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新人问题多—关于小提琴改革 [打印本页]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2-26 15:12
标题: 新人问题多—关于小提琴改革
本帖最后由 众神的黄昏 于 2017-2-26 18:14 编辑

关于小提琴的弦轴和调弦,历来是吐槽最多的。的确,对于小提琴这种对音准要求极高,琴弦张力又很大的乐器,单靠弦轴和轴孔之间的摩擦来保证音准,真的是比较困难的。那么问题来了,能不能对弦轴进行改造,比如采用类似螺纹的结构,来实现更容易的调音?微调当然可以,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对弦轴进行改革,把微调取消掉?
说到微调,问题又来了,既然加装微调影响有效弦长,影响共鸣,影响泛音,那能否通过对有效弦长进行补偿,比如缩短拉弦板长度,来保证有效弦长呢?
类似的问题还有,小提琴保证音准比较困难,为什么指板不能增加刻度以减小难度呢?实体的刻度可能影响振动,类似印刷的也可以啊。当然,看起来会比较low。
综上,我的意思是,小提琴这种乐器,能否在当下的条件下,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呢?这样对小提琴的普及和推广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2-26 15:20
翻看之前的帖子,本版有一位庞大师,对小提琴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与尝试。抛开其它因素不说,这种探索和改革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和支持的。
作者: 悠悠爸爸    时间: 2017-2-26 15:59
弦轴有德国的机械弦轴,指板有画线的贴纸。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2-26 16:10
本帖最后由 众神的黄昏 于 2017-2-26 16:20 编辑
悠悠爸爸 发表于 2017-2-26 15:59
弦轴有德国的机械弦轴,指板有画线的贴纸。

谢谢您的回复。上面的东西我也有所了解,目前主要还是辅助的用途,不是标配。我的意思是,小提琴可以进行一些改良性的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比如中医药,如果还是墨守几千年的古方,祖宗之法不可变,那么道路就像现在一样越走越窄。
作者: 悠悠爸爸    时间: 2017-2-26 16:24
芙蓉提琴工作室的小提琴好像都配德国机械弦轴。
作者: zhao668811    时间: 2017-2-26 16:58
“小提琴这种乐器,能否在当下的条件下,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呢?这样对小提琴的普及和推广是大有益处的。”这个看法我非常赞同,起码对一些底端练习琴,完全可以一试。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2-26 17:47
zhao668811 发表于 2017-2-26 16:58
“小提琴这种乐器,能否在当下的条件下,进行一些有益的改革呢?这样对小提琴的普及和推广是大有益处的。” ...

真如您所说,有这样的产品,我可以考虑购买一把,用实际行动支持一下,
作者: ljhyjx    时间: 2017-2-26 20:49
第一,安装微调不影响有效弦长,它只增加了拉弦板重量降低了拉弦板共振频率。第二,小提琴大部分时间不采用12平均律演奏,故不可以象吉它那样镶上或画上12平均律的品。第三,前面朋友已经说了,有微调弦轴卖,本人就有一套。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7-2-26 21:56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6 17:47
真如您所说,有这样的产品,我可以考虑购买一把,用实际行动支持一下, ...

有刻度的琴和配有机械弦轴的琴都是有的.
不过一般都是普及琴配刻度.弦轴的处理方法是每个制作师必须做好的,传统弦轴一般来说,质量上没有太大问题.机械弦轴太重,对于一个有一定经验和音色要求的制作师来说,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2-27 07:29
ljhyjx 发表于 2017-2-26 20:49
第一,安装微调不影响有效弦长,它只增加了拉弦板重量降低了拉弦板共振频率。第二,小提琴大部分时间不采用 ...

感谢您的回复。看了一下您写的关于机械弦轴使用的帖子,感觉这个东西非常实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调音问题。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2-27 07:55
回来火车 发表于 2017-2-26 21:56
有刻度的琴和配有机械弦轴的琴都是有的.
不过一般都是普及琴配刻度.弦轴的处理方法是每个制作师必须做好 ...

