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讨论]改善提琴音色的几点摸索和尝试结果 [打印本页]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19 14:15
标题: [讨论]改善提琴音色的几点摸索和尝试结果
我是个老年业余小提琴初学者,而且可以断定学不出什么名堂,但我对小提琴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其优美的音色。今年我又好好差差地买了几把不太值钱的小提琴拿来搞试验,探索如何才能改善手头上提琴的音色,从中学点有关提琴的知识。
我觉得买提琴就象生孩子一样,先天的体质、智力等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好是差自然已经基本敲定,但就象对体残、智障儿童进行后天辅助教育培养一样,弥补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提琴的高档优美是无底的,但当我们尽自己的财力买下一把的提琴后,有什么力所能及的方法可以使它获得稍好一些的音色呢?
这一年里,我在对手头上几把提琴的反复拆装、调试的摸索中,有了如下一些感性收获。除了更动提琴本身固有的结构工艺和调整或削制更换音柱是大多数琴友不敢自己动手的外,下面几项是大家都完全可以大胆去试试的,它们可以帮助琴弦达到较为自然的振动,从而让你的提琴获得在它那个档次里尽可能好的音色:
1、调整弦枕的高度:
只要在任何一个音位上不按指不碰指板,适当降低弦枕的高度,可以减少按指时琴弦的纵向拉力,有利于琴弦横向自由振动。我的老北京一号,在降低弦枕的高度后获得了很为令人满意的音色。
2、调整琴马的弦距:
只要运弓不容易触及旁弦,适当缩小琴马上各弦间的间距,可以使各条琴弦处于基本直线的状态。应尽力避免琴弦在琴马处折角过大,对琴弦的横向自由振动产生阻尼。我的百灵二号原来弦距很宽,发色刚硬呆滞。遵照琴友们的指正,缩小弦距后音色变得自然浑厚。
3、调整琴马的前后位置:
琴马脚不必绝对对准音孔上的两个缺口记号,也不必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与音柱配合,适当调整琴马的前后位置,以微量改变琴弦有效振动长度,获得最佳振动状态。如各条琴弦软硬不匀或调定后松紧不匀导致听来音色不和谐,可以琴马的两个脚分别适当上下调整。对应于偏软、松的琴弦,该侧的琴马脚可以稍微移下一点,这样还可以将琴弦稍稍调紧些才达到标准音高;反之,对应于偏硬、紧的琴弦,该侧的琴马脚可以稍微移上一点,这样还可以将琴弦稍稍调松些才达到标准音高。我的百灵一号原来发音木木的、硬邦邦的。我有意将琴马两脚移后七、八毫米,增加了琴弦有效振动长度,使音色明显改善。我的鹦鹉中提琴的A弦明显比其它弦发音生硬。我将琴马右脚后移了七、八毫米,各条琴弦的软硬度随趋均衡,A弦音色也明显柔和了些。
4、调整琴马的左右位置:
第一,某些提琴的蝴蝶片的弧度不对称,左右两边的高低不一致,导致两琴马脚对蝴蝶片两侧的压力不一致;第二,如琴马上沿E弦一侧削得太低,而G弦一侧往往留得太高,导致E弦一侧琴马脚对蝴蝶片的压力大大低于G弦一侧,而制琴人又未加考虑,则会随之导致蝴蝶片两侧振动不一致,影响音色。适当调整琴马的左右位置可以达到两侧压力稍稍平衡些。我的老北京三号,原来因音柱偏长,日久天长,蝴蝶片右翼的音柱支撑点被顶高了许多,造成两琴马脚对蝴蝶片两侧的压力不一致。我将琴马移右了大约五毫米,使琴马两脚基本水平,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我再用适当削低琴马上沿E弦一侧使各条琴弦高度规范的办法试了一下,也获得了相当满意的音色。另外,当指板日久变形而向一侧偏斜时,调整琴马的左右位置便成了事在必行。我的天使琴的指板不但下沉而且向右严重偏斜,使演奏和音色无法兼顾。我采用移动琴马脚的同时重新修削琴马上沿弧度的办法作了调整后,使演奏和音色均趋合理。
5、调整琴马的高度:
适当降低琴马的高度,使琴弦趋于平缓,可以减少琴弦的纵向拉力,从而同时减少琴弦通过琴马对蝴蝶片所加的压力,有利于琴弦横向自由振动和蝴蝶片的上下自由振动,使音色变的柔和些;适当提升琴马的高度,使琴弦增加隆起角度,可以增加琴弦的纵向拉力,从而同时增加琴弦通过琴马对蝴蝶片所加的压力,抑制琴弦横向自由振动和蝴蝶片的上下自由振动,使音色变的刚硬些。具体应该根据自己提琴的实际情况来定。我用降低琴马高度的办法来对付老北京一号原来过于刚亮的缺点,以提升琴马高度措施来解决天气潮湿时老上海过于柔软松弛的不足。另外,随着气候和天气的较大变化(主要是温度和干湿度),提琴指板近马端的高度必然会有升降变化。在这一点上,小提琴指板的升降并不明显,但大提琴会十分显著,因此大提琴往往要配备两、三个不同高度的琴马。
