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如何选购你的第一把高档弓! [打印本页]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3-1-11 01:39
标题: 如何选购你的第一把高档弓!

总想把自己的一些自己选琴的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无奈,本人文笔不佳.会说不会写.这次选弓归来,突然有点感觉,想想,就从琴弓开始讲起吧!

 

 

 

 

 

 

 

 

 

作为一个弦乐器的演奏者,拥有一把手感优良、演奏性能好、做工精美的琴弓无疑将为演奏带来诸多助益。


那么在众多琴弓中如何选择一只质地优良的弓子呢?


在此我想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说说我自己是如何选择琴弓的。



 

 

 

在选购弓子时,我们常常能听到大量的专门词汇,一些初学的琴友可能就此被弄得头昏脑胀、不知所以了,所以我先给大家解释、甄别一下相关的内容。

 

首先把几个容易被偷梁换柱的概念帮大家区分一下。


 

木料:

1、草木,巴西木,铁线子(音)这些称谓是同一种木料,和巴西苏木没关系。

2、亿贝(音),绿檀也是同一种木料。

3、云南苏木,和巴西苏木,不是同一种材料。不要听到苏木就以为是好材料。


 

还有网络上流传着用木料泡水来鉴定木料的方法,其实这是没用的。如果将木料刮下一小块来泡水,并非只有正宗苏木才能泡出颜色。绿檀,云南苏木,巴西苏木,泡在水里也均能染色。所以根本无从辨别。

另外,完全通过看木丝来鉴别材料,也不一定准确,因为,一流的巴西苏木和普通草木,绿檀,可能均有长而通直的木丝纹。乍一看也有些难分辨。在选购时也需尤为注意。




 

 

 

装饰:

1,金配,银配,象牙,玳瑁,不能代表一杆弓的身份。却也不是一无是处,不需要对其排斥。

2,尾库的雕花 单双眼,形状,长度,还有马尾的安装结构,以及调节螺丝的样式,装饰等等,有时候是琴弓风格的要求,不必刻意追求。


 

 

 

 

结构:

1,琴弓的 总体重量 比例重量 粗细过渡  木材材质  总弧度  弧度至高点 环环相扣,这就是弓子的比例结构。不要盲目的只看一点来判断弓子的好坏。(因为比较复杂,涉及面也广,所以结构可能要另开一篇再讲)

2,大多数情况下,偏硬的材料,会被用来做更高级一些的弓子。因为,他们相对更好控制一些。

3,结合第1条,每个用心制作弓子的制弓师,都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先向他们致敬!







 

 

 

 

 

 

接下来就着重讲讲个人挑选弓子时的一些具体经验:




 

当拿到一只琴弓,先不要急着试奏,首先是问,要了解弓子是什么材料做的?

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苏木,你可以继续追问:是巴西苏木,还是云南苏木。如果得到的答案是巴西木料,你可以继续追问:是不是巴西的苏木?大多数有信誉,有手艺的制作师是绝对不会在木料上开玩笑的。个别玩文字游戏,不过欺骗外行的人也有,因此还需要大家有一定鉴别的能力才不致在这方面吃亏上当。


 

我个人认为比较难分辨的是:上了仿古(较深)色油漆的绿檀,以及云南苏木,这两种情况是最容易和巴西苏木混淆。

 

如图:

 

 

 


 

在演奏性能上,如果在这两种木材中选出上好的材料,也的确是可以和正宗的巴西苏木相媲美了。只是,谁让巴西苏木的琴弓更加保值些呢!


总之,如果要求不苛刻的话。1-2千元买一只正宗的巴西苏木弓,也是足够了。







其次,可以感受弓杆的油漆质地

个人觉得比较上品的油漆,都会体现一个字“活”。每当我看到温润的象玉一样的油漆,就激动不已。感觉弓杆上的每一个线条,都是活的。当然,这种已经是上品中的上品了。

如果是千元级别,观察油漆的时,不防采纳我一个小建议:观察弓杆上的毛孔。


目前,木材毛孔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彻底的封死,一种是彻底的解放。我觉得毕竟千元级别的弓子,不可能用太多年干燥的老料,所以,个人认为观察油漆表面,必要时可以用放大镜。毛孔外露的,可能更好。因为弓杆在使用中。木材通过“毛孔”的透气。可以使木材的质地发生变化,在使用几年以后。弓杆硬度,弹性,震动,传声,都会朝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若是更高级别的顶级弓,由于材料已经风干到一定年数,就不必刻意追求“毛孔”这么一说了。


