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琴,现在两年级了。刚开始学的是小班,五个人一个班,前几个月另两个孩子也不学了,只剩他一人。好象开始没了兴趣,最近会对我说:明年我不学了。今天又说:到四年级我不学了,功课多了,肯定来不及的。
如果他学得不好,我也就算了。一直以来,五个人中我们最小,学得最好。课堂上接受能力强,但玩心重,家里练得不多,回课总是不够熟练。真不知该如何提高他的兴趣?
这时候需要在星空下的幽静环境中语重心长地训话了。比如说“爸爸小时候家里很穷,学不了琴……”,然后掉眼泪……
我儿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也象楼上那样鼓励过他,只是掉不下眼泪。
其实我心理也有矛盾的时候,主要是学琴占用的时间太多,我心想要是把这些时间拿来学英语的话,不论是成效和将来的实用性都大得多。
特别是学琴之路能走多远,我们家长心里也没数。有一天我儿问我,你能确定我长大了能当音乐家吗?我说不能确定,但我说你只要每天坚持付出的话,将来会有所回报的。
我儿四岁多的时候还说过:等你死了以后,我就不练琴了,就算没当上音乐家我也不练琴了。我说:好的,等我死了以后,你练不练琴由你自己决定,可是我没死的时候,你必须每天练琴。
我是认为做什么事就得认真尽力去做好。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他好还是害他。
其实我心理也有矛盾的时候,主要是学琴占用的时间太多,我心想要是把这些时间拿来学英语的话,不论是成效和将来的实用性都大得多。
楼上的这种想法也一直在折磨着我。我老公就经常这样说,英语要比小提琴有用得多,一样的功夫用在英语上,十年磨一剑,将来的饭碗就不愁了。小提琴将来顶多学成个爱好,丰富一下个人的生活,有什么用呀。一个爱好花这么多功夫和金钱,有点浪费。
有时候,在学习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孩子和我顶着干,不用功练习),想想他这番话,真的很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想到放弃。不过,又觉得可惜,毕竟也练了这两年了,正如楼主的孩子一样,也还不是太差,很不甘心。
孩子有时也产生疑问,学它干什么。他说将来想做IT行业,必须把什么学好。我随口道:英语和数学。哪还学什么小提琴呀。孩子接着追了我一句。我只好左右顾而言他。
他对小提琴真没什么很大的兴趣,不过是陶醉在自己两年内赶超了三个班的成就中和老师每堂课不遗余力的夸奖中罢了。
3楼的朋友与儿子的对话也够壮烈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其实,我也如此啊。
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说说。
“死缠烂打,坚持到底。”
其实小孩子学琴过程就是家长与小孩子做斗争的过程,家长唯一的办法只有意志坚定,固守阵地。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我看到过许多家长在孩子的软磨硬泡下最终同意放弃的,但也有本来天份不高,但父母合力始终坚持,最后小有成就的。所以,只要条件许可,家长就一定要“死缠烂打,坚持到底。”
但也不要指望小孩子成名成家,我深知在这一行有出息的人都是有天赋的。对于那些音乐天赋平平的孩子,通过练琴,除了让他们了解音乐以外,还学会“持之以恒”就可以。
楼上的观点很是能鼓舞人心。我有时也有这种想法。
是,“持之以恒”是成功地做任何事情的一个必备的品质,小提琴的学习如果能让孩子磨练出这种意志品质,也是一种成功。
社会环境对学小提琴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利,他们看不到小提琴的用处,主要是古典音乐在中国不普及,电视难看到,生活难看到,学校难看到,和现实生活相差很大,我们平民难以改变这种现实。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看的、听的、表演的、比赛的、考级的,--------
每年都有不少学琴孩子从我的课堂退出,除了文化课加重了,主要原因是看不到光明,积极性不强,半途而废。
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创造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小提琴的良好环境,学一点实在的东西。
不要强求
自然最好
谁说的?!我们不久前还在三个人上课,作为陪学的家长在一边看得很清楚:比如某个孩子节奏感不好,拉曲子时他就不行。当然,如果一个人学就没得比了。我们现在一个人学,就觉得积极性差了许多。
我也想提高他的积极性呀!所以还是继续留在艺校学,因为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音乐会的,有时还有沙龙。可今年正好没有办,而举办的沙龙也没有弦乐,一起学的小朋友又不学了(也可能是去别处了)。总想暑假里带他去参加音乐夏令营吧,可在艺校学是不能换课的,只能放弃,而且也没有组织,确实心里也没底
呵呵……看这里发言的都是家长,我来说句作为“孩子”的心里话吧。
我今年21岁了,在美国读大学,目前暑假留在芝加哥做实习。
我3岁开始学的琴(在中国),那时候家里穷,父母连几百块的小提琴都买不起,是我外公看我爱好音乐,花了500块钱给我买了一把1/4的琴。那时候我妈带我找音乐学校的老师上门求授琴,老师看我小没答应,后来我妈骗老师说我5岁,老师才勉强把我收下。最后,我成为了老师众多的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一开始学琴的时候自然是艰苦的。听我爸妈后来说,我拉了一个礼拜就嚷嚷不拉了。这当然是不允许的,于是每天在爸爸的鸡毛掸子下含着泪练琴。从3岁到10岁(小学四年级),我练了7年的琴,参加过市内的比赛(拿过一个小小奖杯),拉过许许多多的曲子(最后一首是野蜂飞舞),可是凭良心说,我一天都没喜欢过小提琴。