6、调整琴马上沿的弧度:
原理与上条一样,可以根据各条琴弦上演奏时的手感需要、各条琴弦的软硬松紧不匀、蝴蝶片弧度不对称所致左右两边的高低不一致等情况,适当调整琴马上沿的弧度。每一把琴拿到手,我都要经过这一番手续。
7、调整琴马的软硬度:
琴马的软硬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提琴音色的刚硬或柔软,因此在配用琴马时必须注意琴马的软硬度。我的原则是硬琴配软马而软琴配硬马。当然也得根据具体来灵活运用。在购买琴马时除了细观其木质纹理外,也可以把它甩在玻璃柜台上来听辨其软硬度。我用硬质琴马来匹配我的低柔略难起振的上海大提琴,而用软质琴马来配我的刚硬发木的鹦鹉中提琴。
8、调整琴马的厚度:
琴马的厚度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提琴的音色。过于刚亮而导致过多噪音的提琴最好使用较厚一点的琴马来降低其噪音;过于柔软而难于起振的提琴适宜配用较薄的琴马来提高它的亮度。在高温干燥的暑假里,我的老上海往往发音干空嘈杂,我便换上较厚一点的琴马;我的上海大提琴过于低柔,我将琴马适当削薄使之容易起振,提高了它的明亮度。
9、调整琴马脚的宽度:
琴马脚是压在蝴蝶片的两翼上的,两琴马脚间的跨度对提琴的音色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意义。我在同一把老北京二号琴上分别用4/4、3/4和中提琴琴马试过,得到的结果是:跨度小,音色刚硬呆板;跨度大,音色轻柔浑厚;跨度过大,音量锐减。
10、调整琴马脚脚背的厚度:
琴马脚脚背的厚度对提琴的音色也有相当的影响。脚背厚,音色硬;脚背薄,音色柔。但如脚背太薄,则会影响音量,同时容易引发滋滋的杂音。
11、调整微调的重量:
微调给调整琴弦的音高带来便利,但微调过重或过多,会对琴弦的自由振动产生阻尼作用,不但损失音量,也会使音色发闷。我的老北京四号,买来时装有四个又大又重的老式黄铜微调,调节杆很粗厚,稍稍调下去一点点就会触到琴板。去掉所有微调,音色便给人一个大惊喜。但我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即去掉两只微调,并把余下两只的调节杆磨去了一半。
12、调整琴弦副部的长度:
琴弦副部的长度,即琴弦从琴马到拉弦板或微调扣之间的长度,对提琴的音色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长度大,音色柔和;长度小,音色呆板。当然,我是用一只下面截去一部分的拉弦板和一只中提琴拉弦板做的夸大性试验。实际上,长度的调整是非常有限的,除非对拉弦板进行一番改进。不过,调节拴拉弦板的牛筋线也可以调节琴弦副部的长度。
13、调整拉弦板的重量:
拉弦板的重量对提琴的音色也十分重要。重则稳重,轻则轻飘。我的中提琴的原配色木拉弦板早就开裂了,无奈拿一只塑料的4/4小提琴拉弦板替了一段时间,声音咣咣响,实在不堪入耳;现在买了一只又厚又重红木拉弦板换上后,音色便变得稳文典雅。
14、调整腮托支撑脚对琴板边沿的压力点:
腮托安装不当也会影响提琴的音色。我新近到手的老东方红,出手人说音色很不好。但我看出两个原因。一是音柱太短,无奈装得离侧立板太近,自然没有好音色。二是紧扣件横向螺丝外露太长,腮托侵入琴板太进,致使腮托的两个支撑脚死死地压在琴板上,哪还有什么好音色呢?我换了一根适当长度的音柱,并将腮托两个支撑脚对琴板边沿的压力点移到正好对准下面的侧立板,使老东方红成为我所有提琴中音色最好的一把。
15、其它:
在小提琴拉弦板根部的牛鼻两侧垫上适当厚度的海绵块,对提琴的音色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在大提琴的琴马脚下垫上薄薄的一片硅胶片,可以使大提琴的音色变得柔和优美。
关于提琴杂音的排除、音柱的调试等,因我的《提琴非本身因素杂音的诊断与排除》、《音柱的探索》等文章已贴在论坛上,这里就不再重复讲述。
