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讨论]新琴开音不至于导致琴板断裂吧? [打印本页]

作者: 东府花园    时间: 2009-4-12 22:04
标题: [讨论]新琴开音不至于导致琴板断裂吧?

有朋友善意地提醒,新琴开音时要采用正确方法,防止琴板被震裂,真叫人对此担惊受怕,进而感到莫大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新琴开音果真具有如此巨大的破坏性吗?征求过周围很多朋友的意见,他们也是莫名其妙一头雾水。所谓新琴开音,无非是对提琴声音品质及潜力的开发与调整,主要通过加大运弓力度促使琴弦振动,以增加琴体特别是琴板对琴弦振动的反应速度,进而消除各个部位影响和阻碍琴弦振动的不必要应力,实现音量音质音色的日趋完美。从广义上讲,开音不是一时一事,而要伴随提琴使用的一生,就像人终身都要学习完善自己一样。从狭义上讲,通常所说的“开音”是通过加大力度让琴弦充分振动,从而引领与带动琴体各部位的振动走向和谐,用以迅速克服种种不利于演奏的固有弊病。开音的质量与效果,往往与开音的时间长度、运行密度、操作力度、触及广度、以及演奏技艺水平成正比。就力度来讲,琴弓只能触及琴弦而无需作用于面板,面板的断裂与开音未必就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说,琴板的断裂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材料本身状态和制作工艺技术问题,与琴弓恐怕风马牛不相及。面板潮湿会导致严重变形,胶合不严会导致接口开缝,温度骤然升高会导致琴板琴体开胶,保管运输过程中遭遇强大外力撞击会导致提琴破损,机器压制的琴板会反弹归位,如此等等。而拉奏提琴即用琴弓马尾摩擦琴弦,所产生的声波诉诸人的听觉,是什么样的声音居然能把琴板震裂呢?真叫人难以想象。多年以来,极少甚至根本见不到谁把提琴面板拉开裂缝的怪事。仅仅因为琴弦振动就能让面板开裂,恐怕真的让所有人都难以轻易苟同。至于新琴开音的办法,不一而足,拉奏单音或双音和弦,拉奏空弦或演奏音阶,弹拨琴弦或轻敲背板,都是为了让琴体渐渐产生与琴弦趋向同步的振动。无论是充分振动、和谐振动、有序振动、模式振动,都难以造成面板断裂的可怕后果。所以我想冒昧地说一句:新琴面板断裂,恐怕非开音之罪也!呵护新琴疼爱有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出于担忧心理给开音扣上这样一顶帽子,很有可能无意中制造了一桩冤假错案,日后肯定还要平反昭雪的。呵呵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3 11:36:37编辑过]

作者: 萧影    时间: 2009-4-13 10:05

很有说服力,顶!

  


作者: wsl1457    时间: 2009-4-13 10:45
顶!我同意该观点!
作者: 东府花园    时间: 2009-4-13 11:32

萧影和 wsl1457 两位朋友投了赞成票,谢谢鼓励!

这是一篇问题讨论的发言稿,我先来抛砖引玉,欢迎持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来各抒己见!


作者: Yalun    时间: 2009-4-13 16:18
楼主放心。新琴开音不至于导致琴板断裂。
作者: 东府花园    时间: 2009-4-13 16:25
以下是引用chupawan在2009-4-13 15:34:00的发言: >

你讲的很好! 但最好有"频谱仪"来"开音"(如果没仪器,就别乱来!)

振动的频率很关键:而非振动能量.

如果不产生"共振",即使猛烈"开音"或折腾也不应破裂 但"共振"了,即使人的脚步也会使大桥振塌!

另外有些"面板拱度"大,是不适合"开音"的!

最后如果什么问题,处理要文明,不要口出"污言",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可找"消费者协会"调解.

chupawan先生讲得很有道理,受教了!