7年来,我爸妈一直每周风雨无阻地把我送到小提琴老师家里。我记得有一次下了几天几夜的雨,教琴的老师家楼下的积水有腰部高。我爸背着我一步一步涉水到老师家里,当时老师都很吃惊,说其他学生都不来了,只有我还按时上课。那时候我不明白爸妈,我这么讨厌拉琴,为什么他们吃这么大的苦,花这么多的钱,让我上我不喜欢的小提琴课。我最后一个老师特别严厉,任何错误,只要他说过一遍,如果三次以上犯同一错误,他就会动手打我屁股,有时候还打我脑袋。其实老师打得并不疼,可是我小时候爱面子,被老师一打就哭。我爸妈在旁边看着,不知道老师下手轻重,但也一声不敢吭,只有下课的时候才给我买根雪糕。现在想来,在旁边的爸妈眼里看着,心里比我疼多了。
7年来,我爸妈要求我每天至少练习两个小时的琴。我从4岁开始同时学小提琴和钢琴,但爸妈总是说,小提琴为主,钢琴为副。他们从来不用担心我学习,因为我在小学里成绩从来没有在前三名之外。但正因为我对小提琴的厌恶,让我对钢琴和学习都很有兴趣,因为至少不用练小提琴。我小时候总是觉得,无论放弃什么,父母都不会让我放弃小提琴,因为他们付出的心血实在太多太多了。
然而,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终于以学习为由,提出要放弃一个琴。爸妈让我选,我知道他们很不想我放弃小提琴,然而我还是选择了提琴。那时候我妈不停地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而陪我练琴练得最多的爸爸,却一言不发,最后轻轻地说了一句:“你做了这个决定,将来,不要再提出要拉琴了。”我犹豫了很久,点了点头。
一开始放弃的时候,我只觉得扔下了一个包袱,顿时轻松好多。过了几年,当我听到邻居家的小提琴声响起,我跟爸妈说我想继续拉琴,他们说什么都不让。后来,我再也没有提出过,只有在看着班里同学拉琴的时候,偶尔回想一下当年的“辉煌”。
后来,我来了美国读高中,学校里的orchestra缺人,于是我决定把小提琴捡起来。由于orchestra的水平不高,我只要会拉,能进还是很有希望的。我那时候还take了private lesson, 跟附近大学一个graduate student 学琴。跟当初国内的老师水平虽然没法比,我还是很enjoy每个礼拜一次的小提琴。有一次,Indiana University一个所谓天才学生来我们高中表演,最后一首拉的是Kreisler的Praeludium and Allegro, 我当时听了之后,很坚决地对我的violin teacher说,“I want to learn this one". 他说,“It's gonna take you 3 months", 我说 "I don't care. I have to learn this one.", 他说,“OK".
于是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练习这首曲子。对于6,7年没碰琴的我,要拉这首有一点难度,而且我的毛病跟小时候的一样,老出错,从来没试过一音不错地拉下这首曲子。当时我高三毕业有piano recital, 我跟老师说我想在我的recital上拉这首曲子。老师说,听天由命吧。
后来这首曲子成为我recital的压轴,而且是我拉得最好的一次。一个音都没错,还特带感情。结束后,我的小提琴老师紧紧地抱着我,说,“I am so proud of you!". 我说:“I made it......after 7 years!"
当时我真的很希望我父母可以看到这一幕。我想让他们看看女儿小时候的琴没白学,我想让他们知道,我真的很感激他们小时候对我这么严厉地逼迫。如果没有他们当初逼着我学琴,我想我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这么为自己骄傲。我知道他们从来没希望我成为小提琴家,以前的小提琴老师曾经建议我去考音乐学校的小学,我父母都没同意过。他们花这么多钱,只希望能够让我陶冶情操,兼学一种可称之为“艺”的东西。我想我学过小提琴和钢琴,此生都无憾了……
我只想在这里跟各位家长说,我真的真的很感激我的父母当初让我学的是音乐,而不是英语和数学。英语、数学、电脑,小孩子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去接触,然而音乐,却是长大了的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毅力去学习的东西。而且学琴的小孩子,只要坚持下来,对他们的人格都是一种磨练。我可以说,我认识大多数坚持学琴的人(至少学到中学),都是成绩很优秀,而且非常hard-working的人。我虽然还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但我小时候的成绩一直非常让父母骄傲,现在也在名校(虽然不是哈佛,但也有全美前十)念书,我觉得这是和我从小学音乐分不开的。我不是想吹嘘什么,我只是觉得,我没有像刘亦婷那样优秀可以让母亲写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但我觉得我的父母比她的父母更优秀,更伟大。
ctchristine:谢谢你!我要让我儿子看看你的这些话,希望他能懂得一些。
当初儿子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家长给孩子学的都是和学习有关的,而我却坚持给他学琴,还学了围棋。其实理由很简单:开发智力,陶冶性情。到上学,时间不够,考虑下来还是放弃了围棋:反正已经入门了,如果真有兴趣,长大了可以自己去钻。而学琴,特别是小提琴,扔下了再要拾起。。。所以有时候孩子提出放弃,我也会说狠话——既然学了三年的东西都要放弃,以后我不会给你学任何东西(他属于那种兴趣广泛的孩子)。真的希望他能坚持下去
说起来,其实我自己也很喜欢音乐,小时侯我父亲也给我买过一个小提琴,是旧的,皮制的琴盒,当时也找不到老师,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说现在的孩子到底是幸运呢还是不幸?