在此有必要声明一下:因我是业余提琴爱好者,没学过任何理论,对提琴的发音原理知之甚少,对提琴制作的工艺技术更是一窍不通;再则,提琴的特性各不相同,结果自然也不尽相同,存在着普遍性与偶然性。所以,上述几点肯定有很多错误之处。但我愿意把自己平时的随手札记汇集整理后,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供各位琴友作个参考。势必存在的错误荒谬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琴友直言批评、指正,我自当不胜感激。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19 14:40
更正:第4部分,《调整琴马的左右位置》一节中,“第二,如琴马上沿E弦一侧削得太低,而G弦一侧往往留得太高,导致E弦一侧琴马脚对蝴蝶片的压力大大高于G弦一侧,而制琴人又未加考虑,则会随之导致蝴蝶片两侧振动不一致,影响音色。”
“导致E弦一侧琴马脚对蝴蝶片的压力大大高于G弦一侧”,应该为“低于G弦一侧。”
作者: 雪儿1976 时间: 2007-11-19 16:01
存下来了,准备照做,感谢楼主


作者: 提琴小精灵 时间: 2007-11-19 16:23
哪有这么多的琴来做试验啊???



作者: 孟夫子 时间: 2007-11-19 16:33
谢谢共享!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19 20:20
以下是引用提琴小精灵在2007-11-19 16:23:00的发言:哪有这么多的琴来做试验啊?
这些就是我既拿来练习又拿来试验的提琴,一举两得哦。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19 20:36
自左向右依次是:百灵二号、鹦鹉中提、百灵大提、老东方红、老北京四号、老北京三号、老北京二号、老北京一号、老上海陈兴昌、老百灵一号、上海大提。另外还有一把天使牌一直放在办公室里,上班空闲时也可以练琴。
作者: 提琴小精灵 时间: 2007-11-19 20:42
大哥拉琴多久了啊
好厉害哟
哪里来这么多钱买琴啊
作者: 提琴小精灵 时间: 2007-11-19 20:48
可以认识您老人家吗?
作者: xxsong903 时间: 2007-11-19 20:51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19 21:48
我是浙江省一所高中的英语教师,明年就要退休了,这几年已离开讲台,工作很是轻闲。
我从幼童时看俄罗斯小贩拉小提琴卖肥皂起一直出奇地喜欢提琴。高中时摸过小提琴,但根本买不起。文革时文工团里接触到大提琴,但想自己买一把,那只是梦想;大学时为准备演出借用过一个月的小提琴。毕业工作后下狠心买了大、中、小提琴各一把,当然全是最低档的,但因疲于工作养家糊口,想练琴却根本没有时间,基本上只是把琴放在琴盒里睡大觉。
要说真正学习提琴,也只是最近几年退休前的空闲无聊时期。先是学大提琴,但手指太短小,学不好。去年开始学小提琴,也感到十分吃力无望,于是把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提琴的试验上,以求尽可能地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
我在提琴上化钱其实并不多,基本上是因音色或品相不好而只买一百到五百的旧琴,否则那会舍得拿来做试验呢?
作者: 提琴小精灵 时间: 2007-11-19 21:57
英语老师?
好厉害哟
我也是很喜欢英语的
您加我QQ好吗?703430744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19 23:43
不过,我是个很蹩脚的英语老师。



作者: 提琴小精灵 时间: 2007-11-20 12:48
我现在是一个兼职的翻译
作者: 提琴小精灵 时间: 2007-11-21 21:59
如果您能把琴拆开来做实验就更好了
那样才叫真正的修琴啊
呵呵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21 22:15
那就失去了它的大众性、通俗性和普遍参考意义,为绝大多数琴友所难于接受和试用,而变成了专业修琴师傅的专利。我的目的只是在此交流一下象我这样无任何修琴技术的学琴者在不敢伤及爱琴的保证前提下如何改善一点提琴音色的想法和做法。
作者: 2006violin 时间: 2007-11-22 22:20
要改善音质,最关键的就是调整音柱!但最难的也就是调整音柱!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根本办不到的!
