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解决小提琴学习过程中「音准」问题的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7 15:16
标题: 解决小提琴学习过程中「音准」问题的思路
本帖最后由 javenfang 于 2017-3-30 09:38 编辑

对于小提琴来说,「音准」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会长期伴随学习小提琴的过程,尤其让初学者痛苦。

我就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家里有小朋友在学习小提琴,学校乐队的。
作为家长每天陪练让我很郁闷,因为我不专业,听不懂,干着急。

经常出现的状况是:
一首曲子小孩练习了几周了,去老师那儿,说哪几个音该升没升(或者就完全错); 回去练习,下周还是继续 - 一方面原来错的地方小孩难以纠正过来,因为错的已经练习「熟练」了;另一方面可能会有新的错音。

问题的关键是: 小孩还远没有「绝对音准」能力,而练琴过程中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所以很多时候在「错练」!
家长陪练的小孩,或者自学的成人,练习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反馈知道是「错的」,那么就是反复努力练习的「错音」,以后反而难以纠正。

当然了,长期来说,自己能够「听」出来是否有错音,这是根本。 但是,毕竟练到这个耳朵,是需要有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克服音准问题呢?

---------------

于是我萌生了个想法,做个 App 来「听懂」琴声,能够发现有什么音不准。 当然能有这个想法也因为我是做软件开发的。

设想的基本的功能有:

1. 实时跟随:iPad 上展示电子乐谱,练习拉琴的过程中实时跟随。
2. 练习结束时,给你练琴的情况打分,能够识别出来: 音符偏差、节奏偏差。

请问,这个工具 App 你觉得可以解决「及时反馈」与「音准」的问题么?

谢谢!




作者: 崩牙兔    时间: 2017-3-27 16:15
严格来说,你的小孩拉错音跟音准问题是两回事。从数学的角度来说,音不准的偏离度比较小,拉错音偏离得会很大。楼主的APP思路不错啊,可以从纵向(音准偏离度)和横向(节奏偏离度)两个方面评估演奏技术。音准比较好评估,节奏难一些。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7 17:15
崩牙兔 发表于 2017-3-27 16:15
严格来说,你的小孩拉错音跟音准问题是两回事。从数学的角度来说,音不准的偏离度比较小,拉错音偏离得会很 ...

您说得很好: 其实应该是有 2 个维度

1. 错音:比如该 # 而没有升,该 b 没有降比较普遍。
2. 音准不好: 按弦位置有偏差。

这 2 个问题对于初学者都广泛存在。
拉琴高级一点后,第 1 种情况应该会少一些。

这 2 个问题都在我想要解决、提供帮助的范围。

我的 App 给出打分结果,从而你可以评估你的练习,是否「基本」达到要求:音要对,节奏不错。

然后,才是是否有好的音色、效果。

----
App 开发出来的话,您有兴趣来帮忙看看么?

作者: 崩牙兔    时间: 2017-3-27 18:16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3-27 17:15
您说得很好: 其实应该是有 2 个维度

1. 错音:比如该 # 而没有升,该 b 没有降比较普遍。

肯定有兴趣啊。我想的是另外一条路子,先录入乐谱(或者能扫描更好),然后跟音频比对。拉琴不是要严格按照一个速度,而是按比例智能匹配乐谱,拉得快一点慢一点都可以,只要不偏离太多,用一定的算法就能匹配。
作者: 崩牙兔    时间: 2017-3-27 18:34
崩牙兔 发表于 2017-3-27 18:16
肯定有兴趣啊。我想的是另外一条路子,先录入乐谱(或者能扫描更好),然后跟音频比对。拉琴不是要严格按 ...