所谓的毛孔,如图:  

 

 

 

 

 

再下来,用几个步奏来初体验弓杆的震动,硬度,弹性,和比例


1,在演奏状态的松紧度下,如图:
 

右手握弓,左手轻轻敲击右手,感受传声的速度,和震动一下子“蹿”出去的感觉,越明显越好。可以拿多只弓子反复比较和体会。



 

 

 

 

2,  在演奏松紧度下,左手握弓头,右手做演奏持弓状,食指轻轻下压。感受弓杆受力变形,


如图:
 

如果是某个点变形幅度大,此弓应该是一只比较灵动的弓子。如果是弓杆整体大面积弯曲,此弓可能更沉稳,好操控。(由于弓杆装配,比例等多方面影响,此项只做初步参考)



 

 

 

 

3,  在演奏松紧度下,如图:



 

轻轻用琴弓在桌边弹跳,比较弹跳性,震动,稳定性。要慢慢体会,多做比较,就可以有一定感觉。(不要用力敲打桌面,轻轻卸力即可。不然有被制作师赶出去的危险。不要把体会变成一种破坏)


 

 

 

 

 

4在演奏松紧度下,如图:


轻轻左右摇动弓头,感受琴弓重量比例,以及可控制性。(较重的琴弓可能稍微笨拙,但如果比例合理的话,演奏时反倒更容易控制)




 

 

 

 

接下来,就要粗看一只弓子的基本结构特征


 

首先,如图:

 

看看弓子直不直。如果有稍稍一些向左的倾斜,是可以允许的。

 

 

 

 

 

从这个角度望去,可以再观察弓头的角度。目前来说,常见的弓头角度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和马尾,弓杆弧度的方向完全垂直。另外一种是,考虑到木材本身细微的内应力,在制作时,轻轻将弓头向右偏一点点的,记住,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如图:

 

 

 

 

 

 

其次,将琴弓调节至演奏状态,观察马尾库弓毛与弓尖弓毛。如图:


  此处应该是尽量平整,马尾的射线应该基本与尾库底端,弓头片低端持平。这样,能保证弓毛最大面积的接触点,同时保证弓杆,马尾有足够的精力去粘住琴弦,而不是在演奏期间弓头和尾库相互抵消演奏者传导到弓杆上的力。


 

 

 

 

 

接下来,观察弓头和弓杆上端的角度。如图:


  如果象这把弓一样比较平坦。说明制作师在设计弓杆的时候,将琴弓的最大受力点尽量的向后引导。一般来说,这种弓杆适合演奏巴赫等比较对弓杆发声的肥美度和稳定性有一定要求的作品。

 

 

 

 

 

反之,如图:

 

如果这只弓子设计弧度比较靠前,相同条件下,这样的弓子更适合演绎华丽的弓法,发声系统来说,也更倾向于轻松,华丽,灵动的感觉。

 

 

 

 

 

 

当然,上述关于基本角度的问题,还是对弓子基本的硬度,结构,和特性。做一个基本的考量。根据制弓师的设计,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其他一些关节的调节来更合理的声音和操控性。


不可忽略的,还应该注意弓杆的粗细, 粗细的上下比例,等等,只要不过分就好,这里不再破开来讲。因为每一个关节,都设计到之前提到的环环相扣的结构问题。


最后,弓杆无瑕疵,无结疤为好。巴西苏木,木丝越长越通的木材越少见,价格也更高。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3-1-11 01:51

 

接下来,就是细看了,先说弓头。

1。弓头片的安装,如图:



 

黑片,白片,及弓头木材的连接处,应该干净,顺滑。特别是白片。不应该发黄发涩,或者有刻意雕琢修刮的痕迹。如果出现弓头油漆线条的模糊,甚至凹凸不平的痕迹。这绝对是一个减分的项目。这里可以体现一个制作师的用心程度。如果这时候,制弓师傅拿起小刀小锉想帮你处理一下:对不起,这样的临时处理是达不到一只优秀琴弓的标准的,制弓师很清楚。

 

 

 


 

2。弓头木材,接下来要仔细观察的是弓头材质。因为,弓头的部位是一把弓子最容易损坏的部位之一。所以,这里要仔细观察。下面,我说说几个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Α暴头:如图

 

在安装马尾的时候,由于木楔的尺寸不精确。容易撑破,可以在选购时仔细观察两边是否有异常。

 

 

Β掉头1,弓杆和弓头连接处:如图


 

