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原创]六旬老翁学琴数月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tcmo    时间: 2012-4-16 13:19
标题: [原创]六旬老翁学琴数月经历

近40年无拉琴了。想当年上山下乡,一把价值十几元的低档琴陪伴了我多年知青生崖。无人教,缺教材,完全“乱禁”自学(这句方言说明我是广州人)。自娱自乐,能拉奏一些流行歌曲已深感满足。它抒发了喜与哀,为痛苦生活减了压(现在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素,与当年知青比,也不知好多少倍。当然,现今贫富悬殊巨大)。回城了,小提琴的使命也终结了。多年来,从未想过会再碰小提琴。因为深知此物极难驾驭,要自幼学习,经多年艰苦努力,方可“见得人”。

 退休了。在公园常见人玩乐器,竟然勾起我重拾小提琴的冲动。在去年11月底,经得家人一致同意后(这点很重要,因为家庭成员将要忍受一个老年初学琴者长期所制造的噪音),去大新路买了把标价数千的琴。一把音色较好的琴(音色好只是相对业余而言)可以大大提高学琴兴趣,当年那把烂琴,只能形容为小提琴形状的玩具。接着,当然是“汤鸡杀鸭”般锯起来了。我没有打算花钱请老师,讲真请不起也舍不得。还是自学吧,反正学琴目的只是喜欢它,只是自娱自乐,充实生活,不设学习目标,没有压力,顺其自然。视频教材是必需的,无错,它就是我的老师。数月来通过视频学习,我逐步改善了姿势(是改善不是改正,因没有人在旁指正),音准音色改善了。这样,学习兴趣不断增加,每天不拉1,2个钟头总感觉不舒服。


作者: 石景山老琴童    时间: 2012-4-16 15:19
支持老哥,我比你小5岁,我也是10年7月才学琴,至今已过去将近两年了,每天拉拉琴,很乐呵,呵呵。。。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真正的老有所乐呀!大力支持!!!
作者: guodaidai    时间: 2012-4-16 15:36
老广东祝贺一下,以前有点底子的学得会很快恢复地,再加那么好的心态,杀个把月就能拉出些歌曲的,佩服。。。
作者: 小提琴爱好者    时间: 2012-4-16 16:04

偶也年近6旬,琴龄已40旬,比楼主坚持拉琴的时间长,程度也深些,现在正在学习罗德第21随想曲,偶拉琴没有压力,只为愉悦身心,预防脑痴呆,希望楼主老哥能坚持下去,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 y1788867    时间: 2012-4-16 16:15
支持大叔,自学也可以,但能找一干爱好者大家一起学习演奏更好,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向技艺高的琴友学习,也可有很大收获还能免费,呵呵。
作者: tcmo    时间: 2012-4-16 17:21

介绍一下我的学琴情况

1现勉强可背奏四季调,良宵和沙汉昆的牧歌.不过刚录音一听,自己都不收货.

2基本看简谱,无法适应五线谱的固定调唱名.一些耳熟能详的乐曲,还是用首调看五线谱.

3不拉练习曲,嫌枯躁.乐曲就是练习曲.

4由于请不起老师,dvd,vcd等音视教材以及互联网网站论坛网友,都是良师益友.


作者: tcmo    时间: 2012-4-16 17:33
不是不想结交琴友,要讲机缘巧合的.再说自己也要提高质素,免得累人累物.
作者: tcmo    时间: 2012-4-16 17:59
以下是引用tcmo在2012-4-16 17:21:00的发言:

介绍一下我的学琴情况

1现勉强可背奏四季调,良宵和沙汉昆的牧歌.不过刚录音一听,自己都不收货.

2基本看简谱,无法适应五线谱的固定调唱名.一些耳熟能详的乐曲,还是用首调看五线谱.

3不拉练习曲,嫌枯躁.乐曲就是练习曲.

4由于请不起老师,dvd,vcd等音视教材以及互联网网站论坛网友,都是良师益友.

5调音当初用安卓手机的调音软件,后来发现不准.现改为播放已知调性的乐曲,对着来调.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2-4-16 20:48
向老哥问声好!小弟小老哥几岁,没有赶上插队。其它情况差不多,刚刚想重新抄起弓子来。共勉吧。
作者: bellafong    时间: 2012-4-16 20:52
欢迎欢迎,偶也在广州,说不定能够一起学习。
作者: tcmo    时间: 2012-4-17 09:08
我住海珠区,听说每逢周日都有一班琴友在晓港公园玩琴,不知真否?
作者: zajage    时间: 2012-4-17 11:14
以下是引用tcmo在2012-4-16 17:21:00的发言:

介绍一下我的学琴情况

1现勉强可背奏四季调,良宵和沙汉昆的牧歌.不过刚录音一听,自己都不收货.

2基本看简谱,无法适应五线谱的固定调唱名.一些耳熟能详的乐曲,还是用首调看五线谱.

3不拉练习曲,嫌枯躁.乐曲就是练习曲.