感谢版主的回复。之所以开这个帖子,主要是源于自己学琴这几个月来的感受。都说小提琴是最难学的乐器,很多人由于这个难度放弃了学习小提琴。对于新人来说,调弦和音准就是主要的难点。如果能通过比较简单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觉的可以大大降低小提琴学习的门槛,对小提琴的普及是很有益处的。比如说,国际乒联为降低难度而多次修改规则,这个事情上我是全力支持的。曲高和寡,对大师艺术家是好事,对我们这些爱好者就不是什么福音了。试想,如果小提琴提高难度,只剩一根弦,恐怕只有帕格尼尼能玩的转。坛里很多都是制琴的专业人士。正如上面的先生所说,在一些低端的练习琴上进行一些方便初学者的改良,可以极大的推动小提琴的普及。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7-2-27 10:06
各种改变一直在进行,总有些人试图做些尝试。例如指板贴纸甚至加装吉他般的金属品,琴头做各种雕刻,甚至吉他式琴头,各种机械弦轴,各种奇形怪状的琴身……本坛琴友也做了不少尝试,如有的加长指板、取消拉弦板,有的改装音柱和低音梁,有的试制更大的琴体,面板、背板的厚薄……好像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果。当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本坛是鼓励创新的。只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网友旧话重提。例如一个机械弦轴,似乎问过若干次了。其实很多问题,搜一下旧贴就有答案。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7-2-27 10:15
再如,低档琴多使用热压成型,有使用人造板的,用塑料弦轴和拉弦板,也有人使用碳纤维制作弓杆、琴身,价格还不便宜。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7-2-27 10:36
网上还有3D打印的小提琴,有琴友评论说声音像二胡。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声音会更好。或者,何必费时费事制作小提琴?将来的电子小提琴也可能音色会越来越好。以致超越传统小提琴。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2-27 11:24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7-2-27 10:36
网上还有3D打印的小提琴,有琴友评论说声音像二胡。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声音会更好。或者,何必费 ...

感谢您的回复。
从艺术层面讲,手工精心制作的小提琴自然无可替代。但是,站在一般大众的角度,必要的革新降低门槛,以获得更多的受众,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两方面不矛盾。

作者: 回来火车    时间: 2017-2-27 17:40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2-27 07:55
感谢版主的回复。之所以开这个帖子,主要是源于自己学琴这几个月来的感受。都说小提琴是最难学的乐器,很 ...

是的,国外很多练习琴 已经在出厂时就配备了机械弦轴。这是一大突破。相信在未来人们的认知和想法改变之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琴使用好的,优秀的、科学的配置!
作者: 小于    时间: 2017-2-28 20:47
创新难不难,主要看“创新”的人的出发点和基本素质。 拿电钻给琴打几个孔也是创新,只不过有人觉得这是露脸的事儿,有的人觉得这是丢人。
作者: zjljl    时间: 2017-3-1 18:48
创新首先要考虑具有先进性及实用性
作者: ba5rw    时间: 2017-3-3 13:17
楼主一定是新手,我也有这样的阶段,刚接触小提琴就老想着创新改革什么的,其实是对小提琴一无所知,随着不断的学习和理解,现在醒悟过来:能老老实实的传承经典小提琴的精髓就算是大师了!
作者: 众神的黄昏    时间: 2017-3-3 14:37
本帖最后由 众神的黄昏 于 2017-3-3 14:48 编辑
ba5rw 发表于 2017-3-3 13:17
楼主一定是新手,我也有这样的阶段,刚接触小提琴就老想着创新改革什么的,其实是对小提琴一无所知,随着不 ...
虽然是新手,但是无法认同您的观点。
观点不同,可能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我是把小提琴做为乐器来看待的。但凡是通过工学手段制作出来的东西,随着技术的进步,必然可以对其原理,结构,工艺等进行改善。也有为了普及而做出的改变,这个是另一层面的东西,应该算是妥协吧。
当然,如果从艺术的角度看,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作者: ba5rw    时间: 2017-3-3 23:00
众神的黄昏 发表于 2017-3-3 14:37
虽然是新手,但是无法认同您的观点。
观点不同,可能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我是把小提琴做为乐器来看待的。 ...

