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1-4-30 08:10 作为产品,小提琴价格主要受购买力影响。性价比超过1的部分需要市场认可。作为艺术品,价格影响因素复杂,水很深。 |
libuwei 发表于 2021-4-30 04:13 是呀。超过两三万元的琴看来是名气差价了。因为那是无形的市场价格,是一种常人难得的具有收藏价值的精神享受吧 ![]() |
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1-4-29 18:15 哈哈,制作者名气越大价格越高。 |
本帖最后由 春华之语 于 2021-4-29 18:17 编辑 郑大师讲的极有道理。对我而言,目前能在本论坛那些工作室买到一把一万左右的手工小提琴已心满意足。因为一是凭借在这里买过琴的体验,其用料及工艺值得放心,买到放心琴再经过精心调试,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性价比(前些天,我一位琴友拿一把十年前以48000元购到的某名国内制琴师的签到名琴来给我调试,他觉得我几年前曾在这里某工作室以7000多元购到的那把琴还好,这也不排除琴的后期维护及调试有关,比如音柱因相对变短移位、拉线板尾绳变长等因素);二是在这里这个价位的琴对于我学刚学琴不到两年的初学者来讲,确实无法从听音上分辩出1万与5万甚至几十万,百万、千万的琴,也许如果能摸到琴,凭手感可能分得出(音色、音量、音准容易控制的当然是更好的琴了!呵呵)。 |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4-25 17:06 谢谢分享! ![]() |
huangzp1946 发表于 2021-4-25 17:06 这是到目前为止,在小提琴声音方面我看到的最细致的、分类描述最清楚的分析。另外,声音的穿透力是否应当补充进去? |
郑荃老师曾说过:从声音上可能分辨不出名琴与新琴,但演奏家都愿意用名琴,因为就像首饰一样,谁都愿意带真的钻戒,谁都不愿意带一枚假的钻戒。 |
@libuwei琴友,长见识了。另节录了部分有关提琴声音的段落供参考:小提琴是听觉艺术品,而非纯粹的视觉或触觉艺术品,这是它跟绘画,雕塑,瓷器和珠宝玉器等其它艺术品在本质上不同之处。然而评价小提琴,特别是古董小提琴的发音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对鉴琴识琴带来不少困惑。 有幸的是网络的便利让舞台离我们那么近,完全可以把百年以来名家的演奏做横向的比对,找到相对客观公正的结论。在这之前,有必要设定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大致规范一下大家所认识的声音范畴。一般说来,声音分音量,音色,音质三个彼此独立而又联系的部分,而这三者又分别有如下表述: (1):音量a:发音的强度,是指声音总体分贝值,也就说声音的大小幅度。b:发音的敏感度:是指是否容易发音,力量转化为声音的比例是否高。c:发音的通透度:是指琴体振动是否充分,是否有阻碍正常振动的因素或位置存在。 (2):音色a:明亮度:是指整个音频外围是否有高频泛音包裹现象存在,有无辉煌感。 b:圆润度:是指组成声音的所有泛音协和度是否够高,声波的棱角是否够柔顺。 c:丰满度:是指主振动之外是否还有适当的背景音的混响存在,使声音不至于单调,干燥。 (3):音质: a:纯净度:是指发音干净,无不协和泛音的干扰。俗称“沙音”的存在。 b:集中度:是指主泛音突出,发音不含混,不散乱,不“发空”。 c:浓厚度:是指gd弦低频泛音丰富,不“薄”不“软”。 以上三大標准,九个分项大致界定了“好琴”发音的基本要素,然而在实际演奏中,还有许多细致的表现与此相关,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31 03:1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