频谱仪是用来测量物体振动频率的仪器,可以测定小提琴面板及背板、边板自身的音频,以及音频变化的范畴。新琴开音是指对声音现状的改善与发展变化潜力的开发,说到底就是长时间并且变换不同方法拉琴。如能在开音过程中借助仪器检验琴体各部位音频状态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开音的进展情况与效果。

还有的问题我不甚清楚,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小提琴开音涉及到“共振”问题,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共振”,不同于一支队伍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过桥,从而导致把桥梁震塌严重后果的“共震”,后者恰恰是振动能量远远超过钢铁桥梁材料金属疲劳的极限。而小提琴开音过程中有意增强并促其频繁发生的共振,其基本含义应该是:

1、[resonance]∶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 2、[sympathy]∶能借媒介交互传达振动的几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小提琴开音只能是单弓作业,绝不会产生足以将面板震裂的高强度振动能量。所以我仍然不敢相信:果真有开音竟然把面板开裂了的事情。

另外,为什么有些"面板拱度"大的琴不适合"开音"呢?请您告诉我好吗?

谢谢!


作者: Yalun    时间: 2009-4-13 16:51

你真可笑! 把我称作老首长同志! 我这辈子从来就没当过官。也不打土豪分田地,也没有土枪土炮。


作者: 5255dance    时间: 2009-4-13 18:23
以下是引用Yalun在2009-4-13 16:18:00的发言: 楼主放心。新琴开音不至于导致琴板断裂。

同意此观点!


作者: linyiqing    时间: 2009-4-14 14:58
明白了,楼上的意思就是说,新琴做出来以后就应该永远放在琴盒里不要拉,这样就不会因为拉琴导致“面板背板和弦的开裂”了。。。。。。
作者: qsh    时间: 2009-4-14 15:04
开音还这么复杂?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09-4-14 19:30
以下是引用chupawan在2009-4-14 15:29:00的发言:

还是你"聪明可人",,你见过"小宝宝"一生下来,就着地的吗? 你们在广东不是很会"煲汤"吗? (但你可别抱着睡觉啊!)

你"音不准"是你老师讲的,----你干吗老和我过不去啊?!!!

以理服人.有理说理,

相信大家只是针对琴来说的.而没有故意和人家抬杠,或者想积极表现自己智谋的意思!

我觉得你这样把把的事情扯进来说很没意思!


作者: sodasnow    时间: 2009-4-14 20:17

从来到这个论坛就一听人在说开音开音啥的

其实一说“开音”我首先想到的是庙里的“开光”

小提琴的制作是很花时间的事情,我相信这件乐器完工以后,它的大部分属性可调的区间应该不会特别大。

那么说到开音,就那么用力的拉上几下,声音就真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吗?这种变化真的就能变成一种永久的改变吗?

请大家指教。


作者: sodasnow    时间: 2009-4-14 21:24
以下是引用chupawan在2009-4-14 20:35:00的发言: >最近你在我的批判教育下,进步多了吗!!!---总算"讲到点子"上了---讲得很好!!!---很有见解!!!!(看来我的努力没白费力气啊!!)

老大,我真服了你了,我因为跟了你的贴辛辛苦苦积攒的二百多现金被扣成负数了,现在都没钱买女王大人的伴奏了,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先还我钱再叨叨~~


作者: evariccobono    时间: 2009-4-14 23:10
怎么回事 坛子里讨论的问题 越来越没谱了......遗憾......
作者: raoqiulei    时间: 2009-4-14 23:37

每次观看chupawan舌战群儒,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HOHO~

权当坐山观虎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4 23:39:00编辑过]

