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小于说琴 --- 高级提琴选购 ---- 琴头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于 时间: 2010-6-16 22:59
标题: 小于说琴 --- 高级提琴选购 ---- 琴头
看了看原来自己的注册ID,发现来到这个论坛已有将近4个年头, 真是时光飞逝啊。 当年的一篇“好琴的标志以及买琴的要素”至今还经常被人翻看,心中也非常高兴。
4年中坛友的水平也在不断进步着,现在也是时候告诉大家一些更有专业水准的知识了。 不过大家买琴, 先要搞清自己要买的琴的“阶级”, 切勿已一个标准来要求2000元和20000元的琴。
做琴人拿起琴来,恐怕一半的人会先看琴头。 因为琴头可以说提现了一个制作师对“美”的理解,和手工基础结合的做好的地方。 那第一篇就用琴头来开始吧。
先看一些图片吧,之后我再慢慢道来。
好看么? 好看。 为什么??? 和一把2000元的琴的琴头有什么区别呢????
1: 正面
旋首的三个层面,从正面看过去,所有的侧面线条,要完全垂直【有个别学派并非如此】。 请看好所有蓝线的走向。
弦轴槽厚度一致,且成一条直线【也有外线是弧线的,但是两边要对称】
弦轴安装平行,无扭曲。
正面的这些要求,现在基本上5000元以上级别的琴,都能或者说都应该做到。
2: 侧面
人的审美,很多时候是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的。 最完美的东西,其实也都是大自然“制造”。 这个就是算有制作师所追求而又不能达到的完美。 贝壳。
那贝壳的曲线为什么是完美的呢? 因为他是流动的,递进的。哪怕是到了最细小的地方,这个递进依旧持续着。
可以看到,距离在不断的以一定的速度递减着, 但是这个速度不是一定的,而是有快慢的,所以出现了一种椭圆的美,一种有重心的平面感觉。
返回到琴上。
能够达到这一点的琴, 恐怕就不那么多了吧, 在我看来很多万元以下的琴都达不到。
另一个侧面的重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但是对于制作师来说,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这两条近似平行的曲线,是琴头侧面“美”的很重要的地方,扭转的力度,最宽最窄点的位置,都对美感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高级手工琴”的分水岭之一了: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个小地方。 我们叫他“喉咙”吧。
这个地方,一般的琴厂琴制作是相当粗糙的, 以为很难把握,地方又很小,需要非常细心的制作。稍大的工具就进不去,而且非常敏感,可调整性很小,稍不注意就开大了。 而高级琴在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大的看点。 望大家多多注意。
另一个分水岭 最后的一圈。
俗称“小珠”,旋首结束的最高点。 最小,也最难把握。 就好比一个大大的“逗号” ,逗号的“圆”可以是水滴形,也可以是正圆,但是一定要和第一圈和第二圈配合。 “逗号”的尾巴要干净利落。 Guanerri的“逗号”就是他和Stradivari风格区别的一大看点。
3 背面:
背面的制作更多的是体现了一把琴到底制作的有多么仔细的地方。
旋首槽的中线要完全笔直
这条线要做的干净利落,起码是将近一个小时的工作量。
两条槽的宽窄要一致
宽窄变换要对应相对琴身模具的风格。 对于斯式而言, 是下部基本平行,而到了四分之一处开始变成三角形。
深浅:
旋首螺旋曲线的深浅,在照片上很难看出,但是从阴影里一样可以看出门道。
最后一个分水岭:
倒边:
好的倒边可以有两种风格,渐进的,或者是 一致的。 图上的这个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所有倒边的宽度一致。
而翻边后的线条,则是完全流畅的, 这点, 真的很难。
---------------------------------------------------------------------------------------------------------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内容了,下面发上一些版块中随意摘录的图片,请大家自己对比上面的要素,看看到底不足在什么地方吧。 图片都是随便挑选的,希望大家理解。有些也许只是角度问题吧。
后槽左下部窄于右下部,且形状过于尖锐。
喉咙完成较粗糙,小珠仓促结束。
喉咙完全没有加工,切旋首不成递进比例。
旋首曲线不流畅
喉咙完成过于简单。
喉咙完成稍欠缺一点儿。
喉咙开的过大,工具使用生疏。
特例, 油漆问题,琴头于琴颈衔接处油漆过渡过于生硬。
倒边第二圈明显过宽。
--------------------------------------------------------------------------------------------------------
好了, 大概就这么多,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大家提出。最后献上斯大爷堪称完美的作品:
1679 Hellier
小于。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0-6-16 23:36
好文章,对于鉴赏一把提琴起了非常大的指导做用!
