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先谢谢大家的回复。 我几十年前就用自己做的“音柱钩子”,用过的人都知道,熟练使用它需要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
1、即便你熟练掌握了“音柱钩子”的用法,也会感到用它移动音柱的麻烦,力度掌握(这是多数人遇到的所谓“难点”,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不好,音柱会倒下,需要反复取出、放入、再取出,再放入,音柱上的“眼”,越扎越大,呵呵...
2、我说的是“...尤其是解决了音柱需要多次反复调整的高效问题”,没有提到“ 一支音柱”的话...还是要谢谢“提醒”...
3、就算是“一支音柱”哪怕你用了测量音柱高度的工具,还是不能一次到位,铁短木长嘛...你不能保证一次到位;何况音柱两端,也要根据它所立的位置的上下弧度做细微的调整,一次也很难到位...当然,大师除外,大师可以用“一把螺丝刀”解决问题。我的“方案”主要考虑解决大师以外的人一般使用上遇到的问题。
4、再说说“一支音柱”的问题,它的高度也是随着不同琴的情况需要反复调整的。从完全松开弦到四根弦都调到标准音,其中还有G弦标准音,D弦低一度,A、E低三度(宝音坊博主语)...在完全松开弦到四弦不同张力。面板与背板的距离是会发生微小变化的,也需要对音柱进行修整...举个勉强一点的例子:面板“像”靠岸渔船的跳板,它需要自由的振动,音柱要将振动传到背板(也起到支撑面板过大压力的作用),如果在渔船跳板下面顶个柱子,跳板的振动(跳动)就会大大降低,大家想想这里面的悖论或两难,显然存在一个“平衡点”,我们调整音柱。不就是寻找这个“平衡点”吗?
5、联想到小提琴的音柱不可或缺,但它确实又影响面板的振动,它需要多次调整;“一支音柱”也好,多只音柱也罢,音柱的放入和取出不可避免,音柱在琴内的细微移动不可避免。此类事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6、我的“方案”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取出放入几秒钟,不伤音柱,怎么移动,谁去移动也不会倒下,难道没有意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