此处受力非常大。所以可能会出现掉头现象。

掉头2,弓头中间,请别特别留意此处是否有暗的伤。


 

 

当然,你要和制弓师商量的是,如果在(多少时间内)非人为损坏的情况下掉头,是否可以更换一只新的弓子。一般制作师都愿意的。你也不用担心将来无法判断是否人为损坏,如果是琴弓本身就有暗伤,在掉头以后一定会有油漆渗透进去。现在也有将切片镶入弓头来防止掉头的做法。只是,这个档次的弓子,实在不值得这样处理。




 

 

下来是缠丝,和缠皮(如图)

 

缠丝有白铜,银丝,金丝,镀金镀银,鲸鱼须等等。其中以软质金银线,鲸鱼须(没接触过)为佳。缠皮有人造皮 蛇皮 花蛇皮 蜥蜴皮等等其中,蜥蜴皮又是上好的。不过,不要被这些东西改变你之前认定的目标琴弓,但是,更不要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

首先,在一个用心制作了这把弓子的制作师来讲,配以上好的缠丝,缠皮,是这把弓子身份的象征。其次,你也要认清,这到底是在通过金银配件来抬高价格,还是弓子真值得“好马配好鞍”。因为,在一把好弓面前,在一个用心血设计一只弓子的制弓师面前,一些小的金银器,基本上算不上什么大成本。真正的成本是一杆上好的,用掉一根少一根的苏木胚料和制作师心血。


 

说说重点的吧。


 

 

缠丝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油漆好之后,在装配琴弓的时候,就把它缠上去。缺点是,时间长了以后,因为木料的收缩,缠丝会松动。

还有一种是,油漆好的琴弓通过抽湿去潮,甚至于再次风干之后。再缠丝。只是,这样的方法成本比较高。能这样做的,算得上是真正把制弓当作艺术来做了。



缠皮

有些演奏者常常疑问:为什么我的缠皮总是容易脱落。

这大概与胶水的关系最大。国产的胶水,容易粘合,但是,时间一长,就发硬,发脆。也有进口的高级胶水,成本稍高,但是,就算使用时间很长,依然是软的,有弹性的,而且粘合能力也不错。制作师的缠皮手艺也有高低.






螺丝

观察螺丝的好坏,有两点比较重要


一,螺丝延伸角度与弓杆尾端应该角度一致。如图:
 

(特殊弓型不做赘述)

          

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螺丝和弓杆尾端的结合点。弓杆和螺丝之间,应该有0。5毫米左右的间距。如图:
 

这样又不影响美观。看起来基本严丝合缝,又可以做到调节起来轻松舒服。这样的处理,对于任何一个琴弓厂家,或者制作师来说,都不是很难的。但是,也很能体现制作师是否用心的在做一只弓子。

观察螺丝和弓杆的结合处,你会发现,其实很多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平头,喇叭头等。各种流派的风格划分。我认为要从弓子的每一个细节定夺。所以,入门级别的高档苏木弓不用太在意。但是,在弓杆螺丝结合点的处理上。不可以张冠李戴。 如图:
 

 

 

 

 

 

马尾库

马尾库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也是非常见功夫的

一般来说,尾库都是制作师定做为主。尾库主要分玳瑁,象牙,乌木,蛇木,牛骨等。个人认为,玳瑁,象牙,固然是好东西,但是,如果是一流的乌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那的确不比前者差。


我们现在选的话,一般马尾库颜色越正,手感越润,边角处理更清晰干净为上品。


马尾库的风格有长款,短款,无眼,单眼,双眼,倒棱,方角,圆角,等等区分(可能不是专业术语)不同的尾库,也是要配不同风格的弓杆,螺丝。


尾库的安装,有两种情况比较多。


一,我们常见的不开槽式。要求从弓杆后方望去,贴合紧密(如图)
 

但调节一定要顺滑。如果调节起来很涩手,让制作师帮你弄好为止。主要方法一般都是在结合点涂抹肥皂,或者调换螺丝眼比较多。

二,开槽式的安装,这种一般在“马铃”(音)款的琴弓上比较常见。也有制作师为了美观,在其他样式的琴弓上使用这种安装方法。(就是在结合点,前后滑动点设计滑槽)这样,又美观,又顺滑。要求一样。弓杆,马尾贴合点一定要紧密却轻松的结合在一起。



 

 

我们在看到马尾库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也是一些检查琴弓品质的小窍门。

1,在松开弓毛的时候,右手拿弓杆,左手拿马尾,左右晃动(如图)
 

如果有晃动,一定要让制作师处理好,这些都是低级错误。因为目前的琴弓,很多都是机器开槽,毕竟没有手工那么精确,所以,有时候机器会开槽开的过大。解决方案,就是换大一号的螺丝,比如,中提琴,或者大提琴尾库的螺丝。

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从开槽的部位刮木屑来泡水研究是不是巴西苏木。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会导致弓子出现扭屁股的现象.

