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转帖]改写世界制琴业历史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电子小提琴 发表于 2005-8-22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未尝不是一个“天才”故事。他制作的提琴,分明可与三百年前意大利制琴巨匠的不朽瑰宝媲美。 改写世界制琴业历史的人 ----曹树堃与“东方格利蒙那”

子毅(美国)

位于美国矽谷商业区段曹氏提琴琴行

尔曼的褒奖 2003 年1月14日夜,在硅谷红木城剧院的后台,美国古典音乐名人堂成员,小提琴演奏大师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接见了曹树堃。在20世纪最负盛名的小提琴界泰斗海飞兹.梅纽因(Yehudi Menuhin),史特恩相继辞世之后,帕尔曼就是当今小提琴乐坛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权威人士了。

  曹树堃请帕尔曼看看自己新制的两把小提琴,这两把琴是仿照帕尔曼的恩师梅纽因生前使用过的古名琴制成的。其一是仿史特拉地伐利 1714 年的精品“施华”。这琴陪伴梅纽因大半生,1986 年以低价转让给入室弟子帕尔曼,寄托着恩师的深情和企盼。帕尔曼一直用它来演奏,并录制 CD,征服全球亿万听众。现在接过闪耀着金棕色泽的仿制琴「施华」,他坐在轮椅上兴致勃勃地拉着,琴声高雅华丽。他边拉边点头并露出满意的微笑:“很好,从外形到音色,和原装古琴一模一样。”他打开自己的琴盒,拿出正宗的“施华”对照。在场几个美国记者,谁也分不出哪是新琴,哪是古琴,都以为帕尔曼刚拉的琴,还是在演奏大厅里拉的那一把,他们纷纷向曹树堃 伸出大拇指。

世界级制琴大师曹树堃。

  请帕尔曼查看的第二把琴是“威尔顿勋爵”。不用介绍,帕尔曼马上叫出了琴名。因为恩师梅纽因长期使用瓜内利这把古琴的正品,直至辞世。帕尔曼太熟悉了,接过琴就使劲地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弦下如有千军万马在奔突。拉完了,像老朋友般拍着曹树堃 的肩膀说:“Scott, 你师古而不泥古,不愧为当代最优秀的制琴大师之一!你把恩师梅纽因的瑰宝再现在我面前,虽然琴箱有意加大了点,但声音更洪亮,如二战期间,恩师入伍后在火在线鼓舞将士前进的号角。不错,这是典型的瓜内利风格,粗犷豪迈,我更喜欢。感谢你,让我又重温和恩师在一起的美好岁月……”

  “师古而不泥古。”这是帕尔曼的又一肯定,也是曹树堃 制琴遵循的准则。他学习两位巨匠,凡存有他们精品的地方,他都千方百计前去亲睹庐山真面目。但他从不把巨匠作为图腾顶礼膜拜。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他们上百把名琴的优点一炉共冶,又尽量避免前人曾有的失误,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创曹氏名牌“艺术提琴”系列。所以曹氏新琴就成为精品中的精品,如加大了的“威尔顿勋爵”就是一例。

  临别时,帕尔曼再次称赞并语重心长地鼓励:“Scott,你是当代最优秀的制琴大师之一,祝愿再努力,攀上格利蒙那最高峰。我想,西方人能做到的,你们东方人也一定能做到!”

世界第一流大提琴演奏大师米沙·梅斯基(Mishu Maisky)试奏曹氏大提琴,赞口不绝。

  回到家中,曹树堃又经历了一个难眠之夜。如果说海飞兹是世界音乐海洋中一座永不熄灭的高高灯塔,那么,帕尔曼就是当今音乐世界上空一面永不降落的鲜丽旗帜。他的话语分量很重,字字千钧。对两把琴的鉴定褒奖,比得到国际大赛的金牌还要珍贵,可说这才是最高奖赏。想到这些,曹树堃就像饮了最香醇的茅台酒那样兴奋异常。帕尔曼是严师,他的话又是对自己30年制琴生涯的总结,是肯定,是企盼,更是鞭策。西方人能做到的,东方人也一定能做到!帕尔曼成功的脚印,就是最好的例证。小提琴表演艺术,本来诞生于西欧,二百多年前意大利帕格尼尼的惊人技艺,被视为这门艺术所有技巧的「百科全书」。但到了二十世纪,有东方血统犹太裔的海飞兹、梅纽因、史特恩、帕尔曼,不是已超过了西方艺术家吗?同样,小提琴制造的巨匠是二百多年前的史氏与瓜氏,其圣地是意大利的格利蒙那镇。那么今天,东方的制琴师能不能与他们比翼齐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汲取西方精华,中西交融,肯定比固守一种本土文化的意大利造琴师强。何况造琴师传统的手工操作,华夏儿女从来不乏能工巧匠。所以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能!”

