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分享]测试:你能听出斯特拉迪瓦里琴的声音吗? [打印本页]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5 17:54
标题: [分享]测试:你能听出斯特拉迪瓦里琴的声音吗?
在这个网页上,有两段录音.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5 18:11
双盲的小提琴测试:你能挑出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吗?
by CHRISTOPHER JOYCE
在小提琴的世界里,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名字是神圣的。三百年来,小提琴的制造者和科学家们研究着由那些意大利工匠造的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找出是什么使它们的声音不同。但是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也许它们毕竟不是这样的不同。
好吧,这里是一个测试。第一个片段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个乐句。第二个片段是相同的乐句。两个都由同一个音乐家拉奏。但一个是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另一个是1980年制作的小提琴。看看你能不能辩别出其差异。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5 18:17
这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但专业小提琴手可以找出区别来,对不对?
嗯,近来一个研究小组试图找出这答案。他们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酒店房间里聚集了专业小提琴家。他们有六把小提琴 - 两个斯特拉迪瓦里琴 ,一个瓜奈里琴和三个现代的琴。每个人都戴着深色护目镜,使他们看不清哪把小提琴是哪把。
然后,研究人员告诉音乐家们:这些都是精美的小提琴,至少其中有一个是一个斯特拉迪瓦里琴。拉吧,然后判断琴。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5 18:19
来自密歇根州的小提琴制作者约瑟夫·柯廷,是研究人员之一。他说,“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拉什么样的琴,这真让我吃惊。 ”
科廷说,“17位被要求挑选出哪把是意大利的老琴的演奏者中,七位说他们不能挑出,七位挑错了,只有三位挑对了。 ”
克劳迪娅·弗里茨设计了该实验。她是一位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的声学物理学家,并还是一位长笛演奏家。她说,这个测试比以前的测试更为严格,因为它是“双盲” - 没有人知道哪把琴是哪把,直至测试完后。这就排除了一种可能的偏见,这偏见产生于当一个音乐家评价一把琴时,他或她知道这琴是300年前的了,也许由克莱斯勒或谢林拉过。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5 18:22
而且这个实验要求经验丰富的小提琴的演奏者,而不是听众,来挑选。
弗里茨说,一些演奏者告诉她,他们十分肯定地知道哪些是新的小提琴,哪些是老的意大利琴。
“ '啊,只是有点太新了” ,“她回忆一个音乐家说。结果是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 。另一个说: '啊,我很喜欢这个声音,它确实有一个古老的意大利琴的声音,是这么的温暖。 ” 结果这是一把全新的小提琴。
当弗里茨问演奏者,他们想带哪把小提琴回家,竟然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选出的,是新的小提琴。她对其它乐器的测试发现有同样的结果。 “我没有发现任何任何一致性, ”她说。 “从来都没有。人们不同意。他们只是喜欢不同的东西。”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5 18:24
事实上,在这些选择当中,于统计学上唯一明显的趋势是,有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是最不喜欢的,以及有轻微的更喜欢一把现代的琴。
现在,对多年的研究,这意味着什么呢?研究老的小提琴 – 它的设计,木,漆,甚至胶水?如果没有人能分辨出来,那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弗里茨说,也许研究人员应该更注重人,而不是老的木料。
她说,过去的研究,“人们关注着小提琴,试图了解它是如何产生振动,它背后的机制是什么,但没有人真正关注过人的这一方面。 ”她说,她的研究目的是确定人们如何选择他们喜欢什么,以及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标准。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5 18:29
科廷花了多年时间试图获取世界古琴的质量。但他并不为了这实验结果而气馁。 “如果新的小提琴变得更好,这并不意味着旧的变得更糟了, ”他说。 “问题是,一个新琴的声音,能不能像一个老琴的那么好? ”
那些意大利古琴肯定听起来很了不得,但并不一定是比新琴更好,甚至有那么的不同。这更多是由于听者的心,和耳朵所导致的。杜克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戴尔-帕维斯说,这研究证实了,“人们认为是”特殊“东西,当那认知的源由被去除之后,其实并无特别之处。 ”
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论文期刊上。
作者: Redline 时间: 2013-9-5 19:38
第二段录音
作者: 邦德他侄 时间: 2013-9-5 19:52
这个太高端了,分不清。我喜欢第一个录音。感觉好些。
作者: catchrye 时间: 2013-9-5 21:20
第二段录音明显是老琴,声音深沉,泛音充沛。
作者: catchrye 时间: 2013-9-5 21:24
而且低把位和高把位发音时都很均衡。
第一把琴的高把位声音“薄”下去了。
作者: 小于 时间: 2013-9-5 23:10
声音本来就是个极度感性的瞬间感觉。
作者: GV 时间: 2013-9-6 00:25
要我说第一把琴就是斯琴.....
