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关于小提琴面背板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tertai    时间: 2008-10-17 18:05
标题: 关于小提琴面背板的问题

(转帖)影响小提琴音质的因素:一、基料选材 广州黄振盛 发表于 2007-9-16 13:19:01

面板和背板在‘共鸣’中,其振动方式和传递状幅各不同,故在选用背板的纤维排列时与面板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背板的弦、径切面方向与面板相同时,背板径切面的早、晚材越不明显的越好,木射线越细小越好。而背板径切面年轮弯曲早、晚太明显的基材,由于在振动过程中,其振动的波形会产生严重的扭曲,要想在此情况下制作出好声音的琴是相当困难的。

关于虎皮纹背板的声学研究。

我用二至三十年时间反复地用南方的毕木、檫木、鸭脚木(这几种木材是1957年前广州地区制作小提琴背板常用材),东北的色木、白牛子木,西南方的川、滇、藏地区的枫木,加拿大枫木,欧州枫木等作了不间断的研究表明:虎皮纹越宽越明显的木料,其弹性越小,传音越慢。

请名家详论!!!


作者: tertai    时间: 2008-10-17 18:07

虎皮纹越宽越明显的木料,其弹性越小,传音越慢

以后买琴还要虎皮纹多的琴吗?


作者: 阿g    时间: 2008-10-17 19:18
我也想知道!!
作者: 闪米特人    时间: 2008-10-17 20:36
哎........小提琴的秘密最后还是要靠物理和化学家来消解啊。。。外国已经有化学家搞出了一把在83%的情况下,观众不能把它和一个斯氏名琴区分的琴了。。。还有一些物理学家也在实验室里对一些名琴进行用各种精密仪器的检测。。我个人觉得,可能10年左右,小提琴的秘密就会被破解
作者: tertai    时间: 2008-10-19 22:31

请高手们剖析一下好吗?


作者: alavan    时间: 2008-10-20 04:33
不懂,来学习下。 是虎皮纹越细密越好么?
作者: 小于    时间: 2008-10-20 05:54

背板作为声音的反射板,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以适合的频率来响应面板,反射面板传过来的声波。面板作为震动板,声音传导速度,年轮平均程度是比较关键的;但作为反射的背板,显然更重要的是材质的密度和声学品质是否与面板互相匹配。 至于“越XX样,就越XX好的理论”在这个地方显然用的太绝对了。 按照这个理论,是不是太多的名琴也不应该有好声音呢。声音本来就因人而论,我喜欢的东西,别人未必接受; 已现在的科技水平,做一些完美材料来代替木材,做出来的东西有生命么?

我们在看名琴的时候,不一定说16,17世纪的人手工多么高超,油漆多么神秘;而是要把自己相像一下回到那个时代,在瘟疫横行的时候,唯独几个城市,却有人设计出如此完美的乐器,300年几乎没有改变,这是技术能改变的东西么;端庄的Stradivari,都一样么?不是,深入了解。看他从1670第一把自己的乐器开始,三个阶段,如何进化,如何再订单多的做不完时依旧寻求模具上的改变;疯狂的Guarneri,一个四处借债卖房子的人依旧能媲美Strad; 好学的Bergonzi,几乎再所有有名的工作室打工,最后终于大气晚成。

提琴制作,是艺术。要了解他,是要下很大工夫,和发自内心的喜爱的。

小生以为,黄制作师的理由欠佳, 提琴制作固然要科学, 但是他首先是一门艺术。木材学,声学,化学,美学加上几十年的不断思考,也许,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制作大师。 但用某一门的知识去解释他,是枉费心机。


作者: alavan    时间: 2008-10-20 06:40
俺的荒诞问题终于把小于逼出来了
作者: tertai    时间: 2008-10-20 14:24

小于的好文!全文如下:(转贴)

影响小提琴音质的因素:一、基料选材 广州黄振盛 发表于 2007-9-16 13:19:01

             影响小提琴音质的因素

物质的综合利用加工方法对小提琴声音优劣的因果关系

木材、漆油、琴型、音梁、琴马、琴弦、音柱、弧度、厚薄,综合起来可用木材学、化学(包括光学)、力学、声学、工艺学等,去探讨其因果关系

       一、小提琴基料选材

目前,在还没有发现更好的小提琴用材之前,腹板用松、杉,背板用枫、槭树(含国产和外国出产的)作主料制作小提琴已沿用很长年代。小提琴声音的优劣与木质素“做功”(传音速度,弹性模量,阻尼作用,抗压强度)有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