作者: xmwyh 时间: 2007-11-23 15:34
非常善意,非常谦虚的英语老师和提琴爱好者,文章很有指导意义,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作者: skbao 时间: 2007-11-23 21:02
谢谢。先生过奖了,我只是想多学点而已。
作者: pifu 时间: 2007-11-26 18:29
好帖呀!反复地学过,颇多启迪,大有帮助!.....敬佩!!!
作者: yangsi1227 时间: 2007-11-27 12:24


j敬佩`
作者: caigui 时间: 2007-11-28 12:56
学习了,收获颇大。





作者: szm13172330737 时间: 2007-11-28 15:29
skbao(小有成就):
你是热心人,谢谢你。
作者: Hansons 时间: 2007-12-1 14:54
受益匪浅,收藏先
作者: Zander 时间: 2007-12-2 09:31
真有研究精神~~
作者: 青橄榄树 时间: 2007-12-5 13:16
佩服!
作者: wdw1945 时间: 2008-7-30 08:27
业余胜专业!
作者: candycatmom 时间: 2008-7-30 08:39
谢谢!老师慷慨分享你的宝贵经验。收下,准备仔细学习。
作者: zyw8000 时间: 2008-7-30 10:43
不但应该感谢楼主的慷慨传授,还应该感谢楼上两位的勾沉,让好贴重新浮现啊!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作者: skbao 时间: 2008-7-31 08:27
但愿对暑假学琴练琴的朋友会有些帮助,老王买瓜,自荐一下这个帖子。


作者: 一夫 时间: 2008-7-31 11:24
对提琴的热爱和专著是不分专业还是业余的。有些方面业余的体会更深,正所谓他们是专家,我们是杂家,通通都是家。



作者: douya 时间: 2008-7-31 11:50
顶,自己多动手,慢慢就捣鼓出经验了。

作者: tangxu321 时间: 2008-8-1 22:15
高人
作者: arjoe 时间: 2008-8-2 23:12
佩服!
作者: robinhand 时间: 2008-8-6 20:12
skbao LZ精神可嘉、可嘉,我们的网站就需要您这样的铺路者!






作者: 琴结 时间: 2008-8-10 21:10
不愧是老师,很有启发.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6-24 21:48
接通知被选中为精华,于是读了一遍,虽近十年过去了,感觉还挺有回味的,就象是看自己童年的照片。
作者: 何乾忠 时间: 2015-6-24 22:24
要不得,没有作用。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6-25 03:36
何老师说的是完全正确的。现在回观我自己的这个贴子,确是相当才疏学浅。尽管对提琴有些细微的音色上的改善,也只不过是试验的结果,而且多少带有个人的自我感觉,缺乏有力的科学根据,也没有科学仪器测定,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提琴的音色问题,不可能梦想把一把练习琴提升成演奏琴。要在较大的程度上改善提琴的音色,或从根本上解决提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唯一的就是动手术,从结构和工艺上下手,当然这需要极其高超的技术,非我等初学之辈力所能及。
作者: edwardpychan 时间: 2015-6-25 06:44
拜讀了老弟的好帖子, 相當贊同文中所分析的原因和改進措施, 事實上我也做過類似的動作, 我也是個愛亂動手的人, 所以頗有認同感, 何先生乾忠是制琴師, 起點跟咱們業餘玩家差太多, 他隨時可以開腸破肚,調整一翻, 可作根本性的改善, 可他的辦法正如老弟所言, 沒有普及意義, 一句"要不得, 沒有作用"也未免太武斷了些吧! 文中很多措施确是行之有效的呢! 只是老弟所列尺寸我存有疑問, 這七,八毫米足有女生小指頭那麼寬了啊! 移動一,兩毫米, 頂多三,四毫米己經很嚇人了呢! 老弟是文科老師不是工程師, 難怪的, 大概少在前面加個小數點吧? 哈哈!