作者: hwyang 时间: 2013-9-6 08:35
去年梅纽因期间我参观了意大利名琴展,回来后反复听录音,所以对名琴、老琴的声音有了一定的概念。第二把声音听上去与那些名琴更接近,低音富于沧桑感、有磁性、宽广,高音亮丽、松弛;而第一把低音略显单薄、高音紧细,是新琴的特点。
作者: ckey 时间: 2013-9-6 09:14
听音频本来就存在误差,不足为凭。
作者: skbao 时间: 2013-9-6 09:31
第一把清晰细腻,略窄,第二把浑厚粗旷,略糙。我猜,第一把是斯琴(没管英语解释)。大概是学习大提琴的原因,我喜欢第二把。
作者: skbao 时间: 2013-9-6 09:39
听了一遍英语,知道答案了。但暂时不说,还是留给琴友们去猜吧。尊重楼主,等他公布吧。
作者: 邦德他侄 时间: 2013-9-6 10:00
以下是引用skbao在2013-9-6 9:39:00的发言:
听了一遍英语,知道答案了。但暂时不说,还是留给琴友们去猜吧。尊重楼主,等他公布吧。
嗨,嗨,嗨,不带这样玩的哈。咱们是听琴辩琴,你直接去看答案了。作弊!!
作者: 爱提琴8877 时间: 2013-9-6 10:07
显然第二把琴是斯特拉低洼里琴
我用的是能量说,第二把琴所发出的能量显然超过第一把
作者: xtl 时间: 2013-9-6 10:44
8877说的对
作者: csc686 时间: 2013-9-6 10:50
第一把声音通透,灵敏度更高,像老琴我认为第一把是斯琴
作者: 孤独的琴声 时间: 2013-9-6 11:25
没听,但从大家对琴声音的评价来看,应该是第二把琴是新琴,因为从我拉过的那些优秀的新琴,和我拉过,看过,和听过的斯琴来分析,能量大的常常是新琴,只有那些顶级的斯琴在音乐厅里,才会显现出他的真正的那种特殊的迷人的声音,这也就是顶级古琴迷人的地方。
作者: 荷锄晚归 时间: 2013-9-6 12:24
声音差一点的那把是斯琴。
作者: 听琴者 时间: 2013-9-6 14:32
第一把琴绝对是斯琴,孤独说的对,有着“真正的那种特殊的迷人的声音”。很多人人认为声音大就是好琴,那可是答错特错,声音的穿透性跟传远性才是最重要的,有好多好多的烂琴声音奇大,却是烂的不行。最重要的还是那种说不出来的优美才是打动灵魂的好琴。
作者: GV 时间: 2013-9-6 16:43
看来我的看法还是很很多人认可的,细听的话第一把的纯净度绝对优于第二把..