2,注意尾库和缠皮结合处的角度,如图:
 

这个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手感为主,在亲自挑选琴弓的时候,可以让制作师调好为止。




 

马尾


弓毛是个易耗品。

重要性远不如其他配件。再不济,更换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讲一下弓毛的鉴别吧。

上好的弓毛,应该是不漂白过的。所以,弓毛一头毛色发黄,或者有几根其他颜色马尾,也算是正常的。如果,在演奏中马尾容易断开,可能是人工漂白过的。到时候更换好一点的马尾即可。


马尾的安装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制作师做好弓子,让自己爱人,或者徒弟安装马尾的比较多。安装到位的马尾,应该没有扭在一起的感觉。整体非常平顺。马尾安装到位,可以提高演奏舒适度,声音厚度和宽度。个人建议问谁买的弓子,就找谁换马尾。一来价格便宜,二来换马尾损坏琴弓也有人负责。

当然,马尾的安装,也有讲风格的。是和尾库 弓头配合的。我们常见的都是平装,但是较好的琴弓按照风格要求,也有u字形安装的,这种情况就比较考验手艺和经验了。

总之;安装工艺精良,可以使同样克重的马尾显得更加:整齐,宽阔,肥厚.平坦,自然.其安装手艺,重点也体现在弓头与尾库处.!如图:


 

如果以上要求 基本都能达到,这只弓子理应是一只值得入手的弓子了。


 

 

剩下就是演奏

1,新弓打松香之后,声音比较毛躁,可以理解。

2,找到弓子的最佳弹跳点,通过 抛弓 顿弓 跳弓 上半弓 下半弓 上下连顿 快速运弓和慢速运弓来测试弓子的可操控性

3,请朋友在一旁听,选声音更好,更灵敏的弓为好。

4,演奏时,感受右手震动,在弓杆没有破裂等情况下,震动感越强烈为好。

5,把演奏时遇到的不满意的感受告诉制弓师,请他微调弧度,直到满意为止。

6,在自己的琴上演奏,感受弓子发音是否适合自己的琴。

7,与制作师谈好一年内遇到断裂等情况时的售后服务。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3-1-11 03:13
学习了。估计多数琴人总会升级弓子的,或早或晚。
作者: 月与海    时间: 2013-1-11 08:36

 

 

   好文章!


作者: 高山大海    时间: 2013-1-11 08:43
这贴应该是精品了。顶火车
作者: 王丽    时间: 2013-1-11 09:47
写的透彻,好文章,谢谢楼主
作者: ericlin    时间: 2013-1-11 10:16
談得很深入, 好帖!!
作者: evariccobono    时间: 2013-1-11 11:07

好贴 火车辛苦了 支持支持~~~

 


作者: jytui5613    时间: 2013-1-11 11:26
好帖!支持!
作者: lauretta    时间: 2013-1-11 11:27
好!好! 此帖值得收藏!
作者: SXQ    时间: 2013-1-11 11:35
完整详细好文章,谢谢分享!
作者: iqn爱琴鸟    时间: 2013-1-11 15:30
谢谢火车头!好稿,学习啦
作者: 邦德他侄    时间: 2013-1-11 17:45
做足了功课的。这个帖以后慢慢来学习。
作者: atielii    时间: 2013-1-11 19:36
写得那么好,你那有什么好弓出售吗?最近也可在为换不换弓子而发愁,在淘宝买怕上当,在广西这边也难找到出售好一点弓子的地方,琴行都是那几十,不过百的练习弓
作者: 弦色残阳    时间: 2013-1-11 20:40
不错,哈哈
作者: cad5628    时间: 2013-1-12 12:04
很深入, 好帖!! 学习。
作者: wzh1725    时间: 2013-1-12 13:49