我也是这样啊! 也在广州.自己娱乐而已!现在拉思乡曲、抒情曲,完全不想请老师。CD、视频等等是都是良师益友.
作者: 车马炮    时间: 2012-4-17 17:20
鼓掌! 加油加油,我要向楼主学习呀。
作者: ybldwmj    时间: 2012-4-17 22:10
楼主我和你的经历差不多,在文革和当知青时自学拉过琴。也是放了几十年没拉了,退休后才重新开始拉琴。我可能还要大你几岁,因为我又拉了三,四年了。
作者: bellafong    时间: 2012-4-17 22:12
以下是引用tcmo在2012-4-17 9:08:00的发言:
我住海珠区,听说每逢周日都有一班琴友在晓港公园玩琴,不知真否?

真的吗?可惜我大多时候周末上班,有机会一定要去学习一下。 不过就是怕我的水平太差,去到都不好意思拉。
作者: 自信使者    时间: 2012-4-18 21:58
我们单位有几个过50的都是那个年月自学,有的还真拉的不错。向楼主、楼上们学习。。
作者: tcmo    时间: 2012-4-19 10:58

之前我曾尝试字自学钢琴的,认为弹钢琴可以悠闲些.我买了一台带力度键功能的电子琴试学,平常戴耳机弹琴,避免影响他人.谁料努力了数月,双手竟然无法协调弹奏,大脑也无法适应钢琴谱。结果知难而退,最终卡西欧也折价出让了。

以上是我重拾小提琴前的小插曲。


作者: y1788867    时间: 2012-4-19 11:45
我也和楼上的一样觉得弹琴比拉小提琴难哦。 我小孩学钢琴,每天光陪她练头就大了。
作者: 铁哥靠谱    时间: 2012-4-29 12:52
以下是引用tcmo在2012-4-16 17:59:00的发言:

5调音当初用安卓手机的调音软件,后来发现不准.现改为播放已知调性的乐曲,对着来调.

尝试着定好A弦以后,用耳朵辨别其他弦是否准确吧,训练耳朵,也是所有拉弦乐器所必须的,五度音程的和声效果是很协和的,训练一段时间,你绝对可以掌握
作者: 原问    时间: 2012-4-30 20:45
以下是引用tcmo在2012-4-16 17:21:00的发言:

介绍一下我的学琴情况

1现勉强可背奏四季调,良宵和沙汉昆的牧歌.不过刚录音一听,自己都不收货.

2基本看简谱,无法适应五线谱的固定调唱名.一些耳熟能详的乐曲,还是用首调看五线谱.

3不拉练习曲,嫌枯躁.乐曲就是练习曲.

4由于请不起老师,dvd,vcd等音视教材以及互联网网站论坛网友,都是良师益友.

还是看线谱吧,琴练了谱也熟了,俄也60有5了,琴也在拉,轻松愉快。
作者: lizhaoguang    时间: 2012-4-30 21:38
佩服啊、。、
作者: qjrqjr    时间: 2012-5-1 04:48
老师傅不容易,值得晚辈学习。殷桃好吃树难栽,学琴更是如此,需要很强的毅力和功夫。请教师傅是怎喜丧解决可能扰邻的问题的。我在外打工,不是自己的房子,因为是工业区,不可能去外面拉,况且自己拉得并不好,也不想有故意招摇之嫌。而在屋里,就是用了弱音器什么的,紧密门窗,有的人还嫌吵,什么偷偷的破坏你的东西,不拉吧,不行,拉吧,也是经常没办法拉,这个很令我头疼。
作者: bbcluchao2002    时间: 2012-5-22 22:39
加油 努力
作者: melerth    时间: 2012-9-4 14:51
很不错,只要有信心一定能拉好,祝愿你在练琴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作者: cv2009    时间: 2012-10-4 15:31
前年合奏新春乐等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2-10-4 18:01
以下是引用cv2009在2012-10-4 15:31:00的发言:
前年合奏新春乐等

在哪儿呀, 怎么看不到呢?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5 10:18

   偶然上网,发现半年前发的帖竟然仍浮现眼前。

   每逢周日上午,晓港公园湖边的亭子里,确实聚集一班小提琴爱好者。他们年龄大多五六十岁,只是业余的,典型的“公园文化”。不过也不乏好手。通常有十几把小提琴,齐奏新春乐,四季调,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片段,梁祝主题,等等多首乐曲。1把大提琴和1把中提琴为乐队增色不少。当然,不会缺少一个得力的乐队指挥。

  在这里,还可以认识到徐弗大师。

  现在,我不时到这里观摩学习,对于我这个自学的初学者,很有收益。期待着加入他们行列中。


作者: 听声    时间: 2012-10-6 22:38
 原来晓港公园有犀利琴友聚集吗?
不说真不知道,
可惜我工作的学校离市区太远,我都住校中,周末上班中,
看来唯有放寒假可能才有机会去见识一下了。
话说楼主要坚持住啊~~
兴趣是练琴的动力啊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7 09:53

