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ai85在2014-2-21 11:41:00的发言: 发现提琴的装配的细微变化都会对音色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不同的尾绳,拉弦板与琴码的有效距离,有效弦长,音柱的位置,琴码的高低,弦枕的高低,指板的高低等等,都对音色有较大影响。
楼主的上述话很是道理。我是个喜欢对提琴这里试验试验、那里折腾折腾的人。好好坏坏都要试试。在我看来,虽然,提琴的本身(琴板材料和制作工艺)是决定音色的根本,每一把琴都有自己大体固定的基本音色,不可能根本上改变,这就是每一把提琴的价格定位(或说价值定位)。一把低档的学习琴,配再高级的进口弦,也是没用的。但是,琴马、琴弦等附件确实也是改变音色的重要因素。就拿音柱为例,音柱的材料、粗细、截面年轮数、长短、纵向和横向的位置、与琴马脚的位置关系、两端面的斜度、两端面的处理、音柱端面年轮与琴板纹理是平行还是交叉接触,若平行接触时音柱年轮是扣压在琴板纹理的质密处还是质疏处,等等,都对音色有较大影响。至于琴马、 琴弦,我并不迷信高价的、进口的(有些只是炒作而已,当然太低档、太差的也不行),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对于某一把琴来说,只要能匹配出尽可能好的音色的,就是最好、最合适的。这有点象烹调。杭州的东坡肉不用放鲍鱼、海参;宁波的雪菜黄鱼汤不用加干贝、发菜。对于琴马的选择、削修、改造、安装、使用等,论坛上的老师、琴友有很多精辟的文章可以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