作者: GV 时间: 2013-9-6 16:44
以下是引用荷锄晚归在2013-9-6 12:24:00的发言:
声音差一点的那把是斯琴。
不能说声音差一点,是音量差一点哈。呵呵
作者: 爱提琴8877 时间: 2013-9-6 17:18
我觉得第二把琴它不是声音大,是能量大
作者: god114 时间: 2013-9-6 19:01
答案已知晓,大家众说纷纭,看来真像研究所说,其实是分不出来的,样品容量越大约分不出来,人主观的只会喜欢特殊的东西,而每个人的喜好又有所不同,导致最好的认知结果不一样。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6 19:39
两把都非常接近,我不知道哪把是斯老头的,但是我更喜欢第二把,因为第二把的高音更结实,第一把有点稍细。现代琴能做到几乎没有区别也确实厉害。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6 19:44
不过还要顺便说一句有些人是听了答案才说的,因为有些人的英语很好,也就是欺负我们这样的人不懂英语吧。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6 20:00
这两把从味道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这与你觉得它是斯琴了,或者是你以后听出答案了,产生的主观色彩,如果真让你们双盲测试,从很多把琴里选,是很难选对,现在只有两把,乱选也有百分之50的机会,猜对了再加一点色彩上去,于是就成了你懂琴的“证据”,我喜欢第二把并不是因为它的味道,而是它发音更结实。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6 20:14
我的喇叭是便宜的,也许贵的能听出在味道上的区别吧,谁知道呢。
作者: 荷锄晚归 时间: 2013-9-6 20:37
以下是引用庞熔在2013-9-6 19:44:00的发言:
不过还要顺便说一句有些人是听了答案才说的,因为有些人的英语很好,也就是欺负我们这样的人不懂英语吧。
“Oh, yeah, the test: Which of the two phrases we played came from the Stradivarius? The second one.”庞老师,这个应该不难吧。
作者: Redline 时间: 2013-9-6 20:38
当时没想太多就先听了, 二话不说直接选2, 没有原因, 后来才看答案, 到现在也不知道对还是错,
刚又仔细听了一下, 第一把低音太强, 高音太尖锐,
而第二把低音适当, 高音很甜? 尤其是各音阶的衔接上相当顺畅, 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那一段高音的部分, 通常是形容 "辉煌"?
以上纯属个人感觉, 当然还要让大师讲评较为客观.
作者: skbao 时间: 2013-9-6 20:43
以下是引用邦德他侄在2013-9-6 10:00:00的发言:嗨,嗨,嗨,不带这样玩的哈。咱们是听琴辩琴,你直接去看答案了。作弊!!
邦德先生差矣!英语主持在让听了两段录音后马上就说,“人们很容易误判”,并立即给出了答案。我的耳朵刹不住车哦。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6 20:56
不应该先入为主的认为斯琴就更好,否则这样测试会打折扣,最科学的办法不是听哪把是斯琴,而是听哪把最好,不告诉听是什么琴,直接拿16把琴,每次淘汰一半,最后剩下最喜欢的那把看是不是斯琴,这样更科学。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6 21:03
“Oh, yeah, the test: Which of the two phrases we played came from the Stradivarius? The second one.”庞老师,这个应该不难吧。 你把它写出来了当然大家都知道了,他再不懂,他不能翻译软件翻译一下吗?如果谁都能听出来,那还有不同答案吗?反正我承认我听不出来,至少在我的喇叭里听不出来。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6 21:50
本身这个测试就应该把其中的答案删去,再测更为准确一点,因为很多人听都听了答案,如果马上“感觉”出了斯琴的很多优点。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8 10:14
既然答案都出来了,大家说两句吧?
作者: wuouyuyan 时间: 2013-9-8 20:41
我觉得是第二把,具体为什么我也说不出来。感觉上高音上不像第一把那么锐利。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8 22:08
不是觉得的问题,答案已经出来了,就是第二把,只是有些人的英语实在是太烂了,我承认我懂英语,要不然不会发一个偷笑的表情,被人给看出来了,
作者: qiuqiuz 时间: 2013-9-9 11:43
感觉象两个不同的人拉的,第二个明显技术好感情好。郁闷。