回复听声网友:话说楼主要坚持住啊~~
兴趣是练琴的动力啊
    今天是周日,晓港公园的小提琴友又一聚集日。可惜我今天有事要去办,只能错过了。

    感谢听声网友的鼓励!事实上,将近一年以来,只要得闲,我就拉琴过一下瘾。因为是自学,要取得进步是很困难的——当然,这不会成为不思进取的理由。我会努力练好每一弓,音准尽量准一点。虽然自学多弯路,但我深信,坚持不懈,日子有功,达到自我娱乐的水准并不难的。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14 15:41

    是日星期天,晓港公园的小提琴友又一聚集日。今次,多了我这个新手。这是我生平首次与别人一起玩音乐,既兴奋,又紧张,半生不熟地跟着大家一起拉了《铃儿响盯当》《四季调》《新春乐》《小步舞曲》《梁祝之化蝶》等等多首乐曲。我的功底实在太浅薄了,事前也未有足够练习,显得手忙脚乱,水准发挥大打节扣。终于,曲终人散,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上午。

    这次活动,提高了学琴兴趣,激励我努力不懈——否则只会当众出丑,只能滥竽充数。

    顺便在此深深感谢琴友老XUAN(对不起!电脑字库里竟无您的姓氏!)感谢老XUAN的多次鼓励,并且帮我复印琴谱。终令我斗胆迈开这一步。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21 16:37

   又一个周日。这个星期去了北京旅游,没时间练琴。今天我特地提早赶赴公园,抓紧时间练习一下,让僵硬的老筋骨再度适应小提琴。由于缺少练习,今天的表现没有进步。只不过第二次赴会,不再紧张了,发挥就好点了。

   下周日要拉两首广东音乐《旱天雷》和《彩云追月》,感谢琴友老XUAN及时帮我复印此曲乐谱。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23 14:17

    自去年底买琴学琴至今不觉十一个月了。感觉去公园后进步很大,这里可以跟琴友学习和交流,与之前的闭门自学无可比拟的。

    《梁祝》很动听,以我的水平,想都未想过拉它。但是公园里要拉《化蝶》一曲,我唯有拉牛上树地把它拉起来了。

     

     请容许我在此发布此曲的录音。拉得很烂是情理之中。幸好到公园是齐奏的,即使拉得再烂也可以滥竽充数。

     http://www.tudou.com/v/hWXYzdrxMF0/&resourceId=111583977_04_11_99/v.swf


作者: 橘井泉香    时间: 2012-10-24 15:59
听了。 很佩服您的勇气。 用提琴的说法已经6、7把位了。 越上面音准似乎越难。 向您学习。估计要拉准一个把位的音没有练上成千上万次是很难实现的。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24 20:17
回复橘井泉香网友 :感谢您的关注。小提琴的音准的确不易把准,高把位就更难了。何况我临老才学音乐,平时又忽视音阶练习,要拉出好声音,只是梦想罢了。
作者: y1788867    时间: 2012-10-25 09:16
呵呵,不错了,关键有一群爱好的朋友可以经常切磋。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25 17:42

回复:(y1788867)呵呵,不错了,关键有一群爱好的朋...

  

      感谢y1788867网友的关注!

      是的,能跟别人学习和切磋是好事。之前,遇见不时到公园的何学东老师,他热心地教导我这些新手如何运弓
,怎样放松等基础知识。虽然这些东西在很多教材都有提及,但是经何老师的现身说法,令我印象深刻,获益良多。此事让我体会到,想学好小提琴,有条件的话,还是花钱请老师教吧!奈何老朽凭那微薄的社保养老金,请老师教?别想了。不过我的心态还是平衡的。因为我学琴纯属自娱自乐,并无奢望。


作者: 序    时间: 2012-10-26 13:08
叔叔,这个星期日还到公园吗,我想学小提琴,想过去请教一下你们怎样买琴和学习,可以吗?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26 17:38

回复:(序)叔叔,这个星期日还到公园吗,我想学小提...

       聚集时间是:逢星期日上午九点几至十一二点。如果想买琴的话,这里有机会找到价廉物美的琴。当然前提是你要识货。性价比肯定比琴行高。


作者: 为影    时间: 2012-10-28 18:17
支持楼主,再过20天我也60周岁了,经历与您差不多,年轻时学过几年琴也上过瘾,后来因工作和家庭等原因就放下了,现在退休后又重新拿起了琴,并且非常上瘾,每天拉琴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个人感觉恢复的不错,现在居然能够非常熟练的拉出开赛30课了,还能把《梦幻》、《牧歌》拉的有么有样,我还有更高追求目标争取把林耀基教授称为小提琴圣经的《克莱采尔》拉完......总之我现在一拉琴就能忘掉一切就有一种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作者: 为影    时间: 2012-10-28 18:25
以下是引用qjrqjr在2012-5-1 4:48:00的发言:
老师傅不容易,值得晚辈学习。殷桃好吃树难栽,学琴更是如此,需要很强的毅力和功夫。请教师傅是怎喜丧解决可能扰邻的问题的。我在外打工,不是自己的房子,因为是工业区,不可能去外面拉,况且自己拉得并不好,也不想有故意招摇之嫌。而在屋里,就是用了弱音器什么的,紧密门窗,有的人还嫌吵,什么偷偷的破坏你的东西,不拉吧,不行,拉吧,也是经常没办法拉,这个很令我头疼。

我个人建议,你可以早上早起到附近小公园蔽静处拉上一个多小时的基本功(空弦、音阶、教程),晚上也上这里拉些曲子等等。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0-29 20:00

回复:(为影)支持楼主,再过20天我也60周岁了,经历...