找一下有没有开源的打谱软件,比如encore、overture之类的,没有的话可以利用这些软件的文件格式,就可以生成一个标准框架。比如我有一个现成的enc格式的文件(小提琴谱),用APP把它里面的音高节奏读出来,就是标准框架。然后对实际音频文件取样,得到的取样数据乘以某个系数(相当于速度)再位移一下,应该跟标准框架达到最大的匹配。匹配了以后就比较调整后的取样数据和标准框架就好了。就是调整取样数据这一步稍微难一点。
作者: 濯清涟    时间: 2017-3-27 19:51
  如果小孩学琴半年后仍然不能解决音高的辨别问题,总是出音准的差错,就要考虑孩子的先天的听音的能力了。先天的五音不全,是学小提琴的大忌!可以转学键盘或带品(吉他)的乐器。这种情况,一般有经验的老师很容易能发现,负责任的话,应该尽快告知学生的家长,以作定度。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8 10:32
崩牙兔 发表于 2017-3-27 18:16
肯定有兴趣啊。我想的是另外一条路子,先录入乐谱(或者能扫描更好),然后跟音频比对。拉琴不是要严格按 ...

你在说到功能实现方式了。

我们思路上的确是类似你说的:

1. 使用 MusicXML 这个国际乐谱规范来整理乐谱;
2. 常见的书籍会用打谱软件录入乐谱,比如 MuseScore 这个;
3. 拉琴练习音频,与乐谱进行比对,以进行音高、节奏上的判断;
4. 节奏上并不要求一定与乐谱的规定节奏相同,而只要整首曲子下来是同一个节奏就可以了。  

顺便回答下你之前说的问题: 节奏其实反而好判断是否「合适」,其实相对难的是每个音符的音高。因为:演奏会非常快,环境会有噪音的问题,音高判断准确性就不容易了。

我们计划的这个 App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它是一个老师「助手」,学琴者在完全正常地「练习」。
练习结束后,App 给出个评价:  哪些音高有偏差、偏差多少音分; 节奏是否有错,或者不够匀速。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8 10:46
本帖最后由 javenfang 于 2017-3-28 10:47 编辑
濯清涟 发表于 2017-3-27 19:51
如果小孩学琴半年后仍然不能解决音高的辨别问题,总是出音准的差错,就要考虑孩子的先天的听音的能力了。 ...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非常期待有专业的朋友来进一步讨论。
你所谓「音调的辨别能力」,是如何衡量的、如何理解的,是怎么样的一个能力呢?

我理解,「绝对音高」的辨别能力,比如小提琴上给出一个 A4,能够听出来高了 20 个音分,这个是非常难的,需要很长期的积累。这个能力,一个小提琴初学者半年可以达到?



我女儿练琴 1 年多了,她是还没有「绝对音高」的能力的:给她个参考音,比如中央 C,她多数时候能够判断正确另外一个音的名称。我理解这是「相对音高」能力,简单很多了。

一首新曲子她唱谱熟悉了后,让她去拉,如果不仔细纠正,会经常有错音的:没有升降,或者手指位置不准确。她在那种手指视觉上的准确性也还要努力去做。

但她有这样的能力:一首曲子听多了、拉多了,如果某个音高突然差了,能够听出来。

我以为,我女儿是有一定的「音高的辨识能力」,但离「绝对音高」能力还差很远,需要不断地练习、积累。


作者: vbucky    时间: 2017-3-28 14:05
孩子是否进行了视唱练耳方面的训练呢,音阶练习是否每天都进行了呢?
就像万丈高楼,地基都没有打,盖出来难免歪歪扭扭的。
作者: qlyb623    时间: 2017-3-28 14:48
楼主所说的App,好像已经有现成的类似设备,它上面有些乐曲,跟着拉,错了会提示,可以参考。
另外我觉得拉琴者不必非要掌握绝对音高,相对音高才是音准的关键。一首曲子能够听出来哪些音偏高了,哪些音偏低了,不断校正,终能达成。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8 15:26
qlyb623 发表于 2017-3-28 14:48
楼主所说的App,好像已经有现成的类似设备,它上面有些乐曲,跟着拉,错了会提示,可以参考。
另外我觉得拉 ...

感谢回复。

你说的类似设备,我知道的有「智能钢琴」、「智能吉他」,是专用设备。  可以理解为对原有设备加了传感器,以判断演奏是否正确。

小提琴方面的,目前还没有见到相关设备,或者纯粹的 App。 (如果您有看到,麻烦提示下哪个。非常感谢!)