作者: 孤独的琴声 时间: 2013-9-9 15:31
看来我估计错误,晚上回去认真听一下。这几天一直在出差,没电脑听。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1:49
谢谢大家的参与和回帖.正如大多数朋友所指出的,第二把琴是斯琴.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1:51
小提琴家不能辨别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和新琴之间的差异
By Ed
Yong
意大利的古董小提琴,如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琴或朱塞佩·瓜奈里制作的“德尔隔宿”,可以卖到数百万美元。许多小提琴家真正地相信,这些琴均优于新制作的小提琴,一些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弄清楚其缘由。一些人怀疑在冰雪期生长的阿尔卑斯山的云杉获得的异常密实的木材。一些人将手指头指向了清漆,或是斯特拉迪瓦里用于处理木材的化学物质。
但是,克劳迪娅·弗里茨(一位研究小提琴声学的科学家)和约瑟夫·柯廷(小提琴制作师)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关于斯特拉迪瓦里琴的声音的真正的秘密:那就是什么秘密都没有。
他们二人请来专业小提琴家拉奏新的小提琴,以及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老琴。他们不能辨别两组之间的差异。甚至其中的一个新的小提琴成为了他们最普遍的首选琴。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1:54
自从19世纪初以来,许多实验都质疑意大利老琴的所谓的优势。一次又一次的,听众们不能区分新琴和老琴的声音。但批评者总是迅速地在这些研究中挑出些毛病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听众们都不是专家,演奏者和研究人员知道哪把小提琴是哪把
– 这是一个缺陷,这可能导致有偏向的结果。
更进一步,从未有人测试过小提琴家他们自己是否可以真正挑出一个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所谓独特的声音。共同的见解是,他们可以。但,弗里茨和科廷的实验表明,这是不对的。
“许多人相信,只要你一拉一个古老的小提琴,你就可以感受到它是老的,它被拉了很多,它有一个特殊的音质,”弗里茨说。 “当我们告诉他们的结果时,参加实验的人们说,这是终生经验。最初他们完全相信他们可以辨别差异,他们却不能。”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1:56
在第八届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小提琴比赛期间 – 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比赛之一
- 弗里茨和科廷说服了6位小提琴家与他们的乐器分分手。有三把小提琴是新的,其中一把前几天才制成。其它三个有长达数百年的显赫的历史。两个由斯特拉迪瓦里所制,而另一个由瓜奈里所制。其中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
以“ 01号”表示,目前属于某一机构,只有最有天赋的演奏家才能租借到。所有这三个都在由著名小提琴家演奏的音乐会和录音中承担过重要角色。它们的总价值约1000万美元,一百倍高于那三把新琴。
要说服人们放弃这些珍贵的,脆弱的财产,特别是要让蒙住眼睛的陌生人来拉这些琴,科廷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约瑟夫·科廷是一个社会上著名的人士,大家信任他。”弗里茨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设法做成此研究,我作为科学家和他作为小提琴制作者的结合。 ”
回到实验室,弗里茨和科廷问请了21位专业小提琴家的志愿者来拉这六把小提琴。他们的琴龄从15至61岁,其中一些人甚至在竞争中当过参赛者和评委。他们在一个选择的有比较干燥的声学效果的,灯光昏暗的酒店房间拉奏了那些琴。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1:58
该测试是一个真正的“双盲” 测试,演奏者和给他们琴的人都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哪些琴是哪些。房间里灯光昏暗。演奏者戴护目镜,使他们无法看得清楚。琴都在腮托上洒了香水,以阻止其任何独特的气味。尽管弗里茨和科廷知道那6把小提琴的身份,他们只是通过其他研究员把琴交给演奏者,而这些研究员隐藏于屏幕后,戴着他们自己的护目镜,确确实实是一无所知。
