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呵呵!昨晚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觉得非常有意思。内容是由一位业余歌剧爱好者担任主角,在正规剧院演出歌剧《江姐》,最后大获成功。由此偶想到,无论在什么行业,都会有“专业”人员看不起“业余”人员的现象。有些还很严重,常常对业余人员感情上造成的伤害,也不可谓不大。从这个“业余爱好者参与正规剧团演出并获成功”的事例,可以从中看到,其实许多业余人员,之前并非业余。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由曾经的专业,转向了业余。而且,许多情况下,就是现在的业余,在某种程度上,专业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也不见得就一定比有些鱼龙混杂的专业人员来得差。因此,偶认为,从事专业的人员,如果莫名其妙地对业余人员有看不起或有所歧视,尤其是以语言给予蔑视(心里怎么想管不着,呵呵!),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的。不知各位老师、琴友看法如何?呵呵!
《新民晚报》文章转载如下,各位请欣赏!
《江姐》主角是位企业家
——上海歌剧院昨赴温州演出的幕后故事
“温州造了那么好的剧院,但是,温州从来就没有演过歌剧。”两年前,有一位名叫李海燕的温州女企业家,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歌剧《江姐》后,心中颇为感慨。两年后的6月19日晚上,上海歌剧院出动200余演职人员,在落成不久的温州大剧院上演了歌剧《江姐》,扮演主角江姐的,就是这位歌唱爱好者李海燕。 首开先例 上海歌剧院成立50多年,演出了大批歌剧,让业余爱好者担任主角,还是第一次。前几天该剧合成排练,记者闻讯后到歌剧院观看,见到了正沉浸在戏里的李海燕。虽然她的吐字还有口音痕迹,但她的扮相气质、台步戏路,与专业演员无异,而她演唱时的音色、乐感和力度,让人甚至会以为经过了长期的科班训练。 多年愿望 “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能熟练地唱《江姐》的许多唱段。那时就觉得好听。”李海燕记得那时,父亲总爱在老唱机上播放《红梅赞》《绣红旗》等。童年时的这些经历,促使她考上了温州艺校,可是当地没有歌剧表演团体,她只能成为越剧团的演员。剧团关门后她成了老师,又辞职进入商海打拼。尽管人生道路颇多周折,但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些优美的歌声总在她心底里流淌相伴。 倾情投入 李海燕首先拜上音声乐专家石林为师。石林老师得知她的“江姐梦”后,帮助她与上海歌剧院联系。虽然从未开过业余演员扮演主角的先例,但经过商议,还是决定破例尝试一次,并派导演岳彩富和曾演过200多场《江姐》的江燕燕为她开小灶。 掌声热烈 昨晚的温州大剧院可用宾客爆棚来形容。李海燕上台前,石林老师、导演岳彩富、歌唱家江燕燕等,都围在她身边,要求她忘了自己,叮嘱她要融入角色,自己就是江姐。大幕打开,朝天门码头,李海燕走上舞台,全场一片掌声。当《红梅赞》的歌声再一次唱响,围在台侧的老师和观众席中爆发的掌声,一样热烈。 --记者 杨建国
剧照:李海燕饰演的江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2 16:10: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