我们这个是想要做纯粹的 App,即从声音入手来「听懂」琴声。

-----

认可您说的「相对音高」是关键的说法。只是,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有「即时反馈」来告诉你是否是对的,才可能即时地提高。 所以有了做这个 App 的想法。

作者: 崩牙兔    时间: 2017-3-28 15:46
关于绝对音高,已经很多人做过研究,一般认为是天生的,也有个别研究者认为可以在年龄很小的时候训练,但是较大的儿童肯定是不能通过训练获得了。而且,研究者同时认为是否有绝对音高对学习音乐并无影响,相对音高才是重要的。而且我对绝对音高还有很多难解的问题,总觉得不是很靠谱,以后再详谈。还有,对这个APP的功能,我也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即时反馈是不需要的,反而让学习者更加依赖,忽视了手指和听觉之间的互动,而后者才是我们学习小提琴的正确道路。应该在拉完一曲,再用APP检验自己的音准节奏有没有改进,哪里差距比较大,这个才是重点。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8 16:05
崩牙兔 发表于 2017-3-28 15:46
关于绝对音高,已经很多人做过研究,一般认为是天生的,也有个别研究者认为可以在年龄很小的时候训练,但是 ...

感谢关于「绝对音高」与「相对音高」的说明。学习了!

我之前的说法不够清晰,我说的即时反馈倒也不是说「实时」弹了一个音马上显示效果,这样反而对演奏有打扰。  而是整首乐谱弹奏完成后,给一个练习评分结果,告诉你:音高偏差、节奏偏差。

总之核心思路是:以人为本。 App只是辅助帮你做判断,只是工具。

作者: 崩牙兔    时间: 2017-3-28 16:11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3-28 16:05
感谢关于「绝对音高」与「相对音高」的说明。学习了!

我之前的说法不够清晰,我说的即时反馈倒也不是说 ...

对,这样的评价才是我们需要的。
作者: ljhyjx    时间: 2017-3-28 22:09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3-28 10:46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非常期待有专业的朋友来进一步讨论。
你所谓「音调的辨别能力」,是如何衡量的、如何 ...

可能楼主理解“音调辨别能力”有偏差。一般音准好指的都是相对音高准确。至于绝对音高辨别绝大多数人不具备,需要天赋,即使是大师级的演奏家也一样大都不具备。所以不需要纠结绝对音高辨别。
作者: 小提琴爱好者    时间: 2017-3-28 23:06
培养孩子的 “绝对音高” 概念并不难,但一定要早,如从4-5岁开始学琴时培养,首先每次练琴前检查A弦的音高是否在440,现在这种校音软件手机可下载,然后以A弦为准校准其它弦,只要孩子拉琴是以固定调为准,音准基本没问题,几年后孩子基本就可有 “绝对音高” 概念。
作者: 鱼儿    时间: 2017-3-29 09:09
据我所知,市场上多年以前已经有过这样的软件和硬件配套,但后来都不了了之。
作者: qlyb623    时间: 2017-3-29 10:13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3-28 15:26
感谢回复。

你说的类似设备,我知道的有「智能钢琴」、「智能吉他」,是专用设备。  可以理解为对原有设 ...

有一种叫小提琴学习机  小提琴陪练机的设备,好像就和你要搞的App很类似。可以到网了解一下,淘宝有卖。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9 11:17
qlyb623 发表于 2017-3-29 10:13
有一种叫小提琴学习机  小提琴陪练机的设备,好像就和你要搞的App很类似。可以到网了解一下,淘宝有卖。 ...

非常感谢提示,搜索了一下的确有这类的硬件专用产品:
http://www.51karapk.com/p/1503.htm

初步来看,的确我这个 App 的确是类似的功能。只是,我这个只是直接在你现在用的 iPad 上安装 App 即可,而不需要任何其他辅助硬件。

这个硬件设备看起来评价还是可以的,只是貌似的确没有被广泛地用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功能上的缺陷,或者因为专用使用使用不够方便,或者这个需求说不是那么地广泛。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9 11:18
鱼儿 发表于 2017-3-29 09:09
据我所知,市场上多年以前已经有过这样的软件和硬件配套,但后来都不了了之。 ...

