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小姑娘很漂亮很可爱,而且有这么一个好妈妈,希望在我三十岁的时候,能在电视上看到她的身影。:)
这个日记继续发表啊。我24了,想学小提琴丰富生活。
前一阵子因为这里好像不大稳定,所以后面的学琴日记都没有传上来,我会陆续传上来的。
小千零已经换了个老师了,知音的这个老师上的实在太快,似乎根本没有把我们当小朋友看。现在另外和朋友的孩子一起找了个中年女老师,交响乐团的,上2人小课呢。前天第一次上课老师就发现她夹琴特别漂亮,我有照片的,比上面这张第一天夹琴完全不同。现在夹琴5分钟对她来说很小菜的,她自己对自己要求也很高,我按老师要求让她夹5分钟,她偏要夹个8分钟什么的。她现在的学琴热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希望她遇见困难能够坚持下去。
夹琴有点紧张。
是从镜子里照的吧?看起来都是反的。
屈指算来,小千零学琴至今6个月了。半年过去了,她都学了些什么呢?1,23,4指分别放到了E,D,A弦上。能够拉很很很简单的音阶练习,能够拉不超过8小节的简单曲子。她妈妈一直在疑问,这个进度是不是太慢了。琴行的老师5月就被她妈妈炒掉了,换了艺校的老师,中年妇女,很耐心很温和,也很慢。按小千零她妈妈的理解,既然左手开始放上弦了,那么音阶练习也应该开始了。可是,没有。随着她妈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脾气越来越差,小千零为了拉琴也吃了不少苦头。终于,她妈妈痛下决心,绝不因为自己的原因妨碍小千零对小提琴的热爱——请家教陪练,她妈妈掏加班费。家教很快找到了,一个32年教龄的专业老师,住的近,而且上门陪练,费用也不贵。这位老师收学生不多,因为以他的话,对每个学生都要备课的,不可能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接着教。2次陪练下来,小千零有起色了,至少她快乐的练琴,不累,不多,但进步很快,最最重要的是,不会因为妈妈的加班和脾气而耽误练琴。LG说,找到这个老师是妈妈的运气;老师说,这个是缘分。每周3次陪练,2周下来,小千零的手指能力好了很多,持弓也有了点长进,但还是不稳定,没有稳定的做到整只手是放松状态,左手按弦进步不少,也放松了一些,但还是不够放松。而且,每次上完课,老师都会给小千零听一只乐曲,有《小狗圆舞曲》,《小猫圆舞曲》,《闪电波尔卡》,据说老师是电台里做音乐欣赏节目的,找了个3岁的小孩子做搭档,3个月后那个孩子对音乐的感觉非常灵敏。昨天晚上,老师要求小千零听着《小狗圆舞曲》模仿小狗的动作,把乐曲中活泼的小狗表演出来。这个让我想到了时下流行的奥尔夫音乐教育。随着陪练老师的来到,还是有些东西不和谐起来。说是陪练,因为妈妈原先的想法就是找个人陪小千零练琴,但找到的这个陪练老师却几乎每次都象上课一样,给小千零做很多的左右手协调练习,手指练习,打拍子练习,分析作业难点,做音乐欣赏,做示范拉了不少,纠正小千零许多姿势和习惯性的错误动作……其实,妈妈觉得等于是付了陪练的费用请了个老师回家,超值。而艺校那边,也因为跟着老师来到了少年宫。妈妈觉得,妈妈想要的要求和方向,在陪练老师那边体现了出来,而少年宫的老师……所以,当上周六去上过课后,LG发话了,提出了放弃少年宫老师,改为陪练老师暂时顶替的想法。其实,妈妈在老师布置要求拉《小兔乖乖》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很不舒服了。小千零已经是小学生了,对小提琴也是属于那种不需要逼着去学的孩子,所以,没有必要靠《小兔乖乖》象哄小孩一样哄着练,为什么我看不到音阶练习呢?为什么我看不到练习曲呢?当陪练老师跟我说可以拉一些沃尔法特练习曲的时候,我特意去翻过沃尔法特,确实可以练这些练习曲了。所以,我同意了LG的建议。我们也问了小千零喜欢哪个老师,小千零说喜欢陪练老师,理由是陪练老师给她做很多基本功练习。昨天,陪练老师来了,我们和他正式提出了要求,每周3次的陪练将其中一次改为上课。其实,这样,小千零周六下午就空出来了,我们节省了路费,她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因为老师还是上门来授课的。可能是老师都有所保留,昨天我们升陪练为老师后,老师马上做了2件事情。1,握弓重新开始,教了个别的法子,效果一下子出来了。2,2-3个星期把握弓纠正到位,这个星期不做任何发声练习,意在于清洗她脑海里错误的记忆。LG说,这等于是重头开始。陪练老师说他回家后会安排一个3个月计划出来,然后下次上课会带全套的教材过来,主要就是手指练习,音阶练习和练习曲。我要的就是这个,业余的学习专业的练习!回想很多次被问及孩子在哪里学琴,当答复在少年宫的时候,得到很多不屑的表情;其实,这样的表情当我们自己听说别人在少年宫练书法是给于的是一样的。其实,一杆子不能打翻一船人,但能打翻船上大部分人。我现在幸庆的是我们并没有等到学了2年后才发现问题。
以下是引用解语者在2005-11-1 16:42:00的发言: 确实要练音阶,千零的课程是不是太慢了呢?我们是1个半月学完铃木一,4个半月学完霍曼1加和利美了第6页,很多曲子可以视奏象:铃木2的风笛舞曲、猎人合唱。。。这两天在拉满怀深情望北京,节奏比较复杂拉的不太理想。其实夹琴没有必要练,拉琴时不也练了吗?
