就不会用“好”这词了,他们只是在当时“好”,
不符合现在的“好”的标准。
对小孩而言,实在看不出固定调有什么难的,你让他唱大调音阶用“多”当主音、“米”当主音实在没区别,唱名和相对音高的“过份紧密”的联系本身就是训练出来的。所谓难,我以为更多是“老师”觉得难。: )
成人学琴本来就是“玩”,加上首调成习惯了,固定调是麻烦一点,不过怕难又何苦学琴呢,学电子琴多好。
其实除去听觉因素,“挑战性”也是我们学习一件东西的重要动力。
至于学会固定调后,首调(唱法)我认为是不用学的,只是固定调唱法的特殊情况,俺就没专门学过,对唱歌而言,我认为这个太简单了;当然对频繁转调的东西,相信所说的拉琴学首调的人也对付不了,那个需要很强的“功力”(首先,转到哪个调?嘿嘿)。
还有那个按首调和音位的对应方法,也就是传统的首调拉琴方法,象二胡的多索弦,瑞拉弦,那个是瞎搞。
业余无罪
业余的方法没必要宣扬
让别人也跟着业余就有罪,尤其是对孩子
师父我应该算是大人了把~~呼呼
我跟你学的是固定调,跟我老师学的是首调,我觉得嘛~~相比之下首调更容易识谱(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但是固定调比较好找音,因为都是定死在那里的(不过我还没记熟师父别打我~~因为同时学两个的缘故经常搞的混起来)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看指法拉,拉熟一个曲子后就把书丢开了~~以至于拿到舍夫契克的谱子却不会拉~~对于这样没有指法的曲子,我要去认的话,用首调认的准一些,这应该就是你们说的首调的优势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用固定调(我只能记着do的位置一个个往上数诶~~)的清音方法有没有什么简单好记的,比如说下加1线是do,往上的do又在哪个位置等等~~~我觉得只要记熟了看习惯了,固定调也没那么难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里`你只会固定或首调只能说是个残疾``无论你是否专业``你体会不到另一种感觉带来魅力就无法真正理解音乐```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会变成嘲笑的对象!事例不想一一列举``亲自体会吧
"
至于学会固定调后,首调(唱法)我认为是不用学的,只是固定调唱法的特殊情况,俺就没专门学过,对唱歌而言,我认为这个太简单了;当然对频繁转调的东西,相信所说的拉琴学首调的人也对付不了,那个需要很强的“功力”(首先,转到哪个调?嘿嘿)。
还有那个按首调和音位的对应方法,也就是传统的首调拉琴方法,象二胡的多索弦,瑞拉弦,那个是瞎搞。
" 此言差异`~我至今没发现首调和固定差距在哪```用哪个都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以小人之心读君子之腹"如果音乐就如同海洋里的大风大浪你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舟很难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东西~~.除非你站在高处的岸边或空中`~什么转调乱马七糟的,功到自然成~!顺便说一下这里不错1!!第一次来``请多关照``
如果固首结合,固定的弹法,首调的感觉`这个是需要练的`那才叫高人!设想如果你用固定调拉出来的曲子让我首调的感觉听了感觉很不错很美``但实际拉琴的你体会不到这种感觉你说我是该夸你呢`还是该骂你``呵呵``
对于初学来说,首调更容易把握音准,但也不可不学固定调,我的做法是:一首曲子拉6遍,头三遍用首调在心里默唱,音准没问题了,后三遍再唱固定调
顶贴的人真多,但我发现部分人只搞得清固定调或者只搞得清首调就在那高谈阔论,可笑.
无论你水平有多高,只会欣赏其一,体会不出其二,就没什么资格在这里讨论!
不是每个人都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美,我们所体会的顶多只是其中一部分,对于接触不到的地方,就请君勿主观臆断想当然啦!
更可笑,为了拉歌就否定固定调,你是为几棵树而放弃森林啊?哪怕那几棵恰恰能用来烧旺火?
还有说什么频繁转调看他们怎么用首调的,当你面对5到6个升降号吃力的爬行时,说不定那些你想像的能怎么办的菜鸟反而正看着你干着急呢^_^当然真是高手可以当我没说,但又有多少人业余的能够熟练的面对这些呢?