首先,随机地对演奏者们给两把小提琴。他们每把琴拉一分钟,然后说出他们的首选。他们不知道,这两把琴中包含着一把老琴和一把新琴。在大多数情况下,两把琴没有大的差别,演奏者常首选新琴,也同样常首选老琴。但有一个例外: O1号 ,那个有最辉煌的历史斯特拉迪瓦里琴,被首选的次数远小于三个新琴。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1:59
接下来,弗里茨和科廷给他们的应聘者更加自然的任务。所有六把小提琴,以随机顺序放在床上。他们有20分钟时间以任何次序拉任何小提琴,并选出一个他们最想带回家的琴。他们还要在:色调,投射性,可演奏性和响应这四个素质上,挑选出最好和最差的琴。
这一次,一个明确的喜爱出现了。演奏者最多地选择了一个新的小提琴(
“N2 ” ) ,作为他们想带回家的琴,该琴所有四个素质的排名为第一。与之前一样,O1受到了最大的排斥。总体而言,只有38%的演奏者( 21 位中的8位)选择带一个老琴回家,而大多数不能辨别出他们的琴是新的或老的。像弗里茨和科廷写的那样,这“成为传统智慧的一个令人振奋的反例证。 ”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2:02
研究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注意。作为新的小提琴制造者,科廷,他具有明显的偏见,但双盲的设计,应该有防止其影响结果。 - 六把小提琴和21名演奏者 - 样本的尺度相当小,当对付罕见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昂贵物件时,也只可能指望那么大了。也可能有其他变数可能会影响演奏者的看法
- 也许,例如,他们可能会在不同的声效的房间感到有所不同。
弗里茨预计人们会以怀疑论对待实验结果。她说,“这可能有助于改变人们的心态,但会相当缓慢。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社会。我们可能会被批评说,我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或那一点,但很显然,这对新的小提琴是一样的。”她补充说,“现代的制造者应该很高兴,我们希望它会是帮助他们推广他们的小提琴。因为它显示出他们正在做一项伟大的工作,他们的小提琴可以与老琴相提并论。”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2:03
也许对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尊崇不全是古老工艺的胜利,而更是我们迷惑自己的能力的一个证明。这种能力已经进入其他领域了。以葡萄酒为例,其为又一种产品,某些标本在其卓越品质的基础上,获得好评,价格高昂。然而,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当你在双盲条件下测试人们时,昂贵的葡萄酒的味道与廉价葡萄酒是一样的。那种想象的价格和质量之间的关连是一种错觉,但是,乔纳·莱勒巧妙地认为,它可以是一个令人愉悦的错觉。
对小提琴可以说是同样的。拥有和演奏斯特拉迪瓦里琴的快乐,并不是来自声音上的任何客观的优势,而仅仅是来自于简单的知识,这是一个斯特拉迪瓦里琴。别在乎它听起来像什么样 - 这是一个优雅的,制作精美的琴,它的名字代表着地位,它的价格标签显示其庄严,它的木材中载有世纪的重量。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3-9-9 22:04
出于这个原因,像这样的研究是有助于淘汰一些神话的,它们可能会增加新的小提琴的信誉,但它们不可能减少人们对老琴的欲望。弗里茨和科廷都承认。在写到关于他们的一个志愿者时,他们说, “当被问到他刚刚选择带回家的新琴的制作学校时,他微笑着,只是说,“我希望这是一个[老]意大利的学校。”
更新:约翰Soloninka ,21位参与研究的小提琴家之一,在下文中讲述他的经历:“这是迷人的。我也一样,预计能够分辨其差别,但却做不到。克劳迪娅把我在拉琴的时候对琴的看法发送给了我,太搞笑了,当时我的印象是多么的错呀!”
(完)
作者: qiuqiuz 时间: 2013-9-10 05:32
可悲。只能说这个世界庸才太多。
作者: 爱提琴8877 时间: 2013-9-10 08:47
楼主是专业翻译的吗
作者: 爱提琴8877 时间: 2013-9-10 08:47
怎么总是翻译这样的文章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10 09:41
听不出区别并不丢人,听不出来硬说听出来了才丢人。
作者: zm98 时间: 2013-9-10 11:48
皇帝的新衣
哈哈
作者: zh_e_mail 时间: 2013-9-11 08:41
哈,楼上好刻薄,说的有些过了。以前我也对庞先生说过一些过头的话。但我一直感觉庞先生是有才气,肯于动脑,手工也不错,只是以前做过一些所谓不成功的创造尝试,希望庞先生能改变以前的做法,先回到做琴的正道,先老老实实地按标准“拷贝”,期待庞先生以后有更大的成就。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11 17:05
