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如何通过调整琴码来增加琴的敏感度和音量? [打印本页]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6 14:18
标题: 如何通过调整琴码来增加琴的敏感度和音量?
一般而言,琴的敏感度和音量是正相关。我的琴音色还可以,但敏感度比较低,音量也比较小,拉起来比较费劲,容易造成两手使劲不够放松,不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我想通过调整琴码来提升琴的敏感度和音量。请各位琴友指教:
一、码脚离音柱近一点琴更敏感(音量大)还是远一点更敏感(音量大)?按说应该是近一点更敏感,但反复试验,有时似乎远一点反而更敏感。我现在琴码位置是码脚厚度的正中严格正对f空内侧小尖角。
二、琴码厚一点琴更敏感还是薄一点更敏感?个人感觉是薄一点有利于振动,但似乎厚一点又有利于将振动传递到琴腹。我现在的琴码相对偏薄。
三、琴码厚薄对敏感度的影响,起关键作用的是顶部还是码脚?
作者: 野狼先生    时间: 2020-1-16 14:36
要说的你都说了,不好评说,只一点补充就是琴面板对音量有影响!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16 17:26
马脚不宜太薄,否则发音容易尖细。琴马薄,发音确实更加敏感、清亮。另外,琴板厚的话,会影响音量和敏感度。以上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6 17:59
野狼先生 发表于 2020-1-16 14:36
要说的你都说了,不好评说,只一点补充就是琴面板对音量有影响!

一般业余拉琴的人不敢动也动不了琴板啊。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6 18:16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0-1-16 17:26
马脚不宜太薄,否则发音容易尖细。琴马薄,发音确实更加敏感、清亮。另外,琴板厚的话,会影响音量和敏感度 ...

我的琴码已经有点偏薄了,但发音仍不够敏感,而且D弦有点“木”。
拉过附近琴友价格八千到一万六的琴(都是几年琴龄的欧料新琴),感觉和我这把六千元的琴虽然声音各有特点,但都不存在等级差异,而朋友一把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的金雀,当年价格七八十,感觉是东北料,发音敏感音量大而且音色也不错,拉起很轻松省力,唉…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16 18:50
也奇89 发表于 2020-1-16 18:16
我的琴码已经有点偏薄了,但发音仍不够敏感,而且D弦有点“木”。
拉过附近琴友价格八千到一万六的琴(都 ...


D弦有点“木”的原因是不是琴马或音柱的位置不够准确?其实喜欢自己动手是很值得赞赏的,但是调音柱之类的事,还是请专业制琴师来做比较恰当。
我以前也是自己削琴马,调音柱的。2018年请上海一位专业制琴师帮我把小提琴的琴头抬高时,他顺便帮我配了琴马和音柱,还换了其他配件。从声音上来说,我自己调的发音比较敏感、清亮;他调的比较柔和,有点奶油味(我那把琴是德国仿制斯特拉迪伐里,有百年历史了)。我个人偏向敏感、清亮的,但我相信,专业制琴师的修复一定有他的道理的,所以今后不会再去削琴马,调音柱了。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16 18:52
也奇89 发表于 2020-1-16 18:16
我的琴码已经有点偏薄了,但发音仍不够敏感,而且D弦有点“木”。
拉过附近琴友价格八千到一万六的琴(都 ...


国产老琴的音质确实有很好的。听过几把这样的琴,有很深刻的印象。
作者: zhangshine16    时间: 2020-1-16 20:57
虽说问题只是调整琴码一个配件,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至少必须考虑琴音箱系统(至少含面、背、侧板)的协调调整问题。也就说,相当于琴的其他因素不变,只变动琴码,来提高琴的共振性(含灵敏度和振动度)。可见,这是一只琴的物理学、声学问题。一般经验针对所有琴,而楼主的琴是否适合则有待具体试验。因此,个人以为只能自己慢慢琢磨。
作者: 春华之语    时间: 2020-1-16 23:18
本帖最后由 春华之语 于 2020-1-17 20:04 编辑