感谢回复!

那么您认为,这个「需求」不是那么普遍,所以导致没有被推广开来?

还是有另外一个可能:之前大家做的不够方便好用,导致没有被大家广泛地接受。
(当然我希望是第二种可能)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3-29 16:42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3-29 11:17
非常感谢提示,搜索了一下的确有这类的硬件专用产品:
http://www.51karapk.com/p/1503.htm

通过他们提供的在线视频演示,发现与我们要做的 App 有个根本的不同:

他们是「人跟乐谱」,所谓「跟弹」模式: 这种模式下人是「被动」的,长期来说对人没有好处。短期可能还是有点效果的。

目前大家做的,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被动,人跟乐谱。

我们想要的是:「乐谱跟人」,即「主动」模式。
这么理解,人你原来怎么练习,就怎么练习。乐谱跟着你的琴声来走。结束时,像一个老师助手,给你一个结果,告诉你哪里待改进。


作者: 崩牙兔    时间: 2017-3-29 17:30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3-29 16:42
通过他们提供的在线视频演示,发现与我们要做的 App 有个根本的不同:

他们是「人跟乐谱」,所谓「跟弹 ...

对啊,我觉得这样的比较好,所以能不能有乐谱显示在iPad上我都不在乎,只要音频取样数据可以跟乐谱对比就好了。
作者: ykz49523    时间: 2017-4-20 07:32
后来呢?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4-20 17:44
ykz49523 发表于 2017-4-20 07:32
后来呢?

我找了「计算机音乐」的专家在开发相关算法,也组建了开发团队在开发这个 App。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加我好友发消息给我,有内测的版本出来就可以发给你看看效果,看看能不能帮得上你。

作者: wanderer23hk    时间: 2017-4-21 21:39
今日上堂,老師同我講,有8成小提家講到音質的好壞重點在右手, 右手運用好,出聲才會好,我想大家都明白。而另一點我老師說,右手能拉好,靚聲才通全身, 右手拉得好,會幫你左手手指吸準音。原因是聲音有心發動,全身都放鬆配合,就會彼此相助。 以上的分享希望幫助大家有另一層面思考準音的產生
作者: wanderer23hk    时间: 2017-4-21 21:43
所以,右手懂得放鬆運弓也是音準關鍵,另外,當然左手已經能夠放鬆找到手型。
作者: wanderer23hk    时间: 2017-4-21 22:07
http://techstart.presslogic.com/2017/04/20/article/24268/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5:59
我认为这个问题就像孩子学说话一样简单 孩子听人家说话记住这个音需要正常的听力在头脑里完好无损的保存起来 接着又通过头脑控制声带发音 其中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不可以成功 所以我们要练习的就是听力和手指的控制力 问题最大的还是在手指 因为细小的姿势和动作的差别就会让琴音产生巨大的变化 一般情况你不要去怀疑你的耳朵 就像你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样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02
右手的运弓改变的是音色而不是音高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18
我们的祖先给聪明下了简单的定义 耳聪目明也就是这个人耳朵好眼睛好头脑一定不会有问题 只要身体健康就能呼风唤雨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做不好就是不用心或者是身体问题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18
我们的祖先给聪明下了简单的定义 耳聪目明也就是这个人耳朵好眼睛好头脑一定不会有问题 只要身体健康就能呼风唤雨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做不好就是不用心或者是身体问题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28
其实拉好琴不是用练琴的时间来衡量 每次拉琴应该都是在练琴 拿起琴之前已经想好该做的事 拉琴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只要你能够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地在琴上表达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练好了 还不够满意的话就是你对曲子的认识上的差异了 是不可能通过练习来获得的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35
所以我们要完善的不仅仅是琴技 琴技只是控制琴的肢体能力 完美的琴音却包含许多感情因素是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和想象的结晶 它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练习来获得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44
当你的音准没问题的时候 就不能局限于音符 应该考虑旋律的结构 就像孩子学说话一样从单个字到词语乃至句子的转化 练琴必须按步骤没有旋律感的曲子很难让人接受 就像我们听不懂呀呀学语的孩童说话一样简单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44
当你的音准没问题的时候 就不能局限于音符 应该考虑旋律的结构 就像孩子学说话一样从单个字到词语乃至句子的转化 练琴必须按步骤没有旋律感的曲子很难让人接受 就像我们听不懂呀呀学语的孩童说话一样简单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6:59
很多情况下我们把事情想的太复杂 因为以最自然的状态我们才能自由地表达 这就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它必须以呼吸作为纽带 但呼吸常常被忽略 这可能就是你所说的解决准音的关键 我还可以告诉你这也是解决节拍的关键 请参考从根本上解决节拍问题的帖子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4-22 17:02
能够做到自由控制小提琴的时候也就达到了练琴的最高境界人琴合一
作者: ykz49523    时间: 2017-4-26 07:41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4-20 17:44
我找了「计算机音乐」的专家在开发相关算法,也组建了开发团队在开发这个 App。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加 ...

