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数字小提琴——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小提琴研究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liudaiyi    时间: 2019-3-2 18:18
标题: 数字小提琴——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小提琴研究方法
本帖最后由 liudaiyi 于 2019-3-19 00:25 编辑

看了小于分享的郑大师的视频,知道了提琴研究是无止境的,我要虚心学习再学习。


untitled.46_副本.jpg (51.44 KB, 下载次数: 65)

untitled.46_副本.jpg

作者: liudaiyi    时间: 2019-3-2 19:57
本帖最后由 liudaiyi 于 2019-3-19 00:28 编辑

低调作人,高调做事!
作者: zhao668811    时间: 2019-3-5 08:15
liudaiyi 发表于 2019-3-2 21:50
非对称设计

谢谢你的介绍!不妨加点文字说明。

作者: liudaiyi    时间: 2019-3-6 20:23
本帖最后由 liudaiyi 于 2019-10-25 15:02 编辑
zhao668811 发表于 2019-3-5 08:15
谢谢你的介绍!不妨加点文字说明。

最近的The Strad里有文章介绍了该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斯特拉迪瓦里是故意将背板做成了左右不对称的。


作者: zhao668811    时间: 2019-3-7 10:24
本帖最后由 zhao668811 于 2019-3-7 10:30 编辑
liudaiyi 发表于 2019-3-6 20:23
最近的The Strad里有文章介绍了该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斯特拉迪瓦里是故意将背板做成了左右不对称的。我 ...

我理解,谢谢你的说明。我看过bissinger发表的论文。

作者: tszyy    时间: 2019-3-25 13:45
本帖最后由 tszyy 于 2019-3-26 16:18 编辑

liudaiyi老师,看了你发的斯氏小提琴背板的厚度分布图,其音柱下并不是最厚的,如果我理解的不错,斯氏背板中腰高音侧比低音侧厚,如果从力学角度考虑,我想音柱下部应该最厚。斯氏厚度分布图,更像以音柱为支点的重量平衡图!
作者: 春华之语    时间: 2019-3-27 12:25
liudaiyi 发表于 2019-3-2 21:50
非对称设计

难怪我的两把斯式琴的琴码都不是居中的(都是稍靠近F孔的一方,并不在正中间)。

作者: liudaiyi    时间: 2019-3-27 14:25
tszyy 发表于 2019-3-25 13:45
liudaiyi老师,看了你发的斯氏小提琴背板的厚度分布图,其音柱下并不是最厚的,如果我理解的不错,斯氏背板 ...

只是做了一个试验而已。做琴时尽量两边一样厚,斯做琴也不是刚开始就一边厚一边薄的,那是后期调琴的结果。
没那么多力学原理,从来没有人在意那个,它和琴几乎不沾边。我理解:好琴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一把琴上有很多路径可以达成好琴的目标,左右不对称只是偶然为之,不对称成啥样,我敢打赌,斯自己也是不了解的。不当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作者: tszyy    时间: 2019-3-29 12:47
liudaiyi老师说的对。斯做琴也不是刚开始就一边厚一边薄的,那是后期调琴的结果。不对称成啥样,我敢打赌,斯自己也是不了解的。后期调琴是什么人?只要不是斯本人,琴改动处理过厚薄,就不是原本的斯琴了!300多年过去了,没有后人调修的斯琴可能很少,能把斯琴调修的更好的人,都是大师级的!只是没有名声。如果背板一边厚一边薄的琴声音都很好,那么这种背板厚度分布模式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背板一边厚一边薄的琴声音都不好,那么这种背板厚度分布模式就应该是错误的。我做背板,基本上在合琴前是左右对称的,音柱及音柱上部中腰处,外形如长椭圆状做的稍微厚一些5mm左右。合琴后根据敲击音再调修厚薄。最后厚度分布模式啥样,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音柱处中腰部位基本不动。希望有经验的老师也说说自己的经验。
作者: kingpin    时间: 2019-12-5 15:57
用3D扫描仪器数字化出来的结果,一是只能扫表面必须拆面板,格式是由小平面构成的STL,DFX格式。不是多面体,需要二次人工建模后到处可用NX编辑的stp格式,工作量很大。。。如果是Zygmuntowicz那种用3DCT的扫描结果的话,也只能看一看。上述两种现在看离真正的数字化还差得很远。真正的数字化是建模由六面体构成,可以在NX下设定多个体之间的装配和约束关系,可输入材料参数,可编辑,可仿真。中间哪怕是0.01毫米的建模间隙和重叠都难以继续。。。无法生成仿真流体域,连个开头都做不下去。
作者: guarneri1742    时间: 2020-4-30 10:41
把提琴数字化模式化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这样做再过500年也白搭
作者: liudaiyi    时间: 2020-5-1 09:40
guarneri1742 发表于 2020-4-30 10:41
把提琴数字化模式化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这样做再过500年也白搭

谢谢你的关注。提琴的数字化研究只是我研究的一个方向,提琴研究可以有很多方法方向,可以互相学习。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