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如何拉好大提琴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碗莲子羹 时间: 2008-8-23 12:21
标题: 如何拉好大提琴
大提琴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无论中西乐团、戏曲等乐队都需要它,何况它又是如此接近人声,表现力十分丰富的乐器,对陶冶身心提高修养都十分有益。 Ⅰ、拉一条好的音阶 一条好听的音阶起码要作到三点: (1)音准:怎么算准呢?不能只靠老师提醒,准或不准应当有一个自己耳朵的标准,一般大家都上音乐基础课,它以钢琴为准,即以十二平均律为标准,虽然弦乐器还兼以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但基本标准还是十二平均律,即12个半音相距1200份,半音相距100份,全音相距200份。每位同学听觉要有音的距离的尺子,特别在音阶中只有半音、全音之分,所以应当是容易测量音的高低的。准的音有一个共鸣点,很好听。另外要考虑到调性。 (2)均匀的节奏:一弓四音或一弓八音,弓子要均匀分配,节奏型要明确,常见到连弓只拉半弓。没有分配,节奏也不可能均匀。 (3)干净的发音:要注意音质,避免杂音。 Ⅱ、演奏方法:尽量做到简单、自然、效果好 会走路就会拉琴,这话听起来太简单了。实际是指人的运动规律都是在垂直和弧形中运行的,大提琴上的动作也不例外,如走路两脚垂直在地上,然后腿关节和足趾关节迈开。我用中国成语“天圆地方”来形容,是指调整好垂直和弧形并在运动中形成一个点,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1、运弓:弓毛垂直在弦上(尽管大提琴弦呈斜面,弓毛也同样可垂直在弦上)然后弓毛和弓毛上的小刺呈弧形运动,简单提示为一个垂直两个圆(一个是弓毛小刺为小圆,大圆可划到肩部,两者相通)并在运行中行成一个点,这里有一个弓毛弧形的方向问题,应顺应手的自然动作规律,弓根时用一点外侧,然后顺其自然走弧形,我称为全毛弧形运弓,是最自然方便的。 2、左手:手指同样要垂直在弦上,手指关节呈弧形,仍是一个垂直两个圆(一个圆在指尖,一个圆直通肘与肩),在运行中同样形成一个“点”。一般常见问题是手型歪歪扭扭,左拇指过深,大所抓住琴颈,换把发涩(手指与肘不一致,不协调),手指尖很木,触觉不敏锐,这样既不灵活也很难有准确的音准。 颤指时指尖与肘两头要通(指尖为十宣穴位,肘为曲池穴位),不要只有手指关节活动,而肘与腕没有协调一致地参加运动。 3、关于全身统一协调的问题 建议用太极图象来调整一下,可找到内在协调的感觉,而不仅是外部动作,它的规律是一生二,二生三,然后三(指皇极)又可无限分割下去。 Ⅲ、关于音乐表现 作品本身已说明它的形象和内容,问题是怎样有自己的解释和表达,也应有它的最基本的规律。简单说,会讲话应该就会表现音乐,因为音乐是一种语言,正像人们说话要有“抑、扬、顿、挫”一样,它是自然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会运用的规律。 在器乐的语言中“抑”表现为抑制,渐弱、下行……,“扬”表现为上扬,渐强……,“顿”表现为断弓、重音、波弓、跳弓等等。“挫”是转折的意思,表现为旋律的转折,音程的跳动等…… 正像一个人演讲或朗诵诗歌,抑扬顿挫很鲜明,语言生动又优美,很能吸引人,每个人说话有自己的语气,如果按照乐谱要求又能有自己的“抑、扬、顿、挫”的处理,我想表现乐曲也应当是人人都能找到规律的。 如果你的技术自如能胜任乐曲的要求,那么先把乐谱好好唱唱,找出像说话、朗诵一样的“抑、扬、顿、挫”,你的演奏一定会更生动。
作者: 琴结 时间: 2008-9-15 08:43
强!简明扼要,学习了.