hehe, 楼上的,您儿子太小了,有很多东西我觉得他还没办法体会,或者不能体会得很深入。
我觉得小孩子跟我们的看问题角度很不一样,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子,多数被家长宠得“很有主见”,而现在的家长也不时兴“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我虽然不是小孩子,也算不上很“大人”,但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感激我父母的严厉的。他们当初不让我轻易放弃,说到底也是他们没有轻易放弃我 (英语说起来比较通顺一点,they didn't give up on me )。我不赞同那些把自己的梦想建立在孩子身上、而忽视孩子本身的兴趣和天分的父母。我觉得我爸妈在要我学琴的时候,很大部分是看到了我的兴趣或天分,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兴趣。如果小孩子本身有点天分(比如说学得很好),我觉得家长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而不是轻易说不学就算了。更何况,连学琴的苦都无法忍受,长大后怎么样去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换句话说,家长鼓励小孩子坚持,会让他们了解到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放弃)。
还有就是我觉得让小孩子学英语、数学那些实在是很多余,当然,国内的教育制度使得很多家长无可奈何。不过我觉得音乐能够开发智力,比数学英语电脑那些来得有效。
祝各位家长好运。最后奉上一句话就是不要学别人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性格、天分不一样,千万不要把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当教育教材来依法炮制。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人,比什么都都重要。而其他的,命运自有它的安排。
ctchristine:
太感谢你把你小时候的经历贴出来,让我们这些琴童的家长倍受鼓舞。
我们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很多次拉不下去的情况,孩子看不到、体会不到学琴的好处,只是感到枯燥和厌倦,作为家长看到孩子这样一付痛苦状,也多次怀疑自己的选择,加之国内应试制度的压力,好多次想到放弃。
孩子也不是学不好,只是缺少动力。我曾给讲过,如果这样坚持学下去,以后他的发展就会像你一样,他也很向往。毕竟太过遥远,对他而言就是海市蜃楼,小孩子哪能光靠这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抵制玩耍的诱惑呢。
你的经历让我们又一次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
你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例子,回头要让孩子看看你的贴子,从中汲取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你说得对,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照搬别的成功的孩子的教育方法。但成功的孩子之所以成功是有一定的共性的,比如持之以恒。针对自己的孩子,选对了路子就要坚持下去,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从你的经历中,希望孩子能体会到家长的苦心。我们也很敬佩你的父母,能尊重的你选择,让你放弃了他们付出巨大心血的小提琴,所以才会有你这么优秀的女儿。
谢谢。希望能多光顾这个BBS,并传授一些学琴的经验。
hehe, 楼上的客气了。经验我谈不上,只是这两天刚好有感而发,加上不忍心看到家长们因为孩子们的气话而放弃,于是洋洋洒洒打了一大篇东西。这么久不用中文,文字上可能有点不通顺,请各位多多包涵。
我很同意动力这种说法。不要说孩子,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选专业,找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是对某样东西有浓厚的兴趣,都会很迷惑。一个孩子,我们很难expect他/她对学琴有浓厚的兴趣,很多家长也不要求孩子成名成家,于是很多人就会觉得,学琴做什么?
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人希望孩子学琴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陶冶情操和培养气质,但我们不能跟他们说,我想让你气质变好一点,所以你得每天苦练两个小时。所以最好就是给他们找点目标,比如说比赛和表演。还有更好的效果是和同龄人一起学琴,比如有些老师会自己开小型音乐会什么的。不过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有机会拉的和别人一样好,甚至更好,而不是只顾着夸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厉害而让自己的孩子自卑。
不过学琴除了陶冶情操等等还是有很多潜在的好处的。我认识的一些学琴学得好的人,数学英语也学得很好。有几个以前一起弹琴的学长有的是高考状元,有的自己在美国做金融derivatives trading. 钻研音乐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和性格升华到和同龄人不一样的高度,从而让他们看问题更深入(我是这样认为的)。
Anywayz, 我也该shut up了,我觉得那些讨厌学琴的孩子要是看到我的post, 一定很想杀了我……居然在这怂恿家长逼迫孩子学琴……hehe……
请教一下:背谱子最快的方法是什麽?
christine:
看到了吗?那个"小琴童"就是我的小孩子发的贴子。
他读了你的贴子,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将你的故事转述给了他的爸爸。
我想他多少是懂得了一些家长的苦心了,并且相信,在他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故事会给他力量的。
我们会坚持到底的。
我的小孩资质很一般,背谱子对他来说不是太容易。
他视奏的能力不错,拉得再熟,也不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个别的乐句可以,整篇就不行了。
这或许对他而言也是需要重点训练的一个能力吧。平时他拉作业时,老师从没要求背奏过,从来都是看谱子。现在想让他考级,才涉及到这个问题。马上暑假就到了,集中训练一下他的这个能力。
各位有什么经验吗?
背谱好象没什么诀窍,拉熟了自然而然就背下来.