作者: evariccobono 时间: 2010-6-16 23:46
...前五留名....
作者: zhougg 时间: 2010-6-16 23:54
写得太好了!
作者: evariccobono 时间: 2010-6-16 23:56
也来帖几个图 大家也把你们喜欢的琴头分享一下吧....
作者: 老腾 时间: 2010-6-17 00:56
很重要!做琴的时候要牢记心中。
作者: 琴瘾 时间: 2010-6-17 09:03
学习了,谢谢!
作者: hhrrhh 时间: 2010-6-17 09:13
写的太好了,选琴有个好的标准了!
作者: 云浮 时间: 2010-6-17 09:50
非常好的“阶级”教育,对挑琴或做琴玩的 “擦亮眼睛、站稳立场、看清路线” 很有帮助。
作者: zyw8000 时间: 2010-6-17 10:02
呵呵!赞!赞!赞!“小于”老师总有好东西无偿赠送给大家的。这不,又一篇极好教材向大家展示!看后感觉像是上了一堂难得的高级提琴知识课!这可是其他地方无法学到的好知识!偶不但要好好看,还要细细品味,认真研究,多看几遍的。赞叹!赞叹!呵呵!
作者: plastic 时间: 2010-6-17 10:33
很好的精华
作者: spyui 时间: 2010-6-17 10:47
作者: lord 时间: 2010-6-17 11:07
期待继续!
作者: 家有小豆 时间: 2010-6-17 12:38
长见识了,谢谢楼主!
作者: wsl 时间: 2010-6-17 12:58
希望继续
作者: 学琴妈妈 时间: 2010-6-17 15:35
受益匪浅。拿着于老师给的标准把某旧琴网页上的琴头看了一遍,真是没有几个过关的,甚至那些开价两三万的。没有老师介绍的这些知识,难免会做冤大头啊。
作者: tsaiwc 时间: 2010-6-17 17:32
谢谢小于老师!但是看喉咙处的功力高低还是感觉较难.
作者: leilei0611 时间: 2010-6-17 19:33
好文章精辟精辟。我建议论坛里的朋友人人收藏,必须的。
作者: voice501 时间: 2010-6-17 20:22
能否请小于版主点评一下这个琴头 谢谢
作者: 枫杉传奇 时间: 2010-6-17 21:37
小于老师的帖子太精彩了,对买琴和业余制琴都有很大的帮助,期待着您能多发类似的高水平帖子。
我仔细看了您的帖子,对比了自己做的琴头,发现了几处不足,下一步我要仔细修改一下。
顺便发一个1715克雷默那人琴头,大家欣赏一下。
作者: 幻想音符 时间: 2010-6-18 00:21
以后换琴,我就能注意了···
作者: alavan 时间: 2010-6-18 11:57
小于的琴头貌似越做越漂亮了。
作者: 小于 时间: 2010-6-18 12:35
不是我做的。。。我也希望我能有那水平。。努力中。。。
作者: alavan 时间: 2010-6-18 13:02
嘿嘿 会的 加油 
作者: 向明 时间: 2010-6-19 18:52
学习了,平时还真不太注意看琴头
作者: 如歌如吟 时间: 2010-6-20 15:07
感谢 !!!!!
作者: 丽子 时间: 2010-6-20 15:38
好贴!新来报道,谢谢楼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0 15:38:50编辑过]
作者: MercuryYu 时间: 2010-6-20 20:22
很好的教育贴,有利于广大琴友提高鉴赏水平!
作者: evariccobono 时间: 2010-6-21 14:04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0-6-21 17:23
楼上这个有意思?
是什么?黄金比例吗?
作者: tg3991590 时间: 2010-6-23 16:59
学习了!好东西要收藏.
作者: hbhero 时间: 2010-6-23 17:10
赞!赞!赞!
作者: minggeg 时间: 2010-6-27 08:42
小于能不能也把图片放到“提琴社区”?因为这里复制不了您的资料。
作者: 林洛洛 时间: 2010-6-27 15:47
哇,按照小于老师的观点。这样的琴不得要好几万吖。。。看的我好心动,虽然我还是个初学者,但是我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一把大家都认可的琴。。一生能有一把好琴是很幸福的事吖~ 呵呵,愚见了
作者: 小于 时间: 2010-7-2 23:16
以下是引用minggeg在2010-6-27 8:42:00的发言:
小于能不能也把图片放到“提琴社区”?因为这里复制不了您的资料。
不必了,那里遍地是大师,何必听我唠叨呢 。
作者: 沉___思 时间: 2010-8-1 22:05
呵呵,真的平时一点不注意这个琴头的造形,看了真的大开眼界,好琴不光音质好,这个不显眼的琴头也这么美,大多都在注意面板,背板等等,谢谢你,真的长知识了,
作者: 漫漫长路 时间: 2010-8-5 10:23
长见识了 收藏 对我们以后换琴 选琴有很大帮助呀 谢谢LZ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0-8-6 03:49
以下是引用沉___思在2010-8-1 22:05:00的发言:
呵呵,真的平时一点不注意这个琴头的造形,看了真的大开眼界,好琴不光音质好,这个不显眼的琴头也这么美,大多都在注意面板,背板等等,谢谢你,真的长知识了,
好的琴头就象人的面孔.属于基本要素.