顶老大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1-12 16:48
1.右手握弓,左手轻轻敲击右手,感受传声的速度,和震动一下子“蹿”出去的感觉,越明显越好。可以拿多只弓子反复比较和体 会。 2.在演奏松紧度下,左手握弓头,右手做演奏持弓状,食指轻轻下压。感受弓杆受力变形, 3.轻轻用琴弓在桌边弹跳,比较弹跳性,震动,稳定性。要慢慢体会,多做比较,就可以有一定感觉。(不要用力敲打桌面,轻轻 卸力即可。不然有被制作师赶出去的危险。不要把体会变成一种破坏) 4.轻轻左右摇动弓头,感受琴弓重量比例,以及可控制性。(较重的琴弓可能稍微笨拙,但如果比例合理的话,演奏时反倒更容易 控制) 我觉得以上四点是选弓的重点.其他的则是属于发烧友或很专业的要求,对一般人不算特别重要. 我根据自己的感受在补充一些,上紧以后把弓毛放在手背是拉动,感受弓毛的摩擦力,要光滑不刺手,但是同时用有一定的摩擦力,太滑 不好.控制弓能力强的人可以用稍重的弓,但是也不要太重,太重拉块弓可能会觉得惯性太大,不好控制且用发出压迫性噪音,或者根据曲子还换不同的弓 .缓慢的曲子用重弓,快的曲子用中等重量的弓,泛音很多的曲子可以用较轻的弓.平时通用的弓就要选轻重适中,摩擦力较大,弹性较 好的.还有就是平衡点的问题,一般平衡点在离马尾库边是19里面左右是比较好.如果靠近马尾库太近虽然控制起来容易,但是力度上 面显得不够,靠弓尖太多,力度可能较大,但是难以控制,所以要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1-12 17:02

我比较喜欢圆角的马尾库,握起来比较舒适。
作者: 银弦    时间: 2013-1-12 22:25
如果是真正的巴西苏木,这支弓有个八开。关键是一般人很难鉴别。
作者: 安逸骑兵    时间: 2013-1-15 15:15
好文章,支持火车版主!
作者: tsaiwc    时间: 2013-1-16 01:04
以下是引用庞熔在2013-1-12 17:0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750fqr5ajtnjkjjv5a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比较喜欢圆角的马尾库,握起来比较舒适。

基本上是中提琴弓才用圆角尾库的。
作者: zhanqf    时间: 2013-1-21 14:14
学习了
作者: 《秋日私语》    时间: 2013-1-22 13:59
我认识的火车同学不仅对琴友热情真诚,乐于助人,而且还是一位善于做功课,对艺术有执着追求的家伙!
作者: mainblood    时间: 2013-1-22 14:16
好文章。顶起。辛苦了。
作者: 天马健行    时间: 2013-1-22 20:00
学习了,谢谢火车!
作者: qlyb623    时间: 2013-1-23 16:18
好好学习。
作者: royce    时间: 2013-1-28 11:03
学习了。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3-2-1 15:06
以下是引用tsaiwc在2013-1-16 1:04:00的发言:

基本上是中提琴弓才用圆角尾库的。

是的。大多数圆角尾库都是中提琴弓子的。

 

但是也有极少的小提琴弓子用圆形尾库。这种弓子款型应该是叫“欧塞”或者“欧撒”(音)式的。

 

做的极少,尺寸和普通小提琴尾库是一样的。尾库特点多数为“双眼”“大眼睛”“圆尾库”。弓形的结构应该是比较接近“皮卡”(音)弓。


作者: pyftj    时间: 2013-2-2 01:23
好文章、收藏、必须的
作者: 孤独的琴声    时间: 2013-2-2 01:50
在国外,刚刚能用自己的用户名。非常好的贴,一定要鼎。
作者: 琴结    时间: 2013-2-5 14:30
读后有收获,我以前买弓有点随心所欲。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dabing    时间: 2013-2-6 09:44
真是非常及时。讲得深入浅出。非常好。
作者: cello-martin    时间: 2013-2-7 15:05
经典文章!
作者: yybt2001    时间: 2013-2-18 00:10
强帖,标记!!!
作者: 髙山流水    时间: 2013-3-13 13:25
感谢版主分享精品文章!收藏学习了
作者: wsl469999433    时间: 2013-3-13 21:08
受益匪浅
作者: wsl469999433    时间: 2013-3-13 21:20
受益匪浅
作者: 卡尔蔡司    时间: 2013-4-25 15:59
以下是引用回来火车在2013-1-11 1:51:00的发言:

 

接下来,就是细看了,先说弓头。

1。弓头片的安装,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1 (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1 (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1 (3).jpg:
 