国内用作制作提琴的木料基材,基本上分布在大兴安岭、老爷岭、长白山、四川、云南、西藏、(湖南亦有部分)。当地民间称谓“白松”的有十一种树种,属槭料的有三种树种。这十四种树种的传音、弹性、阻尼、抗压数据都有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种树,生长在‘亚布力’/ 敦化 / 老爷岭 / 通化 / 云南 / 西藏等的相距不很远的地域(国外树种同理),其“做功”的发声作用亦有很明显的差别。如要正确认别那些树种制作的提琴声学品质更好?可熟读紧记木材学这方面的书籍,每个国家和每个地区都有林学院或农林学校;院校内有大量的书籍,介绍各种树种的生长特性,树种里各种物质的成份与功能,树木里哪些物质有利于提琴制作,哪些不利于提琴的制作,原木外表——横切、弦切.、径切面的各种树木形态,清除木材中不利于提琴制作的物质时,其处理方法及过程互相影响等,都有十分详细的论述。

小提琴声音最小的音源分子来自于木质纤维素的摩擦‘做功’。因此,木质的纤维素的形态和排列十分重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的振动形式是不同的。在选用面板和背板的木质纤维的形态和排列也应有明显的区别。

1 面、背板径、弦切面必须保持纵向垂直成90度角。

角度稍有偏差‘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便会减弱,传力方向会交错、逆向或严重的折射。小提琴声音需要的‘明亮’.‘潜在力’便会大打折扣。

2 面板年轮晚材纹理要挺直。

早、晚材纹理分别要明显清晰,晚材的纤维素排列均匀比年轮弯曲、早晚材含糊及晚材的纤维宽窄不一都要好,早材松软比硬的要好。

3 面板和背板在‘共鸣’中,其振动方式和传递状幅各不同,故在选用背板的纤维排列时与面板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背板的弦、径切面方向与面板相同时,背板径切面的早、晚材越不明显的越好,木射线越细小越好。而背板径切面年轮弯曲早、晚太明显的基材,由于在振动过程中,其振动的波形会产生严重的扭曲,要想在此情况下制作出好声音的琴是相当困难的。

4 关于虎皮纹背板的声学研究。

我用二至三十年时间反复地用南方的毕木、檫木、鸭脚木(这几种木材是1957年前广州地区制作小提琴背板常用材),东北的色木、白牛子木,西南方的川、滇、藏地区的枫木,加拿大枫木,欧州枫木等作了不间断的研究表明:虎皮纹越宽越明显的木料,其弹性越小,传音越慢。

5 木料的干与湿对声音的影响。

由60年代起,部颁定制作乐器木材要储存四年,含水率不足5%才能投入生产车间生产,由于工厂储存场地不足,故用烘干炉处理木材的干燥率。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分析,就算自然干燥四年也无条件制造出好声音的小提琴,如果用烘干炉烘干更会使木质纤维素里的‘宿糖’变脆,严重地减低‘做功’的能力。木材的横切面,用显微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木质纤维素像管道般排列在木材的端面,在管道里和周边填满了自由水、结合水、宿糖、单宁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树脂等。(我们可以用一种简易的方法做个实验:用一条铜管,把里面灌满锯末或其它软质物体,将铜管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是紧和闷的声音;将灌满杂物的铜管清除后,扔在地上便发出另一种明亮的、松化的声音)。自由水是输送养分给树生长,存于木壁细胞里,大约两年时间后便可由木端两边挥发干;结合水存于木质纤维素内,至少要四至五年才可由木端挥发;宿糖和单宁在木质纤维素里起着胶合作用,既不能清除又要让其干硬不能堵塞管道,这要二三十年时间,如果用蒸煮方法,宿糖和单宁便会在热水分解中蒸发,木质纤维便会软弱无力,如果用火力烘干,则宿糖和单宁及其它有机化合物焦化,木质纤维素也会变脆。能寻找到高质素的自然干燥年限长的制琴木料,便奠定了制作出好声音小提琴的物质基础,(在制作提琴过程中不要犯这方面的低级错误)。


作者: 任龙提琴    时间: 2008-10-21 00:23

引用::(我们可以用一种简易的方法做个实验:用一条铜管,把里面灌满锯末或其它软质物体,将铜管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是紧和闷的声音;将灌满杂物的铜管清除后,扔在地上便发出另一种明亮的、松化的声音)。

那么;;1)我还是一直搞不懂的一个问题,海棉越干的时候掉地下,越不响!为什么?

2)要是把铜管子里灌满...软性东西,看你怎么灌了,怎么满了?效果是不一样的哦。

纯属抬杠,绝非搅局,别介意哦。


作者: xuxianzhou    时间: 2015-9-20 08:46
在网友指点下,找到此文论坛,初步读来收获很多,以后会再看几遍。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