作者: 濯清涟 时间: 2015-6-25 08:26
的确,楼主把自己的亲身经验详细的表述出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称道,尽管有不少地方有些欠准确,比如下面这段即使是作了更正,却仍然不正确: 【 更正:第4部分,《调整琴马的左右位置》一节中,“第二,如琴马上沿E弦一侧削得太低,而G弦一侧往往留得太高,导致E弦一侧琴马脚对蝴蝶片的压力大大高于G弦一侧,而制琴人又未加考虑,则会随之导致蝴蝶片两侧振动不一致,影响音色。”
“导致E弦一侧琴马脚对蝴蝶片的压力大大高于G弦一侧”,应该为“低于G弦一侧。”】
因为正常的情况下,E弦的压力就比G弦的压力大得多,所以即使G弦一侧高,也未必比E弦一侧压力高,这里的表述为“造成G弦和E弦两侧压力的不平衡”较好。
另外,建议在文中对一些上下左右的表述时最好有一个方向的参照,比如向琴头一侧、向低音弦一侧等等。
希望楼主写出更多的,能为广大琴友实际操作提供参考的好文章!
也请楼主不要对那些自诩为专业人士的一句:“要不得,没有作用。”太在意!这种人只会故弄玄虚的说别人的不是,却从来都拿不出什么有用的真东西示人,他的真正本事是爱找人抬杠。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6-25 08:42
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的指正和鼓励,我会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5-6-25 09:36
我也像您一样热衷于寻找小提琴的真音。因为孩子学小提琴,所以自己也介入希望能够提供帮助。但却因为囊中羞涩,没有买一个手工琴,身边的几个小提琴都是他人赠送廉价的工厂琴。
随着孩子学琴的进展,退役的琴自然成为实验的对象。根据网上的资料,我自己用砂轮将餐叉柄磨成音柱叉,
又将餐刀磨锋利来修柱面,在加上一根棉线和一张砂纸我就成了一个调音柱的高手了。就像蜀僧一瓶一钵足矣!
我选密纹的杉木做了一些6mm左右的音柱,用砂纸磨光音柱截面6到9根年轮尽量做到年轮通直不切断。
买了几套好琴弦和琴马,根据黄金分割先立柱再上琴弦,一段时间后在上弦的情况下对音柱和码进行微调。
修码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心急,码修太低了就会报废。
这样就能将琴调到最佳状态。现在孩子只认可pirastro和dominant的琴弦。
他说在演奏厅,他的琴与老师的不分上下,所以我相信普通的工厂琴经过一番调整一样能够产生好的声音。
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也就实话实说分享琴友,但志同道和的并没有几个。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7-10 22:39
是呀。这个论坛是群众性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并非科学院的学报,也非音乐学院的专业讲台,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小提琴业余爱好者,这里来的并不是图名气地位,只为了学习,增加知识,只图个快乐,所以,大家大可实话实说,不必过于犹豫、拘泥、计较,较真。说错了,帮指正一下,便是一分恩德了。我对自己的贴子定性为三分之一无知,三分之一错误,三分之一尚可接受。仔细想来,谁不是从不懂到懂的?何况孔子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言,鲁班也有有眼不识泰山之悔。让我们摒弃自傲保守的狭隘心态,敞开谦虚包容的广阔胸怀,大家有收获、有经验、有体会就大家一起分享,相互尊重,相互启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岂不快乐!
作者: 扬扬扬 时间: 2015-7-11 20:14
提琴执着爱啊,发帖都高达4000哦,向skbao老师学习。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7-12 00:45
先生过奖了。我的贴子其中绝大多数是请教、求助、询问和向人学习的,只是什么都喜欢傻问罢了。
作者: abclz 时间: 2015-7-13 14:11
有意思,创新应鼓励!
作者: xuxianzhou 时间: 2015-7-14 12:52
此文相见恨晚,又学习了。
作者: abclz 时间: 2015-7-15 11:15
我的经验是:软音琴用厚码,声音坚硬的琴用薄码。
作者: iqn爱琴鸟 时间: 2015-7-16 15:57
声音坚硬的琴用软码,声音软弱的琴用硬码.过于清亮的用厚马,过于浑浊的用薄马.
作者: iqn爱琴鸟 时间: 2015-7-16 16:12
以下是引用iqn爱琴鸟在2015-7-16 15:57:00的发言:
声音坚硬的琴用软码,声音软弱的琴用硬码.过于清亮的用厚马,过于浑浊的用薄马.
更正:声音坚硬的琴用软码,声音软弱的琴用硬码.声音干躁的琴用厚马,声音浑浊的琴用薄马.