黑片,白片,及弓头木材的连接处,应该干净,顺滑。特别是白片。不应该发黄发涩,或者有刻意雕琢修刮的痕迹。如果出现弓头油漆线条的模糊,甚至凹凸不平的痕迹。这绝对是一个减分的项目。这里可以体现一个制作师的用心程度。如果这时候,制弓师傅拿起小刀小锉想帮你处理一下:对不起,这样的临时处理是达不到一只优秀琴弓的标准的,制弓师很清楚。

 

 

 


 

2。弓头木材,接下来要仔细观察的是弓头材质。因为,弓头的部位是一把弓子最容易损坏的部位之一。所以,这里要仔细观察。下面,我说说几个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Α暴头: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2.jpg:
 

在安装马尾的时候,由于木楔的尺寸不精确。容易撑破,可以在选购时仔细观察两边是否有异常。

 

 

Β掉头1,弓杆和弓头连接处: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3 (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3 (1).jpg:
 

此处受力非常大。所以可能会出现掉头现象。

掉头2,弓头中间,请别特别留意此处是否有暗的伤。


 

 

当然,你要和制弓师商量的是,如果在(多少时间内)非人为损坏的情况下掉头,是否可以更换一只新的弓子。一般制作师都愿意的。你也不用担心将来无法判断是否人为损坏,如果是琴弓本身就有暗伤,在掉头以后一定会有油漆渗透进去。现在也有将切片镶入弓头来防止掉头的做法。只是,这个档次的弓子,实在不值得这样处理。




 

 

下来是缠丝,和缠皮(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4.jpg:
 

缠丝有白铜,银丝,金丝,镀金镀银,鲸鱼须等等。其中以软质金银线,鲸鱼须(没接触过)为佳。缠皮有人造皮 蛇皮 花蛇皮 蜥蜴皮等等其中,蜥蜴皮又是上好的。不过,不要被这些东西改变你之前认定的目标琴弓,但是,更不要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

首先,在一个用心制作了这把弓子的制作师来讲,配以上好的缠丝,缠皮,是这把弓子身份的象征。其次,你也要认清,这到底是在通过金银配件来抬高价格,还是弓子真值得“好马配好鞍”。因为,在一把好弓面前,在一个用心血设计一只弓子的制弓师面前,一些小的金银器,基本上算不上什么大成本。真正的成本是一杆上好的,用掉一根少一根的苏木胚料和制作师心血。


 

说说重点的吧。


 

 

缠丝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油漆好之后,在装配琴弓的时候,就把它缠上去。缺点是,时间长了以后,因为木料的收缩,缠丝会松动。

还有一种是,油漆好的琴弓通过抽湿去潮,甚至于再次风干之后。再缠丝。只是,这样的方法成本比较高。能这样做的,算得上是真正把制弓当作艺术来做了。



缠皮

有些演奏者常常疑问:为什么我的缠皮总是容易脱落。

这大概与胶水的关系最大。国产的胶水,容易粘合,但是,时间一长,就发硬,发脆。也有进口的高级胶水,成本稍高,但是,就算使用时间很长,依然是软的,有弹性的,而且粘合能力也不错。制作师的缠皮手艺也有高低.






螺丝

观察螺丝的好坏,有两点比较重要


一,螺丝延伸角度与弓杆尾端应该角度一致。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5.jpg:
 

(特殊弓型不做赘述)

          

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螺丝和弓杆尾端的结合点。弓杆和螺丝之间,应该有0。5毫米左右的间距。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6.jpg:
 

这样又不影响美观。看起来基本严丝合缝,又可以做到调节起来轻松舒服。这样的处理,对于任何一个琴弓厂家,或者制作师来说,都不是很难的。但是,也很能体现制作师是否用心的在做一只弓子。

观察螺丝和弓杆的结合处,你会发现,其实很多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平头,喇叭头等。各种流派的风格划分。我认为要从弓子的每一个细节定夺。所以,入门级别的高档苏木弓不用太在意。但是,在弓杆螺丝结合点的处理上。不可以张冠李戴。 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7.jpg:
 

 

 

 

 

 

马尾库

马尾库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也是非常见功夫的

一般来说,尾库都是制作师定做为主。尾库主要分玳瑁,象牙,乌木,蛇木,牛骨等。个人认为,玳瑁,象牙,固然是好东西,但是,如果是一流的乌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那的确不比前者差。


我们现在选的话,一般马尾库颜色越正,手感越润,边角处理更清晰干净为上品。


马尾库的风格有长款,短款,无眼,单眼,双眼,倒棱,方角,圆角,等等区分(可能不是专业术语)不同的尾库,也是要配不同风格的弓杆,螺丝。


尾库的安装,有两种情况比较多。


一,我们常见的不开槽式。要求从弓杆后方望去,贴合紧密(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8.jpg:
 

