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贴: 在上图中,我们会看到瓜酥琴头艺术风格大致的发展变化过程。A是1727时期的代表,显然其接近阿马蒂及斯特拉第瓦里的风格,漂亮对称、比例协调、均匀过渡;B是1731时期,C是1742时期,D是1744时期,你会发现瓜酥的风格逐渐趋向打破对称、产生冲突。在毕加索的四幅画作中,第一幅早期作品显现了学院派与宫廷气息。少女端庄秀丽,皮肤光洁美丽,质感温暖而亲切,明暗过渡柔和,秀发及双眸高光传神,就连背景的衬托与细节都不遗余力地予以刻画。第二幅作品有了变化,明暗与色彩不再均匀过渡,皮肤的质感已不再光滑细腻,色块超越了写实,但浴女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似乎从神情中看到了很多画面之外的东西。第三幅画作则进入了另一境界,写实已不再,线条与色块成为主角,令人震撼的是你凝望她的双眼时看到了深邃而你却被她看穿。第四幅画作是彻头彻尾的立体主义,你看到的是阴阳合体的多面人,外在的本来面目已荡然无存,扭曲的视界反映了背后的多重性,你可能看到纯真,也可能看到放荡不羁,看到骄奢淫逸,看到邪恶与背叛。 瓜酥作品从墨守陈规到独树一帜,就艺术性表现而言,做到了不同凡响。毕加索从写实出发,到标新立异,将写意推高到极致。二者在艺术精神上多少有些契合。 艺术性不是公认法则,无法从统计学意义上加以确认,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称、协调是容易接受的美感,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艺术美大多以对称、协调为基本元素,道正路直、殿堂端正。但从艺术的角度看,对称、协调并不能很好地表现流动、飘逸、变化,因此艺术家也需要用瓜酥和毕加索的艺术手法来满足对感官的强烈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