大家是不是能听出塑料长号和黄铜长号的区别,我反正没有听出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zMzE5MjMy.html
作者: ckey 时间: 2013-9-11 19:10
听不出很正常,斯瓜两位大师一生做了那么多把琴,你不能要求他们每把琴都比现代名师琴要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琴普遍比现代琴要强。至于价值,那不太好说,只能说斯瓜琴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音色上如此而已。
这个帖子什么都说明不了,因为测试不严谨而且不具有普遍性,大家还是喝杯茶都散了吧。
作者: cscg 时间: 2013-9-20 12:04
第一把是斯琴,第二把琴声音薄,张扬,底气不足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20 13:48
星凤大叔的英语比我还烂啦。
作者: 听琴者 时间: 2013-9-21 17:58
一点没错,在我们的概念中,丝瓜=好琴,第一把好,所以第一把=丝瓜。
作者: 树爻 时间: 2013-9-22 12:33
第二个能听出来岁月的底蕴。猜对了。嘿嘿
作者: 安逸骑兵 时间: 2013-9-23 12:55
一把声音有细腻的美,另一把深沉,浑厚的美,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9-24 18:45
已经公布答案是第二把了,有人还说是第一把。
作者: wjx_ccb 时间: 2013-10-1 14:35
刚刚发现这个帖子,不听解说,居然,判断正确了!我觉得第二把低音明显胜过第一把,而高音则觉得第一把要好些。不同意楼上有人说第一把的高音“紧”,我认为第一把高音泛音丰富,比第二把亮。我同意有很多新琴完全可以把老斯比下去,但这一把不行。
作者: miyang0520 时间: 2013-10-15 11:27
不能
作者: 高山流水zl 时间: 2013-10-27 00:28
以下是引用hwyang在2013-9-6 8:35:00的发言:
去年梅纽因期间我参观了意大利名琴展,回来后反复听录音,所以对名琴、老琴的声音有了一定的概念。第二把声音听上去与那些名琴更接近,低音富于沧桑感、有磁性、宽广,高音亮丽、松弛;而第一把低音略显单薄、高音紧细,是新琴的特点。
听你的,你说第二把,就是它了。
作者: 高山流水zl 时间: 2013-10-27 00:34
我没看答案哦,也选中第二把,原因第二把像好歌唱家歌唱时吐字很清楚,不知各位有无此感觉?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10-27 12:14
第一把是高音是略细,但是不紧。
作者: mysun 时间: 2013-10-27 16:14
我觉得Violin Test 2更好听。磁性更大一些些。
作者: 左嗓子 时间: 2013-10-27 17:07
斯特拉迪瓦里琴的声音,有标准的定义吗?能定出所谓的定义吗?
现存的几百把琴音色都一样吗?
用人民币验钞机测一下看吧!
作者: Schaukel 时间: 2013-11-4 20:11
第一把声音更好
作者: laoye 时间: 2013-11-17 05:05
只听一遍,没听出大的差别,多听了1,2遍后选第二把琴。第二把低音更酣纯,高音亮且结实。
作者: 辗转反侧 时间: 2013-11-17 08:42
厚着脸皮交作业:没听出来。
作者: ba5rw 时间: 2013-11-17 08:56
我采集了录音的最后一个音节的频谱图,可以看出第二把的三次(奇数)谐波比第一把要低得很多,而第一把的六次(偶数)谐波居然凹陷,从人的听觉习惯上来说,偶数谐波和谐平稳,而奇数谐波刺耳不协调,应该说两把琴都控制的不错,但是显然第二把更柔和。一般来讲,物理特性稳定的固体奇数波弱,年代久远的琴其大多数部件浑然一体内部很少碰撞已经处于稳定的状态,其频谱图一目了然,所以我感觉应该是第二把。但是好听不好听那是各自喜好就不好说了。
作者: zh_sh_sh 时间: 2013-11-18 07:46
我不管是不是名牌,仅仅凭我的感觉明显第二把小提琴音色要好于第一把。
作者: zh_sh_sh 时间: 2013-11-18 07:49
我没有看答案就判断第二把好于第一把,这说明名琴的声音也是明显的好啊,名不虚传,此之谓也!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3-11-18 11:51
没有听出来也不丢人,只是有些人没有听出来还要开骂就把人丢大了。
作者: 孤独的琴声 时间: 2013-11-19 02:35
以下是引用庞熔在2013-11-18 11:51:00的发言:
没有听出来也不丢人,只是有些人没有听出来还要开骂就把人丢大了。
我真没听出来,我承认,但是我还是真觉得你做的琴很烂, 没办法,只对事,不对人。
作者: shui8110188 时间: 2013-11-19 23:38
分不清
作者: 他山之石 时间: 2013-11-20 00:24
