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向小提琴初学者献上一份礼物——简明基本乐理知识。祝新年里演奏水平大大提高。
[attach]1177[/attach] [attach]1178[/attach] [attach]1179[/attach]
"半音的两指要靠在一起,中间没有缝隙,有了缝隙音就不准了"
这句话欠妥哦,在一把位里就不一定:2弦的7、1之间,3弦的3、4之间就得适当保留12指间的空隙,这样才满足纯率,保证7和1都与空弦3完全和谐
小提琴区别于钢琴就因使用纯率而不是十二平均率,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不管怎么按音如果不满足纯率就不可取,正因如此所以小提琴里不同调式的半音是不一样的,比如<神秘圆>中,第3个音re和第4个音降mi就必须手指靠拢,但如果碰到乐曲里有升re,就必须倾向mi,那样的话3和4指之间就必须适当的留一些空隙,由于半音倾向性的不确定所以不能一味的认为所有半音都要把指靠拢.不过这样说其实也不太清楚,如果我们拉2把位,在2弦上按mi,那升的re既然和re有空隙相对的和mi不就靠拢了吗?所以这样说其实是一回事!
同样的我说的是si 与do的位置间有空隙的情况首先是考虑拉和弦时,为与1弦空弦满0.
足纯率的和谐就必须有空隙,再说了有没有空隙的说法也不准确的如果你的手指很粗的话哪来什么空隙嘛,手指很细即使是该靠拢的说不定还得有点空隙反而是准的,因此准确的说法是音位的空隙!
乐理田地里的帖子<纯率>中用段话:"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这样便产生了七个基本音级。根据纯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ED、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
<不同的乐器律制的协调问题(转贴)>中:"非常严格地讲,纯音律和五度相声律并不完全一样,纯音律“所有的音程均源于自然的纯五度及自然的纯三度”,在小提琴演奏中,升C更靠近D,而降D更靠近C,“并不是纯律的使用"
如果上面的说法正确,那么EF、BC之间的半音距离小于十二平均率是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式?
初学者不用管那么多,手指靠拢反而保险点,因为那个空隙很难把握准!!!
请问一下第二张图下面那地方,音符下面的点是什么意思,是附点音符吗??
re:9楼——你是说的那个示例吗?
在音符上面或下面的点,是断音记号,这个断音,根据不同乐曲的不同要求,可能用断弓、顿弓、跳弓、撞弓等弓法,总之,有了断音记号,这个音符就要奏得短促,清脆,音与音之间有一个短短的间歇。
拜托ltq0533老师!8楼到底对不对你也说个话啊免得误导别人哦!
re:8、11楼
“不过这样说其实也不太清楚”——你没说清楚,我也没看清楚,因此不敢说“对不对”。
“再说了有没有空隙的说法也不准确的”——你说有空隙,我说没空隙,说来说去,我们说的都“不准确”,怎么说“对不对”?
“手指靠拢反而保险点”——音准了才“保险”,音不准谈何“保险”?既然手指靠拢保险,还有什么说的?音准是靠耳朵来判断的,并不是以手指的紧靠、松靠或略有间隙来决定,这种按弦的感觉因人而异,因为手指的粗细、大小因人而异。
应该注重耳朵辨音能力的训练,而不是机械地寻找手指之感觉。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手指的基本位置感觉可以带来音准上的基本吻合,但最终还必须以耳朵的听辨为准。究竟是手指间距离过大,还是过小,具体情况具体调节,直到找到符合音准需要前提下自身的手指位置感觉为止,这样的手指位置感觉才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找到正确的手指位置感觉之后,才可以依靠这种感觉迅速地找到符合音准的按音位置,从而确保发出的音的音准。但最终,还是以耳朵来进行音准的判断的!通常,音发出来以后,手指还需迅速作出调节,使稍偏离音准的音回到准确的位置上来。
耳朵,才是最重要的音准判断器官。
当然是共识了,还有今天查了下资料,能确定说纯率EF和BC半音距离大于十二平均率,其他通过升降号产生的半音小于十二平均率,虽说耳朵是最关键的,但如果听的方法不合理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认为双音定音法符合纯率特点是最可取的,最准的,完全依赖耳朵并不能达到精确.话题与空隙根本无关,而恰恰是由EF和BC半音特殊性引起的,而通过双音所确定出来的结果可以很好的证明其真理
过分强调纯律的作用会犯错误!