 

    诚心祝贺为影网友重新拿起了琴且很快恢复状态,也羡慕您年青时可以有机会学习小提琴,到退休之时得以受用。祝您更上一层楼,早日到达更高目标!


作者: 深山老熊    时间: 2012-10-30 04:11
支持LZ。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学琴更多得是对生活的认识与向上进取的精神。我也五十多了。学琴不为给别人听但自己很陶醉。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1-5 09:57

回复:深山老熊.

      

      十分认同您的“学琴不为给别人听但自己很陶醉”。另外,学会一首新曲也能为我带来乐趣。每当我按照弓法,指法,强弱等学习新曲,反复练习N次,直到能背奏,这样便很有成功感。当然,我的功力不可能拉出好声音,不过“学琴不为给别人听但自己很陶醉”啊。

      昨天是周日,在公园里,我流畅地和大家一起拉了一曲贝多芬的《小步舞曲》。此曲本来很适合初学者学拉,但我从未敢学拉,认为当中的跳弓弓法很难学。不过,是时候学了。我打开周铭恩《小提琴入门》DVD,跟着示范视频,运用弓的中下部,自然反复放下,跳起。练习多次后,竟然好象成功了。我运用了跳弓弓法,《小步舞曲》中的顿音可以表现出来了。我感到很鼓舞,因为我清楚体会到,不会跳弓的话,很多乐曲都无法拉得好的。


作者: royce    时间: 2012-11-5 15:37
活到老,学到老。
作者: Cranez    时间: 2012-11-7 21:14
支持!学习!!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1-11 19:36

回复:(Cranez)支持!学习!!

 

谢谢Cranez和royce的支持和关注!

 

    今天又是一个琴友聚集日。我跟着大家拉了一曲《新春乐》,这首乐曲是需要运用跳弓弓法的,节奏比之前拉的《小步舞曲》快得多了。这对我这个初学老者是很大的挑战,所以今天的表现很差劲。我下决心多练习,争取下周日有较好表现。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1-19 08:43
  为了拉好《新春乐》,我企图乘着初练成功的慢速跳弓,继而攻下快速跳弓。谁料练了几天,竟然仍不得要领。幸好我早有心理准备,深知快速跳弓不易搞掂。就在这个时候,小提琴论坛上的《自然跳弓学习体会》贴子指点了迷津。感谢《自然跳弓学习体会》的作者sodasnow,他指出“自然跳弓源于快速分弓, 所以快速分弓的基础非常重要”。我的快速分弓都未拉得好,何必急于求成快速跳弓呢。如此一来就坦然了。《新春乐》中的十六分音符,还是用快速分弓吧。
   于是,快速跳弓就不刻意去练了,还是等快速分弓熟练了,水到渠成吧。
  《新春乐》练了N次,已可背奏了。昨天到公园合奏时,不用看谱,可以集中精神地拉,拉得就似模似样了。

作者: 琴梦缭绕    时间: 2012-11-19 14:13
以下是引用tcmo在2012-10-23 14:17:00的发言:

    自去年底买琴学琴至今不觉十一个月了。感觉去公园后进步很大,这里可以跟琴友学习和交流,与之前的闭门自学无可比拟的。

    《梁祝》很动听,以我的水平,想都未想过拉它。但是公园里要拉《化蝶》一曲,我唯有拉牛上树地把它拉起来了。

     

     请容许我在此发布此曲的录音。拉得很烂是情理之中。幸好到公园是齐奏的,即使拉得再烂也可以滥竽充数。

     http://www.tudou.com/v/hWXYzdrxMF0/&resourceId=111583977_04_11_99/v.swf

恭贺楼主,您的琴声还是不错的,第一次买琴能够找到这样的声音应该比较满意的。拉的也不错,有点味道,反复多练音就会逐渐更准的。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1-20 11:56

回复:(琴梦缭绕) 恭贺楼主,您的琴声还是不错的,第一次买琴能够找到这样的声音应该比较满意的。拉的也不错,有点味道,反复多练音就会逐渐更准的。

 

 

 

感谢琴梦缭绕的关注和鼓励!