挺有意思的一个测试,感谢zhiqing的翻译。既然答案已经揭晓,那就说出自己的真实感觉,我感觉更喜欢第一把,感觉更“温暖”一些。不太喜欢第二把,特别是高音,感觉亮的有点过,甚至感觉有点“刺”这难道就是所言的穿透力吗?呵呵。排除“文物”的价值,这两把区别真不大。当然这可能也有录音和听音器材的问题。现场的听感和听录音还是两码事的。另外演奏者也做不到重复演奏两把琴用完全一样的运弓力度和弓速,这也会影响声音。一样的琴都能拉出不一样的声音,何况是两把琴。
作者: 听琴者 时间: 2013-11-20 13:02
谁能证明这个翻译没错误?谁能证明这两把琴就是文字里面说的那两把琴?所以这样的争论其实没意义,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了。
作者: tszyy 时间: 2014-9-22 20:23
以下是引用ba5rw在2013-11-17 8:56: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est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test2.jpg:

我采集了录音的最后一个音节的频谱图,可以看出第二把的三次(奇数)谐波比第一把要低得很多,而第一把的六次(偶数)谐波居然凹陷,从人的听觉习惯上来说,偶数谐波和谐平稳,而奇数谐波刺耳不协调,应该说两把琴都控制的不错,但是显然第二把更柔和。一般来讲,物理特性稳定的固体奇数波弱,年代久远的琴其大多数部件浑然一体内部很少碰撞已经处于稳定的状态,其频谱图一目了然,所以我感觉应该是第二把。但是好听不好听那是各自喜好就不好说了。
第一把琴除6次谐频稍微偏低,其他谐频比第2把均匀。其波峰波谷差也大,如果不是演奏力度稍微大一些,就是振动频谱更和谐,并且低次谐频波峰高,故低音更有力度。我同意你最后的观点,就是好听不好听那是各自喜好,就不好说了。希望你能把这2把琴的低音和高音都录音制作频谱,才能更好分析低音和高音的品质。你采用的方法非常客观,是我看到的最好帖子之一,谢谢你!
作者: 天马健行 时间: 2014-9-23 07:42
这样的新琴中国人也能做出得来的。很可能有人不相信,哈哈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4-9-23 18:01
谢谢大家的参与和发帖.
这里给出伏利兹和柯廷斯于2012年在巴黎对老琴(斯,瓜)和新琴做双盲测试的过程,网址为:
第一个:这是youtube上的视频,是高清的,但可能很多朋友上不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HXOPjI9l0I
第二个:这个应该大家都能上的.请试一试.
http://topic.ibnlive.in.com/ajit-pawar/videos/2012-the-paris-doubleblind-violin-experiment-OHXOPjI9l0I-1881933.html
在那有更多的老琴和新琴参加了测试,拉琴的也都是一流的演奏家.
不大会英语的朋友起码可以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实际上也能看懂很多的.
其中有几分钟演示了敲击法音频分析来测量小提琴的特性,简明易懂,设备只需一计算机和一话筒,一万元就可搞定,大家不妨试试.
作者: trewq_732579986 时间: 2014-9-23 22:09
没有人能保证这些真实性
作者: tszyy 时间: 2014-9-24 11:33
以下是引用zhiqing在2014-9-23 18:01:00的发言:
谢谢大家的参与和发帖.
这里给出伏利兹和柯廷斯于2012年在巴黎对老琴(斯,瓜)和新琴做双盲测试的过程,网址为:
第一个:这是youtube上的视频,是高清的,但可能很多朋友上不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HXOPjI9l0I
第二个:这个应该大家都能上的.请试一试.
http://topic.ibnlive.in.com/ajit-pawar/videos/2012-the-paris-doubleblind-violin-experiment-OHXOPjI9l0I-1881933.html
在那有更多的老琴和新琴参加了测试,拉琴的也都是一流的演奏家.
不大会英语的朋友起码可以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实际上也能看懂很多的.
其中有几分钟演示了敲击法音频分析来测量小提琴的特性,简明易懂,设备只需一计算机和一话筒,一万元就可搞定,大家不妨试试.
我上第2个,也没法看,视频窗口都是空的
作者: zhiqing 时间: 2014-9-24 12:53
再给三个链节,大家试试吧.
这是近来西方音乐界的大新闻之一,因而有很多评论.大家可以自己搜寻.
https://showyou.com/v/y-OHXOPjI9l0I/2012-the-paris-doubleblind-violin-experiment
http://tune.pk/video/2578237/2012-the-paris-double-blind-violin-experiment
http://video.twicsy.com/i/HWt7n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