我隐隐约约的了解到小提琴的改革早就在实践了,就是后来的大提琴、中提琴、六弦琴,大家直说斯特拉迪瓦里做小提琴,其实他的大提琴、中提琴、吉他都做的很多的……然后就是形形色色的电提琴……我已经备好材料做静音提琴,加个电声传感器和音效处理器就是电小提琴了……那种用吉他弦轴小提琴早就有了,实在难看啊。小提琴的旋头也是形形色色的,有美人头狮子头尖尖头……但是都不如螺旋头的有魅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小提琴最大的改革还是琴弦,也还有潜力可挖。琴码也有很多改革,但是都拿不出手,得不到大众的认可。也有在琴肚子里加根筋骨的,也有贴神钉的,实在是笑柄啊……
作者: 悠悠爸爸    时间: 2017-3-4 00:01
试图改变没什么可笑的。美国好些制琴师早就在使用CNC车床,是自己组装的。复制斯氏1704年的琴BETTS就是这么用机器弄出来的。十九世纪做出很多异形提琴,都很有趣。郑荃所说的艺术提琴,永远只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普及还是要靠机器作出跟艺术提琴声音可以相比的产品来。这应该不遥远了。精细加工机器必定胜过人工,手工永远做不出电脑。
作者: sunlon026    时间: 2017-3-4 15:33
友情提示:假如是初学小提琴,初期有部分人会对制琴、修琴、调琴等倍感兴趣,这个面真是太广了,最好不要去深究。深究制作方面的知识,你就会怠慢学琴的音乐之路,两者真的只能取其一。
作者: wvj    时间: 2017-3-7 21:52
演奏小提琴只能是少数人的事,耳朵是天生的好,就像画家的眼睛肯定不是色盲。有天生好耳朵的人就根本不需要在指板上贴纸来学习小提琴,弹弹钢琴(一两年左右)就可以拿起小提琴拉准音。所以我觉的应该把好的小提琴木料留给可以用它演奏出美妙音乐的人,一般人就用工厂琴玩玩就行了。别现在用机器生产出来一堆垃圾,又破坏了生态环境,树不是三五年就能长成的。可以大量推广新材料的电子小提琴。音准有就好,音色和音质就别和名琴比了,它们年龄太大了。
作者: 闲杜    时间: 2017-3-12 08:55
小提琴的弦轴应该改良,什么增加重量改变音色都是微乎其微其实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和实际意义不大。
作者: 濯清涟    时间: 2017-3-12 10:10
     其实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绝大多数学琴者都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掌握调弦的方法,而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调弦方法,只要得到任意一弦的标准音,就可以按各弦的正确关系很快调好各弦,说白了这就是学习大多数弦乐类乐器的一个基本技能,所以受调弦的困扰一般就仅限于学琴的初期阶段。     当然,有两种天气状态会对弦轴产生较大影响,一是干燥天,弦轴容易松动,二是潮湿天,弦轴容易咬死。这样的情况下的确会影响调弦,这才是需要考虑如何解决的问题。

作者: ba5rw    时间: 2017-3-17 17:27
濯清涟 发表于 2017-3-12 10:10
其实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绝大多数学琴者都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掌握调弦的方法,而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调 ...

调好一根弦然后按照正确关系调其他三根弦应该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是四弦基本接近标准音高的时候,微调情况下是可以这样的,如果几根弦松掉那是不可能依靠一根弦调好其他弦的,因为整体张力会互相牵制。导致调好的那根不再是基准音高了。
作者: jackwrh    时间: 2017-3-25 15:30
楼主的想法有启发, 其中改变弦轴的动机非常可取, 但设计比较复杂, 我希望将来能够实现;
关于在指板上增加刻度的办法我认为不可行, 那不仅是Low, 而是不实用,小提琴能滑音是特色, 是突出于其他乐器的关键,也是表现力强大之所在,增加刻度会毁掉这个优势。
无论如何,搂主是有心人,值得敬佩!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