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鉴赏] 旧货摊上“捡”的一堆琴

[复制链接]
21
zyw8000 发表于 2011-1-4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非常钦佩楼主“zjt1945老师的钻研精神和动手能力!第一把琴的漆,被您改得很有样子的。赞!呵呵!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22
 楼主| zjt1945 发表于 2011-1-4 20: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yw8000在2011-1-4 11:28:00的发言:
呵呵!非常钦佩楼主“zjt1945老师的钻研精神和动手能力!第一把琴的漆,被您改得很有样子的。赞!呵呵!

多谢zyw8000老师的鼓励。

23
 楼主| zjt1945 发表于 2011-1-4 20: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lorian在2011-1-3 11:59:00的发言:
你的这些琴中用能卖的吗?我是业余初学者,想要一把琴!

对不起,都是自己玩的。

24
pifu 发表于 2011-1-16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五六十年代的国产老琴,面板材质大都不错的,背板不太讲究,很少虎纹,但做工较粗,画线居多,拿现在的眼光看真有糟蹋材料之感。阁下将历尽四五十年风霜的沧桑老琴解体改造,给破旧老琴以新生,更在于得到其中无限乐趣,佩服呵!
25
skbao 发表于 2011-1-18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ifu在2011-1-16 11:22:00的发言:
五六十年代的国产老琴,面板材质大都不错的,背板不太讲究,很少虎纹,但做工较粗,画线居多,拿现在的眼光看真有糟蹋材料之感。阁下将历尽四五十年风霜的沧桑老琴解体改造,给破旧老琴以新生,更在于得到其中无限乐趣,佩服呵!

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有极大的关系。
在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提琴制作刚刚起步,工艺技术极其落后,但材料似乎还比较讲究。我的那把三十年代的老上海陈兴昌乐器社制作的琴,虽已油漆斑驳,但材料很不错,面板的纹理通直均匀、密度合适,背板的虎皮纹虽不象现在的那样显眼,但平直通畅、细密均匀,因此至今音色仍然十分柔美,一般的琴无法与之媲美。
解放初期全国实行“统购统销”,物资受到严格的控制,木材自然也是,加上交通运输也受到严格控制,要弄到需要的材料,非常困难。就我们上海、苏州而言,提琴制作面临极大的困难,提琴等乐器制作也只能就地取材。江浙多雨水,提琴面板所用的杉木密度不够,背板所用的枫木多有水线(多水年份的标记),制作的提琴音色松散无力。依据资料记载,为了解决取材困难的问题,1952年苏州的几家提琴厂合并迁到营口组建了“东北乐器工具厂”,当时带去了原来的设备材料和半成品。这就是为什么营口厂产的东方红琴中有一部分的背板会有“水线”这一南方了的标记。如我的那把1952年东方红琴,背板两侧对称两条很明显黑水线,因此我称她为“猎豹脸”(看来很可爱)。面板,据一位老木材技术员看,可能是柚木。音色相当空薄。

26
wld4803 发表于 2011-1-18 16:01: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修的这把琴面板看起来不错啊,现在很少见这样好的料用在一般的琴上了。

27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8-6-14 15:35:3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可以转让一把大提琴吗?(QQ:3214036623     微信lwh139878927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30 16: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