 

      这几个月以来,我已经换了几把琴了。由第一把一千多元起,拉了一段时日,一次又一次地退换到这把数千元的,因为是补差价升级,也没有造成额外金钱损失。终于尘埃落定,不再纠结换琴了。
   琴友们对这把琴有褒有贬,几千元的价位,不过不失吧。






作者: annedong    时间: 2012-11-20 13:59
敬佩楼主的精神!支持~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1-24 12:50

回复:(annedong)敬佩楼主的精神!支持~

 

 

 

    感谢annedong的支持!不过,您用了“敬佩”一词,本人实在惭愧!

 

 

 

 

 


  自从去年十一月底我重新学习小提琴至今,不觉一年时间了。
  为纪念学琴一周年,请允许我在这里拉一曲《渔舟唱晚》。
  这是我第一次跟着伴奏CD拉。跟着伴奏CD拉琴有一番新的感受,感觉很美妙。
  因为是自学新手,拉得很烂是情理之中。很明显,音不准,弓不稳,节奏不准。我一向忽视练习拉空弦,拉音阶,从现在起,我要改变观念了。

 

http://www.tudou.com/v/qKvYxkAntGI/&rpid=111583977&resourceId=111583977_04_05_99/v.swf


作者: LTZXYYJZ    时间: 2012-11-24 16:26
你好!向老革命学习。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1-26 14:49

回复:(LTZXYYJZ)你好!向老革命学习。

 

 

 

感谢LTZXYYJZ的支持和鼓励!不过,“向老革命学习”一句很幽默。

 

 

 

           昨天又是个聚集日。散伙后,琴友老XUAN说我揉弦时,左手太紧张了,用力太猛了。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学揉弦已有相当时日了,一直不得要领。我知揉弦须打开手指的第一关节,闲时经常活动舒展这个关节,以期对揉弦有帮助。经老XUAN的提醒,我放松了,竟然立竿见影,揉弦时一向僵硬的第一关节,终于活动自如了。
    琴友司徒先生深知我一向忽视拉空弦等等基本功练习,这时也再三忠告我这样学琴是很难进步的,绝不可能拉出靓声的。其实我已有痛改前非之意,缘由于之前听了自录的《渔舟唱晚》,运弓不良排在诸多缺点之首。我已确定在相当一段时间,把学习重点放到拉空弦,练音阶等基础学习。


作者: 飞扬的G小调    时间: 2012-11-26 21:59
支持老哥哥,我比你小10岁,学琴15年,拉的很不好,就当是锻炼身体了哈。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1-28 17:09

回复:(飞扬的G小调)支持老哥哥,我比你小10岁,学琴15年,拉的很不好,就当是锻炼身体了哈。

 

 

 

    感谢飞扬的G小调的支持!羡慕你已有十几年的琴龄,‘老革命’的桂冠就转赠给你吧。拜读过你的‘拉琴15年进步太难了’一文,觉得我们有近似的学琴经历。我也曾经想学弹电子琴,但是如你所说‘两只手无论如何也无法协调’而放弃了。

   

    现在起,我不再忽视拉空弦了。对着镜,我发现一年以来,我运弓都是走不直的。想起在公园里众人围观下,我歪歪斜斜地运弓拉琴,自我陶醉,不知出羞,难免有点羞愧脸红。

    彻底改正运弓不直的老毛病,是我近日的学习目标。


作者: 伯云    时间: 2012-11-28 21:16
我为大叔鼓掌哦
作者: northpeak    时间: 2012-12-4 14:32
琴很漂亮,音色也一定不错。请问是在哪儿买的?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2-5 09:51

回复:(伯云)我为大叔鼓掌哦

 

 

 

 

   感谢伯云的支持!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2-5 09:53

回复:(northpeak)琴很漂亮,音色也一定不错。请问是...

 

 

 

    这是一把“斯歌迪”的琴,五千多元。这个型号淘宝网上售六千,市面上有的琴行标价上万甚至过万,也许虽然同一型号但质量差异颇大,否则就是价格水份颇大了。
    我是补钱升级换琴的。值得一提的是,老板并无因此趁机多要钱,还可低过淘宝网价。
    之前我向徐弗大师讨教买琴之道,徐大师的儿子也设厂做琴。但他没有乘机推销自家的琴,建议我不妨考虑“格利蒙娜”“斯歌迪”。所以我买了“斯歌迪”。
    其实,这个价钱随处可以买到不错的琴了。不过,还是要识货和选到好的卖家。
    具体在哪里买,你确实锁定了再告知吧,免得有在此替商家做广告之嫌。

 


作者: 探索者3839    时间: 2012-12-11 10:27
顶一下楼主,我也在广东,刚刚步入中年,准备后半生的主要业余爱好就在小提琴上了,多多指教,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作者: 尤克    时间: 2012-12-13 10:50
老有所为,夕阳红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2-14 18:02
回复探索者3839:本省的琴友,你好!欢迎你有时间光临晓港公园,切磋交流,互相学习。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2-14 18:06

回复:(尤克)老有所为,夕阳红

 

感谢尤克的支持鼓励!