我们也不清楚是音协还是其它机构的,反正老师说考级时要求背奏。
他是第一次考,没别的想法,只是想让他经经场。
如今发现他的背奏能力不佳,倒十分想让他考一考了,否则以后再高点的级别,曲子不更长吗?他现在不练习,以后会更难。
楼上的很幸运,考官还不错,你当时肯定很放松啦,也一定顺利通过了。如果我孩子能遇到上这样的评委,就好了。
以下是引用一江水在2005-6-27 16:27:00的发言:christine:
看到了吗?那个"小琴童"就是我的小孩子发的贴子。
他读了你的贴子,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将你的故事转述给了他的爸爸。
我想他多少是懂得了一些家长的苦心了,并且相信,在他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故事会给他力量的。
我们会坚持到底的。
看了您的留言有种莫名的感动……我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体会家长的苦心,不要像我一样长大才来后悔。(我实在是觉得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不仅学琴,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方面。我觉得我长大了为人父母,一定做不到像他们那么伟大的……)
我觉得背谱子真的是练多了就记下来了,就好像听流行歌曲多听两遍就会记得旋律一样。如果实在背不下来,试试平时(最好是睡觉的时候)在耳机里听考级的曲目。听多几遍,旋律就会渗透入脑海里面。
我觉得小提琴最神奇的是,我89年(5岁)拉的Vivaldi A小调协奏曲(铃木),这么多年来都没忘过。每次拿起小提琴,我都会下意识地拉出整篇乐章来。当时也没怎么特别练过,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深深的刻在我脑海里,指法什么的都没忘。更重要的是,每次拉起,都会回忆起以前爸爸陪我学琴的情景,老师家的摆设,甚至老师住的那片地区附近一条臭水河的味道,都那么清清楚楚地印在脑海里。
希望“小琴童”爱上小提琴,还有考级成功。珍惜你这段学琴的日子,不管你最后会不会走上专业的道路,它将会成为你此生难忘的回忆。
谢谢CHRISTINE。
他今天期末考试,明天就放假了。我会让他经常上这个论坛来看一看,让他感受一下这里浓厚的氛围,听一听过来人的经历,对他的小提琴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做父母的真是感谢你们这些热心人。更是要感谢你们的父母!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今天你们的成功和对我们又一代学琴孩子的支持和帮助。
每个成功孩子后面都有一双伟大的父母。相信当你们为人父母时,也不会比自己的父母逊色。
为天下的父母祝福!
其实有时候就是觉得,不一定非要孩子在小提琴有什么发展或成就,就象上面那位楼主说的,
要教会孩子什么是“持之以恒”。
的确,我的老师说过,这一行就像是一个金字塔,站在最顶的那个人,不知是由多少人的失败铸就的,最终成才的是少之又少,但是!也请所有琴童和家长不要忘记了,乐器并不是一个万能的教育机器,实际上,它并不能带给学琴者那些崇高的精神品质,人们太过于盲目了。试想,如果学一件乐器,就能让一个人成为怎样怎样一个人的话,这个世界未免太简单了,生活也就太容易了。再说,在众多演奏者中,也并不是没有黑暗的一面。
最终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只有那些真正喜爱这一行的人,矢志不渝
ctchristine:
你可以培养你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慢慢鼓励他,相信他一定能成功的!
对哦!我儿子拉琴时琴头也抬不高,但一眼看不出来,因为他把肚子挺出来把琴头撑上去了,把他的肚子按回去,琴就低下去了,始终改不了这毛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以下是引用songdw在2005-7-18 2:27:00的发言:对哦!我儿子拉琴时琴头也抬不高,但一眼看不出来,因为他把肚子挺出来把琴头撑上去了,把他的肚子按回去,琴就低下去了,始终改不了这毛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挺胸可以抬高琴头,而且很精神.不是挺肚子哦^_^
以下是引用一江水在2005-6-10 15:42:00的发言:其实我心理也有矛盾的时候,主要是学琴占用的时间太多,我心想要是把这些时间拿来学英语的话,不论是成效和将来的实用性都大得多。
楼上的这种想法也一直在折磨着我。我老公就经常这样说,英语要比小提琴有用得多,一样的功夫用在英语上,十年磨一剑,将来的饭碗就不愁了。小提琴将来顶多学成个爱好,丰富一下个人的生活,有什么用呀。
这样想肯定会觉得不爽的.不过可以换一种思路.
现在的时代不同了,现在英语人人都会,现在的英语教育也比以前强了很多,等现在的孩子长大了英语更是脱口而出.英语学得再好也不过和大家一样罢了.而小提琴不一样了,不是人人都会拉的,能坚持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我会别人不会的东西才叫特长.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孩子没有特长将来长大后想起来会很遗憾的。
我现在上大学,身边好多没有特长的同学看到我练琴就会时不时地说"哎,我小时侯怎么就什么也没学呢?"每当这时,我口头上安慰着同学,但是实际上却在心里感激着妈妈.
还是年青人头脑灵活,换个角度是好接受多了。
不过现在的小孩子一个个也都是身手不凡的,琴棋书画,哪个也能捡起来一样的。
孩子练烦了就经常埋怨我,为何就让他练这么难的小提琴,学个其它的什么琴不好吗?谱上什么音,就去弹那个音,不用自己再去听、找了。他还不懂啊。
只希望我的付出会象你的妈妈一样,能收获感激。
我的孩子可不会这样,他平时就是弓法老是忘记,其余没什么大错。
其实孩子刚开始学的时候,我也是和他一起拉的,否则不容易坚持,毕竟人小,一会就手酸了,只是很花费时间。上学以后时间就没那么宽裕了,孩子又拖拖拉拉的,所以自己也会急噪了些,孩子的心态也受影响。话虽如此,要改变现状毕竟不那么容易,目前而言,拉琴只是他生活的一小部分。
楼上分析得很对,确实是没伴,没竞争力造成的,]
不过经过这个暑假,放松了些,这种不学的情绪基本淡化了,不知道开学又会怎样?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我学琴比较晚,7岁才开始,按道理这个年龄想要搞专业希望已经不大了。但是我可能有些天赋,加上父亲的严格,我每天至少6小时练琴(现在没有了,汗...),节假日更是可以达到12个小时。
我没有童年,回想以前,还是有些遗憾的。我不会跳皮筋,不会踢毽子,就算不拉琴的时候,我都喜欢呆在家里。我被父亲狠狠地揍过,不是因为我不肯拉琴,是因为他觉得我还拉得不够好。揍到什么程度?呵呵,那个时候还在小学,小学老师把我的父亲叫去学校,问:“你女儿不是你亲生的吧?”我从小品学兼优,从来没有发生过父母被叫去学校听老师训话的事情,这是唯一一次。
但是我觉得我父亲有一句是对的:“如果你这件事情坚持不下去,做不好,那么别的事情也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时间久了,你的性格就会变得懒懒散散,做什么都不能坚持到最后。既然选择了,就别给自己找借口!”