是啊,我就觉得是太慢了,空弦干什么要练整整5个月啊。看看这次换了老师后的情况,老师是说三条线会马上铺开来,分别是手指练习、音阶练习和练习曲。
现状:在市少年宫中学琴,2个学生一起上。A. 不会打拍子;B. 左手手型不正确,有托琴现象,手指按指偏平,音不准;C. 右手持弓不正确,发音不正常,太近琴马。
结论:基本功不扎实,或学习进程中基本面照顾不够,形成错误的成型。
对策:1) 左手手指按指的正确定型(专项训练)a.桌上按指;b.琴上按指2) 左手手型的纠错。(已在进行)3) 右手持弓、运弓的定型(专项训练)a.持弓;b.手上运弓;c.琴上运弓4) 右手大拇指的定型(专项训练)(已在进行中)
短期目标:1) 加强唱与打拍子的训练;2) 分阶段完成基本功的纠错训练a. 以2周6次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11/6-11/20,基本完成主要纠错任务;第二阶段:11/20-12/4,巩固纠错成果,深化扩大成果(力求在拉琴时,实际运用时不走样);第三阶段:12/4-12/18,结束调整期逐渐转入正常的学习进程;12/18-12/底,结束调整全面转入学习进程。b. 正常学习进程安排:要点:以左手手指练习:一条线;音阶:一条线;乐曲或学生协奏曲(轮流)一条线;三条线并行推进。在适当的时候加入练习曲一条线,成四线并行之势。(当然,每一条线,进程的快慢,多少,要根据当时情况作灵活的调整。)(确保练习的时间在每天一小时左右,暂不增加。) 现在老师带了舍夫契克的<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第一册,<沃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60首>,<赫利美利小提琴音阶练习>,<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家里原本就有一本<霍曼>,今天老师让小千零在<霍曼>里随便挑了些曲子拉给她听,听后小千零说她也想拉这么好. 大家觉得我们的新老师怎么样?我和LG都觉得是个比我们家长还热情还负责的老师.
新老师的上课到今天就满一个月了,特地回头看了看当初老师安排的计划,确如老师前几天提到的,她的进度比预料中的要快了一点,主要是左右手的纠正比预期效果要好,右手大拇指归位后,开始还是右手有点紧张,但小千零现在勇于提问了,她告诉我她觉得如果小手指不怎么样就怕弓又怎么样,我让她自己和老师提出疑问,她后来真的去问了,怎么问的老师怎么回答的,我都不清楚,但我发现后来她的右手确实整个改掉了,不用我再叫“放松放松”了,她爸爸也说这个右手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在进行“巩固纠错成果,深化扩大成果(力求在拉琴时,实际运用时不走样)”的阶段中,老师给小千零学习了原来老师用的集体课教材中的“小快板”,12小节,很动听。通过这条的学习,我个人觉得小千零最大的进步就是对节拍有了概念,从一开始乱打拍子到现在从头至尾全部准确,也许老师是用这个曲子来进行教学上的过渡,但作为孩子的妈妈,我最了解我女儿的最有问题的地方,现在进步真是大。小千零已经能拉这个曲子了,她的练习量和她拉的质量相比,我觉得老师的作用体现的最明显。以前我们拉的遍数很多,但效果没有现在这么好,但现在的效果是拉的没多少遍就出来了,相比我自己力气也没什么花,靠的都是老师。现在每次课完,老师都会和我仔细说一说平时陪她练习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个手的技巧应该是怎么样的,小千零现在的问题是哪里以及我怎么来帮忙她改正,我需要如何来扶她的手,怎么扶,为什么要扶,扶多久后会有什么效果,等等。所以,最近我自己的陪练也轻松了很多,很明确知道要怎么陪她练,哪里要帮一下忙。原本12/4才开始的“结束调整期逐渐转入正常的学习进程”现在已经提前进行了,今天老师开始尝试使用舍夫契克的<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第一册第一篇的第一小节,才4个音,但要反复练习,主要是A弦上1,2指的练习。除了这个,基本功训练中的左手手指琴上按弦练习又多了一套练习,现在一共有4套按弦练习了,光这些基本练习每天就得花不少时间,感觉上练琴的时间也一如老师说的会循序渐进的长起来,孩子一开始练琴千万不能压太多的量。