作者: qq529040843    时间: 2009-4-16 12:45
太强悍了~~向你学习~~~我的琴就是因为没开音所以现在才那么难听。。。
作者: 好乐曲俱乐部    时间: 2009-4-25 19:24
去找卖家换
作者: 笛笙    时间: 2009-4-30 16:49
不会不会
作者: qiouzhibx    时间: 2010-12-9 01:22
琴身骨紧,要通过推拿,舒筋活络才更好用。
作者: 弦上荡悠    时间: 2010-12-12 08:08
太雷人了吧,开音竟致琴板断裂?我认为开音无非是弓子在弦上力度的加强和时间的延长罢了。
作者: trewq_732579986    时间: 2011-7-12 10:51
所谓小提琴“开音”就是在一个较长的使用过程中消除在制琴时产生的应力和改变它内部的状况,这也是一个时效问题,木头的弹性是钢铁的100倍,所以需要有更长的时效处理过程。 也有人提到开音器之类的东西,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这类东西很早就出现过,有德国人曾经把琴挂起来。用一个小圆滚筒拉弦,用金属手指在指板上跑来跑去,多年来,他们使用这种机器日夜不停地拉这把琴,但是这种做法是毫无用处的,难道有什么东西还能代替活生生的手指和人力的运弓,人的手指能够在指板上揉弦滑音颤音、捶弦,人力运弓有时如“行云流水”,有时如“烈马奔腾”等等这一切是任何机器无法代替的。所以在小提琴开音的过程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就跟我们学琴是一个道理,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磨练过程。至于开音琴板开裂有资料说过薄的面板会发生,不过很少见,本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过,但是有个朋友两把琴的面板裂了,他把它们放在文化宫很久没用,因为那个地方非常干燥,大家知道,木头受潮会涨,干燥会收缩,特别干燥是造成开裂的原因。 我们的小提琴的音柱和琴码调整到一个初步合适的位置时最好不要再去无休止的动它们(最好是大师们规定的范围)因为动一次小提琴的振动环境会有不同的变化,以前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磨练会前功尽弃。 我们也不要想象把自己的一把普通琴变成斯特拉迪瓦里,那样会耗费你一生的精力,如果这是你追求的目标也不妨试试,呵呵呵!
作者: 东海闲羊    时间: 2011-7-12 14:21
不管干燥几年的材.当你把它剖开制成琴时.它都变成新材(个人观点).它的可变因素还很多 我买到一个琴后.要是外观另件装配付合要求我基本不去动音柱什么的.我对放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比较在意和下功夫.在第1-2年我基本按东府老师的方法.单弦.双弦.正常拉奏.哪个弦音不太好(自个认为)就多拉哪根.拉奏时一定要把弦定在标准音高.拉好后把弦放松1度(个人认为琴的整体还没稳定下来.利于保护).等1-2年磨合期过后我才开始动音柱的念头.我认为在开音期一定要标准的定弦.正确的拉奏才能把它固有的频率传递到面.底板上.使它能适应这个震动频率
作者: ligangda    时间: 2011-7-15 15:20
只要您是‘拉’不是‘砸’
作者: king13    时间: 2015-4-5 14:04
所谓的开音,简言之,就是刀和磨石的作用, 刀都是锈迹,需要不断的摩擦才会风刃, 开音是把琴弓和琴弦之间摩擦力当中的杂音过滤掉,这就是阻尼的作用, 弓毛和琴弦摩擦共振当中不应有的杂音噪音,而使开音音色统一音量平衡,发声平均,等作用,这就是开音,非常容易理解,不会是损坏小提琴的,有些人小题大做了, 开音会小提琴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差, 试问你要用刀,刀上面都是锈,你是不是在使用刀时候先用磨石来磨刀了,同样的道理,小提琴就是刀,磨石就是开音, 小提琴上面的锈,需要不断的用磨石不断的磨,小提琴就会变得更好了,磨石就是开音, 就是这个过程, 很简单,很清楚, 非常明了, 简言之,
作者: jhhjcc    时间: 2016-3-30 14:52
孩子的新琴,几天就这样了?是油漆断裂了吗?

IMG_4053.JPG (132.74 KB, 下载次数: 62)

IMG_4053.JPG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