开发这个 App是弦乐的半音还是中庸半音?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4-26 19:27
ykz49523 发表于 2017-4-26 07:41
开发这个 App是弦乐的半音还是中庸半音?

现在用的 442。其实是可以调整的。

作者: ykz49523    时间: 2017-5-3 08:37
javenfang 发表于 2017-4-20 17:44
我找了「计算机音乐」的专家在开发相关算法,也组建了开发团队在开发这个 App。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加 ...

内测的版本是装在计算机吗?能发给我试试吗?谢谢!
2323297095@qq。com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5-3 21:29
本帖最后由 javenfang 于 2017-5-4 09:50 编辑
ykz49523 发表于 2017-5-3 08:37
内测的版本是装在计算机吗?能发给我试试吗?谢谢!
2323297095@qq。com

感谢支持!

我们提供 iOS 的版本,可以安装在 iPad 或者 iPhone 上。这样用起来方便。

不提供电脑的版本,也暂时没有 Android 系统的版本。

内测的版本暂时还没有出来,在算法上有些挑战。也快了。

请有兴趣的朋友给我发私信。我到时候会一一联系。 谢谢!
-----

更新:大家也可以加微信号 LittleQvQ。



作者: ykz49523    时间: 2017-5-4 07:44
等 Android
作者: wvj    时间: 2017-5-4 18:46
这个App可用苹果手机里的"雅调"来试,但一定要一弓一音非常慢,要不就反应不过来了。而且要按五度相生来算出每个基准音如:A4、A5、B4、B5等等,再按手型练就比较好。
作者: ykz49523    时间: 2017-5-5 07:46
谢谢!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5-5 17:29
wvj 发表于 2017-5-4 18:46
这个App可用苹果手机里的"雅调"来试,但一定要一弓一音非常慢,要不就反应不过来了。而且要按五度相生来算 ...

是的,这个「雅调」只是调音器,与普通的调音器没有大的差别,都是需要一个音一个音地对。

当前大家要检查音准时大概都这样: 比如调音。
比如现在我女儿面对一个新的音阶,刚开始我总是让她非常慢地拉,我看着调音器(或者她自己看)看看准不准,之后逐渐加速。

这个步骤是没有错的。

我这个新 App 也并不是要去解决这个「练耳」的问题。
而是想做到:你自己练习时可能难以觉察到一些音准问题(还有节奏),App 类似于一个陪练,能够听懂琴声,来提示你有不准的音(或者更一步具体哪里错了,是高了多少音分。)


作者: dryzone    时间: 2017-5-19 10:19
过来学习一下~
作者: 洱冬    时间: 2017-5-28 11:13
网上的《小大师:小提琴音准神器,彻底突破音准难题!》https://itunes.apple.com/us/app/ ... 41887?ls=1&mt=8怎样?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5-31 15:12
洱冬 发表于 2017-5-28 11:13
网上的《小大师:小提琴音准神器,彻底突破音准难题!》https://itunes.apple.com/us/app/xiao-da-shi/id74 ...

感谢提示。

我们留意到了这个 App,用来在小提琴上找音准的。

其实这个应用把问题搞复杂了,我们多数时候直接用个调音器 App 就搞定了音准。 只是,这是用来调琴的,每次只能核对一个音符的音准。

-----

我们希望要解决的是,连续地拉下来的练习里,音准如何?   节奏怎么样?