我觉得:1.“拉起来比较费劲”是因为琴码没有放对平受力平衡点上,面板没有启振好。建议把琴码再往指板方向上移一些(即以琴码朝拉板那面边线正与孔的中心线重合才正确,同时也要检查有效弦长是否不够)。只有琴码正确装在发音中心线上,才能发挥音柱自由度的作用,这时才能调音柱。音柱离琴码越近声音才会越大,但清晰度会减少,不够透亮;2.“但似乎厚一点又有利于将振动传递到琴腹”,这说明你的琴可能是斯式的,且面板较薄,所以用厚的琴码感觉振动才好。只要噪音不大,建议不必先换码。先把音柱调好,音柱越往拉弦板方向音色越好听,但最多不能超过音柱的半径。如果你的四根弦音量已经均衡良好说明音柱的左右位置基本对了。3.“琴码厚薄对敏感度的影响,起关键作用的是顶部还是码脚?”当然是码脚。你会发现码脚往或往后倾一点,音色马上会变亮或变木。建议左右平移对比一下琴码的情况,确保左右码脚中心线正好分别骑在低音梁及音柱轴向中心线上为最佳发音点。一般拉D A弦都较大声,G弦低沉清晰,当然E弦声音亮丽并有一点点回响,且在D弦上的一把位的G音柔弦手感好又清晰大声音为佳,这时说明面板起振好了。相信你的琴可以完全可以提升。

微信图片_20200116225054.jpg (136.63 KB, 下载次数: 97)

微信图片_20200116225054.jpg

作者: kingpin    时间: 2020-1-16 23:46
如下建议请参考:最好不要动。


一,一定要动的话,请动音柱,尽量不要动琴码位置。起作用的不是码脚位置和音柱的距离关系。而是你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码脚与面板的弹性接触刚度。调整这个弹性接触刚度最好的办法是右手的运功力度。琴码一动,容易影响琴现在已经很好的音色得不偿失。
二,换琴码而不去改变位置是个更好的主意!推荐用这个办法。起作用的主要是琴码的硬度。
三,薄厚对于腔体内的振动关系不大,有关系的是琴脚接触面积和两只琴脚间距。

成品琴的调试,是动一个小地方就会引起其他变化的,非线性,离散性多耦合问题。。。比较简单合理的办法是,您买琴的时候买的是一把什么琴。独奏,室内,管弦乐队,还是学生练习琴。好拉(灵敏度)和好听(音色)以目前传统制琴技术不能同时兼顾,但可以很好的控制住其中之一。敏感度和音量(dB)成正相关,和音色成反比。


您提到那把60年代的金雀是否有照片分享,那个年代的东北料不比欧料差。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7 00:02
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0-1-16 23:18
我觉得:1.“拉起来比较费劲”是因为琴码没有放对平受力平衡点上,面板没有启振好。建议把琴码再往指板方向 ...

我目前的琴码位置比您的图片稍稍偏后即偏拉弦板一点,是琴码的厚度中心线而不是琴码的后平面对准的f空内侧线尖角。
我明天按您说的位置调整一下试试(好像以前也调到过您说的位置,但似乎效果不好)。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7 00:06
zhangshine16 发表于 2020-1-16 20:57
虽说问题只是调整琴码一个配件,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至少必须考虑琴音箱系统(至少含面、背、侧板)的协调调整问 ...

是的,琴的发音是整个音箱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别的地方动不了也不敢动。
之前请本地一位制琴师替我调过音柱,以前声音更闷音量更小。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7 00:39
kingpin 发表于 2020-1-16 23:46
如下建议请参考:最好不要动。



我目前用的这只琴码,码脚和面板的贴合很好,琴码在面板上垂直站立时,目测两只码脚底面与面板已基本无缝贴合。琴码做到这个程度太不容易了,我不太敢把它换掉。我这里找不到专业削琴码的,都是自己削,要削到目前这只琴码的码脚贴合度太不容易了。
我精修码脚时,先在面板上放码脚位置涂抹很薄很薄一层口红,再用手轻轻擦掉,码脚位置留有一点极薄极薄的口红痕迹即可,然后用外科手术刀很轻很轻刮码脚底面,使其尽可能贴合面板弧度。刮几下后,把琴码放置到位,拿起来看看琴码底面沾染口红的情况,如不是整个码脚底面全部均匀沾染红色,就再精修(轻轻刮去染红部位),反复重复,一直修到琴码放到位置后,码脚底面全部均匀沾染上口红色,这就说明码脚底面与面板已经完全贴合了。
这样修一只琴码大约三小时,而且还会有一定的报废率(码脚修到与面板全贴合时已经太薄了)。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7 00:45
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0-1-16 23:18
我觉得:1.“拉起来比较费劲”是因为琴码没有放对平受力平衡点上,面板没有启振好。建议把琴码再往指板方向 ...

