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为什么琴码要这么装:保证琴码两面与弦的夹角相等。 [打印本页]

作者: 悠悠爸爸    时间: 2017-2-16 08:09
标题: 为什么琴码要这么装:保证琴码两面与弦的夹角相等。
琴码、琴弦和琴身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受力来分析,琴弦在琴码顶端的点,沿着琴弦朝两个方向有相同的张力,这两个力都可以分解为沿着琴码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两个分量,当琴码与两边琴弦的夹角相等时,两边琴弦上的张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琴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否则琴码将会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朝向琴头或者琴尾方向的力,这会影响琴码稳定和琴的发声。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7-2-17 16:12
外行的担心:这样的话琴码与面板的角度就无法保证垂直了,因为琴码前后的弦与面板的夹角是不同的,且琴弦与码子的夹角,如果琴码高度不同,则很难说都是79度。所列都是是标准数据或理想数据?我没有测量,只是信口说来,勿怪!
作者: 悠悠爸爸    时间: 2017-2-17 17:12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7-2-17 16:12
外行的担心:这样的话琴码与面板的角度就无法保证垂直了,因为琴码前后的弦与面板的夹角是不同的,且琴弦与 ...

琴码与面板的角度是好控制的,琴码前后琴弦与面板的夹角略有差异,因为面板边框平面的上下两端与弦相交处,到琴码顶端的长度不同。琴码高度不同,夹角肯定不同,不过差别不大,最多1度。我的琴在降低琴码前,张角158度,降低约2mm后张角为159度。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17-2-17 21:02
   楼主介绍的理论很好。我来点实践;琴马直立主要是保护琴马不变型【弯腰】。拉琴的,都知道,过段时间,琴马多少向前顷斜,【不会向后】。因马两面弦长不一样,长的一边就会松些,马自然顷向松的一面。粗心者不扶正,久之,就向前变型,弯腰。为防范些,马脚的平面【与琴面板相贴面】前高后低;,扶正时,矫往过正,少许后顷。另外,也有这说法【两F孔两个缺口之间联线是制琴的标制线】,琴马不一定立在线上。音柱,琴马的位置,顷斜度,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琴马变型,可蒸,也可前后调面【高度不够可穿鞋】等等。在视频见外乐团,有的琴马未挖眼,抠心,掏耳,起拱,且很厚,墩实立在那琴上。有理论,有实践更好供网友参考!
作者: jialeyh    时间: 2020-4-21 19:06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7-2-17 21:02
楼主介绍的理论很好。我来点实践;琴马直立主要是保护琴马不变型【弯腰】。拉琴的,都知道,过段时间, ...

您说得很对!

楼主分析了两边弦夹角的受力。其实还有另一个力需要考虑。
由于琴码侧剖面大致是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度大于三角形的高。
因此,在弦张力作用下,琴码以指板侧码脚那条边为支点向指板方向倾斜时,
琴码高度将升高,即,会给弦施加一个顶力。这个力是阻止琴码倾倒的。
不过,当琴码比较薄时,这个力就比较小。假如不足以抵消弦张力不平衡产生
的向前的拉力,琴码就可能向前倒下。另一种情况,虽然弦的张力不足以抵抗
琴码升高产生的反作用力,因而琴码不会翻倒,但如果琴码材质比较软的话,
有可能使得琴码向前弯曲,虽然码脚还是贴合在琴面上没有变化。

由于这个力的存在,因此安装琴码就不必让码两侧的弦夹角相等了。有些琴码
削成非等腰三角形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码厚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三角形在指板侧的
边长,使码子直立更稳定。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