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原本没有嵌线的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鱼儿 发表于 2010-4-17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本没有嵌线的琴,能不能自己嵌线?有什么实质的变化没有?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2
回来火车 发表于 2010-4-17 15:58:00 | 只看该作者
镶线可以对应外界的气温,冲击,还有琴板发音时本身的震动!

好的提琴都有镶线,没有镶线的提琴寿命相对短一些!

本来没有镶线的琴本身就不会是什么好琴.所以没必要去搞这个.
3
云浮 发表于 2010-4-17 17:28: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一把,不久后也要镶线,拿来练手

4
大跑 发表于 2010-4-17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嵌弦第一是为了装饰,第二是为了音色。嵌线可以把靠侧板的地方变得更富有弹性,嵌双线就更明显。但是对琴的机械强度没有什么好处。嵌线的地方往往更容易烂,特别是面板。没有嵌线的琴做好以后再嵌不美观,而且边上已经铲薄了再嵌,搞不好容易挖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7 19:00:10编辑过]
5
小于 发表于 2010-4-18 00:25:00 | 只看该作者
大跑兄,镶线的首要作用不是装饰。  那么多的古典弦乐器上都用镶线,欧洲中世纪哪怕是穷人的乐器,也一样有镶线。  镶线的最大的作用是保护提琴的音板。 

   以面板为例,如果有一个外力突然撞到琴边上,琴边开裂。  如果有镶线, 结果就是,裂痕到镶线为止,不会再延伸,因为镶嵌的时候木材已经被切断。  如果没有,那么这道裂痕会一直裂下去。

   如果修理过老琴,就会发现,【面板尤其明显】, 大多数裂痕都是到镶线为止的。



装饰可以说是第二个作用吧,后来变成的显示技巧的一个方式。


至于音色我认为谈不大上, 你说的其实是“翻边”对于音色的影响吧。  我是这么看的。
6
大跑 发表于 2010-4-18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嵌线是为了保护音板是一种传统的说法,但是我不是很同意,最重要还是起装修作用,黑白线本来就称为装饰线。对音色影响确实也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保护音板这种说法我是不同意的,因为古琴的面板最先烂的往往就是嵌线的地方,音板只要是牢牢的粘在侧板上,侧板给它的保护要远远超过黑白线的作用,也许线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同时也起了破坏作用,如果不同意也没有必要争论,大家保留意见就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8 11:43:00编辑过]
7
浪淘沙 发表于 2010-4-18 12:12:00 | 只看该作者
不争论就没意思了。

可以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一下的。等我有空了就建个模型,用有限元分析一下。

精密机械中常用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8 12:11:46编辑过]
8
歌手 发表于 2010-4-21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嵌线对改善音色肯定有影响。看看音响扬声器纸盆或震膜有波纹弹性的边就是这个作用,过去年少时我也自制过扬声器玩,为了了压出纸盆边的圈曲做了压模。没压过边模的纸盆音质差音量小震动差。



9
歌手 发表于 2010-4-21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浪淘沙在2010-4-18 12:12:00的发言:
不争论就没意思了。

可以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一下的。等我有空了就建个模型,用有限元分析一下。

精密机械中常用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8 12:11:46编辑过]

如果本身琴震动太差,嵌线影响音质可能不大,但如果琴的震动较大,嵌线的改善可能就很明显。

10
ba5rw 发表于 2013-11-21 16:01:00 | 只看该作者
 有关镶线的帖子只有这一个?
原来就想过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相当于扬声器的音盆,而音盆一定要有软边,大家观察下自家的音响,特别是低音喇叭的橡胶软边,那是提供音盆自由运动的支撑,昨晚研究了下小提琴工艺猛然间了解到原来镶线居然深入到板内1.5毫米左右,而且还是两条,这不就是喇叭的软边吗?因此小提琴的镶线在道理上应该严重影响小提起的声频特性。而有的朋友之所以没有感觉其作用,估计是把镶线开到与侧板粘合处中间去了,我猜测真正起作用的镶线必需接近侧板的衬条,其中靠外延的那条最好刚好和衬条有一个最佳距离但不能骑在衬条上,而且整圈都要均匀统一。这是很精准的工艺。