 

    自从觉察运弓不直这个最基础的毛病后,我每天都对着镜运弓练习。经过一段时日的针对性练习,似乎有些改善了。近日,阅读了《怎样练习小提琴的运弓》《怎样练习小提琴》等书,得知:弓速,弓压,接触点,弓毛的倾斜,等等,等等,都影响发音。必须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技巧(当然,上述只是技巧的一部份),才可以拉好琴的。
  


作者: dzhzzh    时间: 2012-12-17 21:56
以下是引用为影在2012-10-28 18:17:00的发言:
支持楼主,再过20天我也60周岁了,经历与您差不多,年轻时学过几年琴也上过瘾,后来因工作和家庭等原因就放下了,现在退休后又重新拿起了琴,并且非常上瘾,每天拉琴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个人感觉恢复的不错,现在居然能够非常熟练的拉出开赛30课了,还能把《梦幻》、《牧歌》拉的有么有样,我还有更高追求目标争取把林耀基教授称为小提琴圣经的《克莱采尔》拉完......总之我现在一拉琴就能忘掉一切就有一种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 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2-29 13:27
以下是引用dzhzzh在2012-12-17 21:56:00的发言: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2-29 13:28
以下是引用dzhzzh在2012-12-17 21:56:00的发言: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作者: tcmo    时间: 2012-12-29 13:48
以下是引用dzhzzh在2012-12-17 21:56:00的发言: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您能搞到开塞,已经比很多自学琴者幸运了。说来惭愧,我是近一年来,才知铃木开塞舒曼的。 您已涉足“中国小提琴网 ”,说明您已重拾小提琴了。诚心祝您早日恢复功力,更上一层楼!
作者: tcmo    时间: 2013-1-4 19:48

   使用琴弦的经历:

        拉了四个月的多米尼琴弦的A弦终于表皮剥落而损坏了。换了便宜一半的托尼卡,感觉得到了有些许差别。后来试用爱丽丝708,就明显差很多了。印证了一分钱一分货。


作者: ZXJ8245    时间: 2013-1-5 15:12
学琴不如教琴。今年我58岁,教琴8年了,教过百余学生,近3、4年均有考过9.10级的学生。我没有跟过任何专业老师,但我博采众长,书本、视频、学生均是我的老师。我的学生越来越多,教不过来,只好聘请在校主修小提琴的大学生帮忙教学。为了拓展教学领域,我又在玩大提琴和中提琴。
作者: tcmo    时间: 2013-1-7 16:40
以下是引用ZXJ8245在2013-1-5 15:12:00的发言:
学琴不如教琴。今年我58岁,教琴8年了,教过百余学生,近3、4年均有考过9.10级的学生。我没有跟过任何专业老师,但我博采众长,书本、视频、学生均是我的老师。我的学生越来越多,教不过来,只好聘请在校主修小提琴的大学生帮忙教学。为了拓展教学领域,我又在玩大提琴和中提琴。

ZXJ8245: 仰慕您通过自学不但成材,还培养众多学生,造福社会之余,亦可创收。可喜可贺!向您学习至敬!
作者: tcmo    时间: 2013-1-9 14:09
    近日获得一把旧琴,这琴外貌不扬,没有引人注目的虎纹,但是比我那原来的“斯歌迪”的声音要好。我觉得有一把琴就够了,所以打算把“斯歌迪”折价出让。
    这把旧琴至少在90年代之前制造,因为招纸上的“郑州”用英文拼写,而非按现在的规定要用汉语拼音。现把照片奉上,请求有识之士评论。
   





作者: hazwz    时间: 2013-1-10 10:21
这把琴和我的老琴几乎一模一样。音色很好,就是音量小了点。
作者: tcmo    时间: 2013-1-19 15:09
   想不到琴友中有一把同样的郑州琴,这是很普通的工厂琴。之前我还误认为这琴好过那把“斯歌迪”,琴友们都否定,认定“斯歌迪”有着手工琴的韵味,那是郑州琴所欠缺的。
作者: lbs168    时间: 2013-1-19 20:00
楼主你好。在下情况与你差不多,三十多年没碰琴,文革时自己乱拉过一阵,从没请过老师,五线谱都不会,首调概念太强,现在还别不过来,退休了,想到还有把小提琴。还好现在有网络,淘宝上再买一把,又买了一大堆教材,自己开始自学,可是发现没用,五线谱用固定调觉得太别扭,用首调吧这唱名变化又难记,所以一堆教材现在还堆在那儿,还是乱拉。呵呵,好像我年纪比你大,琴比你差,技更不能提,没个伴儿,电脑就是我的伴,调音么我买个电子调音器,拉前先调一下,觉得蛮好。。。。
作者: tcmo    时间: 2013-1-22 18:16


lbs168您好!感谢您阅读我的贴子!