还记得在我小时候,没学琴那会儿,我爷爷给我两百块钱让我买个电子琴,在当时可是绝对奢侈的玩意儿。我爸和我商量说家里没有人懂这个,我买了也就玩几天浪费了,我不肯一定要买。我爸就和我立规矩——买可以,如果玩三天不玩了,从今以后没有任何玩具了。我答应了,那个时候才四岁吧。事实上,我父亲是对的,新鲜感一过去,我就不玩了,但是从那以后,我除了书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玩具。这就是我付出的代价。从小我就知道,既然认定了,就不能放弃,不然就要付出代价。
至于英语的问题,我觉得是共性和特性的问题——英语以后就和计算机一样,什么专业的人都要会的,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你要是学个小语种还差不多!现在是个学计算机的都叫IT,太滥了。但是音乐不一样,提琴不一样,这可不是人人都会的玩意儿。太高雅了!
至于是否耽误学习,我觉得根本不会!记得我小学毕业去报考南京艺术学院的时候,那年全省500多个报考我们音表专业,进入复试以后,弦乐专业就只剩下10个人了。这10个人,都是二道杠以上,其中不乏全市的优秀少先队员,年级的标兵等。一个学琴学不好的小孩子,在学习上估计也不会太优秀,反之也亦然——至少我这么认为。
呵呵!以前的小学同学,现在都好羡慕我呢,所以我庆幸自己当初的苦!
我爸还有句话也很经典的:“小时候吃苦,睡一觉起来就忘记了;等大了以后再吃苦,可是一辈子都忘不了!”
小孩子哪里有不苦的,家长不用太心疼。现在人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呢!
以下是引用小鹿乱撞在2005-8-21 17:26:00的发言: 从小学琴对气质和智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和促进,动摇的琴友坚持下去呀。
恩,小提琴左手的灵活运动对锻炼右脑很有好处,从而达到启迪思维,促进学习的作用.
我滴妈呀!~~~~~~~
听你讲滴
偶18了才学
你们都3。4。5。6。7就学了
我不是没戏了呀。。。。。。。。。。。。。。
严重打击我的自尊了
我女儿今年快7岁了,学琴也三年多了,原来每周跟20多个孩子一起上大课,但去年老师把她和另两个孩子抽出来周周到他家上小课,说这孩子比较有天赋,音乐逻辑比较好,本来上大课时我感觉我女儿还不错的,但同另两个小孩相比却有明显的差距,孩子压力比较大,家长的压力也大,好几次都想放弃了,老师一直鼓励我女儿好好学,说如果坚持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或在比赛中拿奖后,孩子练琴的主动性会强很多,而且会把拉小提琴当作一种爱好了,那时基本不用家长再操心了,我现在就盼望着、坚持着……
今天上来看了这么多琴童的家长在这里交流,看来我们还要互相鼓励才是。“孩子是你们自己的”,这是我女儿老师的最常说的一句话,只要我们有信心,我想孩子将来是理解我们的。
我们刚渡过了这段时期,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励,时间一长我自己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现在他自己说有意思了,因为老师说我有天赋。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天赋,至少证明了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老师和家长如果多尝试一下,及时从孩子细小的进步给予赞扬,抱着欣赏的角度去看他练琴、上课,肯定会有不小的改观。
一点感受,共勉
呵呵,是这样的,那个时候学校压力没有现在孩子这么大,不过也是同样有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延长班的。我因为知道自己每天必须完成练琴的任务(因为我知道不完成不可能的,就和我每天必须上学一样,所以我压根就没有逃避的想法),所以相当的抓紧时间。
每天中午11.30放学回家,家离学校很近,基本上在12.15左右可以结束午饭。12.30开始拉琴,一般在一个小时一刻钟。然后去学校,正好开始上课。
我的课间休息时从来不出去玩的,我永远都在埋头作业,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小我就很抓紧时间,这也许是我的优点。也许是父母教育的好,呵呵!只要老师布置了作业,我就开始动笔,绝对不耽误一分钟。有的时候,下午延长班,老师不在教室,都是班长监督我们做作业,往往这个时候很吵闹,做什么的孩子都有。但是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从来都不会抬头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我永远都在飞快的写着作业。因为我很清楚,我必须要在离开学校之前尽量的做完功课才可以,不然回家就没有时间拉琴了。
回家一般在下午4.30左右(平均),扔了书包就开始拉琴,中间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和新闻时间。然后一半我会在9.15左右结束一天的练习,一边洗脸刷牙,一边看看电视,我晚上10点-10.30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我觉得睡眠还是够的。
我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的补习班,甚至到了最后,我的父母让我不要担任班级干部,因为作了干部,有很多推托不掉的麻烦事情,虽然我的成绩在全年级都是出类拔萃的。
一般节假日会练习的多一些,呵呵,不过这一切都因为我学得晚,如果我早学两三年,也不用这么辛苦!
如果不打算搞专业,没必要这么累得!一切还要因人而异!
我自己觉得学琴一点也不耽误时间,学琴的孩子智力发展快、脑子更好用。就算不搞专业,也对人的气质、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看楼上的姐姐气质多温婉!