纯外行,臆想的,不知道我的看法有道理否?
11
csc686 发表于 2013-11-21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小于版主说的和书上是一致的,镶线主要是对面板和背板起保护作用,次要作用是装饰,另外对于振动起到一个隔断作用,使振动集中在共鸣箱内,这可能就是对音色改善的微弱作用吧。
12
Redline 发表于 2013-11-21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于在2010-4-18 0:25:00的发言:
大跑兄,镶线的首要作用不是装饰。  那么多的古典弦乐器上都用镶线,欧洲中世纪哪怕是穷人的乐器,也一样有镶线。  镶线的最大的作用是保护提琴的音板。 

依照个人超级业余拆琴的结果, 因面板的镶线是截断的, 所以面板尾木处直接开裂10 cm , 背板尾木处也开裂, 不过镶线竟然弹性很好没断, 同时发现面板有多处裂伤, 都停止在镶线处, 仅供参考! P.S 个人感觉对声音意义不大
13
ba5rw 发表于 2013-11-21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edline在2013-11-21 23:16:00的发言:

依照个人超级业余拆琴的结果, 因面板的镶线是截断的, 所以面板尾木处直接开裂10 cm , 背板尾木处也开裂, 不过镶线竟然弹性很好没断, 同时发现面板有多处裂伤, 都停止在镶线处, 仅供参考! P.S 个人感觉对声音意义不大

有条件的话做个比较测试,我就准备买个成品白模面板玩,弦不切出镶线槽测试录制声纹,再切出镶线槽录制,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从力学观点来看我感觉面板就是扭动的音盆,想象一下,在拉线板和琴弦之间的琴马相当于扬声器的动圈,在弦的激励下弦马两脚交替运动带动面板以音柱为支点开始做左右上下扇动,但是音柱是圆的所以实际上在不同频率面板还会有不同的运动,低频以左右上下运动为主,高频就复杂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两个槽无疑解放了面板,那些声音发紧的琴估计没有镶嵌槽的,是画上去的,即使有也是刻错位置。还有就是镶线材料也直接影响发声效率的,我倾向于软的有弹性材料,甚至有用橡皮筋填充的想法,哈哈。
14
听琴者 发表于 2013-11-22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古人因为生产力有限,所以不会为了好看去做这个镶线,后来发现镶线不仅能保护琴板不开裂,而且还很美观,所以就都开始做镶线了,镶线对声音的影响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镶线的地方已经都被粘胶粘在边板上了,几乎不参于震动,所以对音色影响较小。
15
扬扬扬 发表于 2013-11-22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听琴者在2013-11-22 17:04:00的发言:
古人因为生产力有限,所以不会为了好看去做这个镶线,后来发现镶线不仅能保护琴板不开裂,而且还很美观,所以就都开始做镶线了,镶线对声音的影响不会有多大影响,因为镶线的地方已经都被粘胶粘在边板上了,几乎不参于震动,所以对音色影响较小。

16
扬扬扬 发表于 2013-11-22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还应考虑镶线和胶是硬质还是软质。
17
Hugh2013 发表于 2013-11-22 23:50:00 | 只看该作者
你厉害,有想法
18
pwqy 发表于 2014-3-7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知道是起什么作用的!
19
庞熔 发表于 2014-3-8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没有嵌就没有必要嵌了,原本人家就是属于无线派,你非要人家转换风格,可能会搞得事与愿违,越搞越难看。
20
庞熔 发表于 2014-3-8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后来发现镶线不仅能保护琴板不开裂”,保护板不开裂绝对是幻想,修过大量老琴的人都知道,嵌线的地方是最容易烂的,也就是不仅没有保护板,反而破坏了板的机械强度,要开裂也照样开裂,真正能阻止开裂的条件首先是板本身够干燥,不够干燥的料就容易裂,其次是要粘得牢,第三是要保护得好,满足这三个条件过一百年也不会开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3 14:5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