最近经常被她的琴声感动,LG经常吃惊她的琴声,尽管还不能熟练的从头一气呵成,但是2小节2小节的表现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琴声,而且新琴的优点也在她技术的提高上表现了出来,同样一把新琴,前后近2个月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上周他把弦也换了,换了德国的PIRASTRO小提琴尼龙弦TONICA。就现在这把1/8的手工琴,发出的音色已经足以让人觉得我家客厅已经容纳不下它声音的发散了,穿透力不是任何一把机械琴可以用来比的。很多人认为这么小的琴没必要用这么好的弦,甚至我去乐器店买弦的时候人家根本就不肯卖给我;记得台湾有个乐团团长当时说过“我们没有钱买好的琴,但好的琴弦还是买的起的”;也听说国内制琴技术其实很好,往往一把国内的普通琴出去以后店主把琴弦一换立马就身价倍增。当初也有很多人反对我们买手工琴,觉得对小孩子而言没必要。但是,我觉得优美的音色也是鼓励孩子学好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现在时时刻刻给孩子灌输的就是“要拉的好听”,而不是全民总动员做好准备听她杀鸡锯床1年。音乐带给我们的不就是美么。今天偷懒了,没有给她练琴,而且今天她作业也还可以,所以,早早就赶紧让她睡觉了,9点10分她就进入梦乡了。
上海条件这么好,孩子这么用功,还走这么多弯路。妈咪太失职了。上音附小近在咫尺,为什么不去那儿找老师。人家音乐家摇篮白叫的吗?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6-4-10 13:52:00的发言:上海条件这么好,孩子这么用功,还走这么多弯路。妈咪太失职了。上音附小近在咫尺,为什么不去那儿找老师。人家音乐家摇篮白叫的吗?
看见你批评我,我怎么就这么乐呢.
自己也好久不来这里了.你以为上音附小就在咫尺就可以了,知道什么叫不得其门而入么?现在的这个老师水平不是一点点高哦,而且难得这么热爱他的职业,到他手上的孩子真的是福气.我最近又写了一段学琴日记,在公司电脑,回头发上来.
昨天,小千零的小提琴从“幼儿园”毕业了,老师说现在我们开始正式入门了。入门的标志就是——我们开始上沃尔法特啦。我们跟着这位老师学了整整7个月了,小千零的进步是所有人都看到了的。现在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我有时听着她拉琴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笑开来。真的,我想,有多少家长陪孩子练琴是可以象我这样开心的笑着陪的,而且,在这7个月里,小千零再也没有为小提琴流过一滴眼泪,家里也再没有因为小提琴爆发过争吵。我们现在每天练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是不能再少的,因为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一定少不了这些时间。空弦,舍克契夫左手手指练习3行,巴赫一号小步舞曲,巴赫二号小步舞曲,跟CD伴奏带5段乐曲。今天还要加上沃尔法特NO.1第一行。我特别喜欢听她拉巴赫二号小步舞曲,很容易沉迷。小千零拉的乐曲之所以可以让我们听的舒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的音准特别好,尤其是她的小提琴指板上是不做任何记号的,这也是我佩服她的老师的缘故,一老一小两个人就这么努力了好几个月,不走任何捷径,踏踏实实。前一阵子,老师特地去找了钢琴老师自己录了一盘铃木第一册乐曲的伴奏带,每首曲子有慢到快分别录3种不同的节奏。等我们拉到后面新曲子的时候,老师开始要求她跟伴奏CD练前面的旧曲子。跟伴奏练习就好比一面放大镜,一下子把她的问题都暴露给了她自己看,比如,节奏的不稳定,等等。小千零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前天我陪练时,5首曲子一气呵成,我在作业纪录本上写了“完美极了”四个字。舍克契夫左手手指练习也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发现老师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螺旋式上升”教学法。左手手指练习直接影响了她拉乐曲的能力,乐曲进步很快,而且同时还逼她自己看谱了。老师做了很多铺垫哦,所以,当昨天拿出沃尔法特的时候,小千零自己就先拉出了第一行,我们都鼓掌表示祝贺。
以下是引用麒麟007在2006-5-29 9:00:00的发言: 拜读。现在拉什么程度。
这几天的进度是:
舍克契夫的左手手指练习第1支前4条
沃尔法特NO.1一半,后一半这个星期解决