作者: movvlab 时间: 2008-12-21 12:26
谢谢楼主的文章。只是排版太乱,看得有点累,重排了一下
大提琴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无论中西乐团、戏曲等乐队都需要它,何况它又是如此接近人声,表现力十分丰富的乐器,对陶冶身心提高修养都十分有益。
Ⅰ、拉一条好的音阶 一条好听的音阶起码要作到三点:
(1)音准:怎么算准呢?不能只靠老师提醒,准或不准应当有一个自己耳朵的标准,一般大家都上音乐基础课,它以钢琴为准,即以十二平均律为标准,虽然弦乐器还兼以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但基本标准还是十二平均律,即12个半音相距1200份,半音相距100份,全音相距200份。每位同学听觉要有音的距离的尺子,特别在音阶中只有半音、全音之分,所以应当是容易测量音的高低的。准的音有一个共鸣点,很好听。另外要考虑到调性。
(2)均匀的节奏:一弓四音或一弓八音,弓子要均匀分配,节奏型要明确,常见到连弓只拉半弓。没有分配,节奏也不可能均匀。
(3)干净的发音:要注意音质,避免杂音。
Ⅱ、演奏方法:尽量做到简单、自然、效果好
会走路就会拉琴,这话听起来太简单了。实际是指人的运动规律都是在垂直和弧形中运行的,大提琴上的动作也不例外,如走路两脚垂直在地上,然后腿关节和足趾关节迈开。我用中国成语“天圆地方”来形容,是指调整好垂直和弧形并在运动中形成一个点,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1、运弓:弓毛垂直在弦上(尽管大提琴弦呈斜面,弓毛也同样可垂直在弦上)然后弓毛和弓毛上的小刺呈弧形运动,简单提示为一个垂直两个圆(一个是弓毛小刺为小圆,大圆可划到肩部,两者相通)并在运行中行成一个点,这里有一个弓毛弧形的方向问题,应顺应手的自然动作规律,弓根时用一点外侧,然后顺其自然走弧形,我称为全毛弧形运弓,是最自然方便的。
2、左手:手指同样要垂直在弦上,手指关节呈弧形,仍是一个垂直两个圆(一个圆在指尖,一个圆直通肘与肩),在运行中同样形成一个“点”。一般常见问题是手型歪歪扭扭,左拇指过深,大所抓住琴颈,换把发涩(手指与肘不一致,不协调),手指尖很木,触觉不敏锐,这样既不灵活也很难有准确的音准。 颤指时指尖与肘两头要通(指尖为十宣穴位,肘为曲池穴位),不要只有手指关节活动,而肘与腕没有协调一致地参加运动。
3、关于全身统一协调的问题:建议用太极图象来调整一下,可找到内在协调的感觉,而不仅是外部动作,它的规律是一生二,二生三,然后三(指皇极)又可无限分割下去。
Ⅲ、关于音乐表现
作品本身已说明它的形象和内容,问题是怎样有自己的解释和表达,也应有它的最基本的规律。简单说,会讲话应该就会表现音乐,因为音乐是一种语言,正像人们说话要有“抑、扬、顿、挫”一样,它是自然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会运用的规律。
在器乐的语言中“抑”表现为抑制,渐弱、下行……,“扬”表现为上扬,渐强……,“顿”表现为断弓、重音、波弓、跳弓等等。“挫”是转折的意思,表现为旋律的转折,音程的跳动等……正像一个人演讲或朗诵诗歌,抑扬顿挫很鲜明,语言生动又优美,很能吸引人,每个人说话有自己的语气,如果按照乐谱要求又能有自己的“抑、扬、顿、挫”的处理,我想表现乐曲也应当是人人都能找到规律的。
如果你的技术自如能胜任乐曲的要求,那么先把乐谱好好唱唱,找出像说话、朗诵一样的“抑、扬、顿、挫”,你的演奏一定会更生动。
作者: linmaoqian 时间: 2009-2-12 21:29
谢了!非常具体。
好帖!!


作者: 夜王 时间: 2009-2-20 17:07
哈哈 樓上的整理再加點簡單的顏色就更清楚了
作者: skbao 时间: 2011-6-8 11:51
把一碗莲子羹老师的《如何拉好大提琴》好好学习了一番,很收获。
作者: gsq0223 时间: 2012-8-28 10:15
新手来学习好贴~~
作者: LTZXYYJZ 时间: 2012-12-3 20:13
很好!学习了。
作者: skbao 时间: 2015-7-8 23:13
又仔仔细细地学习了几遍。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