但调节一定要顺滑。如果调节起来很涩手,让制作师帮你弄好为止。主要方法一般都是在结合点涂抹肥皂,或者调换螺丝眼比较多。

二,开槽式的安装,这种一般在“马铃”(音)款的琴弓上比较常见。也有制作师为了美观,在其他样式的琴弓上使用这种安装方法。(就是在结合点,前后滑动点设计滑槽)这样,又美观,又顺滑。要求一样。弓杆,马尾贴合点一定要紧密却轻松的结合在一起。



 

 

我们在看到马尾库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也是一些检查琴弓品质的小窍门。

1,在松开弓毛的时候,右手拿弓杆,左手拿马尾,左右晃动(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09.jpg:
 

如果有晃动,一定要让制作师处理好,这些都是低级错误。因为目前的琴弓,很多都是机器开槽,毕竟没有手工那么精确,所以,有时候机器会开槽开的过大。解决方案,就是换大一号的螺丝,比如,中提琴,或者大提琴尾库的螺丝。

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从开槽的部位刮木屑来泡水研究是不是巴西苏木。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会导致弓子出现扭屁股的现象.

2,注意尾库和缠皮结合处的角度,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10.jpg:
 

这个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手感为主,在亲自挑选琴弓的时候,可以让制作师调好为止。




 

马尾


弓毛是个易耗品。

重要性远不如其他配件。再不济,更换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讲一下弓毛的鉴别吧。

上好的弓毛,应该是不漂白过的。所以,弓毛一头毛色发黄,或者有几根其他颜色马尾,也算是正常的。如果,在演奏中马尾容易断开,可能是人工漂白过的。到时候更换好一点的马尾即可。


马尾的安装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制作师做好弓子,让自己爱人,或者徒弟安装马尾的比较多。安装到位的马尾,应该没有扭在一起的感觉。整体非常平顺。马尾安装到位,可以提高演奏舒适度,声音厚度和宽度。个人建议问谁买的弓子,就找谁换马尾。一来价格便宜,二来换马尾损坏琴弓也有人负责。

当然,马尾的安装,也有讲风格的。是和尾库 弓头配合的。我们常见的都是平装,但是较好的琴弓按照风格要求,也有u字形安装的,这种情况就比较考验手艺和经验了。

总之;安装工艺精良,可以使同样克重的马尾显得更加:整齐,宽阔,肥厚.平坦,自然.其安装手艺,重点也体现在弓头与尾库处.!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eo_img_11.jpg:
 

如果以上要求 基本都能达到,这只弓子理应是一只值得入手的弓子了。


 

 

剩下就是演奏

1,新弓打松香之后,声音比较毛躁,可以理解。

2,找到弓子的最佳弹跳点,通过 抛弓 顿弓 跳弓 上半弓 下半弓 上下连顿 快速运弓和慢速运弓来测试弓子的可操控性

3,请朋友在一旁听,选声音更好,更灵敏的弓为好。

4,演奏时,感受右手震动,在弓杆没有破裂等情况下,震动感越强烈为好。

5,把演奏时遇到的不满意的感受告诉制弓师,请他微调弧度,直到满意为止。

6,在自己的琴上演奏,感受弓子发音是否适合自己的琴。

7,与制作师谈好一年内遇到断裂等情况时的售后服务。


好贴啊!
作者: 髙山流水    时间: 2013-5-13 13:45
好贴!感谢楼主分享了!
作者: ghostlyman    时间: 2013-5-29 23:28
学习了,感觉自己刚刚买的碳纤维的弓子很一样,但是真的很轻。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3-5-30 23:23
以下是引用ghostlyman在2013-5-29 23:28:00的发言:
学习了,感觉自己刚刚买的碳纤维的弓子很一样,但是真的很轻。

弓子轻并不是一个好的标准。我觉得好控制比轻的发飘要好!
作者: fanghong57    时间: 2013-8-20 23:10
感谢火车提供的详细介绍,颇有收获!
作者: cqw17354    时间: 2013-8-21 15:57
写的好详细!收藏了! 火车写的蛮好啊!~
作者: 春色满园    时间: 2013-8-22 13:18
太好了,诚心谢谢!
作者: zm98    时间: 2013-9-10 12:16
我说,注明出处阿, 好像很久以前就看过的, 记不清在那里了. 至少图片是的
作者: oucci    时间: 2013-9-10 18:17
稀饭。。。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3-9-10 23:07
以下是引用zm98在2013-9-10 12:16:00的发言:
我说,注明出处阿, 好像很久以前就看过的, 记不清在那里了. 至少图片是的

您好,此贴为本人亲自发布于本站。

照片均为本人及好友拍摄!