如果连续半音阶上行或下行,试问这时的各半音关系应该如何把握呢?这时的半音是以平均律为准呢,还是以纯律为准呢?如果不是按平均律的半音上行或下行,当连续行进12级半音后,最后的音与原来的音必定不会是纯8度,这种结果一定让人耳无法接受。如果每级半音的距离都不均匀,人耳就会立即感应出这种变化,产生半音不准的感觉。
实际上,究竟使用何种律制还需看作品的需要,在确保主音准确的前提下,其它各音的关系都是视情况而定的。而这种视情况而定,是取决于耳朵的接受程度的。耳朵认为可以就可以,耳朵不能接受,那就必须改变!就音程距离而言,没有绝对精确之说,除了主音的关系基本不变之外,其它的都在随着曲子的进行而改变。而这一切,都是用耳朵来进行判断的!
Re16楼:有道理,高把位的音全凭耳朵(也没办法用什么双音定音),一般情况一把位的音根据不同的升降用纯律定,但对于连续半音阶上行或下行就不一定了,加上毕达格拉斯音差,八度关系等都要靠耳朵判断.纯率只是小提琴定音的基础,最基本的定音应该按它为准,小提琴也不是它的奴隶,有自己的特色!还有小提琴三种律制都能演奏的,呵呵.
Re:17楼
无语,还是没懂我的意思,首先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是音位的空隙而不是指头的空隙!!!再次强调这一点,按你刚开始就提的是指头的关系当然顺着你叫法写了啊,但我可是在后面指出来了的!我想指出的就是"音位的空隙"这种叫法更合理.
"“双音定音法”怎么定?不用耳朵用仪器?"-----还没明白吗?当然是用耳朵定啊,纯不纯就是人耳的反应,双音定弦法既可以定五度空弦来调弦,也可以定四度和三度来找音按音,如果这个方法不会那么你就少了一种让学生找音的技巧,很多学到很高的程度一把位的音准还是一般般^^^^^
"完全依赖耳朵并不能达到精确"这一句是我没表达清楚,依赖耳朵听单音非空弦的音即按单音对于初学者很难把握准,“双音定音法”这个方法很可取,当然暂且只讨论一把位部分,高把位按音就纯凭耳朵了!
"按此说,C大调的导音与主音(B、C),这个半音大于平均律,那么G大调的导音与主音(升F、G)却又小于平均律了?"
-----用首调概念讨论?!在一般的文献里讨论音律,CDEFGAB默认为C大调里的do,ren,mi,fa,si,la,xi ,至于其他音都由bC-bG-bD-bA-bE-bB-F-C-G-D-A-E-B-#F-#C-#G即按五度相生的产生法来称呼,即固定调概念,另外拉琴不是一定要掌握首调概念的,当然掌握了更好,但论坛里没掌握首调的人那么多还用首调讨论音律概念那样会把更多的人整糊涂!固定调最一目了然.
况且ltq0533 老师所说的"si 倾向 do,fa 倾向 mi,升sol 倾向 la,降mi 倾向 re,这就决定了半音两指必须靠紧,这是区别于平均律的一大特征"
---你所说的si 倾向 do,fa 倾向 mi升sol 倾向 la,降mi 倾向 re肯定也指的是C大调的唱名吧?!我杂知道你又没说明,这个称谓统一以后,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吗?(C大调)纯率EF和BC半音距离大于十二平均率!如果就是对这点怀疑,那我可终于找到川音和中音的差距了,连图书馆的书都是错的哈?刘德庸还怎么混哦^^^^
"少费点精力就好,越研究越糊涂,更无助于学琴"-----真理越辩越明,中国人就是太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从而导致几千年发达的科技和落后的科学,只差一个字?差得远!上面的话题,不想让初学者糊涂,就告诉他们所有半音都一样,要让他们知道,就得知道清楚,不能对一半错一半,影响最大!
个人观点:如果一把位基本的纯率关系掌握了,那么初学者拉琴时都多了一份愉快,纯啊!!!!!
看来大家还是有共识的!