作者: xuxianzhou 时间: 2015-9-22 09:32
看了SKBAO英语老师文章并不业余,太实用了,以后会多看几遍。
作者: zhao668811 时间: 2015-9-23 12:45
skbao先生对提琴音色的调试实践,积累了经验。我想调琴师的经验,也是不断积累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作者: 提琴韵 时间: 2015-9-24 21:35
楼主是位高人,我手里过了100多把琴,也像您那样做过许多实验,收获了一些经验,您讲的很对,我感觉对琴有明显影响的还是弦,向您学习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9-24 22:00
提琴韵老师过奖了。应该是我向你们这些老师学习。我业余的,不懂提琴理论,只是自己胡弄中找乐趣而已。不过,在贴子上传后得到了很多老师和琴友的指正帮助,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提高。
作者: SKYao 时间: 2015-10-10 15:12
请教,我的琴G弦感觉有点杂音,类似丝丝或兹兹的声音,是什么原因?
作者: 何乾忠 时间: 2015-10-10 20:43
以下是引用SKYao在2015-10-10 15:12:00的发言:
请教,我的琴G弦感觉有点杂音,类似丝丝或兹兹的声音,是什么原因?
这多半是配件的问题,要仔细找原因。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10-11 09:27
以下是引用SKYao在2015-10-10 15:12:00的发言:
请教,我的琴G弦感觉有点杂音,类似丝丝或兹兹的声音,是什么原因?
很大的可能性在于G弦本身的质量,如缠弦(或称包弦),和与G弦有关的方方面面,如G弦在弦枕上的槽点,琴码上的槽点,等等。具体可参考我关于杂音诊断和排除一贴。
作者: zhao668811 时间: 2015-10-11 10:06
以下是引用skbao在2007-11-19 20:36:00的发言:
自左向右依次是:百灵二号、鹦鹉中提、百灵大提、老东方红、老北京四号、老北京三号、老北京二号、老北京一号、老上海陈兴昌、老百灵一号、上海大提。另外还有一把天使牌一直放在办公室里,上班空闲时也可以练琴。
skbao先生,你收藏的这些琴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把?请你评价一下你喜欢的琴好吗,谢谢!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10-12 01:43
我的都是不很上档次的旧琴,只觉得音色还行就买下,谈不上收藏。比较起来最喜欢的是文革前百灵大提琴和1957年产北京一号与四号小提琴。百灵大提琴虽不够浑厚响亮,但音色很动听,特别是高音区清脆细腻,颇有微风过竹林的感觉,我特喜欢。京一虽音量不够,但高音很清晰明亮,低音很柔和深沉,较适宜拉幽静深情或悲凉忧郁的乐曲。京四虽略带干燥,但音色宏亮粗旷,很适宜拉欢乐雄壮的乐曲。另外,鹦鹉中提琴的A弦的音色很漂亮,就是C弦太软,显得无力。
作者: SKYao 时间: 2015-10-12 08:05
非常感謝老師的指點。搞定了給各位老師會報
作者: zhao668811 时间: 2015-10-12 08:23
以下是引用skbao在2015-10-12 1:43:00的发言:
我的都是不很上档次的旧琴,只觉得音色还行就买下,谈不上收藏。比较起来最喜欢的是文革前百灵大提琴和1957年产北京一号与四号小提琴。百灵大提琴虽不够浑厚响亮,但音色很动听,特别是高音区清脆细腻,颇有微风过竹林的感觉,我特喜欢。京一虽音量不够,但高音很清晰明亮,低音很柔和深沉,较适宜拉幽静深情或悲凉忧郁的乐曲。京四虽略带干燥,但音色宏亮粗旷,很适宜拉欢乐雄壮的乐曲。另外,鹦鹉中提琴的A弦的音色很漂亮,就是C弦太软,显得无力。
经验之谈,受教了。这些近60年的老琴,也是值得收藏的。不知它们用的木料如何?
作者: xuxianzhou 时间: 2015-10-12 12:01
我有三把无品牌老旧大提琴,1,2弦都很有伤感味,是不是小提琴拉常了,换拉大提琴上的特别的感受。现在一般不太敢拉大提琴,太动伤感影响身心,琴友们有同感吗?
作者: 天马健行 时间: 2015-10-12 16:19
我也在浙江,哈哈哈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10-12 21:20
以下是引用zhao668811在2015-10-12 8:23:00的发言:
经验之谈,受教了。这些近60年的老琴,也是值得收藏的。不知它们用的木料如何?