我按您另一个帖子里关于“有效弦长”的标准测过9我的琴,目前是符合标准的。如果按您说的把码脚位置往前移动一点,则有效弦长会比标准短略1.5mm。
作者: kingpin    时间: 2020-1-17 00:47
也奇89 发表于 2020-1-17 00:39
我目前用的这只琴码,码脚和面板的贴合很好,琴码在面板上垂直站立时,目测两只码脚底面与面板已基本无缝 ...

自己有兴趣又敢下手的话。您用的这个口红的办法其实是没问题的。制琴里面需要测量应力的部分,过去也都是这么搞出来的。最近发现其实牙科诊所里的好多工具都很适合调整琴。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7 01:01
kingpin 发表于 2020-1-17 00:47
自己有兴趣又敢下手的话。您用的这个口红的办法其实是没问题的。制琴里面需要测量应力的部分,过去也都是 ...

哦前面回复您那贴涉及到修码,写得长,忘了回复您问到的其他问题。
我的琴就是在一家入驻本论坛的工作室买的,5800元,是斯式的一个比较小众的琴型“女伯爵”,当时卖家说过,这琴音量比较小,我那时没有想到敏感度问题。
朋友那把老金雀目前不在我手里,过些天我会去他家,届时拍些照片发给您。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20-1-17 07:18
本帖最后由 sunshunoo8 于 2020-1-17 07:28 编辑

  这[老生常谈] 本网站可搜。是有规律性的。还有 [调琴神人]呢。人累了,可休息;琴累了,微调[琴马,音柱位置]放松,放松,最佳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琴马材质很关健。东北料虽最硬,但比不过那欧名牌来的音量大,且有轫性。琴的固有特性,是定性。
作者: 洛阳爱好者    时间: 2020-1-17 14:33
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0-1-16 23:18
我觉得:1.“拉起来比较费劲”是因为琴码没有放对平受力平衡点上,面板没有启振好。建议把琴码再往指板方向 ...

请教您两个问题:
1:“即以琴码朝拉板那面边线正与孔的中心线重合才正确,”-----------为什么我在有些文章中看到是琴码侧边中心线对准孔的中心线?
2:文章中的琴码位置调整如果导致琴码到拉线版有效距离误差1mm,有什么影响没有?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7 16:15
洛阳爱好者 发表于 2020-1-17 14:33
请教您两个问题:
1:“即以琴码朝拉板那面边线正与孔的中心线重合才正确,”-----------为 ...

一、我也看到过这个说法,而且我的琴码也是放在这个位置。
二、我的琴码位置如果按这位琴友建议的调整,有效弦长也会短1.5毫米。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17 16:17
kingpin 发表于 2020-1-17 00:47
自己有兴趣又敢下手的话。您用的这个口红的办法其实是没问题的。制琴里面需要测量应力的部分,过去也都是 ...

朋友的老金雀照片

mmexport1579248547855.jpg (314.54 KB, 下载次数: 95)

mmexport1579248547855.jpg

mmexport1579248563051.jpg (263.2 KB, 下载次数: 111)

mmexport1579248563051.jpg

mmexport1579248552887.jpg (247.29 KB, 下载次数: 90)

mmexport1579248552887.jpg

mmexport1579248572050.jpg (79.98 KB, 下载次数: 84)

mmexport1579248572050.jpg

作者: 春华之语    时间: 2020-1-17 18:51
本帖最后由 春华之语 于 2020-1-17 18:57 编辑
洛阳爱好者 发表于 2020-1-17 14:33
请教您两个问题:
1:“即以琴码朝拉板那面边线正与孔的中心线重合才正确,”-----------为 ...

你仔细看看这张小提琴琴码、音柱、低音梁对位图就会懂的(在国外资料中其实这时取琴码中心连线才是真正的F孔切口中心线。可能是译文不确切的原因,很多人误把下切口中心连线当作中心线了)

小提琴琴码、音柱、低音梁对位图.gif (20.05 KB, 下载次数: 103)

小提琴琴码、音柱、低音梁对位图.gif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17 19:20
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0-1-17 18:51
你仔细看看这张小提琴琴码、音柱、低音梁对位图就会懂的(在国外资料中其实这时取琴码中心连线才是真正的F ...


