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当代小提琴制作比赛获奖与否与音色正相关的因素比例不是很高,许多评分指标在工艺方面。如果用当今比赛的评价指标来评价瓜爷的琴,估计工艺分会很低。 |
对照上下两组克拉尼振动图形,有惊人的相似性,说明它起码对不同琴在不同频段的振动分布有基本统一的趋向性的描述,对外行而言可能是云里雾林,但对有经验的制琴师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谢谢分享 |
本帖最后由 libuwei 于 2020-7-12 17:58 编辑 有启发,赞。个人以为,最关键的应当是木料和木料年份。其次是木料和其它因素的搭配。也就是说,制琴师能否把手中的木料合理的与其他因素搭配。 |
很有研究价值。谢谢楼主的分享![]() |
赞同!古意大利琴师做琴完全是通过自己对琴体材料特性长期摸索了解(坚持手工来铲板),用手扭板和琴板敲击音的办法来决定琴体的薄厚, 现代做琴好的制琴师也是遵从这套古老的方式。就是如此!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30 15:5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