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楼主FORSTER-CS先生。极好的帖子,下载下来慢慢细细学习。我对音柱的研究也很感兴趣。
我也很赞同沙里淘456先生的如下几点,很有启发,读了让人起敬(我打算也慢慢试验摸索):
“安装音柱是改造旧琴的好方式,一把琴要经过多次的安装与调整,才能找到好的音量与音质。”
“按理说这些正规的音柱应该是该琴最理想的了,但是经过实践,这些音柱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本人体会如下:松木音柱适合一般的琴,比杉木要好。音柱可做成朝鲜长鼓形,中间细一点,也可做成空心管状,內孔与铅笔芯大小,此音柱适合音量小的琴,如果还是音量偏小,可将音柱改成半月形,这样音量可增大很多。”
“一把琴在自已手中拉,久之其音如亲人之声,那怕只是一点微小的变化就能觉察到,这就是自己调整音柱的优势,制琴师在做好一把琴后,音柱安装在何种位置,完全是凭他们的感觉,对于音质和音量的要求也没统一的标准,所以这琴之优劣很容易误判。调整音柱的目的,是充分认识这把琴的优劣,只有慢功岀细活方能做到,其实制琴师们也是这样的,只是没有做到N多次的调整,没有很细致,也有其他原因,如音柱变形走样或移位,还有更粗糙者,音柱的端面仅靠一点用铲刀削起的木屑支撑,这是本人在折音柱时看到的情况。还有就是也没有打破音柱的规距,前人做的音柱是啥样就一直保持。没有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