对,这张图是最准确的。

专业制琴师为我配的琴马,就是按照这个位置安装的。效果非常好。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20-1-17 19:34
      
[专业制琴师为我配的琴马,就是按照这个位置安装的。效果非常好 ]   老兄,大胆往前走哇!琴马可前后,左右微移。琴音会有教大的变化!墨首成规者,不会体会到。
作者: 春华之语    时间: 2020-1-17 20:52
本帖最后由 春华之语 于 2020-1-17 21:03 编辑
也奇89 发表于 2020-1-17 00:45
我按您另一个帖子里关于“有效弦长”的标准测过9我的琴,目前是符合标准的。如果按您说的把码脚位置往前 ...

这要看你是什么琴弦,一般尼龙弦相对钢弦有较大的延伸性,如我上面装的红太阳是指明有效弦长为328MM,所以实际上并不是330MM,正好和你说的短了1.5MM左右相符。如果是要求330MM有效弦长的弦,只要总长足够,也无妨的,只会音阶有点上移的感觉。关键以听音和手感为准。

作者: kingpin    时间: 2020-1-18 00:25
也奇89 发表于 2020-1-17 16:17
朋友的老金雀照片

感谢分享。几十年的东西保存到现在看起来一直维护的很好。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18 18:00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0-1-17 19:34
[专业制琴师为我配的琴马,就是按照这个位置安装的。效果非常好 ]   老兄,大胆往前走哇!琴马可前 ...

试多了以后反而会不知所措。

作者: 洛阳爱好者    时间: 2020-1-18 22:06
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0-1-17 18:51
你仔细看看这张小提琴琴码、音柱、低音梁对位图就会懂的(在国外资料中其实这时取琴码中心连线才是真正的F ...

谢谢,图看懂了!文字上再明确一下,就是说琴码码脚(近拉弦板板侧)连线应与f孔下缺口连线重合!

作者: 北京郭格    时间: 2020-1-18 23:54
洛阳爱好者 发表于 2020-1-18 22:06
谢谢,图看懂了!文字上再明确一下,就是说琴码码脚(近拉弦板板侧)连线应与f孔下缺口连线重合!
...

好像更多的是称做 F孔内缺口,不称上下缺口。

作者: 北京郭格    时间: 2020-1-19 00:04
kingpin 发表于 2020-1-18 00:25
感谢分享。几十年的东西保存到现在看起来一直维护的很好。

是,这把琴很漂亮!看着很细腻很规整。
作者: 洛阳爱好者    时间: 2020-1-19 08:38
北京郭格 发表于 2020-1-18 23:54
好像更多的是称做 F孔内缺口,不称上下缺口。

对,这里如果说F孔内缺口就不方便表示上下点。
看到不少小提琴琴码侧面中心线实际上对准的是下面的点连线,不知道是不是需要调整?如果调整,琴码离音柱距离就比原来远了。

作者: 2241432651    时间: 2020-1-19 14:19
可以尝试异形的码。
作者: 2241432651    时间: 2020-1-19 14:26


作者: 2241432651    时间: 2020-1-19 14:27
文革琴,营口东方红琴,装上了大提琴弦,音量大增
作者: 2241432651    时间: 2020-1-19 14:30
文革琴,苏州出的百灵,装上了中提琴弦,音量大增,

1705973198.jpg (99.63 KB, 下载次数: 137)

1705973198.jpg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20-1-19 15:11
    利害!担心面板受力过大。降几个音,应安全点。指的力度得加大很多。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19 18:10
2241432651 发表于 2020-1-19 14:19
可以尝试异形的码。


"东北一号“的琴马确实很异类,装上后的声音比传统的要好听吗?这样修改的依据是什么?
用大提琴弦和中提琴弦后,音域降低了还是仍然是小提琴的音高,只不过增加了音量?
作者: 净化灵魂    时间: 2020-1-19 18:46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0-1-16 18:50
D弦有点“木”的原因是不是琴马或音柱的位置不够准确?其实喜欢自己动手是很值得赞赏的,但是调音柱之类 ...

自从领教了专业人士的水平,自己再也没有削琴马,调音柱的勇气和兴趣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不过价格也是昂贵,买的法国顶级马子,价格最多190,但修整费用就是300元,还是找的性价比最高的一位专业师傅。有更高的,琴马修整费用高达500元以上。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19 19:16
净化灵魂 发表于 2020-1-19 18:46
自从领教了专业人士的水平,自己再也没有削琴马,调音柱的勇气和兴趣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 ...


这也太贵了吧?!
我上次一把德国老琴托上海一位专业制琴师抬高指板,他顺带帮我换了音柱、配了新的法国琴马,换了拉弦板和琴弦。全部收费仅¥800。质量非常满意。
作者: 净化灵魂    时间: 2020-1-19 20:58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0-1-19 19:16
这也太贵了吧?!
我上次一把德国老琴托上海一位专业制琴师抬高指板,他顺带帮我换了音柱、配了新的法国 ...