铃木第一册里的小步舞曲2
跟伴奏练习铃木第一册前5首曲子+小步舞曲1,每首曲子有3种节拍,由快到慢。6首曲子共17遍,一气呵成不停顿
以下是引用千零在2006-5-29 15:09:00的发言: ]这几天的进度是:
舍克契夫的左手手指练习第1支前4条
沃尔法特NO.1一半,后一半这个星期解决
铃木第一册里的小步舞曲2
跟伴奏练习铃木第一册前5首曲子+小步舞曲1,每首曲子有3种节拍,由快到慢。6首曲子共17遍,一气呵成不停顿
给你些建议哈:让你的老师舍克契夫的左手手指练习不要拉那么多,一次一俩小节就够了,快拉慢拉,反复进行,直到拉得跟飞一样,少还能仔细纠正运指动作。
教琴就是教运弓运指,乐曲也不用太多,既然前面那么多技巧练习,这里就学习歌唱吧。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6-5-30 11:05:00的发言:
给你些建议哈:让你的老师舍克契夫的左手手指练习不要拉那么多,一次一俩小节就够了,快拉慢拉,反复进行,直到拉得跟飞一样,少还能仔细纠正运指动作。
教琴就是教运弓运指,乐曲也不用太多,既然前面那么多技巧练习,这里就学习歌唱吧。
我写错了,手指练习是第2-4条。老师每次教1-3小节,也不是每次都教,这个4条的学习量已经累积了相当一段时间了。
以下是引用千零在2006-5-30 14:41:00的发言:我写错了,手指练习是第2-4条。老师每次教1-3小节,也不是每次都教,这个4条的学习量已经累积了相当一段时间了。
真羡慕你的老师,不贵,还那么好!!!!要是我在上海,就好了!
对了,夹琴怎么练的?我们老师没说。
日记写的好,找的老师好,嫉妒啊,想想我们的学琴,终于明白为什么有差距了,
一定要坚持写下去哟,哪怕三个月一次
建议推荐为精品文章,
写得真好,小千零有个这么好的老师是缘份也是她的福气呢。
不好意思,我来了来了。先祝大家新年好!再谢谢鱼儿列了精品,谢谢KXWSH!谢谢关心思廷的人们!
我先老实交代我写少了的真实原因——我陪的少了。
这半年来,除了每周老师3次来上课的时间外,每天的练习时间都是下午放学后到我们家长回家之间这段时间,也就是说,都是由孩子自己负责练习。说实话,效果如何,心里没底,但晚上回家要弄功课什么的,实在是不可能陪练1个小时的。中间偶尔听过她几次练习,觉得还过得去,始终是有进步的感觉,所以,偷懒之下,对她的琴的关注少了很多,几乎都麻烦老师去跟进了。当然,这期间孩子不懂事和老师也闹过脾气,老师呢,也会及时和我们沟通,有些他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事先和我们家长详细谈过,得到我们的允许。所以,从心底里是非常感谢老师的,有时还会担心孩子的偷懒和不懂事会让老师一气之下不要她这个学生了。
详细的内容我晚上后整理再写再发。谢谢大家的关心!目前的进度我可以简单汇报一下。11月份,我们发现孩子长高了不少,孩子自己也提出觉得琴小了,所以,让老师帮忙重新挑选了一把四分之一的手工琴,结果大小正好,琴头正好被左手手心给握住。12月底换琴前,老师已经开始让思廷练习换把了。但最近几天的作业里没有换把练习,因为我们换琴了。这些天换琴期间的作业是:
共鸣练习(练音准)
赫利美利音阶练习(换琴的时候开始用的)
空弦练习(弓法练习,一上一下长弓,弓根和弓尖短弓,换弦,4根弦一一练完算一个回合)
换琴前思廷的每天作业顺序是:
共鸣练习
换把练习
舍克契夫左手手指练习
沃尔法特练习曲
铃木
上课的时候老师和她一起拉霍曼二重奏。
这次元旦3天假期我们天天监督思廷练琴,因此,练琴质量有保障。昨天老师来回课说,下次作业要开始加量了。其实收获和付出是成正比的,但付出的多少和实际生活中能付出的多少又多少是有些矛盾的。
我整理后会写一些详细的给大家看。
以下是引用zyx在2007-1-7 22:37:00的发言: 请问楼主现在小千零用的是什么琴?我觉得您很仔细,为孩子想的那么周到,我们很多家长以为找到老师就行了,不肯自己多费心思,总是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
其实收获和付出是成正比的,但付出的多少和实际生活中能付出的多少又多少是有些矛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的好!挺有哲理
为什么用右边夹琴呢
千零你好,我在旺旺上也看到这个名字,不知道是否为同一人。不论如何,请不吝赐教告诉我一下你女儿的小提琴老师的情况好吗,我也想找一位负责的老师。请抽空发我邮箱吧,judyzyz@163.com,谢谢
小千零,你好,希望看到你的进展哦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