文章为本人撰写!

若在其他网站看到,属于他人转载并且没有注明出处。

 


作者: 懔灵    时间: 2013-9-21 16:32
从中学到好多知识。顶!
作者: yyccss    时间: 2014-4-29 14:38
回来火车你好! 铁线子和绿檀比,那种材料制作的琴弓更好些?
作者: yueetc    时间: 2014-5-7 23:31
谢谢楼主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4-5-20 03:08
以下是引用yyccss在2014-4-29 14:38:00的发言:
回来火车你好! 铁线子和绿檀比,那种材料制作的琴弓更好些?

你好,材料本身是有无限可能性的。

相对来说,绿檀的会用来做稍微中高档一点的弓子。铁线子做抵挡弓子多一些。

不过,制作更为重要。


作者: iloveice60    时间: 2014-5-21 19:45
精品帖子。留住马克
作者: mysun    时间: 2014-5-24 13:56
红檀木的弓子好不好?红檀木,与绿檀木有什么区别?哪一种好?
作者: bowshop    时间: 2014-5-24 15:39
以下是引用mysun在2014-5-24 13:56:00的发言:
红檀木的弓子好不好?红檀木,与绿檀木有什么区别?哪一种好?

不管国内国外,都没有红檀木这种树。基本上这是国内家具地板商臆想出来的“美化”名词,可能是铁线子、枧木。

 

国外做弓所公认的仅次于苏木的材料是brazilwood,直译为巴西木,通常指南美紫心檀木或黄檀。绿檀与前者相比在密度、强度上稍逊,铁线子等基本上只是用来做最普及的初级弓。


作者: mysun    时间: 2014-5-26 08:37
以下是引用bowshop在2014-5-24 15:39:00的发言:

不管国内国外,都没有红檀木这种树。基本上这是国内家具地板商臆想出来的“美化”名词,可能是铁线子、枧木。

 

国外做弓所公认的仅次于苏木的材料是brazilwood,直译为巴西木,通常指南美紫心檀木或黄檀。绿檀与前者相比在密度、强度上稍逊,铁线子等基本上只是用来做最普及的初级弓。

请看下面的淘宝网网店的“宝贝详情”的介绍,是进口的“红檀木弓身”哦,难道是骗人的? 品牌:梵阿玲 材料:进口红檀木弓身、乌木尾库、纯天然马尾 型号:4/4 3/4 1/2 1/4 1/8 1/10 1/16(型号齐全) 每一把弓 都是本店精挑细选,从材料到做工 都可以保证客户购买的物超所值
作者: mysun    时间: 2014-5-26 09:50
我刚才又查了一下资料:檀木的种类。其中有这么一段: 
 “ 红檀:铁木豆

    红檀学名铁木豆,主产地为非洲的加蓬和莫桑比克。芯材为红褐色,边材为浅黄色,有不规则条纹,略带气味,结构细而均匀。

 绿檀:维腊木

    绿檀学名维腊木,产自中美洲和南美洲,芯材呈绿或浅绿色,有细长的深绿色或深褐色条纹,因此获得了绿檀的俗称。但这种木材既非红木,更与紫檀木毫无瓜葛。维腊木最早是地板用材,后来开始进入雕刻和工艺品市场。近几年悄然进入古典家具市场,由于售价相对低廉,这些家具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青睐。”


可见红檀木琴弓,应该说是比较好的,至少不亚于绿檀木琴弓。


作者: yueetc    时间: 2014-5-26 23:13
谢谢分享!
作者: wq8019    时间: 2014-5-29 08:31
请教火车,有关于弓子重量以及重心点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分享吗?谢谢!
作者: 602315028han    时间: 2014-6-13 08:11
超好的文章!终于有一个有图有文字总结的了! 受益匪浅~~~
作者: spyui    时间: 2014-9-12 20:03
好文章!
作者: Arco77    时间: 2018-2-22 09:45
好文章,收藏~
作者: 半个音符    时间: 2018-2-22 10:27
好贴!为楼主赞一个。学习了
作者: pp2018    时间: 2018-6-21 22:25
好帖,感謝版主熱心分享。
作者: 春华之语    时间: 2018-7-8 13:24
弓的学问看来真不少。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