太让人感动了。想起你的脸,我近来一直在论坛里看你的贴子,不仅形象典雅清新,叙述起事来,也娓娓动听,入情入理,更没想到经历也是如此地典范。
除CHRISTEEN外,你也给了我们这些家长和琴童们很好的鼓励。
要让孩子来看看,让他向你学习。
可爱的父母们
坚持下去,你的孩子终有一天会感激你们的!
请相信我的话!
我的父母一直在默默得坚持,无私得支持,虽然我的学琴走了些弯路,但至少我现在从小提琴上得到了比同龄人多得多的东西,而这些在我小时候“反抗”时又怎会了解,你们的孩子终究会长大,不要等他们长大后来抱怨你们为什么没有坚持, 小时候我们懂什么,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你们做父母的引导。
一定要找个正规的老师,最好是一对一式的教学,而且最好是能长期带下去的那种。小提琴不像管乐,学3,5年就可以学得很象样了,而小提琴则不然,想拉得很好怎么着也得有个10年时间吧,太漫长,的确,学琴的人累,陪着学琴的父母也很累,在这里尤其想对那些已经坚持了有5年的家长说一句,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不然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一直认为小提琴这乐器必须从小学起,天才例外,有很多人半路出家,也有很多人到了大学甚至工作才要学琴,而他们要么拉得超级业余,也就三级水平,要么因为学业或事业而中途放弃,小提琴成为他们终生的梦,因为他们不了解,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没有从小学起,而如果你们的孩子现在已经走上了学琴之路,你应当明白:你把握了他的童年,他没有虚度,小提琴需要童心去感知去理解,需要最天真最“清闲”的时候去苦练,放弃玩耍,放弃“自由”。这比在一个人最“空白”的时候去给他灌输“英语,电脑”等他以后终究要学的东西重要得多,何况这些东西没必要过早接触(我个人看法)。
如果你们曾经选择,如果你们曾经坚持,请坚持下去!
收效不在这几年!
我的一点体会与看法,不一定全正确,看到你们的留言,想起我父母陪我走过的学琴之路,写出来些体会与你们分享!!
补充一下
1、我很反对跟着大班去学琴。
2、不要满足于尽快拉个歌,其实基本功,练习曲很很很重要!
3、不要太看中考级,那完全是个虚的,就算你将来去哪个学校考艺术特长生,学校也是 不怎么看那个本本的。人家要的是现场演奏,要的是功夫,是水平。
我是大二学生!
哈哈,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给我妈说,9年抗战,革命终于成功。当时真的是学的很痛苦。不过现在又有兴趣拉了
能否告知:学了几年才开始有兴趣的?从哪一首曲子开始?
我女儿学了才11个月,老师觉得她不错的,就是女儿自己很不用心。前段时间自己光顾玩了也没好好教育女儿,等到发现已经有点晚了。上星期狠抓她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真相让她放弃提琴改学钢琴算了。(给钢琴老师也去看了)可是女儿还是坚持了下来要学提琴。于是给她换了个老师。虽然现在去学琴去比以前更麻烦,但是我想我既然已经选择,就还是要坚持到底的。
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让我感谢你们。让我们一起坚持吧。
其实学琴并不一定是为了成为音乐家,更多的是培养一种爱好,我老师告诉我学琴可以开发智力(不知道是真是假,嘿嘿)
小学学习紧张?晕哦,是不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我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每天上完学校规定的两节晚自习(大概上到9点)后,回到家还要练半个小时的琴,然后才开始复习,虽然练的时间不长,但对我还是有一点帮助的。
我曾经也有一段时间不想学了,总觉得很闷,枯燥无味,我妈妈就放吕思清的CD给我听,越听越有劲,后来就不再轻易说放弃的话了
也有些人告诉我说以后可以去读音乐学院。我说我学琴只是把它作为我的一种爱好。我是业余提琴手。
不管学什么都贵在坚持。
哈...
我12歲才開始學琴
起初也是被迫的
可是現在卻不想放棄了~
孩子还小,体会不到家长的用心。我就是个好例子
我小时候学琴也跟你们的孩子差不多,我也不喜欢每
天都练琴,别的孩子在玩我妈却看着我练2个小时以上
才肯让我去做别的事,我5岁开始学琴,那时就是我妈学
会了回家教我,大了后妈妈就辅导不了了,就靠自觉。
上了初高中学习紧张有几次向妈妈提出放弃,妈妈听后
很生气就把我狠狠的批了一顿,就这样一路有我妈的陪伴
我坚持下了,高考靠小提琴上的大学,现在回头想想我时常
会感谢妈妈对我的支持还有天天逼我练琴,压迫不是她我也
走不到今天。所以各位家长要相信我说的,你们现在对你们的
孩子严厉点是为他们的将来种下了福因,可能他们现在会埋怨
你们,但当他们懂事那天他们回过来感激你们的!
如果顺其自然孩子是不会愿意天天练琴的。只要家长有毅力坚持下去,孩子就能跟着走下去。人的一生懂点音乐,能拉拉小提琴是相当可贵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受用一生的高品位的爱好。四、五十岁乃至六十岁以后才悟到,只有这个爱好能够伴随一生,愉悦一生。回头感谢父母,多亏你们连打带骂地逼着我学了小提琴。长大自己抠抠喜欢的谱子,把它一点点拉出来,这叫乐趣,在单位的小乐队里与人合练,然后参加演出,这更是乐趣。好多人都羡慕死了。其实学琴的时候别想它今后会派上多大用场。应该把它看成是养成教育的一部分,成长中没有学一种乐器是很遗憾的。
给他练习一两首他很熟悉的并很喜欢的歌,也许他会对小提琴感性趣!