买琴就象找对象,相貌应该也考虑在内.
就象现在人人都说我要找个心肠好的就行,但究竟有几个人能抛开世俗和对美最直观的感受?
作者: kakuei77 时间: 2010-9-14 20:20
确实太强了,学习中,一下子还吸收不了 这么多知识。
作者: mbxk 时间: 2010-9-15 19:55
一个琴头就这么多学问啊
作者: 爱在弦间 时间: 2010-9-15 21:32
前面的几个琴头是小于BZ的作品吧,太美了,偶看好你哟~~
作者: l474361 时间: 2010-9-17 09:18
这是楷书,那宋体呢,草书呢,工整的美,还缺乏灵魂。
作者: tiezi 时间: 2010-10-18 08:04
长见识了 收藏 对我们以后换琴 选琴有很大帮助呀 谢谢LZ
作者: dingw 时间: 2010-10-19 09:57
长见识了
作者: 悟玉堂 时间: 2010-11-10 17:27
学习 。。。欣赏。。。。
作者: wlff0516 时间: 2010-11-11 16:24
太惊叹了,只看面板背板和琴颈的人路过,要细细品味着帖子
作者: 琴结 时间: 2010-11-11 18:45
好文章,本不太注重看琴头,就是看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谢谢楼主的指教。
作者: wukong_75 时间: 2010-11-16 17:03
谢谢于版主,好文章。期待其它。。。。。。。。。。
作者: comi 时间: 2011-2-27 02:05
无私的文章~
作者: 550405 时间: 2011-3-23 19:13
有收益,是很好的提琴知识课,ok
作者: 邦德他侄 时间: 2011-3-24 07:59
又学了一遍,明师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2-5-7 23:06
这琴头也太漂亮了。
作者: 扬扬扬 时间: 2012-5-7 23:30
图文并茂,有点突出,通俗易懂,赞一个。
作者: turu2795 时间: 2012-5-8 13:30
好帖子!专业!
作者: 随风飘荡 时间: 2012-6-16 17:54
明师。顶,顶,顶。。。。
作者: cad5628 时间: 2012-6-16 21:31
长见识.好帖.顶,顶.....
作者: 琴梦缭绕 时间: 2012-6-19 22:03
确是好帖子,长了不少见识。不过,现在的工艺都提高了,工具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做工整体水平提高了。做得好看的琴不少,但是声音好不好,还要仔细辨别。工艺重要,声音更重要。
作者: chuisung 时间: 2012-6-19 23:19
真是讲究啊,学习了
作者: 老歌 时间: 2012-6-21 23:58
对称美,流线美,精致美,神韵美,很完美,可觉得还少点灵性。当我们凝视大师们的琴头时,你能看到她在向你微笑,向你歌唱,向你叙说,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之美。当然我们现在做不到,将来你一定能做到。
作者: 天马健行 时间: 2012-6-22 18:08
学习怎样欣赏小提琴。
作者: 沙里淘456 时间: 2012-6-22 23:31
好帖,鉴赏小提美学的一篇好文章,佩服。
作者: 太极茶 时间: 2012-7-7 22:03
学习了,精彩!
作者: 云起 时间: 2012-7-12 13:16
学习中
作者: 冬日阳光18 时间: 2012-7-12 14:11
作者: aile135 时间: 2012-7-30 04:07
学习了,谢谢!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2-7-30 06:02
冬日阳光琴友的琴头好漂亮,我是连码子都修不好啊。
作者: 末代知青 时间: 2014-6-25 20:11
感谢于版主,琴头的学问真大,努力学习中!
作者: 老杨树叶 时间: 2014-6-26 06:55
看过版主的帖子,受益匪浅
作者: 银弦 时间: 2014-6-26 16:45
真正是外行看热闹。感谢小于的扫盲贴!
作者: Utah 时间: 2014-7-1 21:40
长知识咯
作者: 老杨树叶 时间: 2014-7-13 18:32
每看一遍,都有收获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