抱歉,我对提琴材料一窍不通。我的百灵大提琴的面板木材非常漂亮,细密通直,背板很平庸,花纹不明显,但非常坚硬的样子。因音色很好,到手后从来没动过音柱,琴码等,琴弦也还是原配蜜蜂牌。两把小提琴的面板细密通直均匀,应该是大家所说的云杉,背板都很漂亮,虎皮纹均匀通直对称。京一虎皮纹宽些,大约一两厘米一条,材料看了硬度适中。京四则极密,达到一厘米四五条,并且极其均匀,材料看来也很硬,因想音色软点,在音柱和琴码上做过多次实验,但效果不大。可看我提上的07贴子。
作者: zhao668811 时间: 2015-10-13 11:04
我已看过07贴子,谢谢不厌其烦的回复。我觉得你的贴子很有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 xuxianzhou 时间: 2018-6-20 12:23
学习学习又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 春华之语 时间: 2018-6-20 19:14



作者: 古玩字画趣事 时间: 2018-8-5 21:41
skbao老师您好:
请不要嫌我啰嗦,我在广州,偶然发现了您的帖子,非常高兴,反复看了几遍。
我爱好音乐,1943年,5岁开始学钢琴,弹弹停停也有70多年了,但还是业余层次的(我今年81岁)。前些年患了前列腺增生,不能久坐,我的古钢琴有6百多斤重,总不能垫高了站起来弹,我身高1米85。
我喜欢中提琴的音色。熟人的孙子有一把中提琴,是2005年广州红棉牌的,原价3.300圆。在广州北京路乐器店买的时候,店家说:“这是红棉牌最好的中提琴”。
他拉了5天就不愿意学了,放在家里闲置,我想要,他爷爷说什么也不肯要钱,我按原价3.300圆转到他的账户上,把中提琴取了回来。
我没接触过弦乐器,回家一拉C弦还将就、G弦不好听、D弦高把位全是噪音、A弦按一个手指头(B音)拉起来就想杀鸡一样,我想请教您四个问题:
1,提琴上的蝴蝶片在什么位置,眼睛是否能看见?我百度了也没有答案。
2,琴上的四条弦,是买琴时候带来的,都是钢弦,有没有可能是琴弦的问题?换上四条绿美人琴弦是否能变好一些?绿美人中提琴弦,广州的琴行卖250元一套。
3,您的帖子我看了好几遍,您写的那几条,我先从哪一条下手试试改善音质,请指导。
4,我这把中音提琴是否价钱太便宜,就这水平了。一分钱一分货,是否应该买一把价钱高的才能用?
我先谢谢您。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19-4-29 02:56
养了这么多的提琴,就像养了一群宠物狗一样,很有意思。
我以前当过多年中学英语老师,天天拉小提琴。后来出国,读了翻译学博士,当过特聘教授。现在退休在家,每天练习小提琴。握手!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19-4-29 03:46
老当益壮,佩服!
我主要拉小提琴,但也在乐队里拉中提琴和大提琴。下面越俎代庖地解答几个问题:
1. 所谓蝴蝶片,应该是指琴马中部内侧雕出的两块小木片。有关琴马的知识,建议参考下面这几篇网文:http://www.xtqzf.com/3934.html, http://www.xtqzf.com/25990.html, http://www.xtqzf.com/256.html。
2. 我有一把很不错的中提琴(无品牌标志)。平时练琴,都用国产钢丝琴弦(上海牌等),因为耐用,另外我喜欢钢丝琴弦清亮的音色。演出时换用进口琴弦。我觉得在影响音色的各种部件中,依影响力之大小,依次排列为:音柱、琴马、琴弦。
3. 根据我的经验,提琴好坏不在于琴弦,而在于提琴本身。一把练习琴,配上再好的琴弦,音色也不会提高到哪儿去。但摆放音柱的位置,会有明显影响。经过修削的琴马,也会对音色起到提高作用。琴弦会改善发音的特性,但不会提高音色的品质。最重要的是拉琴的人。一把练习琴交给小提琴演奏家来拉,照样可以拉出美丽的旋律。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无为有处 时间: 2020-1-10 21:03
非常感谢LZ前辈和其他各位前辈的无私分享,受益非常大。顶上来让更多的后来者学习参考。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