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见一张图,为何后背中间有那么多小木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3-11-22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是标准工艺吗?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2
jinfengxus 发表于 2013-11-22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防止背板开裂的,打的锔子
3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3-11-22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infengxus在2013-11-22 8:30:00的发言:
防止背板开裂的,打的锔子

那么现在手工琴也这么做吗?我看坛内拆琴的帖子照片很少有这种木片锔子的。 或者有这种小木块的算是手工琴?或是工厂琴也有这么做的?谢谢!
4
听琴者 发表于 2013-11-22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后来修过后怕裂开打的木钉
5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3-11-22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听琴者在2013-11-22 16:57:00的发言:
后来修过后怕裂开打的木钉

这个好像不对啊,我查了资料说是源于德国的一种工艺,这样板可以做的更薄,会有更好的音色什么的,但是不知道说法的根据是什么。而这张图应该来源与香港货台湾的网站,只是介绍小提琴结构的,不至于那个破琴来介绍吧? 还有说以前国内制琴也经常用这样的工艺,我搞不懂了……
6
Hugh2013 发表于 2013-11-22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
7
zhangshine16 发表于 2013-11-23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从小提琴制作上讲,背板中缝内的木块是加强中缝连接的补丁。有人认为,当制琴师对制作技术充分自信时,就不会加这种玩意儿。在本网站上看到有人说,从发音共振上讲,这种中缝补丁有利于低频共振。
8
zystudio 发表于 2013-11-23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国内乃至国外制琴确实很多用这样的工艺,以致我以为是必需的,现在的琴没有了,还疑惑过一阵。
9
wish4oth3rs 发表于 2013-11-23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是固定两块背板的
10
lllvic 发表于 2013-11-23 14: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angshine16在2013-11-23 11:33:00的发言:
从小提琴制作上讲,背板中缝内的木块是加强中缝连接的补丁。有人认为,当制琴师对制作技术充分自信时,就不会加这种玩意儿。在本网站上看到有人说,从发音共振上讲,这种中缝补丁有利于低频共振。

有利于高频震动。
11
听琴者 发表于 2013-11-23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手艺差的才会打补丁的
12
lllvic 发表于 2013-11-23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古琴的测量数据就会知道,大部分古琴包括丝瓜名琴的音板尤其背板都是中缝处明显厚过其它部分。这是工艺性的体现,对声音有不利影响。另外,很多修复过的古琴都无奈地用补丁来加强中缝,否则强度难以保证。因此,产生了这种所谓但“标准工艺”。可以这样理解,中缝处作得薄一些再加补丁其总质量轻于中缝处厚者,这对振动发音有利一些。还有,既然老了以后要打补丁,不如防患于未然。
13
鱼儿 发表于 2013-11-25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大概为了更有男人味
14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3-11-25 23: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鱼儿在2013-11-25 17:24:00的发言:
大概为了更有男人味

这个观点有点另类啊!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4 04:1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