不同的师傅不同的价格,很正常,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我说的还是三年前的价格,现在不清楚了。

抬高纸板不是很贵,大概300元左右,但修整琴马价格很贵,没办法,好的师傅就这个价。爱修不修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20-1-19 21:11
     看看穆特的琴马,或许有新的心得,好象修都没修。她的琴都有专人,保养,维修呢。
作者: qxjd    时间: 2020-1-19 22:07
可以从尾柱孔观察音柱与音板接触的情况是否严密,这对琴的发音及音量关系较大。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20-1-20 08:14
     琴用久了,柱受压,收缩,柱会变短,导至音量变小。同时弦全放松时,柱会移位,会倒。欲贴合无缝, 那可是能工巧将的活。
作者: kenneth55    时间: 2020-1-20 09:10
呵呵,看来楼主也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主。音柱、琴马的位置、弦长度你都说到了。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在不影响琴马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琴马的质量。厚度马脚4.2mm,马顶1.2mm,修去心型、中部左右孔的多余的木料,但保证左右传音通道的宽度不变,琴的灵敏度还可以大幅提升。有兴趣可以试试。选择琴马的软硬根据你的琴而定。
作者: sunshunoo8    时间: 2020-1-20 10:41
本帖最后由 sunshunoo8 于 2020-1-20 10:44 编辑

    有兴趣的可搜本网站有关琴马帖,用廉价马试之;挖心,掏耳,起拱,修翅等。但不用刻求完美,适可为止,凡事种种,向标 准靠近,即可!作用,效果并不象那么神,。大家还记起[二分法 ]吗。有利就有弊。
作者: 太极神人    时间: 2020-1-20 17:40
净化灵魂 发表于 2020-1-19 20:58
不同的师傅不同的价格,很正常,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我说的还是三年前的价格,现在不清楚了。

我找的是一位多次得奖的制琴师。国外制琴师收费要¥2,000。当然也是有名气的。

作者: jyx52    时间: 2020-1-20 23:47
琴码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业余爱好者。慢慢的来,调一回,好一点。直到最终定型。一个琴码配一个琴。把公认的两把好琴的琴码互换一下,肯定是不行的。琴码的削制至为关键,这是公认的。拿到一个琴码,看底脚那么厚。那是让你自己削的。同理它的心、眼也是让你自己削的。削多少?怎么削?就看你的本事了。好在市面上有卖削好的半成品。以此为基础或以你现有的琴码为基础。进行调整。进行拉奏。
1.声小或声在琴箱里:说明琴码厚且重。其震动不足以带动音箱全共鸣。办法:去薄。弦不动。a.用小锉去除心至码顶的厚度,再试拉。觉得有改善。说明前诊断是对的。继续重复直到认为码子的顶端薄处将支撑不住弦的压力。罢手。试拉仍觉得还小。那么,在两边各三分之一处去薄。同理,去一点,试一试。有变好继续,无变好即停。这个过程可半个月至半年。最后将琴码去下用砂纸磨平滑。
2.这只是对琴码的调整,还不满意就得调音柱了。这里只谈琴码。注意1.眼的下沿至码脚下沿最好少动。过薄易陷入面板。码子中三分之一和心下部分是支撑最好少动。
3.怎么才算是调整好了?我认为在一把位拉琴,琴颈由不震动到震动。由轻微震动到较大震动。说明琴的音箱震动程度。
这是我的心得。觉得不堪,一笑而过。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21 21:30
kenneth55 发表于 2020-1-20 09:10
呵呵,看来楼主也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主。音柱、琴马的位置、弦长度你都说到了。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在不影响琴 ...

谢谢琴友支招。

作者: 也奇89    时间: 2020-1-21 21:34
jyx52 发表于 2020-1-20 23:47
琴码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业余爱好者。慢慢的来,调一回,好一点。直到最终定型。一个琴码配一个琴 ...

谢谢指点。
最怕就是琴码修得太薄报废,然后换块新码又从头再来…
作者: liub0757    时间: 2020-6-8 17:43
最好买磨好的琴码,自己磨码风险较大
作者: jialeyh    时间: 2020-6-8 20:41
你将四条弦音高都调高一点点,拉一下看看是否灵敏些?
再将四条弦音高都调低一点点,拉一下看看灵敏度也没有变化?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