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耶稣”瓜内利的提琴打破了提琴的工艺上的工整,对称,精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力图以一种粗犷,不协和,不对称来表现线条的力量。耶稣.瓜奈里非常专注于厚实巨大的琴身形式、饱满的音色。在音箱的设计上,他的提琴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中腰线条向内凹的较浅、较长,四个琴角略短等处理手法上。他的音箱的中腰部分较宽。他的音板的弧度在琴边部分几乎没有凹下的部分,整个音板的弧形非常均匀而平坦。他的镶线极为靠近琴身边缘,F孔也是加长了的,虽然在各个时期使用了不同风格的F孔的设计,但总的来说安放的位置比较倾斜。其特色是音质明亮且富磁性,音响效果较为雄浑苍健,比斯特拉迪瓦里的琴更为強而有力。他的琴头彰显粗犷个性,体现大师的原创风格。大多数耶稣琴的琴身长度稍短一些,而横过中心的部位又往往稍宽一些。上肩稍圆,这就使演奏者的手更容易到达高把位。所以更具演奏性。
关于德-吉苏的人品问题。 根据和德-吉苏-瓜乃利同时代的卡罗-贝贡齐的记载,德-吉苏-瓜乃利是一个懒散酗酒又不拘小节的人,他平时更热衷各种游乐嬉戏,有许多不良癖好,品格低下的人。本人看来可能卡罗-贝贡齐比较嫉妒德-吉苏,所以语带贬鄙。因为德-吉苏的琴比斯特拉地瓦里的琴更容易仿造,所以对一些做琴不是很规范的琴师来说,对顾客说仿德-吉苏的琴更容易被接受。所以这个传说更能流传几百年下来。除去几百年损毁遗失的无法统计外,现在有记录德-吉苏的琴有250把左右, 从1730年-1744年,总的看来他每年有十几把的产量,以那个时代的手工的生产效率,德-吉苏并不“很懒惰”,再统计一下卡罗-贝贡齐本人遗留下来的作品数量,也未超过德-吉苏,那么贝贡齐又愿说自己懒惰呢?所以贝贡齐关于德-吉苏的说辞肯定有不实之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1 10:06: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