以下是引用弦溡緔在2006-1-18 19:34:00的发言:)
小学学习紧张?晕哦,是不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我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每天上完学校规定的两节晚自习(大概上到9点)后,回到家还要练半个小时的琴,然后才开始复习,虽然练的时间不长,但对我还是有一点帮助的。
这句话非常同意。什么学习很忙?真的是借口来的。我从小学到高中到现在大学每天都有超过两三个小时是玩或者放到其它杂七杂八的浪费上去的。高三时还是每天有一两个小时有同学在聊天逛街什么的,高考也不见得考得很烂(720几分)。现在也后悔中学时没去学。现在大学二年级了才开始学,不过没所谓,觉得只有自己喜欢就好。
还有就是学习很忙才要练琴呢,整天对着书本好易变成书呆子的。看完书,做完作业练一下琴当作是放松,可能学习效果会更好呢。
小时候家里给我买过笛子,电子琴,二胡还有溜冰鞋,很记得的是在我叫父母买溜冰鞋的时候妈妈不同意,怕我玩物丧志之类的,但爸爸说:他这么有兴趣,谁知道这将来不是他要走的路呢。虽然最后我并没有走上所有这些路。 如果说感谢只能是对他们爱的侮辱的话,希望有一天有勇气张开手去拥抱他们。
现在有好多同学正开始挑一些乐器来学,因为长大才发现自己的兴趣
当然这都是对于兴趣来说的,如果是父母想要孩子成为音乐家什么的才去逼他学,要成为他终身的职业的,那又另当别论了
以下是引用123456789在2006-3-21 13:04:00的发言:这句话非常同意。什么学习很忙?真的是借口来的。我从小学到高中到现在大学每天都有超过两三个小时是玩或者放到其它杂七杂八的浪费上去的。高三时还是每天有一两个小时有同学在聊天逛街什么的,高考也不见得考得很烂(720几分)。现在也后悔中学时没去学。现在大学二年级了才开始学,不过没所谓,觉得只有自己喜欢就好。
还有就是学习很忙才要练琴呢,整天对着书本好易变成书呆子的。看完书,做完作业练一下琴当作是放松,可能学习效果会更好呢。
有没有去看过现在小学生的语文书——厚厚的一大本,每学期有四、五十篇课文,老师几乎是每天教新课。如果学校好,英语是教两套教材。就这两门,回家作业、默写、复习……,算算要花多长时间?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时间就是挤出来的。只要想做,不管多忙都有时间做。我是一个小学生每天学习也很紧张,但也保证练一小时琴。小提琴的粉丝们加油吧!
看了以上那么多的讨论,心中十分感慨。自家女儿学琴已有半年多,大班开始学的,进度不是很快,但是还是从她学习的中看到了进步,看到了长大,虽然进步只是一点点的,但是对于家长来讲,会教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是从点点滴滴做起,还有一句习惯用语就是“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女儿也知道这个道理,而且她自己进步了,也对小提琴有兴趣。虽然以后学琴的道路漫长而曲折,看到那么多过来人或者是琴童父母的互相鼓励,觉得这条路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既便以后派不了大用,但是我深信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利的,至少等她长大以后倒过来看,会感谢我这个当初“诱导”她学琴的妈妈的,这样我也就知足了。以后会经常来这里看看,我觉得氛围比较好,干什么事都要大家互相之间的鼓励,也可以增长一些知识。支持ing
受教育啊!孩子不容易,家长更不容易;学不容易,不学更不容易!
我是从小学小提琴的,小时候我很喜欢怕在窗户上
看着楼下跟我同龄的孩子在那玩,大 声的笑.
童年的记忆我根本什么都没有,很多孩子回玩的游戏我一翘不通,
你如果选择让孩子继续学下去,那也尽量给孩子空闲时间让他玩
真的是挺矛盾的,学着学着就偏离了初衷,孩子的兴趣也淡了,家长的信心也低了。
孩子现在没什么自制力,难啊!
我也是这样呀,学了两年了,和孩子一起学的同学有放弃的,害的我儿子直问我,为什么别人能放弃,他就不能?
最近又要考级,老师加紧了训练,也严厉许多,孩子更是牢骚满腹.我听他练习曲子,和下载下来的相差太大了,我都没信心了,怎么办呢?
小提琴真的是很难学的,即使我们学了四年了,都没掌握什么技术问题,所以会有信心丧失的感觉。
只是觉得对孩子,要学会坚持,不能轻易让他放弃。
其实你们肯定比我们好多了,我们学了两年时,老师才让考一级。到了第三年,才在我 的要求下,考的三级。
英语和小提,哪个也不能放弃,都是相辅相成的,小提琴的学习,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更坚韧,更刻苦,更不怕困难.
以下是引用雪儿1976在2006-8-4 13:17:00的发言:英语和小提,哪个也不能放弃,都是相辅相成的,小提琴的学习,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更坚韧,更刻苦,更不怕困难.
再实际点,不如攻一门冷门的外语,更不愁了
我选了一些打印下来让女儿看看,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练已经6年了,谁说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还要坚持下去。延安就要到了。
以下是引用黄霖在2007-7-10 12:15:00的发言: 可以去买些小提琴光碟,再让他练琴时跟着碟子拉
多听光碟很好,跟着练好象不太适合,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
学新的曲子,最好是从慢练开始.练熟后如果他的速度跟得上,可以跟着试试.