我在另外一篇帖子里有更具体一点的描述:小提琴练习中的即时反馈问题
作者: laub    时间: 2017-6-3 05:27
resthk 发表于 2017-4-22 17:02
能够做到自由控制小提琴的时候也就达到了练琴的最高境界人琴合一

道理是这样,不过在小提琴上面获得了自由的演奏家在人类历史上也就几个人吧。

另外你的呼吸练习法可不可以来点录音或者视频展示一下效果?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6-8 01:10
呼吸的作用只是在用来表现特殊效果的时候被老师提及 对它的系统论述迄今为止我没有找到一本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6-8 01:15
我不是拉小提琴的 只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中发现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所以不会发视频 以免误导 但是欢迎大家讨论
作者: resthk    时间: 2017-6-8 08:09
过分依赖于电脑调音会丢失自己许多锻炼的机会 通过系统的学习完全可以依照规律掌握所有的音 而不是让电脑当裁判告诉我们拉的有多正确 调音器也只能是一个工具将琴调整到合适的状态 剩下的就是用心练习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6-8 09:13
resthk 发表于 2017-6-8 08:09
过分依赖于电脑调音会丢失自己许多锻炼的机会 通过系统的学习完全可以依照规律掌握所有的音 而不是让电脑当 ...

  我也是小孩家长,每天陪小孩练琴。

我们也在有意地去锻炼小孩的听音能力,比如让她自己先调音,然后用调音器核对。  现在差不太多了,有时候几乎没有偏差。

机器(电脑)是工具,是人的补充,我们用它的目的是为了,对于相对简单、重复、不确定的事情用机器(电脑、程序)更加轻松地达到目的。

我想要做这个 App 的目的也在于此: 每天陪练,但我不是专业人员,我帮不了她,很着急。 我不专业,但是专业人员(老师)的能力,有没有可能用程序(App)做出来,在有必要时帮上他们练琴呢?

------

现在体育界有个共识了,用准确的数据来指导训练,训练的效率大为提高。

但是在音乐练习中,还是很原始的方式。 我相信,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我希望我能够为这个趋势做点事情。


作者: 别和我一样    时间: 2017-7-31 15:08
我觉得这个工具可以作为陪练家长指导小孩练习的工具,一段旋律音准是否准确,家长心里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不至于偏差太远,但是小孩自己判断音准还是要用自己的耳朵,应该是“听”到然后立刻判断是高了还是低了,不应该是“看”到软件提示再判断是高了还是低了。如果建立起这样的条件反射就完全背离练琴的目的了。
作者: 别和我一样    时间: 2017-7-31 15:11
判断音准的算法也不应该是单一的,比如1与1.2之间的差距,在1、2、3、4这样的旋律里是很小的,但是在1、1.5、2.5、3这样的序列里又是不可容忍的。我打的比方不太专业,但意思基本是这样,音准的冗余度在不同的曲子应该是不一样的。
作者: 别和我一样    时间: 2017-7-31 15:14
我对拉琴是外行,随便说说,说得不对的请勿介意
作者: ckj36    时间: 2017-7-31 17:04
新手试试看效果
作者: javenfang    时间: 2017-8-1 16:16
刚刚,我们这个「一起练琴」app 正式上线 App Store 了。

欢迎下载评测:https://17lianqin.cn/app_install/
作者: canon_violin    时间: 2017-9-5 17:31
很能理解楼主的心情,但是您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解决音乐的问题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看,所以这个APP做出来知道哪些音不准又怎么样?不准还是不准。关键是你的孩子能不能“用自己的耳朵判断准不准”。我的建议是先不要盲目练琴,先学习视唱练耳,可以找专业的老师学视唱练耳,一般六岁以前的孩子都可以训练出来。听力是根本之根本,只有掌握了音高概念才是学小提琴的基础。
作者: stepinsh    时间: 2017-9-6 12:36
为什么一点曲谱就闪退
作者: guizhongku    时间: 2018-5-13 11:03
谢谢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