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年 北京制琴赛 几个我所钟爱的局部(图一解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6-5-17 23:3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于 于 2016-5-18 21:54 编辑

今天太晚了,也累了。先发图,再补充文字吧。


这里我一不提是谁的琴,二不提名次。只说琴。


话说这第一只琴,镶线材质很有意思。大家放大一些的话,会看到中间的白线是和背板一样的有斑马一样反光的,枫木材质或者是其他带花纹材质的白线。

提琴的装饰,比赛琴非常讲究。太绚丽,容易让评委觉得过于浮夸。太内敛,就不容易出众。那么这条带花纹的白色镶线,就很好的让评委记住了这支琴,这个人。

音板的圆边大概在2/5,介乎于意大利的“包裹” 和法国的“敞开”之间,略偏向打开。而峰尖指向琴角宽度的1/4处,且蜂针成略微弧形,长度偏长。蜂针的走向基本延续了下圆镶线的走向,是一种“内敛”的走势。 而琴角的翻遍,成一个圆弧状的干净利落的曲线。

整只乐器翻边线条通顺,距离完全一致。

音孔切割是这几只琴里面我认为最漂亮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相比下面两个音孔,他在孔身上几乎没有直线部分的存在,而又匹配的恰到好处。整个音孔似乎是使用利刃完成。 干净利落。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6-5-18 01:56:38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漂亮!好琴当然漂亮,只是不知做工与音色之间的因果,有无必然联系?
3
BTV_Li 发表于 2016-5-18 03:07:2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非常漂亮..........
4
鱼儿 发表于 2016-5-18 11:21:37 | 只看该作者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6-5-18 01:56
果然漂亮!好琴当然漂亮,只是不知做工与音色之间的因果,有无必然联系? ...

必然有联系,就像喇叭的震膜工艺和精度不同,发音肯定不一样、音箱用料、接缝工艺等,必然完全不同,小提琴同样是发音体,工艺必然有关系,如果说没有联系,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我们不能拿个别工艺差声音好的琴来举例,偶然性没有必然性,换句话说,工艺好的琴不一定有好声,但好声的琴必然有好工艺。工艺差有好声音的琴,也只能说明它刚好某个直接影响声音的关键工艺是好的,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不能被它的表象所迷惑。
5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6-5-18 14:04:48 | 只看该作者
工艺精湛!欣赏精品!
6
royce 发表于 2016-5-18 14:44:55 | 只看该作者
漂亮!欣赏精品!!
7
wwenting 发表于 2016-5-18 22:45:23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漂亮,
8
琴瘾 发表于 2016-5-19 12:32:04 | 只看该作者
做工好精,f孔与C形部位最易走形。
9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6-5-20 21:40:48 | 只看该作者


图二解说:这支琴的作者提交了两只小提琴作品。 但是他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是几乎同样的工艺。他的两只琴无论风格,技巧,还是颜色其实都有一定的改变。这一只颜色相对较浅。

以我个人的浅见,如果提交两只作品,而又没有多大的区别,恐怕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声音分数上至少有一只是偏高的,能对成绩有所保证。 但是如果按照我个人的脾气,我觉得这位制作师,两只琴使用不同风格参赛,才是对于比赛允许两只作品参赛的正确理解。

因为你可以在一个比赛里面取得两个方面的经验。

这支琴的音孔,更加接近于1715 Cremonese 的原琴。也就是中间的孔身部分,相对来说平行的部分较长。音孔的切削的“果断”程度以我看略逊于第一支。琴角的风格明显借鉴了最近比较流行的敞开式的, 方形的琴角翻边。
10
kdzyd 发表于 2016-5-27 21:46:54 | 只看该作者
小于工作室没有联系方式啊,怎么联系呢
11
chenhaiming117 发表于 2016-6-2 14:07:06 | 只看该作者
陈祥伟的琴吧?
12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6-6-2 20:53:1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不过你误认为是大伟的也不无道理。
13
sunlon026 发表于 2016-10-10 21:17:20 | 只看该作者
f孔确实干净利落,诸多做工精细的小提琴往往败笔就留在f孔上,甚至流满油漆残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8 04:5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