至于"吃西餐,拿刀叉",怎么感觉有点形而上学哦^_^!
以下是引用激情小提琴在2005-9-29 18:37:00的发言:"
至于学会固定调后,首调(唱法)我认为是不用学的,只是固定调唱法的特殊情况,俺就没专门学过,对唱歌而言,我认为这个太简单了;当然对频繁转调的东西,相信所说的拉琴学首调的人也对付不了,那个需要很强的“功力”(首先,转到哪个调?嘿嘿)。
还有那个按首调和音位的对应方法,也就是传统的首调拉琴方法,象二胡的多索弦,瑞拉弦,那个是瞎搞。
" 此言差异`~我至今没发现首调和固定差距在哪```用哪个都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以小人之心读君子之腹"如果音乐就如同海洋里的大风大浪你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舟很难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东西~~.除非你站在高处的岸边或空中`~什么转调乱马七糟的,功到自然成~!顺便说一下这里不错1!!第一次来``请多关照``
呵呵,你按首调拉一下肖松的“诗”或是伊萨伊看看?
采用哪种方法科学,看看院校专业教学的选择是行了,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已是天才,哪我也没办法,不过,世界上天才还是(极)少数哦,
俺的经历告许我,用首调拉琴的都够惨的,虽说这里并不排除例外,不过我还没见过好的。
肖松的<音诗>,这是我最喜欢的小提琴作品,当年就是听到了它才决定学小提琴的^_^_^_^_^!可惜他老人家过世太早#_#
首先,<音诗>属于专业级的曲目,打算演奏它的人即使不是专业水平那也是在小提琴上拼打多年的高手,因此肯定已经熟练掌握固定调,不用说是首选.说到我嘛,虽然很喜欢它也不会轻易尝试,至少也再等个8年10年吧!我从最开始听到<音诗>的时候,理所当然用的是首调旋律感觉去欣赏的,不管它转调再频繁也能准确的把握它的旋律和情感主线,我们学校的器乐爱好者中只有我一个人幸福的欣赏到尾声,大部分人没听到一半就很无聊了,恰巧他们听音乐都用的是固定调,呵呵.至于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很少人会尝试去听.若哪天我演奏<音诗>,肯定得先用固定调确定好指法((偶尔说的首调确定指法是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使用,可以看成是处理些个别问题的歪门邪道,我是学理科的,这种情况很多,比如解一些特殊的常微分方程~~不要砸我T_T)),等拉出来,首调的旋律感一上,用不了多久整个曲子就背下来了,呵呵,因此我所强调的也 是 培养首调的旋律听觉,没有否认固定调的听音习惯,因为后者在确定指法上没有必要被全盘代替的.至于固定调对旋律的欣赏的把握,你们自己来说.
以下是引用神秘园在2005-9-30 20:56:00的发言:肖松的<音诗>,这是我最喜欢的小提琴作品,当年就是听到了它才决定学小提琴的^_^_^_^_^!可惜他老人家过世太早#_#
首先,<音诗>属于专业级的曲目,打算演奏它的人即使不是专业水平那也是在小提琴上拼打多年的高手,因此肯定已经熟练掌握固定调,不用说是首选.说到我嘛,虽然很喜欢它也不会轻易尝试,至少也再等个8年10年吧!我从最开始听到<音诗>的时候,理所当然用的是首调旋律感觉去欣赏的,不管它转调再频繁也能准确的把握它的旋律和情感主线,我们学校的器乐爱好者中只有我一个人幸福的欣赏到尾声,大部分人没听到一半就很无聊了,恰巧他们听音乐都用的是固定调,呵呵.至于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很少人会尝试去听.若哪天我演奏<音诗>,肯定得先用固定调确定好指法((偶尔说的首调确定指法是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使用,可以看成是处理些个别问题的歪门邪道,我是学理科的,这种情况很多,比如解一些特殊的常微分方程~~不要砸我T_T)),等拉出来,首调的旋律感一上,用不了多久整个曲子就背下来了,呵呵,因此我所强调的也 是 培养首调的旋律听觉,没有否认固定调的听音习惯,因为后者在确定指法上没有必要被全盘代替的.至于固定调对旋律的欣赏的把握,你们自己来说.
