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琴经验] 门外汉 如何 挑选提琴木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5-12-21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篇文章登载于15年12月Strad杂志上,三位木材供应商或制琴师罗列了他们认为的,好的,挑选材料的方法。有意思的是,在16年1月马上就有人给杂志写信来反驳这三个人的观点。

  两篇文章给大家看看,   于杰翻译于2015年  ,北京又一个雾霾禁行日。红色小字是小于看到当时的心里的窃窃私语....





对于初级制琴师来说,选出完美的云杉和枫木可能是一件很令人困扰的事情。几位木材选择方面的专家为你提供一些指引。

问题:作为一个业余的制琴师,我非常感谢如果能提供给我一些选择好的木材的方法。我经常觉得在交易会上一些木材商会有很多木材出售,但是当我询问他们观点的时候他们什么也不说,而且我也不知道我该问什么。木材有最佳年龄吗?还是只是说越老越好?我该不该在意纹路的宽度?需要敲音板听声音来判断吗?


Bernard Michaud:(法国某品牌材料商)
首先,任何你购买的木头都至少要有3-4年的风干时间。当树刚刚砍下来的时候,水分含量是相当高的,需要很长时间来排掉水分。另外,不同的化学处理手法会使木头变得更坚硬;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小10年,但是大概4年后,木材就会变得相对稳定,成熟,就可以使用了。面板必须是径切材料,我建议枫木最好也是径切。这样木材的文理会非常直,没有扭曲的纤维,年轮也会比较紧密。(这是也为什么木材商会选择比较高海拔的树),如果木材的文理是不均匀的分开的-长长短短,你会发现这块木材没法用了。

当选择枫木时,很显然外观的美丽是我们最先考虑的,但是一样也要注意重量和花纹的形式(又宽又深的花纹我认为比较好)。老的枫木来自Bosnia的原始森林的是欧洲最好的木材,但是它们越来越稀少了 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已经被过渡砍伐了。作为一个木材供应商我使用Lucchimeter测试每一块木材的声学品质(每一块都测试?鬼才信),这个仪器可以测试声音在木材中的传播速度。从这个数据我可以得出木材的弹性和声学品质。现在我认为我不大需要Lucchimeter,更相信自己的知识了。

我相信这个道理在制琴师身上也是一样的,他们越来越有经验,使用多样的木材来增加他们的经验,最可靠的资源还是他们自己的经验。

Ross Hill:物理外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木纹纹理的强度和硬度是更重要的;木纹应该是笔直的并且是劈开的材料,而不是扭曲的锯出的;避免扭曲的夏天生长的部分;慢慢风干。
我认为30年是一个合理的风干必要阶段,我认为最少要7年时间(就非要这么精准才显得专业么?六年半就一定不能用?)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十年以上。这个过程可以让木材氧化并且加强硬度。 挑选的时候我喜欢敲击的方法, 1/3宽,1/3长的交点是我手持拎起来的点,轻轻敲击,这样你可以完整的听到音质,面板应该是纵向四开锯破开的,年轮宽度保持一致并且没有其他的伤病。


---------------------------------------------------------------------------------------------
反对意见的文章:
灵活应变的方法:

2015年12月的“初学者选材方法”这边文章中,对于木材的选择是有效的。但是当我们参考AS和GG的乐器是,就会有明显的发对意见。

第一,让木材脱水,风干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年轮学鉴定显示,AS使用的面板仅仅在树木砍伐下来之后5年就开始使用了,更不必说GG了。我们并不能证明在枫木的选择上也是如此,但是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不同。

面板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选择:Cannon非常的宽, AS的1720 Kyo则很不规则;而他的1716 Oppenheim上则有明显的硬伤。而GG的面板甚至有时候来自于两棵完全不同的树,甚至有威尼斯的琴师使用三块板材来拼接面板 甚至有Gofriller使用7片拼接的木材做大提琴面板。(那是因为他没钱买好的)

我认为这一份文章是一个可以避免买到烂木材的条件(也不至于吧),但并不能挑选出好声音木材。漂亮的花纹和均匀的生长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设计乐器,以及如何为了正确的目的来匹配他们的面背板。这样我们才能大概解释为什么在古Cremona的提琴上会出现如此多样的琴型,弧度,厚度的匹配的不同乐器。

Stradivari甚至知道如何制作一只面板平均厚度只有2mm的面板的小提琴。综上所说我认为选材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应该根据木头的先天特性来每一块特殊对待,顺着他的脾气来;而不是像现在大多数人做的这样,反着来,对待木头像对待金属。我们使用用来测量金属的工具来测量提琴,甚至精确到0.1mm,之后把木头生硬的强迫的做成我们认为的正确和完美的样子。

所以我们应该给起步者什么建议呢?这是一个应该“因材施教”的,可变的过程。如果面板比较软,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面板坐高弧度,背板做低弧度)。如果背板很重,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去掉大部分的重量,而不会使他结构脆弱呢?