以下是引用ctchristine在2005-6-21 12:29:00的发言:呵呵……看这里发言的都是家长,我来说句作为“孩子”的心里话吧。
我今年21岁了,在美国读大学,目前暑假留在芝加哥做实习。
我3岁开始学的琴(在中国),那时候家里穷,父母连几百块的小提琴都买不起,是我外公看我爱好音乐,花了500块钱给我买了一把1/4的琴。那时候我妈带我找音乐学校的老师上门求授琴,老师看我小没答应,后来我妈骗老师说我5岁,老师才勉强把我收下。最后,我成为了老师众多的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一开始学琴的时候自然是艰苦的。听我爸妈后来说,我拉了一个礼拜就嚷嚷不拉了。这当然是不允许的,于是每天在爸爸的鸡毛掸子下含着泪练琴。从3岁到10岁(小学四年级),我练了7年的琴,参加过市内的比赛(拿过一个小小奖杯),拉过许许多多的曲子(最后一首是野蜂飞舞),可是凭良心说,我一天都没喜欢过小提琴。
7年来,我爸妈一直每周风雨无阻地把我送到小提琴老师家里。我记得有一次下了几天几夜的雨,教琴的老师家楼下的积水有腰部高。我爸背着我一步一步涉水到老师家里,当时老师都很吃惊,说其他学生都不来了,只有我还按时上课。那时候我不明白爸妈,我这么讨厌拉琴,为什么他们吃这么大的苦,花这么多的钱,让我上我不喜欢的小提琴课。我最后一个老师特别严厉,任何错误,只要他说过一遍,如果三次以上犯同一错误,他就会动手打我屁股,有时候还打我脑袋。其实老师打得并不疼,可是我小时候爱面子,被老师一打就哭。我爸妈在旁边看着,不知道老师下手轻重,但也一声不敢吭,只有下课的时候才给我买根雪糕。现在想来,在旁边的爸妈眼里看着,心里比我疼多了。
7年来,我爸妈要求我每天至少练习两个小时的琴。我从4岁开始同时学小提琴和钢琴,但爸妈总是说,小提琴为主,钢琴为副。他们从来不用担心我学习,因为我在小学里成绩从来没有在前三名之外。但正因为我对小提琴的厌恶,让我对钢琴和学习都很有兴趣,因为至少不用练小提琴。我小时候总是觉得,无论放弃什么,父母都不会让我放弃小提琴,因为他们付出的心血实在太多太多了。
然而,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终于以学习为由,提出要放弃一个琴。爸妈让我选,我知道他们很不想我放弃小提琴,然而我还是选择了提琴。那时候我妈不停地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而陪我练琴练得最多的爸爸,却一言不发,最后轻轻地说了一句:“你做了这个决定,将来,不要再提出要拉琴了。”我犹豫了很久,点了点头。
一开始放弃的时候,我只觉得扔下了一个包袱,顿时轻松好多。过了几年,当我听到邻居家的小提琴声响起,我跟爸妈说我想继续拉琴,他们说什么都不让。后来,我再也没有提出过,只有在看着班里同学拉琴的时候,偶尔回想一下当年的“辉煌”。
后来,我来了美国读高中,学校里的orchestra缺人,于是我决定把小提琴捡起来。由于orchestra的水平不高,我只要会拉,能进还是很有希望的。我那时候还take了private lesson, 跟附近大学一个graduate student 学琴。跟当初国内的老师水平虽然没法比,我还是很enjoy每个礼拜一次的小提琴。有一次,Indiana University一个所谓天才学生来我们高中表演,最后一首拉的是Kreisler的Praeludium and Allegro, 我当时听了之后,很坚决地对我的violin teacher说,“I want to learn this one". 他说,“It's gonna take you 3 months", 我说 "I don't care. I have to learn this one.", 他说,“OK".
于是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练习这首曲子。对于6,7年没碰琴的我,要拉这首有一点难度,而且我的毛病跟小时候的一样,老出错,从来没试过一音不错地拉下这首曲子。当时我高三毕业有piano recital, 我跟老师说我想在我的recital上拉这首曲子。老师说,听天由命吧。
后来这首曲子成为我recital的压轴,而且是我拉得最好的一次。一个音都没错,还特带感情。结束后,我的小提琴老师紧紧地抱着我,说,“I am so proud of you!". 我说:“I made it......after 7 years!"
当时我真的很希望我父母可以看到这一幕。我想让他们看看女儿小时候的琴没白学,我想让他们知道,我真的很感激他们小时候对我这么严厉地逼迫。如果没有他们当初逼着我学琴,我想我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这么为自己骄傲。我知道他们从来没希望我成为小提琴家,以前的小提琴老师曾经建议我去考音乐学校的小学,我父母都没同意过。他们花这么多钱,只希望能够让我陶冶情操,兼学一种可称之为“艺”的东西。我想我学过小提琴和钢琴,此生都无憾了……
我只想在这里跟各位家长说,我真的真的很感激我的父母当初让我学的是音乐,而不是英语和数学。英语、数学、电脑,小孩子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去接触,然而音乐,却是长大了的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毅力去学习的东西。而且学琴的小孩子,只要坚持下来,对他们的人格都是一种磨练。我可以说,我认识大多数坚持学琴的人(至少学到中学),都是成绩很优秀,而且非常hard-working的人。我虽然还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但我小时候的成绩一直非常让父母骄傲,现在也在名校(虽然不是哈佛,但也有全美前十)念书,我觉得这是和我从小学音乐分不开的。我不是想吹嘘什么,我只是觉得,我没有像刘亦婷那样优秀可以让母亲写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但我觉得我的父母比她的父母更优秀,更伟大。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