     我们这些老家伙,习惯了简谱,很难适应五线谱的固定调唱名。我的琴友们,十之八九都不愿用或不会用五线谱。而我也只能用首调唱名看五线谱,而且看得很慢,所以很多时情愿看简谱。
     不过,对于我等老家伙,不必过于强求学习五线谱,简谱同样能令学习小提琴达到相当不差的水平。
    电子调音器我也有一个,很好用。不过,高手们似乎不屑一用,要用音叉,或者定音笛。
    有可能的话,出来结识琴友,学习交流,其好处与闭门自学相比,不言自明。
   


作者: lbs168    时间: 2013-1-22 20:04
是的,我们是业余的,玩玩而已,不在乎人家怎么说,我的琴四条弦都装微调,高手们肯定嗤之以鼻,但我觉得方便就好,呵呵。我在上海,可能无缘去广州,网上可以交流
作者: tcmo    时间: 2013-1-24 13:03

    我的两把琴都装了四个微调,是原生在挂弦板上那种。微调对于我这些初学者十分方便实用,可以配合电子调音器快速精准地调校出标准音。我倒是有点怀疑高手们单凭听力调音会准得过电子调音器的,抑或实际上无需苛求精准。
    不过,我还是听从了高手的劝导,换上传统挂弦板,并且只装一个微调。其实只要习惯了,没装微调调音也不麻烦。我发现,调音时,先把弦轴稍微松一松,再旋紧调校,最多反复几次就ok了。


作者: gmwyj    时间: 2013-1-26 19:35
怎么没有录像,要是有你拉的小提琴录像就更好了。
作者: tcmo    时间: 2013-1-27 16:08
    在去年夏天,我是发表过一些拉琴视频的。
    我从不拉练习曲的,学琴伊此,我就直接拉乐曲,乐曲就是练习曲。经历了数月的“锯木”阶段,不少乐曲也练就成了,不过,只是能背奏而尔,至于音准,节奏等等的质量可想而知。这时期,自我录制了一些视频,以利学习改进。一时冲动,把一些视频放到论坛,包括《牧歌》《良宵》《四季调》,志在请求大家赐教。随即,纷纷得到网友们的热心指教,指导了音准,节奏,运弓等问题,令我受益不浅。
    数月后,我翻看了这些视频的笨拙演奏,感觉有点丢人现眼,遂把它们都删掉了。
   今后,在适当的时候,我也许还会上传拉琴练习视频求大家赐教的。
   现在,假如你想观赏的话,还须移玉步,逢周日上午晓港公园的小提琴小乐队里,搜寻一个拉琴拉得笨拙的(因其琴技排行倒数第一),不时拉错(因不熟练),偶尔还呆若木鸡(此时遇着一曲不会拉,且无乐谱的状况),这个戴眼镜的老家伙就是我了。

作者: francis92    时间: 2013-2-1 17:32
我是高二才开始学的,总觉着拿不出= =
作者: tcmo    时间: 2013-2-5 13:37

    揉弦学了很久,还以为学到了,其实仍然差很远。不过,近日认真地学习了一段教学视频,我的揉弦改善了很多。这段教学视频讲解详细,还有慢镜和大特写。可以这么说:看了这段教学视频仍不会揉弦的话,那你该检讨一下自学能力了,还是花钱请老师手把手地教吧。
    还有另一段教学视频是教持弓的。
    这两段教学视频对我这个初级自学者,帮了很大忙。感谢发放视频的网友!感谢中文字幕制作者!更要感谢视频中的主角--那位已过中年风韵犹存的女教师!
    好东西不敢独享,特转载如下:

<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g5ODIzMDk2/v.swf"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sameDomain" allowFullscreen="true"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g5ODIzMDk2/v.swf

 

 

<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A4MjUxNDEy/v.swf"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sameDomain" allowFullscreen="true"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A4MjUxNDEy/v.swf

 


作者: tcmo    时间: 2013-2-6 07:12
不好意思,因不会操作,复制了一大堆无用的字符。只须分别点击(或复制)相关网址,便可观看揉弦和持弓这两个视频。
作者: tcmo    时间: 2013-2-19 22:14

今天年初十。跟随伴奏CD拉一曲《新春乐》,祝大家新春乐!

 

http://www.tudou.com/v/3xRsgmlGrPA/&rpid=111583977&resourceId=111583977_04_05_99/v.swf


作者: 弦魅    时间: 2013-2-22 11:12
支持!顶-----
作者: edwardpychan    时间: 2013-2-22 15:58
还是我最老了,马上七十了,天天拉琴作乐,哈哈!楼上老弟应该经常将您的习作放上来,让大家给意见,这样收获会很大的哦!我在2011年上这网,放了不少自己的录音上来,得到好多指点,一年多来,进步不少,也结交了好多朋友,郭大呆(guodaidai) 可作证的哦!欢迎去听我在本站另外那个「原创录音」Record 拦目贴上的好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也许能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互相学习。
作者: edwardpychan    时间: 2013-2-23 01:23

作者: tcmo    时间: 2013-2-24 13:10
   谢谢弦魅支持顶帖。
作者: tcmo    时间: 2013-2-24 13:12

    edwardpychan老兄:

               拜读了你的帖子,感觉你是一个资深的业余小提琴爱好者。有高手愿花时间看我这个初学者的帖子,很感谢。照片上的你保养得很好,不像近古稀之年。可能是生活环境较优越吧,抑或受益小提琴的音乐熏陶,得以健康长寿!