AS= Antonio Stradivari   GG= Guarneri del Gesu.
Andrea Preuss


--------------------------------------------------------------------------------------


于杰说几句:
很多对于制琴感兴趣,或者买琴的朋友,开始的阶段都是很注意木头花纹啦年轮啦什么的。当然,作为职业制琴师(请区别对待工厂以及作坊流水线制琴师),每一个人由他自己的标准。

第一篇文章大致阐述了你应该看到的基本条件;第二篇文章则从专业制琴师角度阐述了---材料挑选不过是制琴这一冗长的步骤的第一步而已,更多的工作是在脑子里完成的,而不是一块好看,均匀的材料就一定能出好琴。

第一篇文章的写作者不是材料商,就是一般制琴师;他们的观点,是基于对待初学者的,这并没有错误; 而第二篇则是有更深入了一步。  但是第一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初学者”如何挑选而已, 第二篇明显初学者是无法全部理解接受的。 所以第二篇也颇有一些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意思, 但是第二篇的观点也是基本正确的。

所以如果一只琴的介绍仅仅是 选用什么木材,干燥多少年,什么配件的话,那难免让我觉得这是针对不太懂行的人的作品, 当然,如果购买者只能听懂这些,你们也怪不得销售者,因为说多了你听不懂。


选材是一个制琴师 根据他的 “制琴理念”所迈出的的第一步。匹配他之后的模具,声音,审美。就这么简单。  如果制琴师足够优秀, 不用多少, 你作为一个门外汉是不可能比他更熟悉木材的。


所以对于购买初学提琴的朋友,请你们把眼光从材料的外观和所谓的干燥年份(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上移开,转而考虑提琴的声音和演奏的舒适性;  购买定制提琴的朋友,如果你已经选好了一个制琴师,那么达标你接受他的审美和制琴理念, 你就更没有必要纠结于材料的具体匹配情况,这是制琴师应该纠结的问题。 而且很显然他比你专业。  当然,背板的花纹的基本情况是有的选的, 独板,拼板,宽花纹,窄花纹,这个是定制者可以自行挑选的,起码我是这样做的,至于之后的弧度匹配什么的, 就留给我们操心吧。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2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5-12-22 05:14: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根据木头的先天特性来每一块特殊对待”,因材而异,精髓所在。

漂亮的花纹和均匀的生长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那么重要”,只是不少像我这样的初入门者只会欣赏美丽的花纹。

只是不解:2016年一月?
3
lks 发表于 2015-12-22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你挑选只是漂亮、、、、制琴是挑选的是材料、、、
4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5-12-22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明月山人在2015-12-22 5:14:00的发言:
学习了。

“根据木头的先天特性来每一块特殊对待”,因材而异,精髓所在。

漂亮的花纹和均匀的生长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那么重要”,只是不少像我这样的初入门者只会欣赏美丽的花纹。

只是不解:2016年一月?

是的,2016年1月的杂志已经发售。
5
朗艺提琴 发表于 2015-12-22 18:00: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赞!
6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5-12-22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小于老师,看过了.
7
SXQ 发表于 2015-12-22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于老师的介绍,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这类文章。
8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5-12-23 04:5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于在2015-12-22 14:33:00的发言:

是的,2016年1月的杂志已经发售。

太快了,出乎意料。希望能多翻译些此类文章及您的见解,多谢!
9
老拙石 发表于 2015-12-23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于杰老师留起了象征男子的胡子,提出的意见也更有哲理了.
10
濯清涟 发表于 2015-12-23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明确的是,做琴与选材是相辅相成的。好材料在蹩脚的制作师手里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而差的材料在高明的制作师手里却可能获得出乎意料的结果! 
       个人认为,相对做琴来说选材比较容易,所以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因材而异,异法而制,可异曲同工者,靠的是长期制作经验的积累,一般人难以做到。门外汉选材最重要的是如何掌握选材的基本方法。
11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5-12-23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小于的每个帖子都是无私的奉献,使大家获益很多。 我前年掏了一把二手中提琴,出自郑老师门徒的工作室,材料看起来很不错,背板是块整板,很漂亮,面板也是一块非常适合做中提琴的材料,但是用起来却不顺手,声音也不理想,一年后找郑老师的研究生MM对琴进行了调整,她修复了指板弧度,换了欧料音柱,配了拉森/黑立克弦,再做了些微调后,这把琴简直就变了,即好使用,声音也好。这位MM说我的琴的面板很不错,但如果是她制作,她会另配背板,看来每位制琴师对材料的搭配都有自己的理念,外行只能看材料是否好看,但却不知制作师的选材理念。
12
wq8019 发表于 2015-12-23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版主鱼儿和火车将小于的帖子做个集成,便于网友学习。谢谢!
13
日瓦戈 发表于 2016-1-3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学习了小于的经验介绍。恳请版主制作小于的文章成集!!
14
阿尔卑斯 发表于 2016-3-5 01:06:09 | 只看该作者
上面二个不同意见,到底听哪位的?
15
阿尔卑斯 发表于 2016-3-5 07:22:39 | 只看该作者
木料的产地也很重要,对于初学者也不可能区分的。
16
zynbb 发表于 2016-3-5 17:10: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小于!
17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6-3-8 05:36:3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把外国琴,面板纹又直又均年轮在一毫米多一点,就是在一定角度看会出现一些红点,是怎么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3 17:4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