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对大提琴琴码的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13-2-19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提琴琴码的探索

最近我对提琴琴码进行了些探索性试验,纯属瞎折腾,把各项试验中获得的的感觉结果记录写成《琴码的探索》贴在“小提琴制作、选购、维修”专栏上供同是业余爱好者的琴友们对照自己的提琴作个参考,现摘录大提琴部分贴在此,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小提琴、中提琴部分对大提琴也很有启发意义。

我们业余提琴爱好者的提琴档次不高,对提琴又没有大修的技术,要获得尽可能满意的音色,我认为有两步可走。第一、全面检查和排除非提琴本质的不良因素,即由外配附件产生的提琴音色上的故障,如杂音等。可参考我的《提琴非本身因素杂音的诊断和排除》。第二、音柱和琴码是两项值得业余爱好者学习和探索的试验点。它们对提琴的音色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可操作性强,也没太高的技术要求,为我们业余爱好者力所能及。可参考我的《音柱的探索》。此两贴也发表在“小提琴制作、选购、维修”专栏。

一、准备工作

1、试验使用的提琴及其试前状况:

1)上海提琴厂1982年产无牌普档4/4大提琴,普通的云杉面板,杂木背板,高音清晰但虚弱无力,中音勉强可以,低音柔软音量不大,总体音色差。原配琴码高88毫米,厚9毫米,外跨94毫米,内跨45毫米。

2)上海提琴厂文革前产百灵中档4/4大提琴,很不错的云杉面板,虎皮纹并不明显的枫木背板,高音清晰细腻,中音优美舒坦,低音浑厚沁心,总体音色不错。原配琴码高88毫米,厚10毫米,外跨90毫米,内跨45毫米。

2、试验前琴码位置:F孔两缺口之间。                                          

3、试验备用大提琴码坯4枚。

二、第一项试验-----原配琴码前后移动:

1、琴码推前15毫米,音柱不动,校准到标准音高:

普档大提琴:高音更弱,中音无大变化,低音稍稍柔软。

中档大提琴:高音不如以前明亮,中音听不出大变化,低音稍稍趋弱。

2、琴码退后15毫米,音柱不动,校准到标准音高:

普档大提琴:高音音量略增,但稍稍有点硬,中音和低音感觉略微好些。

中档大提琴:高音略微发硬,中音有点干涩,低音显得略微饱满些。

初步印象:琴码前移,音色会松弛、发软、柔和,但振动稍弱、音量略减、灵敏度下降。琴码退后,音色会僵硬、发木、干涩,但振动稍强、音量略增,音色饱满些,灵敏度同样下降。

三、第二项试验-----换用厚或薄的新琴码:

1、提琴换用厚度增加的新琴码,12毫米。琴码位置在F孔两缺口之间,校准到标准音高:

普档大提琴:高音仍清晰无力,中音和低音音量感觉趋小。

中档大提琴:高音略感出音不脆,中音反觉扎实,低音似乎有点迟钝。

2、提琴换用厚度减小的新琴码,7.5毫米。琴码位置仍在F孔两缺口之间,校准到标准音高:

普档大提琴:高、中音趋响亮,低音变化不大,略微趋好。

中档大提琴:高音变化不大,中音稍稍变干空,低音也变化不大。

初步印象:琴码厚薄有些区别,但不很明显。一般厚则柔和些,薄则响亮些。

四、第三项试验-----改变琴码的脚板的厚度:

1、将提琴两只倒T型琴码脚的脚板厚度增加到(内侧)7毫米:

普档大提琴:音色无明显趋好或趋差。

2、将提琴两只倒T型琴码脚的脚板厚度减小到(内侧)2毫米:

小提琴3号:音色无明显趋好趋差。

普档大提琴:高音稍微变弱变柔软,中、低音变化不明显,但高把位有点发不出声的感觉。轻声拉奏时整体感觉还不错。

初步印象:琴码脚板厚度对音色意义不大。

五、第四项试验-----改变琴码顶部的宽度:

减少各弦间距,使琴弦更直,俯视几乎没有折角:

普档大提琴:高音、中音、低音似乎都没明显好差。

初步印象:琴码顶部宽度只对演奏有影响,对音色意义不大。只要弦间距不过大而导致琴弦太弯折就可以。

六、第五项试验-----改变琴码的形状和重量:

把琴码除码脚外,其它部位尽可能磨薄到6毫米,并将琴码上部不直接承受琴弦压力的成分尽可能的削除,以减轻琴码的重量:

普档大提琴:高音响亮而略噪,中音音量明显提高,低音反而似乎振不起来。

初步印象:减轻琴码的重量可提高音量,但音色会明显变差。

七、第六项试验-----在琴码脚下垫薄硅胶片:

在琴码脚下垫上1毫米厚的硅胶片:

普档大提琴:高、中、低音都音色略好些,但音量大减,高把位有点发闷。

初步印象:琴码脚下垫薄硅胶片可适当改善提琴音色,减少杂音,但音量会有损失,灵敏度也会降低。

以上文字中,高音指I弦,中音合指II、III弦、低音指IV弦。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2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13-2-23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八、第七项试验-----改变琴码码脚与提琴面板的接触点与接触面积:

 1、将大提琴两只倒T型琴码脚内延部分削去,使外跨94毫米,内跨53毫米:

普档大提琴:音量稍稍有点增大,但音色无明显趋好或趋差。

2、将大提琴两只倒T型琴码脚外延部分削去,使外跨71毫米,内跨45毫米:

普档大提琴:音量增加比较明显。I弦比原先听来要好;II、III弦扎实有力些,IV弦稍稍感到有点空荡。

3、将大提琴两只倒T型琴码脚内延部分和外延部分均削去,使外跨71毫米,内跨53毫米:

普档大提琴:音量明显增大,出音也灵敏多了,琴弓轻轻擦过,II、III弦就轰鸣起来,I弦高把位比原先明亮,但IV弦高把位明显有点发混。

初步印象:削去琴码脚内延部分的意义不大;削去琴码脚外延部分,可能是改变了面板上琴码脚的着力点与音柱的相对位置,利于振动,使音量略微增加。减少琴码脚在面板上的着力面积,能一定程度增加提琴音量,同时由于尚不明白的原因,音色也许会好些,也许会差些。但这种做法对提琴面板会有严重伤害,除非是面板较厚的低档亲方可试试。

继续欢迎批评、指正。

3
sun200141 发表于 2015-7-21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做了大量试验,没人理会?
4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15-7-23 00:34:00 | 只看该作者
这没关系,不是已经有琴友1760多次关注了?我做试验只是为了一种探索的乐趣,贴出来也只是希望或许能给琴友们一点启发和帮助而已。对错也就不去在乎了。
5
大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5-7-23 09:33:00 | 只看该作者
skbao老师怎么全操起歪文来了?看不懂啊。
6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15-7-23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键盘坏了,临时写了些英语。对不起了。现在换了台新电脑。
7
sun200141 发表于 2015-11-12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睡美人胖子琴用脚码宽94mm的琴码,标准尺寸的琴用脚码宽92mm的琴码。是这样的吗?
8
梦想成_Y373E 发表于 2016-5-6 13:21:4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9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9-5-26 20:38:1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大提琴调整音柱用什么工具?
前一段时间有次演出,借了朋友的一把大提琴。他让我帮他把琴马削低点。结果松弦时琴马倒了。而我没有夹音柱的工具。急得满头大汗。最后用两根筷子把琴马架起来了,位置也正好。吓出了一身冷汗。
10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9-8-2 09:36:55 | 只看该作者
      我就纠结我的大提琴音量过小呢,空弦拉奏时灵敏度好,音量也够大,但左手按弦后音量与灵敏度就大打折扣了(不是按指不实的原因),是新琴,拉的时间不长,我换了密度稍高的音柱,但改善不明显,琴弦是买琴时配的,不知什么原因?如何处理?求经验者指点
11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9-8-8 17:05:58 | 只看该作者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9-5-26 20:38
不知道大提琴调整音柱用什么工具?
前一段时间有次演出,借了朋友的一把大提琴。他让我帮他把琴马削低点。 ...

   我用医用的血管钳,弯头的,两把配合立起音柱。再用一个自制的铁丝钩子调整位置,效果很好,不会对F孔有影响。
12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9-8-8 17:07:49 | 只看该作者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9-5-26 20:38
不知道大提琴调整音柱用什么工具?
前一段时间有次演出,借了朋友的一把大提琴。他让我帮他把琴马削低点。 ...

     小提琴调整音柱时,我用自制的音柱装插钎,也很好用。
13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9-8-8 17:51:30 | 只看该作者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9-8-8 17:05
我用医用的血管钳,弯头的,两把配合立起音柱。再用一个自制的铁丝钩子调整位置,效果很好,不会对F孔 ...


镊子钳我也有。但当时没有想起。就急着用两根筷子调整大提琴音柱了。居然侥幸成功了。
14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9-8-8 17:56:43 | 只看该作者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9-8-8 17:07
小提琴调整音柱时,我用自制的音柱装插钎,也很好用。


我以前在农村插队时,小提琴的音柱倒掉过。那时没有工具,也没有资料可以查,就自己想办法用一把直的镊子钳,再用粗铜丝协助,把音柱调好了。不过f孔也刮着了。现在很心疼。
15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9-8-9 11:10:40 | 只看该作者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9-8-8 17:56
我以前在农村插队时,小提琴的音柱倒掉过。那时没有工具,也没有资料可以查,就自己想办法用一把直的镊 ...

    大提琴F孔宽大,用弯头血管钳可以,小提琴就没法了。
16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9-8-9 15:41:09 | 只看该作者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9-8-9 11:10
大提琴F孔宽大,用弯头血管钳可以,小提琴就没法了。

确实如此。
17
LNBD 发表于 2021-11-25 16:20:3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您说的琴码推前和推后是指推向哪个方向?拉弦板方向还是指板方向?

18
LNBD 发表于 2021-11-25 21:41:4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贴没人看了,遗憾。也没人回答。其实我听过制琴老外的讲课,面板和音柱,音梁还有琴码。对音质都有很大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14:4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