作者: tcmo    时间: 2013-2-24 13:48
  感谢edwardpychan老兄把这两个教学视频的链接重新做好,方便了有需要者观看。其实我转传优酷(或土豆)上的音视频,是想连同播放器一同转帖的,就像你现在的效果。奈何不会操作,只是转帖了一大堆无用的字符。在此小弟想请教edwardpychan老兄指点迷津,先谢谢!
作者: edwardpychan    时间: 2013-2-25 11:16
tcmo 老弟,你贴上的 html 代码没错,只是你得先点选 [代码模式] ,再复制html 代码,贴在这里就行了。我只是把你的一大‘无用的字符’转帖了一下而已。好奇,你是在哪看到我的“玉照”的,哈哈!
作者: tcmo    时间: 2013-2-28 22:10

回复:(edwardpychan)

         感谢你的指教。
    在那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里,不单有你的尊容,还有很多习作录音,拉得很好听,应该是专业水平吧。之前还以为你是业余的,失礼了!很期待终有一天能像你拉得那么动听。
   


作者: edwardpychan    时间: 2013-3-2 12:04
tcmo 老弟过奖了,我确实只是业余的,我是电子设计工程师,拉小提琴是我的爱好,拉的并不好,见笑了。
作者: tcmo    时间: 2013-3-5 08:27

回复:(edwardpychan)

     哦!业余的!可见业余中不乏高手!

     把录音习作放到论坛上,的确对学习有帮助。每学一首新曲,我会录音听听,以利改善之。如果要放到论坛上,更是反复录音,奋力拉好,试图减少对听众的听觉污染。如此一来,就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作者: tcmo    时间: 2013-3-11 13:11
    屈指一算,学琴不知不觉已有近16个月了。
    回顾那个甚么都缺的火红年代,自学小提琴的确是不大可能的。当年我抱着极大的兴趣玩了几年小提琴,无师无教材,
此终不得要领,学习水平只能在门外徘徊,有时颇感沮丧。当年,小提琴只是充当寄托精神空虚的玩具。
其后,回城了,有了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小提琴自然遭到遗弃了。想不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又重新拾起小提琴。不过,当今物质丰富,资讯发达,自学小提琴已成为可能。有丰富的音像教材,还可上互联网交流学习。我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自学,开始感受到回报了,学习兴趣和信心,有增无减。虽然我的学习方法很另类——忽视拉空弦和音阶,以及从不拉练习曲,只学拉乐曲。每学一首新曲,我要学到能背奏,再录音听听,改善之。因为老年人眼花记性差,要学会一首新曲的周期是很长的。   一直以来,我学拉中国乐曲为主,因为中国乐曲易学上手。对于用首调唱名看谱而言,民族音乐极少升降号,歌唱性好。不过,我拉得总有点二胡味,以致有人以为我有二胡功底。我想:应该学一下西乐了。我拣了一首海顿的小夜曲,此曲旋律优雅,节奏不快不慢,把位变换不大,好象不难。当然,要拉得似样,我还得再努力若干年吧。 http://www.tudou.com/v/sz7k4jtzqQE/&rpid=111583977&resourceId=111583977_04_05_99/v.swf
作者: tcmo    时间: 2013-3-11 13:12

作者: ck2000    时间: 2013-3-11 21:05

这首曲子好听,您拉得也不错!献上鲜花一束!我认为揉弦可以再好些,您的揉弦幅度太小了。


作者: tcmo    时间: 2013-3-11 21:51

回复:(ck2000)

     感谢您的指教!

     数日前,我拉《渔舟唱晚》,拉至临近结尾那段,一位琴友忍不住,在旁叫道:揉弦大力点,大力点!事后我竟没有把毛病放在心上。今次有幸得您提醒,我得以重视这个毛病,我会再观看揉弦教学视频,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原问    时间: 2013-3-12 21:02
听了录音,感觉不错,顶。
作者: tcmo    时间: 2013-3-13 08:48

   

回复:(原问)听了录音,感觉不错,顶。

   感谢您的鼓励!

   顺便晒晒从琶洲乐器展买的一堆宝贝。看着这堆宝贝,正如老婆所言,我确实有点走火入魔了。

   “泰勒”音柱是谢老师帮我精心挑选过的。

   所谓“法国A码”疑是仿制品,与正货对比相差很远,当然价钱也相差很远。正货在某知名琴行售价150元。





作者: tcmo    时间: 2013-3-16 14:42
再转载一个适合自学初学者的教学视频《运弓时的手臂姿势》。 原处有如下文字,一同转载: 视频来源:Violin lab @ Youtube 标题:Having Trouble With Your Bow Arm The Bi-Fold Door Analogy 翻译:@Stradi | 时间轴:猫的指甲刀 翻译字幕归属小提琴爱好者论坛,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