![]()
呵呵,我是没法子正确地听出“诗”里的转调,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喜欢它。
我记得这个贴子里有网有指出过,其实没必要将“多”和“主音”绑在一起的,
我个人对这个关系是不大敏感的,因为以前学琴是建立固定调概念时这个关系就
较松散,但我在作曲或是和声什么的方面没受过什么训练,所以一转调我就晕,除非是
比较简单的,象“诗”,我就找不着北。:)
我记得见过有人说这(调性辩别)其实是更高一层的要求,
我说的首调拉琴方法是指音位关系上用首调,象多索弦,能拉弦;
并非是说内心唱首调不好,其实唱固定调也是内心首调,
只是不用那个唱名罢了(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呵呵,我也没学过作曲和和声,要说学,那也只是在论坛上了解了解,调式本身只要感性理解了听起来就不难了.当然我不可能体会从小只学固定调不接触首调的人欣赏音乐的感受,就目前来讲用首调肯定更让我喜欢诗吧^_^
乐队的伴奏对人的耳朵有吸引诱导作用,不自觉的就会跟着乐队演奏的主和弦基音等的转变而转调了,不知这样表达对不,反正每一乐句的和声编配都是符合调式规律的,如果单听诗的独奏,对调式反应可能就要稍慢些,要多听几个音才发现转调了,呵呵
以下是引用神秘园在2005-9-30 21:49:00的发言:呵呵,我也没学过作曲和和声,要说学,那也只是在论坛上了解了解,调式本身只要感性理解了听起来就不难了.当然我不可能体会从小只学固定调不接触首调的人欣赏音乐的感受,就目前来讲用首调肯定更让我喜欢诗吧^_^
乐队的伴奏对人的耳朵有吸引诱导作用,不自觉的就会跟着乐队演奏的主和弦基音等的转变而转调了,不知这样表达对不,反正每一乐句的和声编配都是符合调式规律的,如果单听诗的独奏,对调式反应可能就要稍慢些,要多听几个音才发现转调了,呵呵
我当然知道是转调了,可是不知道转到了什么调, :(
估计若以前接受过视唱练耳训练会好一些,可是没正规练过。
以下是引用神秘园在2005-9-30 22:10:00的发言: 从欣赏的角度讲只要能跟上转的调走就行,不必关心一定是什么A大G小调,我没那本事全反应出来,但可以感应吧
呵呵,这个,如果是跟上旋律,这个比较容易吧?我可以当任何“调”来记,问题是那就很
有挫折感了,我认为所谓按首调听,当然是应该听出什么调,不仅调性,而且调式。
发表一点个人体会?(我是新手,只能胡说了)
唱这个东西我说不清楚,反正在节奏清晰的情况下,俺心中就有那么个相对音高,哼哼一下也是可以的,算是感觉吧,不知道算是什么掉
有没有高人指点一下应该怎么听出什么调?
不过我觉得知不知道应该无所谓吧,反正不影响演奏的.
弦乐我是不知道,但是对于黑管来说变音记号很多的掉真的是比较麻烦.
大家热烈的讨论也让我学了不少,诸位大师多指导小弟.....
如果一定要听出是什么调,就不是单纯的欣赏音乐欣赏旋律了,而是带点研究性质的分析乐章的感觉,我说的用首调听是指识简谱并在听音乐时习惯在心里反映旋律的首调唱名的人,因为唱名直接反映旋律的结构,了解了和声学也能体会到,至于起音有多高,是什么调,对于一般的欣赏没必要关心,当然如果身边有个标准音,再对应所听到的曲子的首调唱名中的do或者la是绝对音高中的哪个音,从而也就能判断具体是什么调了.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曲子应该了解它们的调式,比如国歌和梁祝(主题)是G大调等等.
如果相对音高指的也是首调唱名的话,能听出唱名,加上有标准音参考就能很容易很自然的判断调式了,比如梁祝主题:用唱名是mi,so,la,do,re,la,do,so,固定调就是:B,D,E,G,A,E,G,D,显然:la--E,do--G,这两个都可由你的标准音推断出,因此它一定是G大调或E小调,而这几个音大致可判断这段乐剧是大调(具体方法在乐理天地里有很多帖子讲过),所以得出可能是G大调的结论,习惯首调的人初学调式一般都这样判断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