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乱侃数学公式在调琴中的应用,也聊--共振
[打印本页]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11-5-19 15:05
标题:
乱侃数学公式在调琴中的应用,也聊--共振
到本网站已两年多,学到很多。提琴制作类见到几种;两面派,
频率
派,音箱派,发音体系派,最多的是拷贝派。各有千秋,祝他们努力取得好成绩。如都前去大赛,就如体育比赛一样--‘胜者王侯,败者寇’。这也是自圆其说的最好检验和证实。市场的认可也是与他同步的[获名次的人,再做的琴价位倍增 ]。能做出好琴,去比吧。怕啥?哈!哈 ! 琴做好了,为的是拉奏时,出满意的声音。人们研究那殴名琴,破解。有的人发现有的名琴油漆已脱落的干净,声音还是那么好,得出结论---与油漆关系不大,这就是;反证法。记得中学时,有一数学难题,只用三角尺,和园规来
解决
一几何图形的问题,看似简单,可数年也没有人做出来,大师华罗庚用反证法,证出---不可能,人们才恍然大捂。网友提及的‘加油站’,酷似反证法。调琴一般都调
音柱
,我用代数方程式来表达,会更清楚。音梁,
琴马
,音柱相互间距x,y,z;得到最佳为h;即x+y+z=h。三元一次方程,三个变量。可以看出,调音柱时,只有马与梁间距是常量,柱与马的位置在变,同时,柱与梁的间距也在变,即一个变量保持不变,另外两个变量都在变。发音平衡,是三者的‘协作,制约’的结果,要求解这数学模型。所以,调琴也应考虑另外两个变量。如标题,本文是乱侃,欢迎指正与乱侃,哈哈!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1-5-19 15:20
哈哈,我文化太浅.
意思看明白了,方程式搞不懂!
作者:
wcying
时间:
2011-5-19 17:54
其他都是胡扯,唯 "乱侃" 是真實的及一貫的!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11-5-19 18:00
正切题,哈!哈 !这次很讲卫生!
作者:
老腾
时间:
2011-5-19 19:59
我和火车一样,已经明白了意思,其它问题就。。。。。。哈哈哈哈!!
作者:
小于
时间:
2011-5-19 23:47
其实要是说琴上面,能影响
音色
的因素,恐怕把英文字母从A到Z都用一遍,也代表不过来。
但是以我现在看来,最能影响音色的, 除了Sun说的X,Y,Z以外, 再加上选材和面板
音孔
处的弧度和板材厚度。
所以我觉得我们能采用的, 可行的, 有意义的方法,也就像Sun所说的 排除法。 尽量减少每一把琴之间的未知数的数量,保证一定的未知量不变,单一的去一个一个的验证。
呵呵,其实单说一个低音梁,里面就至少又有很多可变数。
长度,厚度,选材,于面板垂直角度,于面板平行角度,于
琴马
相距距离,最高点位置,最高点高度,上中下三段的截面形状,粘接时两头预留的应力量等等等。 也许你说这些数没用,但是每一个未知量都有至少一个对应的最佳值。
这就是很多各行各业大师最后的一个评价—— 越学到最后 越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
作者:
左嗓子
时间:
2011-5-20 07:06
也许是越糊涂越能做好吧 ?估计斯爷和瓜爷们很喜欢喝酒吧?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11-5-20 10:27
小于
老师
分析讲解的透彻。企业看资质等级,专业看资历了。 人们调琴时,只调
音柱
位为主,我想也应调马与梁间 的位置,[因梁固定,市售马宽度一样宽,马基本已定位,人们很少考虑,马与梁间的位置],用数学代数来描术3者的关系,明了看出是可调的,[变量]。即也应考虑马与梁间位。哈哈!也许弄巧成拙。
作者:
小于
时间:
2011-5-20 20:18
小提琴
琴马
宽度36mm-44mm都有哦,只不过国内很少见到而已。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1-5-20 20:19
说的对,【发音平衡是三者的协作,制约的结果】这制约两字
用的太好了。
还有小于
老师
讲的【越学到最后,越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
我还认为,困难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好像看
到了困难和问题的所在,同时总觉得这些东西一辈子都跨不
过去。
作者:
yc1954
时间:
2011-5-20 22:18
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好像武林大會,各派有自己“武功秘笈”“獨門絕學”就看裁判認不認同。
作者:
左嗓子
时间:
2011-5-21 07:21
那马脚厚度5mm怎么样?大家都弄得很薄,如果是5mm的话会是什么效果?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11-5-21 10:02
把马脚弄的很薄,可能有利音的传导,马的震动吧,。营口老琴幸福牌
指板
高只有17-19mm高,如脚留高,马上部得削去很多,心状孔上部所剩无几了。现在我观察,网站所售琴指板都较高,通用标准应是21+,-2mm吧。关于
琴马
,小于
老师
在本网有专门讲述,大家受益不浅,你去学学。哈!!
作者:
左嗓子
时间:
2011-5-21 10:58
谢谢指导!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11-5-23 21:25
共振这个熟悉的词也用在提琴上来了。也来聊一下对它的理解。一个主体振动,其它受体也会多少随之振动,如受体的固有
频率
与主振体的振动频率相同时,受体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之--共振。在提琴拉奏时,如拉与谟
空弦
音高
的音时,
音量
明显大些,这就是受体--空弦与拉奏的音[主体]发生了共振。其它空弦也多少振动,相比要小几个数量级,几呼听不出来。人们说乐队,两人以上的拉奏
音准
,常以都在共振音上,来形容音准的最高,最好的成度。共振应用很广,如在无线广播中,调选‘台’就利用了这一原理,天空中无数个不同频率的载频其一与你收音机的电调谐电路的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这一载频在接收机的振幅最大,信号最强。其它载频极弱,这样就完成了选台的任务。但在短波中,会在别的频点上也会有,信号弱很多的同样信号,这是该波的谐波在作怪。其二次谐波能量最大。每个物体有自己的频率--固有频率,用共振法就能测出。那个频率振动,使它的振幅最大,那么这个频率就是它的固有频率。如有人敲鼓,敲鼓面不同点,可敲出不同音高,但别的物体振动使它振幅最大的那个频率,才是它的固有频率。如提琴部件等,等的变化,引起它固有频率改变,利用这一点,改善模个音。是个人理解,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哈!!
作者:
plastic
时间:
2011-6-8 18:28
哈哈,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的,
小提琴
的力学震动模型肯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复杂的非线性线性系统的特点就是“混沌”,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引起巨大的变化,就好比抛硬币,一点点
力度
的变化就决定正反面了
作者:
鱼儿
时间:
2022-11-11 10:26
有意思的讨论。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22-11-12 21:16
那时,年轻。出生牛犊不怕虎,胡侃,惭愧!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