这个问题讨论到这应该已经比较清楚了,只是在表达方法上造成了理解的歧义。
re:18楼
在你的长篇大论里,曾几次出现“这样说也不太清楚”“这一句是我没表达清楚”……那就最好先搞搞清楚。“首先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是音位的空隙而不是指头的空隙!!!”——唯有这一句说得“很清楚了”,我却更糊涂了。“音位的空隙”是个什么概念?我前面曾针对画指法图提出了半音间手指不要留缝隙,就是说,在图上,那个圈(即手指)要靠起来,你说“欠妥”,要有“空隙”,现在又说“不是指头的空隙!!!”,是“音位的空隙”。我实在孤陋寡闻,我只知道各音位之间有一定距离,这“空隙”在哪里呢?“还没明白吗?当然是用耳朵定啊”——再看看你的原文:“我认为双音定音法符合纯率特点是最可取的,最准的,完全依赖耳朵并不能达到精确”……这跟“当然用耳朵”一样吗?“固定调最一目了然”——我的帖中说的“那么G大调的导音与主音(升F、G)却又小于平均律了?”是固定调还是首调?这叫“首调概念”?“刘德庸还怎么混哦^^^^”——我们讨论的是问题,别人怎么混与此无关,在这里讨论,最好把“图书馆的书”理解了,吃透了,变成自己脑子里的东西,甚至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好,而不是拿它们来阻吓。“纯率EF和BC半音距离大于十二平均率,其他通过升降号产生的半音小于十二平均率”,此说应该是固定调概念吧?BC不是C大调的导音和主音吗?既然这个半音大于平均律,那么,升F和G不就小于平均律了吗?这不是“用升降号产生的”吗?这样,C大调和G大调的调式就不同了,导音和主音间的距离不一样了,这怎么解释呢?
算了总是在那里抓着细枝末节断章取义回避实质问题在到最后还在那里C大调G大调的,没意思,你要真不明白我也没必要给你讲明白如果我说的是错的那你就当我在帮你顶贴,不谈了,大家认为谁对就谁对吧,两个都看不懂的就当没看,我闭嘴了!!!
真有细心的朋友呀!·!
谢谢!就是不是很清楚。。。
多谢楼主
存下来仔细看……
乐谱符号可参见《小提琴乐谱常用符号一览》帖:
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46&ID=4354&page=1
还有什么符号可直接在帖中提出来。
多谢!多谢!
才开始搞琴的事,俺还不晓得问什么呢
re37:在音符上的圆点(符头朝下时点在下面)称为断音记号,即把这个音拉得短促,音与音是断开的。至于用什么弓法,要根据乐曲的具体要求,或顿弓、重断弓、跳弓等等。有时快速的分弓奏法也有点,例如开塞十八课(据卡特尔版编者序)。
呵呵~~~~~~~
这些图偶很早就下载了喔!~~~
呵呵~~~~~~~
看来这类的图片确实对初学者有帮助啊!~~~
拉琴时一般要求半音的两指要靠在一起,中间没有缝隙,因为我们不能绝对保证没有缝隙,这样因反而较准了
按半音恐怕和个人的手指粗细也有些关系吧,
各位大师:
有谁知道相邻音在把位上相隔长度距离怎样确定呢?当然,前面谈了一些半音。。。。等等的高见,但距离到底能否量化?
谢谢!!!!!!!!!
顶!受益!!
无话可说`````说了也不专业!!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非常感谢
请问55楼:你听着钢琴准不准?你听着大师们演奏的小提琴准不准?你听着用钢琴伴奏的小提琴,它们有什么差异?你听着“有小提琴不准的感觉”吗?
音乐就是感性的艺术,音乐里有数学、物理,但音乐毕竟不是数学、物理学,只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可以在音乐里找到数学、物理,搞音乐的不必去深究它里面的数学、物理,特别是初学者。如果说也需要理性的话,那么,研究音乐的理论、规律是必需的,而不是研究它的数学、物理理论和规律。爱因斯坦“拉出了相对论”,但他不是音乐家。海菲茨、帕格尼尼,只留下了美妙的音乐,尚未见其有任何数学、物理的著述。
我女儿正在开始学习左手练习,进步不如右手,请教各位有没有高招。
小弟初學乍練, 各位大大的發言只能一知半解. 不過這裡的水平真是高, 先推再說! 感謝!!
刚刚发现这个网站,太好了!!
看到调式就晕菜。
谢谢版主,我终于找到了,非常感谢,以后我要经常来这看看.
多谢楼主,这样更方便了!
请问一下有没有温州的朋友呢?
谢谢,我愁不懂五线谱
看各位大师都说的蛮有理的,我只是表示感谢与支持
对我太有用了,谢谢大家。
找到这里非常好,我是个乐盲,但是我女儿在学小提琴,难啊
感谢几位老师的指教。
很有帮助
谢谢
手指头大和小不应该有分别吗?手指小的人当然要分开,而这一切都要靠耳朵和手指的触感。慢慢练习才能掌握的。
非常感谢,正好小孩在学琴,不好怎么教她乐理知识呢
好象很有帮助,就是不怎么看的清楚~~,那图
以下是引用Candy198791在2006-7-2 16:44:00的发言:好象很有帮助,就是不怎么看的清楚~~,那图
顶,顶, 顶。
謝謝您们
有這麼好的網站跟內容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