  震惊西方的“格利蒙那”

曹树堃在工作。

  曹树堃的诺言很快得到兑现。

  2003 年金秋,意大利格利蒙那镇一年一度的国际提琴制作展览会上,来自广州大石镇格利蒙那提琴公司的曹氏仿古艺术提琴系列,“施华”、“海飞兹”、“加农炮”“克赖斯勒”、“威尔顿勋爵”、“格利蒙那人”等等,以其巧夺天工的造型,精妙绝伦的音色震惊了来自全球的制琴师、修复家和鉴定家。好家伙,一下推出40把精品!这种琴,连德国、日本也生产不了,即使至今仍公认为高级提琴生产圣地的意大利格利蒙那镇,每间造琴作坊, 也达不到如此的质高量大;包括在该镇历届的展览会上,如此众多的骄人展品,亦属史无前例。

  风景这边独好。曹氏提琴展厅,观者人山人海。而当地造琴师的展厅,问津者却寥寥,相形见拙,这使他们由吃惊而感到恐慌,生怕“圣地”金字招牌会因此而动摇,影响声誉和经济利益,于是气势汹涌来质问曹树堃 及同伴:“你们这是大批量生产,不符合传统的小批量要求,是不是机器制作的?”曹树堃等人耐心解释:“我们坚持手工操作。我们硅谷的琴行加上广州的工厂,人员近 300,人多艺高,每月可产类似高级琴 200 把,产品自然质优量大,不存在大批量与小批量的问题。”一贯以老大自居的当地制琴师不容分辨,仍蛮不讲理地下逐客令,要曹树等连人带琴即刻离开。但从意大利的罗马、米兰、吐灵及威尼斯等城市来的造琴师,一反过去不买中国琴的禁规,几乎把曹树坤带去约瑰宝抢购光。第三天,大会主席团批评了当地制琴师的无理行为,还特别邀请曹树堃 明年一定再来。

曹树堃在广州格利蒙娜工厂为技师及工人示范。

  曹树堃和他的合作伙伴及学生,在国际提琴制作赛中曾得过24项金奖银奖等,这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全球也屈指可数。而他自己所制的琴,又被艺术大师伊扎克、帕尔曼、吉顿·克莱默(gidon kremer)、阿伦·罗山、米沙·梅斯基、涅可·肯尼迪及黄滨等高度推崇,“曹氏提琴”便顺理成章地获得声誉极佳的品牌效应,广州格利蒙那提琴公司年产二万至三万把各档次的大、中、小提琴,便被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瑞士、西班牙、比利时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著名乐器公司争相经销。前几年,中国普及型提琴,出口量每年高达20万把,已悄悄取代了德国、日本的世界市场主将地位;如今由于东方格利蒙那的崛起,连中高档提琴世界市场的主将地位,必将由中国人取而代之!这是曹树堃和他的伙伴们的光荣。是他们,改写了世界制琴业的历史!

  一花独放不是春,曹树堃切盼祖国的造琴业也同步飞腾,他像年年南归的排头大雁,开始频频与中国提琴制作师协会合作。去年11月他在广州的格利蒙那提琴公司首次召开了世界古典名琴展示会,除鉴赏三百年前祖师爷的精品之外,全国制琴界精英更相互切磋,共同交流。同行们盛赞曹树堃的仿古艺术提琴系列,培养了多位世界冠军的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人林耀基教授,当即买下他的“格利蒙那人”,赶着赴欧洲演出的广州交响乐团,也买下他的“海飞兹”。会议空隙,他被邀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给师生讲学。学院确定 2005 年成立制琴系,聘他为客座教授。2004 年他准备抽出更多时间返回中国,去多家音乐学院举办讲座,亲自传授揭开格利蒙那神秘面纱的独家体验,以扶持更多后来人,实现东方超越西方的宏图伟愿。

  曹树堃和他的伙伴们的功绩,正激励着中国的造琴界,在行业精英们的纷纷建议下,广州格利蒙那提琴公司所在的大石小镇将改名为“东方的格利蒙那”。(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2 12:27:16编辑过]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2
ChARsoN 发表于 2005-10-30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那應該很貴了~

3
flame21 发表于 2005-11-1 06:02:00 | 只看该作者

格利蒙那 说真的在广州不是很出名,我在广州之前都没听说过。

很多制琴企业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29 16:3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